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98.50KB ,
资源ID:569922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569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述庆阳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述庆阳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DOC

1、1浅述庆阳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彭 波(陇东学院历史系 甘肃 庆阳 745000)摘 要:庆阳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轩辕黄帝曾在这里活动,周先祖又在此兴建基业,进而创造了中国的农耕文化,经周先祖十几代人在庆阳的积累和发展,后随其西出岐山而走向整个黄河流域、进而走向了全国。所以说,庆阳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本文就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及其对庆阳地区的影响作以浅述。关键词:庆阳;周祖;农耕文化;渊源;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史料记载的遗漏和相关历史证据的匮乏,在学术界,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颇少。但近 10 年来,甘肃省的一些史学、民俗工作者及专家,尤其是庆阳地区对周祖 1历史与农耕文

2、化的研究比较活跃,并且成果显著。主要著作有:李仲立的试论先周文化的渊源 (社会科学,1981 年第 1 期) 、 公刘迁豳辨析 (甘肃社会科学,1985 年第 01 期)等;张耀民的豳国辨 (西北史地,1997 年第 2 期)和庆阳农耕文化考略 (庆阳古代史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 109 页) ;刘文戈的周祖文化与古庆阳 (甘肃省庆阳县委员会编印,1998年)和周祖农耕文化的历史蕴涵与影响 (陇东报,2009 年 9 月 21 日第 004 期) ;姚自昌的庆阳文史论稿 (甘肃庆阳地区印刷厂印,1994 年) 、 周祖居庆阳 (庆阳开发与建设,1990 年第 2 期)和北豳周祖农耕

3、文化浅说 (古今农业,2002 年第 04 期) ;张剑的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文化(甘肃高师学报,2000 年第1 期)和豳风七月与先周农耕文化(陇东学院学报,2003 年第 2 期);闫庆生、黄正林合著的庆阳简史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年) ;还有姬广修的周族在庆阳的兴起与影响 (中国姬姓文化网) ,等等。限于篇幅和笔者眼界,遗漏难免,有些高质量论文尚未列入本文。总之,这些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关于周族起源问题的研究。李仲立是庆阳地区对周祖农耕文化 2研究最早最深入最有成果的学者之一。他对周先祖后稷弃因封邰而成为周族的起源一说提出周祖,是指周代立国之前居住在豳地的十余代农

4、业始祖。 8 2质疑。他在论不窋一文中,引用徐仲舒的西周史论证明“周族在殷周之际,他本身就是戎狄” 。 15李先生又用大量文化遗物遗迹材料证明,周人在不窋之前,就在山西、陕北和陇东一带同赤狄、白狄杂居。夏代,他们是夏代臣民的一部分,那时还不能说成是周部落。只是在夏代后期,不窋迁徙庆阳(古称北豳)之后,既发展自己家族,又融合了戎狄民族,才逐渐壮大、形成一个别于中原的先周部族,最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先周部落和先周文化,所以,他们的真正发源地是现在的甘肃庆阳地区。 15二是关于对不窋迁居戎狄的时间问题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不少分歧。庆阳简史认为“夏后氏太康失国时是在夏朝初年,约公元前二十世纪。其

5、时,不窋因夏后氏乱政而逃离庆阳” , 4(22) 这些观点基本上是沿用了三国韦昭的观点。但是,李仲立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在论不窋一文中,他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证明不窋奔戎狄应是在孔甲年间。 15综上所述,学者们不仅重新诠释了先周的历史文献,而且充分地肯定了姬姓周族的十几代先祖在庆阳的这段史实。尤其是对周先祖在促进农耕文化的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尚未有学人系统全面地论述周祖农耕文化的渊源以及对庆阳地区的影响。故笔者不揣浅陋,以求抛砖引玉。一、周先祖在庆阳的兴起及其功绩周族,即姬姓先周部落,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以作务庄稼古老的部落。姬姓周族建国之前,仅仅只是

