1、 本科 毕业 论文 (二零 届) 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的统计分析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增长较快。 如果收入与消费能协调增长,那么讲促进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本文对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关键词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 An Statistic Analysis on available Incom
2、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and consumption of ZheJia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the living standard of urban residents gradually increased , especially th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level of them. If th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growth can be reconciled, it will promote th
3、e economy to grow health and steadily. In this paper,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of the urban residents. 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Keywords: Available Income Per-person; Per-person Consume; Time Series; Regression Analysis 毕业论文(设计)
4、目录 1 前言 1 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统计模型建立 3 2.1 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3 2.2 回归分析 6 2.3 统计预测的基本原理 8 3 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指数的预测 10 3.1 基于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的预测 10 3.2 用 EVIEW和 SPSS 检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15 3.3 其他主要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指标 21 4 建议方案 23 5 结 论 26 致 谢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27 附表 29 毕业论文(设计) 1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经济的大力发展,我国的人均生活
5、水平较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现在正处于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针对近年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不断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了在“十一五”时期,要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在居住、交通等方面“条件有较大改善”。这就预示着,“十一五”时期,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的基础上,人们的购买欲望会被进一步调动起来。 国内外研究现状: 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界一个古老的话题。马克思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把收入分配和消费不足结合起来,指出了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
6、配两极分化现象,并强调“群众的贫困与他们的有限消费”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凯恩斯引入了消费倾向的概念,明确指出收入分配影响消费,并认为边 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造成消费不足的原因;卡莱斯基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国民分配中,工人工资赶不上利润增长幅度是导致消费低迷的根本原因,如果国民收入分配向工人倾斜,会起到提高收入水平,消除有效需求不足的作用。不难发现,西方学者从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消费需求不足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1。 在国内,有不少学者从规模分配的角度对收入分配和消费需求进行了研究。如,熊俊 2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会强化低收入群体的储蓄行为,使他们的消费倾向降低,同时中等收入群体的危机感增强,消费倾向
7、降低,而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又对高收入 群体有师范作用,从而使得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也降低;袁志刚和朱国林 3指出,必须在消费理论框架内探讨收入分配与消费的关系,他们在总结了消费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各种看法后认为,收入分配确实会影响总消费。 最新成果、动态及评述: 杨天宇 4指出分别占城镇总人口 20%, 60%, 20%的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收入, 1985 年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15%, 59%和 26%,而他们的消费率分别为 96%, 91%和 88%。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各项指标此消彼长, 2005年城镇低、中、高三大阶层收入所占比重 分别是 9%, 54%和 3
8、7%,而他们的消费率则分别是93%、 75%和 65%。在此基础上,用 1985 到 2005 年共 21 年的总量数据,分析最高 20%与最低 20%收入组的收入与消费问题,建立收入与消费模型,指出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抑制消毕业论文(设计) 2 费需求的强度更大,是我国当前消费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藏旭恒,张继海 5根据 1986 一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收集、整理出 1985一 2002 年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和年消费性支出,通过计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显著负相关 的,收入差距扩大将降低总消费。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的总消费与收入分
