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乐县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康乐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九月 1 目 录总 则 .1一 现状与形势 .2二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2三 目标与任务 .24四 综合体系建设部署 .25五 投资估算与资金渠道 .31六 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35七 附则 .38附表1、康乐县地质灾害一览表2、康乐县崩塌基本特征一览表3、康乐县滑坡基本特征一览表4、康乐县泥石流地质灾害基本特征一览表5、康乐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实施一览表6、康乐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实施一览表7、康乐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一览表8、康乐县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示范点建设实施一览表9、康乐县地质灾害野外观测站建设实施表10、康乐县地质灾
2、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一览表11、康乐县地质灾害“ 十三五”防治规划资金分配表12、康乐县地质灾害“ 十三五”防治规划资金年度分配表 2 附图1、康乐县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2、康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1 总 则为科学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康乐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康乐县地质灾害发育与发展状况及防灾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9 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 20 号)、 国家突 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7 号)、 甘肃
3、省地质环境保 护条例(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0 年第 32 号公告)、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1116 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在充分 衔接康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临夏州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 规划 、康乐县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建 设方案(2014-2018)等相关专项规划基础上,制定本规划。规划在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任务基础上,重点对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部署,并初步估算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规划是康乐县“十三五” 期间建 设地质灾害 综合防治体系和防治工作指
4、导性文件,也是各级地方政府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突发地质灾害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规划对象:滑坡(不稳定斜坡) 、崩塌、泥石流。规划范围:康乐县所辖行政区域。 2 规划内容: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能力。规划期:基准年为 2015 年,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规划包括文本和附件。一 现状与形势康乐县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西秦岭西延部分,地势总体上西南高,东北低,面积 1040.05km2。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岩土体破碎,生态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可利用土地资源紧缺之间
5、的矛盾日益突出和明显,人类工程活动的范围和强度显著增强。由于城镇、乡村建设用地逐步向山地、坡地、台缘发展,原有自然地质环境条件被快速地改变,引发和加剧了大量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凸显出数量多、覆盖面广、隐蔽性强、突发等特点,且呈多发、频发的态势,地 质灾害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越来越严重。(一)地质灾害现状截止 2015 年底,康乐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 82 处,其中,泥石流 70 条,占总数的 85.36%;滑坡 8 处,占总数的 9.76%;崩塌 4 处,占总数的 4.88%。 3 (二)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区内泥石流集中发育于苏家集河、胭脂河、三岔河、流川河两岸,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零星分布。其
6、它地方均有零星分布。康乐县各乡(镇)地质灾害分布情况见表 1-1。表 1-1 康乐县地质灾害现状统计表地质灾害(处)序号 乡镇名称滑坡 崩塌 泥石流合计(处)占总数比(%)1 虎关乡 1 8 9 10.982 康丰乡 2 1 3 3.663 苏集镇 1 4 5 6.104 鸣鹿乡 1 1 1.225 八松乡 7 7 8.546 五户乡 3 1 4 4.887 流川乡 2 6 8 9.768 附城镇 1 17 18 21.959 上湾乡 15 15 18.2910 八丹乡 1 4 5 6.1011 景古镇 2 2 2.4412 莲麓镇 1 2 3 3.6613 草滩乡 2 2 2.44合计 8
7、4 70 82 100.00 4 (三)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据本次调查统计,地质灾害共发生 24 起,区内灾情属于中型 3 处,占总数的 12.50;小型的 21 处,占总数的 87.50。全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共造成 15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 768.1 万元。其中泥石流造成 11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 719.6万元,占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 93.69%;滑坡、崩塌造成 4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48.5 万元,占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6.31。目前,地质灾害直接危害区内城镇、村庄、企业、厂矿、水利设施、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等,潜在威胁人口达 7407 人,地质灾害威胁财产达 3