6、一个诸侯国。依据姬姓周先祖四次大规模的迁徙 3活动,可以把先周时期划分为三期(即早、中、晚):先周的早期在邰地农耕文化,是指存在于传统社会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既有别于现代工业文明,又有别于古代游牧文化和航海民族的文明。它是以种植作物为轴心的文化总称,它包括与种植业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社会秩序、法令制度、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生活及行为方式、民歌戏剧和饮食文化等等。 (来源:陇东报,2009.9.17.)周先祖四次大规模的迁徙是指:第一次大迁徙是,不窋失去了在夏朝的官职后,带领他的部族由夏都经邰迁往北豳。第二次迁徙是,后传至公刘时进行的。这一次,公

7、刘率领部族由北豳迁到了豳地,即从泾水上游北部的庆城县迁徒到泾水上游南部的宁县。第三次迁徙是,在古公亶父后期,迁于周原岐邑,结束了和戎狄共处的生活。第四次大迁徙是在文王姬昌时,迁都于丰邑。3(今陕西武功县)和夏都(今山西南部或河南) ;中期在豳地(泛指子午岭以西的甘肃庆阳一带和与之接壤的陕西西部地区) ;晚期在周原和丰邑(今陕西关中地区) 。可以看出,姬姓周族在庆阳的这段时期就处在先周历史的中期,从不窋奔戎狄到亶父迁岐下,时间长达近 500 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族的勃兴与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正是肇始于庆阳这片浑厚的热土。现将若干先周时期的史实及周先祖在庆阳的情况作以浅述。 (一)先周若干

8、史实的浅述1弃与不窋史记周本纪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1(53) 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姬弃有名有姓,而后稷只是他的官名。清庆阳府志载:“舜封后稷于邰,子孙实世稷官,服事虞夏,传至不窋(zhu 或 k)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 “后稷”是虞夏时代农官的名称,而并非姬弃一人的专称。第一代后稷叫姬弃,而此后则是有官无名,失其代数也。不窋就是最后一个后稷的儿子,他自己也作了最后一代后稷。所以,弃与不窋

9、绝不可能是父子关系。 172先周谱系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姬姓周族自后稷至文王传 15 世,依次为: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y,语) 、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 1(51)按照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结论:夏建立于公元前 2070 年,商建立于公元前 1600 年,周建立于公元 1046 年,夏商二代合计 1024 年,推测可知, 史记周本纪记载的自后稷至文王传 15 世,实际上从传说中唐虞到古公亶父立足于周原,已经历时千余年,却只传了 15 代人,稍加思索便知其谬。所以说,古公亶父之前的周人先公事迹,只显示了各时期的特点,即古公亶父以前的世代次序

10、,应仅为各时期周先公的代表,而并非真的父子相传。 9即使从不窋到公刘之间应该还有十余代,因无文字可考,故而历代记载都有脱误。 4(23)3 “戎狄”何在?不窋失其官而“窜于戎狄之间” ,那么, “戎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据文献记载,戎与狄,是对西北地区以狩猎、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的称呼,不窋所处戎狄杂4居之处,古称“北豳(bn)” (因此地在豳国之北故名) ,即今甘肃庆阳一带。 17 (二)不窋奔戎狄史记周本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1(53)不窋,夏朝末期周族部落的首领,出生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 ,其父后稷是夏朝的世袭农官,即后稷

11、。不窋子承父职,也为后稷。由于当时夏帝孔甲“好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 ,致使朝纲大乱。于是,不窋便弃官出走,率领周部族人迁徙到今甘肃庆城县一带,此地古称“北豳” ,当时主要是以狩猎游牧为生的戎狄部族的活动范围。 17国语周语说,不窋奔戎狄后, “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17 不窋教民改地穴式居住为窑洞居住,重农耕,勤稼穑,植树种花,还倡养猪、养牛、养鹅等,使得周部族的经济实力有了迅速提高,也为庆阳早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7 。 (三)鞠陶居庆阳老王鞠陶(yo) ,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史记周本记载:

12、“不窋卒,子鞠立。 ”1(53) 不窋与鞠的父子关系,史学界没有疑义。在不窋去世后,子鞠继承了周族部落的首领。不窋的“不” ,意为“大” , “窋” ,意为“窑” ;鞠又一名为鞠陶, “陶”通“窑” 。由此看来,庆阳最早的“陶复陶穴”的习俗可能始于他们的时代,这种遗风一直流传至今,遍及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这也是他们对后世的一大贡献。 17 庆阳为“戎狄之间” ,周人先祖与土著的游牧民族戎狄朝夕相处,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融合。周人教土著人学习稼穑,土著人教周人驯服牲畜。真正做到农牧结合、粮畜并茂,则是在鞠陶时期实现的,他的历史功绩就在于此。他面对实际,对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这种调整