9、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朱国林,范建勇,严燕 6同时也认为当一小部分高收入阶层拥有极高比例的财富 (收入 ),而另外大部分人都只拥有少量的财富时,社会总消费就会不振。 根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省统计局抽样调查,全省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359 元,比上年增长 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1%。这次抽样调查来自于全省 4450 户城镇居民。从四大类收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 18314 元,比上年增长 9.7%;人均经营性收入 3641 元,比上年增长 10.5%;人均财产性收入 1470 元,比上年增长 3.9%;人均转移性收入 6710 元,比上年增
10、长 17.5%,其中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为 5417 元,比上年增长 20%。同样对这 4450 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858 元,比上年增长 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3.1%。在各主要消费支出类别中,食品消费支出受物价上涨影响较大。浙江省 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6118元,比上年增长 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6%;2010年恩格尔系数为 34.3,比上年高 0.7,由于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因素,恩格尔系数反弹。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也加快。 2010 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 2586 元,同比增
11、12.7%,其中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 27.7%。受上海世博会影响,城镇居民的参观游览和团体旅游支出增长较快,达 684 元,增幅为 30.3%,其中二季度和三季度参观游览同比增幅达 78.6%和 81.6%。此外,浙江省 2010 年人均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类支出增长较快,同比增幅均超过 10%。而医疗保健类和交通通信类支出低速增长 ;居住类支出则有所下降。 本文结构是以如 下安排的,第 2 章主要介绍统计预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第 3 章运用指数平滑和时间序列方法分别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和消费进行分析,并进行拟合。第 4 章进行建议方案。第 5 章主要做出结论。 毕业论文(设计
12、) 3 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统计模型建立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 ,如消费环境、消费习惯、预期等 ,但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理论研究 ,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又怎样?为此本文根据 1992 年 2009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 (见附表 1) ,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以揭示近年来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情况及特点 ,掌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未来城镇
13、居民的消费支出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帮助有关部门和经营者制订经济政策进而实施宏观调控等,对刺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均可支配收入这项指标非常重要,因为它标志着这个居民即期的消费能力,他的收入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有多大的消费能力,看一个居民、一个家庭有 多大的消费能力就要看这个指标,因为它是可支配的,他可以用于消费、投资,购买股票、基金,用于存款,这个指标增长得越快,就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越快,反映他的消费能力就越强,这是很重要的指标,它是国家决策很重要的依据。 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加快;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得到升级,生活质量
14、不断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但是也出现了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 GDP比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下降、居民之间消费差距扩大、消费与储蓄和投资的比 例失衡等问题。 本文将以浙江省为例,主要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法、指数平滑法以及经济计量学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1 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 2.1.1 二次移动平均法 7 二次移动平均法是先对一次移动平均数进行第二次移动平均,再以一次移动平均值和二次移动平均值为基础建立模型,计算预测值的方法。运用一次移动平均法求得的平均值,存在滞后偏差。特别是在时间序列数据呈现线性趋势时,移动平均值的变化总是落后于观察值数据的变
15、化。二次移动平均法,就是要减少这一滞后偏差,建立毕业论文(设计) 4 预测目标的线性时间关系数学模型,然后求得预测 值。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解决了预测值滞后于实际观察值的问题,适用于有明显变动趋势的市场现象时间序列的预测。同时,它还保留了一次移动平均法的优点。二次移动平均法适用于时间序列呈现线性变化趋势的预测。 移动平均法的特点: 1. 移动平均法对原序列有修匀和平滑的作用,削弱了原序列的上下波动,而且平均的时距项数 N 越大,对数列的修匀作用就越强。 2. 移动平均的时距项数 N 为奇数时,只需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其移动平均值作为移动平均项数中间一期的趋势代表值;而当移动平均的项数 N 为偶数时