8、3971 万元。(四)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 3 类,在此基础上将易发区划分为 13 个段。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4 段,面积 135.42km2,占规 划区总面积的13.02%,地质灾害中易 发区 6 段,面 积 485.47km2,占 46.68%;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3 段,面积 419.16km2,占 40.30%。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流川乡谭家虎关乡椿树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段(A 1)分布于苏家集流川河中下游流域两岸一带,属流川乡、虎关乡管辖,面积 31.42km2,地质灾害点密度 为 0.35 处/km 2。属侵蚀堆
9、积黄土丘陵沟壑区,苏家集河自西向东横贯段内, 5 两岸沟谷将黄土丘陵切割的支离破碎,每平方公里发育 2.3 条冲沟,沟谷深切,多呈“V” 型,沟坡陡峭,坡度 1530,山体相对高差 180320m。年均降水量超 过 548mm,天然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局部地带分布乔、灌丛,植被覆盖率约为 15%。地层岩性大部分为结构疏松,垂直节理裂隙发育,且易被水流冲刷、侵蚀的黄土,河谷地带及沟底堆积第四系冲洪积物。本区属地震烈度度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人类活动主要为削坡修路、沟道采砂、陡坡地耕植、开荒、向沟道倾倒弃渣弃土等。泥石流隐患点集中分布于苏家集河两岸,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 11 处,其中,泥石流 10
10、 处,滑坡 1 处。泥石流灾害隐患点按易发性分属中易发 4 条,低易发 6 条。滑坡处基本稳定状态。地质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为突发性的强降雨,其次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修路、采砂、沟道随意堆放草堆垃圾等。(2)八松乡上岔路康丰乡辛雍家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段(A2)该段位于苏家集河中游流域两岸一带,属八松乡、苏集镇、康丰乡、附城镇管辖,面积 60.46km2,地 质灾害点密度为 0.248处/km 2。属侵蚀堆积黄土丘陵沟壑区,苏家集河自西向东横贯段内,两岸沟谷将黄土丘陵切割的支离破碎,每平方公里发育 2.6 条冲沟,沟谷深切,多呈“V” 型,沟坡陡峭,坡度 1530,山体相对高差 180320
11、m。年均降水量超 过 548mm,天然植被以草本植物为 6 主,局部地带分布乔、灌丛,植被覆盖率约为 15%。地层岩性大部分为结构疏松,垂直节理裂隙发育,且易被水流冲刷、侵蚀的黄土,河谷地带及沟底堆积第四系冲洪积物。本区属地震烈度度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人类活动主要为削坡修路、沟道采砂、陡坡地耕植、开荒、向沟道倾倒弃渣弃土等。泥石流隐患点集中分布于苏家集河两岸,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 15 处,其中泥石流灾害隐患点 14 条,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1 处。泥石流灾害隐患点中易发 8 条,低易发 6 条;1 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基本稳定。地质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为突发性的强降雨,其次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
12、关,修路、采砂、沟道随意堆放草堆垃圾等。(3)上湾乡-附城镇张寨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段(A 3)分布于中砥河中下游流域两岸一带,属上湾乡、附城镇管辖,面积 16.41km2,地质 灾害点密度为 1.219 处/km 2。属侵蚀堆积黄土丘陵沟壑区,中砥河自西向东横贯段内,两岸沟谷将黄土丘陵切割的支离破碎,每平方公里发育 2.5 条冲沟,沟谷深切,多呈“V”型,沟坡陡峭,坡度 1530,山体相对高差180320m。年均降水量超 过 548mm,天然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局部地带分布乔、灌丛,植被覆盖率约为 15%。地层岩性大部分为结构疏松,垂直节理裂隙发育,且易被水流冲刷、侵蚀的黄土,河谷地带及沟底
13、堆积第四系冲洪积物。本区属地震烈度度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人类活动主要为削坡修路、沟道采砂、陡坡地 7 耕植、开荒、向沟道倾倒弃渣弃土等。泥石流隐患点集中分布于苏家集河两岸,共发育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 20 处,其中泥石流 19 处,滑坡 1 处。泥石流灾情均属小型;按易发性分中易发 10 条,低易发 9 条;滑坡灾情为小型,处较稳定状态。地质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为突发性的强降雨,其次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修路、采砂、沟道随意堆放草堆垃圾等。(4)附城镇新庄虎关乡边家村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段(A4)分布于胭脂河中下游流域两岸一带,属胭脂镇、附城镇、虎关乡管辖,面积 27.13km2,地质灾害点密
14、度 为 0.479 处/km 2。属侵蚀堆积黄土丘陵沟壑区,胭脂河中下游流域两岸沟谷将黄土丘陵切割的支离破碎,每平方公里发育 2.6 条冲沟,沟谷深切,多呈“V”型,沟坡陡峭,坡度 1530,山体相对高差180320m。年均降水量超 过 548mm,天然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局部地带分布乔、灌丛,植被覆盖率约为 15%。地层岩性大部分为结构疏松,垂直节理裂隙发育,且易被水流冲刷、侵蚀的黄土,河谷地带及沟底堆积第四系冲洪积物。本区属地震烈度度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人类活动主要为削坡修路、沟道采砂、陡坡地耕植、开荒、向沟道倾倒弃渣弃土等。泥石流隐患点集中分布于苏家集河两岸,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 13 个,均为泥石流。灾情属中型 5 条,小型 8 条;按易发性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