13、是适时的、恰当的,反映出了周先祖因地制宜的思想。(四)公刘处豳经过不窋、鞠陶两代人的身传言教,农耕思想已深入人心,农耕生产的基础已完全夯实,到了公刘(鞠陶之子)时期,农耕生产已是蓄势待发、伺机壮大发展。公刘便不失时机地对农耕生产进行了竭力扩大,扩大的面积是非常可观的。现在从庆阳、平凉、固原等市的许多县县志上可以看到,都把公刘作为本地的古代名人而记载,可见公刘当时扩大农耕面积已到达了这些地区。5公刘率族人迁都豳地,虽仍处戎狄间,却大力发展农耕,在豳开辟土地,建屋定居积累财富,四周各氏族贵族多来归附,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公刘奠下基础,到庆节时已具有王朝前古国的规模。 “周道之兴自此始”

14、。此后,经裔孙皇仆、差弗、毁瑜、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前后共十多代、四百多年在豳地的经营和发展,壮大了周族部落,逐渐形成了周王朝的雏形。在公刘的末年,犬戎不断骚扰,周人的农耕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于是又开始了迁徙。先迁往甘肃宁县,建立了公刘邑;又迁往今陕西的彬县,其子庆节在彬县建立国都,时为公元前十四世纪以前。即在公元前十四世纪以前,周人仍然活动在庆阳地区。 4(22)二、周祖农耕文化对庆阳地区的影响庆阳地区,是姬姓周人先祖的旧邦,也是其奠定基业的地方。周先祖继承了轩辕黄帝时代或者更早的农耕文化,并加以发展,最终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华夏文明传统。周先祖在庆阳近 50

15、0 年来对农耕的经营,不仅对庆阳地区和黄河流域,而且对全国及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仅就其对庆阳地区的影响作以浅述。 (一)周祖农耕文化对庆阳经济的影响庆阳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山、川、原兼有,沟、梁、峁纵横。这种独特的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庆阳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农、林、牧、副各种生产项目齐全。但这些生产项目不是现在才有,而是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许多生产项目,从先周时起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农作物品种的延续 诗经豳风七月所提的农作物小麦、稻子、谷子(小米) 、糜子(黄米) 、大豆、葫芦、大麻、葡萄、韭菜、葵菜等, 5(169) 庆阳地区至今仍在种植。合水县太白乡生产的白瓜籽(葫芦籽

16、)享有盛誉,畅销国内外;同时,太白乡也是庆阳地区有名的大米之乡。考古工作者近年来考古发现,在宁县的坳刘、新堡两村有窖藏5000 至 6000 年前已炭化的禾谷, 17从而证明这里在新石器时期就有谷子的种植。 2农事活动的传承 如今庆阳的农事活动虽然比古代有不可比拟的进步,但在节令和生产技术方面仍然继承和发展了先周的某些活动内容。比如七月篇中就有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芦摘个光、九月收稻谷、十月粮进仓等描述, 5这些都和今天的农事季节相6同。又比如,在农忙时送饭到田间,九月修整打谷场,用柴禾编织栅门,用茅草搓绳捆庄稼和柴火,秋冬季闲时山民进山打猎等习俗, 5都一直延续至今。在庆阳地区的偏远农村依然

17、可见。 3家畜饲养的传承与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家畜的饲养和繁殖。周人到北豳后,将野猪逐渐训化成了家畜,已开始养猪。 诗经大雅公刘中记有“乃造其曹,执豕于牢” 5(240),是说于是告诉伙计,把猪从圈里牵出来。 七月也记有“言私其豵(zng) ;献豜(jin)于公” 5(169) 之说,就是把小猪留给自己,把大猪交公。由于周祖提倡家家产户养猪,后来养猪就成了家的象征。农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养牛、养驴、养羊等饲养业的发展。至今,庆阳驴、早胜牛名扬省内外。而养羊几乎是庆阳地区北部人民的家庭主业。每年冬初杀羔羊,祭山神、庆丰收的活动,自古延续至今。 4经济林的延续种植 庆阳地区经济林的种植历史

