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 QQ:764723079- 1 -单元四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知识体系阶段特征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始。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1)政治上:新中国建立并得到巩固,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完成了两个转变:1949 年1952 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1953 年1956 年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2)经济上: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被接收,官僚资本被没收,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
2、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增长,通过三大改造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联模式对中国产生了两面影响。(3)外交上:新中国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并以新的姿态独立自主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 QQ:764723079- 2 -总之,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此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是另一个特征,特别值得说明的是,中国是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这一过渡的,尤其是用赎买的办法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使我国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也使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和生产力的进步同步进行,
3、实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重点难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最终指向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则是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斗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划分首先见于党的二大确立的纲领,在正确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而把当时直接进行的目标定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作为最低纲领。实践最低纲领的过程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最高纲领的过程就是
4、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这就明确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从 1919 年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已开始;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措施;1953 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则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 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实践过程中,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在 1949 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确认。到 1953 年,在
5、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人民政权的彻底巩固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积累了在农村实行互助合作的经验,从而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奠定了直接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自己的特色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实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与国家帮助的原则;对民族资本采用了赎买的政策,把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进行;整个改造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与步骤,进行渐进的和平的转变,最终实现了改造建设两不误的和平过渡。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创举,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精神和务实作风。【 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 QQ:7647
6、23079- 3 -结合今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当时的改造工作,尤其是后期,过粗过快,遗留问题较多;“三改”先于“一化”提前完成了,造成“一化”与“三改”的脱节,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平衡;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不符;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过早取消了市场经济;这些是中国改造过程中的重要教训。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1)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进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镇压反革命,粉碎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和复辟阴谋。(2)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粉
7、碎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计划,保卫了中国的安全。(3)没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4)打击投机倒把,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使国家的财政经济明显好转,为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5)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41949 年1956 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性”的表
8、现(1)社会经济结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惟一经济基础。(2)社会阶级结构由多种成分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4)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比。【 语文公社】http:/ 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 QQ:764723079- 4 -都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在 20 世纪发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但前者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未实现发展资
9、本主义的根本目标;后者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顺利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结束专制独裁,建立起先进的民主制度,如共和政体、民族平等、基本人权等,取得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但前者民主制度遭到各种势力的破坏,并未真正贯彻;后者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民主政治空前彻底和完善。都革除旧的生产关系、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推动社会经济获得明显发展。但前者并未触动农村的生产关系,所产生的推动是有限的;后者彻底根除了各种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都曾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前者尽管以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为条件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但最后深受帝国主义的破坏,国际地位没有得到提高;后者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建立起新型的外交关系,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活跃于国际舞台。所有这些差别,不仅在于开国者们的领导水平和斗争艺术,而根源于他们所属阶级的特性,受制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与他们实行的治国措施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