16、,其移动平均值代表的是这偶 数项中间位置的水平,无法对准某一时期,那么就需要再进行一次相临两项平均值的移动平均,这才能保证平均值对准某一时期,这称为移正平均,也就是中心化的移动平均数。 3. 当序列中有季节变动时,移动平均的时距项数 N 应与季节变动的长度一致,才能消除其季节变动对它的影响;若序列中有周期变动时,移动平均的时距项数 N 应和周期长度保持基本一致,才能较好的消除周期波动对它的影响。 指数平滑预测法 8是一种时间序列预测法, 它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原理是任何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 际的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对于有明显
17、线性趋势的时间序列,不适何用一次指数平滑法,为了减少误差,使预测值能更好地接 近于实际值,应该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将反映历史变化情况的统计数据并加以大致修匀平滑,以便分析变量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可以处理不规则数据,若数据点的分布呈线性趋势,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若数据点的分布带有曲率,则用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出的结果更为精确。指数平滑法作为一种典型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它认为数据的重要程度按时间上的近远呈非线性递减,即近期数据影响价值 大,权数亦大;远期数据影响价值小,权数亦小。在实际应用中,连续稳定的资料是不容易得到的,本文将对于这些有明显曲线波动趋势的序列,采用三
18、次指数平滑法,这样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2.1.2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基本原理 8 根据平滑次数不同,指数平滑法可分为: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等。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预测值是以前观测值的加权和,且对不同的数据给予不同的权,新数据给较大的权,旧数据给较小的权,在进行指数平滑预测时一般毕业论文(设计) 5 要通过对加权系数取不同值,经过多次模拟运算并比较 预测误差,来选择适当的预测结果。 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原则有:一是历史时间离现在越近,对未来的影响就越大;历史时间里现在越远,对未来的影响就越小;二是不断用预测的误差来纠正新的预测值,即运用“误差反馈”原理进
19、行修正,它的基本概念是假设时间序列具有某种特征,即存在某种基本数据模式。而这些观测值既体现了这种基本数据模式,又反映了随机变动。指数平滑法的目的就是采用“修匀”历史数据来区别基本数据模式和随机变动。这相当于在历史数据中去掉极大值或极小值来获得该时间序列的“平滑值”,即对未来的预测值。当使用三次曲线指数平滑 法时,其修正预测值使其跟随非线性趋势的变化,用于二次曲线趋势的预测,从而可使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和有效。 根据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原始数据( 1992 2009),由于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最新观察值将比较早期观察值具有更大的权数,所以应该运用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此 外 , 利 用 指
20、数 平 滑 法 预 测 时 只 需 要 两 个 数 据 值 。 由一次移动平均公式 1 t t NttxxFFNN 可以容易地得出二次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的公式。 当一次移动平均法用来预测一组具有趋势的数据时 ,估计值往往比实际值偏低(或偏高)。为 了消除预测的系统误差,可将一次移动平均值加上一次移动平均值与二次移动平均值之差。 1 2 1 1 2 1 .,.,2,1.t t t t Ntt t t t Ntt t t tt t tt m t tx x x xSNS S S SSNa S S Sb S SNF a b m 其中 m 为预测超前数。 假设没有 tNx 值,则公式 中的( tN )预
21、测值也可以用近似值取代,即利用前一期的预测值 tF 取代。上式即为: 1 11( ) ( 1 )ttt t t txFF F x FN N N N , 毕业论文(设计) 6 将 1N 用平滑系数 代替,则有 1 (1 )t t tF x F , 其中 tx :第 t 期的实际值; tF :第 t 期的预测值; :平滑系数( 0 1)。 通过该模型可计算一次 1ts、二次 2ts的指数平滑值。经过几次指数平滑处理后的时间序列,从第 t 期开始具有明显的线性趋势。就可以根据以上计算的指数平滑值求出直线趋势的预测方程 (即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方程 ): 11 12 1 2 11 1 , 2 , . .
22、 . , ,1 1 , 2 , . . . , .t t tt t ts y s t ns s s t n 利用 1ts 和 2ts 的值估计线性模型的截距 ta 和 tb 的值: 122t t ta s s , 12 /1t t tb s s , 进行预测: t T t tY a bT . 初始值的确定。指数平滑法比较简单,只需要较少的数据量和较小的计算量。一次指数平滑的初始值的确定有:一种是取第一期的实际值为初始值;另一种是取最初几期的平均值为初始值。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出最佳的 值,以使均方差最小。 2.2 回归分析 9 2.2.1 回归分析概述与目的 回归分析法是在大量观
23、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烽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式)。在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叫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到因变量和两个及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多元回归分析。此外,在回归分析中,又根据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遇到非线性回归问题可以借助于数学手段,把它化为线性回归问题来处理。 回归分析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数量分析方法。它用于分析事物之间的统计关系,侧重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方程的形式来描述和反映这种关系,帮助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