18、悠久,不但品种繁多,而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相当多的经济林品种都来自于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 桑:远在轩辕黄帝时代,黄帝就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栽桑养蚕。先周时期,植桑养蚕就在庆阳得到大力发展。 七月篇有“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和“蚕月条桑” 5(168) 的诗句,是说:姑娘挎着竹筐,走在桑间的小路上,去采柔嫩的桑叶。每到三月,人们就动手修桑树,将高枝砍掉,让人攀着短枝摘嫩桑。所以,桑树是庆阳的乡土树种。自先周至今,几千年来,庆阳人民一直有栽桑养蚕的习惯。李子:庆阳的乡土树种。 七月篇中有“六月食郁及薁(y) ”5(169) 的诗句,郁就是郁李,薁就是山葡萄,果实酸甜可食,可见在先周时庆阳就已经

19、种植了。将郁李枝条嫁接在杏、桃树枝上,就可以结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庆阳地区的李子树广泛分布,群众称此为梅李子。 桃、梨、枣:据说公刘去西王母国访问时,带回了许多桃、梨、枣的优良树种。这些树种后来成为古豳地的经济林树种,也是今天庆阳地区的名优产品。宁县九龙川的黄甘桃、马莲河川的金枣、泾川和彬县的梨,都名扬省内外。总之,庆阳的经济发展同周先祖在这里创业打下的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决不能忘记我们祖先艰辛的创业史。 (二)周祖农耕文化对庆阳文化的影响周祖在庆阳数百年的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独特的民俗文化7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1庆阳

20、最突出的地方民俗文化窑洞文化周先祖到庆阳后,由于窑洞的挖凿及大量的推广,不仅在黄土高原的各个村落遍布,而且一些重要城镇和军事据点也被窑洞化。先周时期,遍及陇东高原的土窑洞,造型朴拙,形式多样,有崖庄院、地坑院、半明半暗的半地坑庄院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经济实惠、干燥坚固,冬暖夏凉,清洁卫生。这种住宿格局从远古开始,直到新中国的建立,一直延续了四千多年,即使今天,窑洞还是庆阳地区的居住方式之一。庆阳先民自从在这些窖洞安家以来,农业、畜牧业、手工纺织业等都得到发展,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人民生活有了保障,人口也逐年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窑洞格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到明清时,黄土窑洞已成定局。几千年来,窑洞

21、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庆阳人,至今关于窑洞的故事、传说和窑洞的风俗,依然遍传庆阳各地。2庆阳的农本思想农业是生存之本、活命之魂,五谷是生息之根。时至今日,庆阳人的农本意识,不但流淌在血液里,而且根植于骨髓中。这种文化的传承和远古农耕不无关系。庆阳的古代农业,可谓北方传统农业的摇篮,而教民稼穑的周祖,就是陇东农业文明的始祖。 诗经中有关周人豳地农事的记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庆阳人。周祖居豳十余世,开疆掘土,辛勤作务,奉慈、信、笃为“三宝” ,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不惑于酒、色、财“三迷” ,开启了北豳农耕、畜牧、蚕桑“三业” ,18给庆阳祖辈注入了农本意义的基因和农事为天的文化底蕴,并渗透

22、和贯穿到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庆阳的民歌、民谣、民谚、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文学艺术中的农本意识相当浓厚,恕不赘述。3庆阳的崇德思想崇德,是周祖农耕文化的一特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魂。周祖大德不但表现为尊崇天地、向自然获取,而且崇敬友邦、与戎狄共命,有着极其鲜明的人文特点。国语周语载:“(不窋)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 18这种厚道忠诚、信用处理事务的道德规范时为戎人所尚,也效仿“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18公刘以德立世,复修后稷、不窋之业,使豳地“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

23、而保归焉” 。 1(54) 古公时,更是“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1(54) 以致于薰育戎狄前来攻打时,他为了避免战争,怕给人民带来伤痛,决然带领部族主动离开豳地而“止于岐下” 。周祖讲仁慈、爱和平、和为贵,与兄8弟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也规范和影响着陇东的人文历史。这一质朴笃实美德及袭沿其根的民风民俗文化,在庆阳地区一带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存世之长,值得推崇和研究。如今庆阳人内在精神、情志、性格、喜尚,外在形体行为、处事上,大都潜移默化着周祖的“崇德”文化。4庆阳的重礼习俗重礼,是周祖农耕的又一文化内涵。陇东人在求子、生育、嫁娶、婚姻、贺喜、丧葬中,都相沿成习为一种传统的

24、礼俗,从一个侧面制约着人们的生老病死和服饰、祭祀、饮食、住宅、社交的各个方面。岁时节令中,春节的祭祀,清明的寻根,四月初八的祭虫,端午的闹香包,剪五毒,十月初一的送寒衣,冬至的亡灵祭,都寄寓着礼的文化成分。在家庭伦理中,讲究家和、父严、母慈、子孝、媳贤、女贞、兄弟友爱、妯娌和睦、尊老爱幼、长少有规。庆阳的敬老也有文化的因子。此地不过六十不贺寿,父母健在,即使过了六十也不祝寿,野祭、农祭、家祭习俗中的礼数多,奉祀广。特别是敬自然,拜土地、祀鬼神、跪灶君的风俗,俗礼多的惊人。比如至今正宁县境内农人的丧礼中,就有送终、穿衣、停床、报丧、打墓、盛殓、出子、请主、开吊、祭礼、进饭、起灵、下葬、出殃、葬后

25、祭祀等十五项。每项中又有不等的礼规、礼法、礼俗。 6(221-237) 所以,在庆阳地区,民间几乎是处处有规,无处不礼,真可谓礼仪之邦。这一切无不影射着周祖文化的影子。5庆阳的农耕民俗庆阳的农耕民俗藏量密集、内容丰富、表现独特,涉及当地民俗的物质生产生活、岁时节日、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艺术娱乐各个方面。特别是在陇东民间剪纸、香包、刺绣、地故事社火、徒手秧歌、民间小戏、环县的皮影道情、民间说唱中,都占有较大的份额,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至今陇东经济的农业支柱、农牧兼作的经济格局、传统的耕作习惯,也有先祖的农耕影子和文化品质。陇东山民的秋后农闲狩猎,临冬塞窗缝、屋檐“马眼 ”,冬藏

26、农作物的器具和用物,都有周祖的文化遗存。包括陇东人通行的土葬以及葬礼仪式祭灵纸活的人马粮仓亭“五件套”等都蕴藏着深厚的农耕文化。 18因此似乎可以说,在陇东大地你随便抓一把,都有农耕都有文化,都是有来头和说头的。庆阳的风俗似一把隐形的古筝,向世人不尽地弹奏着周祖农耕的豳风古韵。周祖农耕文化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与时俱进,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陇东传统文化。6周祖在庆阳的遗址和遗迹 周祖陵墓:有位于庆城县城东帽盒山的不窋陵、位于庆阳城西 60 里的周老王鞠陶陵,位于宁县九龙川的周先祖九座陵墓等。民间墓群更多,已发的先周陵墓也9有不少,比如合水县西华池乡师家庄的兔儿沟墓葬、西峰区巴家咀

27、墓葬等等。 先周文化遗址:庆阳地区已发现的先周文化遗址主要是合水县蒿嘴乡九站遗址,它位于合水川北岸台地。1984 年省地县博物馆和北京大学专家教授共同对九站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发掘的 80 座土坑墓穴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 l 件铜刀,1 件铜饰。经碳 14 测定,距今绝对年代为 3370 年,证明其确系先周、商代文化遗址。 17在西峰区董志乡野林村出土的商代白玉大戈,实际是先周遗物,因当时董志塬是周人所居之地。这件戈全身呈青白色,有零褐斑,援呈三角形微曲,前锋尖锐,有中脊和边刃,直内近栏处有一孔,内末端有齿状小突起,内上面阴刻“臣”字。眼兽面纹,栏前方中部竖刻“乍册吾”三字,字迹纤细,制作精致

28、,长 389 厘米。从此玉戈可窥视到先周文化已发展到接近中原文化的程度。 17 7庆阳的先周古迹遗存 不窋城:今庆城县城,设东南西北四门,城墙为台阶削土而立。 公刘邑:位于宁县城西庙嘴坪,1981 年 9 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祖庙:在庆城县城南,祀周祖不窋。明嘉靖初,知府莆海修。曾有塑像,两壁画文王以下 37 王像。顺治五年,知府李曰芳建坊,题字“肇周圣祖”及“帝系王风” 。周旧邦木坊:在庆城县城南街。木坊三间高 10 米,木坊以四根明柱通顶,柱之上部五层半拱叠涩镶砌,负托坊顶。顶部瓦有屋脊,脊瓦面莲花。檐下正中镶匾,匾面楷书“周旧邦”三个大字。明代弘治十八年九月,庆阳

29、知府、前监察御史郝镒建。清光绪辛巳年,知府倭什铿额重修。光绪二十八年知府庆霖再修。此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承天观碑:位于正宁县罗川城西门外。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 1009 年)建。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李维奉敕撰文,翰林侍诏朝奉郎尹熙古奉敕书,并篆额,碑额篆书“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 。碑文内有:“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 ”1981 年 9 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碑已移至县文化馆院内。 另外,尚有公刘庄、后稷台、后稷墩,后稷庙、斩山湾、狼乳沟、九陵水,等等。 17限于篇

30、幅,恕不赘述。三、结 语10庆阳地区,远在 20 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 多年前就有了早期的农耕。 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并有 黄帝内经行世。 4000 多年前的夏朝末期,这里就有农业发展的记载。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祖孙三代在这里积极推广和发展农业,通过不断探索及改进农耕技术和生产工具,使这一地区逐步由“二牛抬杠”的犁耕代替了早期的火耕、耜耕,开始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庆阳先民们事农桑,务耕作,重农务本,民风敦厚,逐渐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农耕文化。如今,行走在庆阳大地上,仍可以感受到农耕文化亘古不衰的历史气息。那些传统的农具、农耕

31、技术、耕作习惯以及种植的作物,那种“陶复陶穴”的窑洞民居,处处都或隐或现着先民们的身影和智慧。总之,悠久的陇东农耕文化,是周祖农耕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与时俱进、弃其糟粕、扬其精华而形成的。它不仅成为庆阳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也对庆阳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参 考 文 献:1 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51-78).2 姚自昌.庆阳文史论稿M.兰州:甘肃庆阳地区印刷厂,1994,(15-25). 3 姚自昌.庆阳历史事略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4-7).4 闫庆生、黄正林.庆阳简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4,(19-27

32、).5 清如许、王洁译注.诗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4,(2),(168-170).6 王长生.正宁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7,(1),(220-236).7 刘文戈.周祖文化与古庆阳M.兰州:甘肃省庆阳县委员会,1998.8 姚自昌.北豳周祖农耕文化浅说J.古今农业,2002,(04).9 张春生.周先公世系补遗J.文博,2003,(02). 10 祝敏鸿 .从诗经语言看周代农耕文化J.咸宁师专学报,,2002,(01). 11 赵献春 .陇东岁时习俗的农耕文化透视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02).12 张剑 .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农耕文化J.陇东学院(社会

33、科学版),2003,(02).13 毕方方 .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与启示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8).14 吴镕 .农耕文化漫谈J江苏农村经济,2002,(10).15 路笛.庆阳对周祖历史与农耕文化的研究和交流N.陇原新农村庆阳站:. http:/ 刘文戈.周祖农耕文化的历史蕴涵与影响N.陇东报 2009.9.20,(004). 17 姬广修.周族在庆阳的兴起与影响N中国姬姓文化网: http:/ 18 姚自昌.周祖农耕文化的内涵品质、地域特点及流传影响N陇东报,2005.6.3,(003).19 李仲立.试论先周文化的渊源J.社会科学,1981,(1).20 李仲立.公刘迁豳辨析J.甘肃社会科学,1985,( 01).21 张耀民.庆阳农耕文化考略J.庆阳古代史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109). 22 胡大浚.陇右文化丛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7,(1),(58-6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