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试 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因此,设置这门课程是新形势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要想顺利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从以下几方面深入领会其课程理念: 首先,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
2、程的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中规定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它是与其他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其他学科的一门必修课。 其次,要认清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三,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
3、践三大部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偏废。同时,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门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课程,其各部分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确定,具有一定的生成性和适应性。 第四,要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而更突出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更强调综合性,它更关注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鲜活的体验。 全面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是课程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在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中深入把握课程的意义、作用、目标和地位。 二、理解课程结构(一)课程结构及说明
4、1.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主题可分为课题探究与实际应用设计两大类。 课题探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应用设计性研究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应用性或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策划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它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社
5、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社团、俱乐部活动;外出参观、考察、访问;社区民俗活动等。 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公益活动、宣传教育、帮助贫困户及孤寡老人等。 3.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安排及组织方式上都有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规定设置课程,按照规定的学分开足课时。 (二)学分的配置 研究性学习3年共15个学分,如下几种配置方案可供参考: 方案一:3年研究5个课题,1个学期1个课题,每个课题3个学分; 方案二:3年研究3个课题,1年1个课题,每
6、个课题5个学分; 方案三:一年级1个课题,二、三年级1个课题,第1个课题5个学分,第 2个课题10个学分。 学分多的大课题一般占用更多学时,学校要保证3年中学生有240270个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以上的一种方案,也可视情况采取符合本校实际的课时安排与学分配置。 社会实践共3周,每年1周2个学分,3年共6个学分。 社区服务3年共2个学分。服务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个学分。 三、课程的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反思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研究性学习的每
7、一个环节对于实现课程目标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1.活动准备阶段 (1)确定学习主题 主题开发可以是学生自主确定课题,教师只在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面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是学校根据社会及周边环境、文化背景、学校资源条件、教师特长爱好拟定几个宏观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之一,经自主考虑或教师相关指导后,在此选题范围内自己确定具体课题;学生初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主题有困难时,也可以由学校教师提出若干便于实施的具体主题供学生选择确定,或是引导学生借鉴参考选题确定新的活动主题。研究性学习所确定的主题必须符合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最好是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社区具有实
8、际意义的课题,且对于学生必须是可研究的。集体课题必须经小组协商达成共识。 (2)确定学习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的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每一个研究小组一般由310名学生组成,每位教师可指导2至3个小组。学生分组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选定课题或活动项目,按照学生兴趣相同的原则分组;另一种是先建组后选题。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在分组问题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确保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原则上在同一时间内一位学生只参加一项主题活动。 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的合作研究也
9、是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的组织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拓展活动的时空范围,为学生进行跨班级、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班级、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制定活动方案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后,师生要对活动项目或课题进行讨论,着手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活动实施方案。教师在本阶段的指导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协助学生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课题并审定活动的计划或方案。 2.实践体验阶段 (1)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并掌握上网、查阅书刊等获取文献资料的方法,并
10、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归纳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初步了解或认识。这时要注意分析所形成的认识是否准确客观,还需要采取何种研究方式解决问题或形成最终结论。 (2)开展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方案,按照确定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时机、地点和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获取研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通过文字、音像如实记录实践过程及记载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同时从各种观察、实验、调研结果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3)初步的交流。学生
11、通过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或成果可以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通过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如果是小组合作研究,还应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集体成果。 本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确保学生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注意强化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研究的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调节或其他必要的帮助。 3.展示交流阶段 (1)整理汇总。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形成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材料或其他表达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恰当形式。 (2)交流研讨。学生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研究日志、主题演
12、讲、小品表演、展板、墙报、文字(电子)刊物或口头报告等多种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供大家讨论评议;也可以采取答辩的形式汇报交流。 (3)评价反思。学生应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展开评价,从中学会发现他人的成功之处,欣赏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客观分析和辩证思考,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活动作出总结。本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和研讨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欣赏、学会反思,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与愿望。 (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实施 1.实施步骤与相应的指导 (1)确定活动内容。学校教师应综合考查学生班级、人数、经费、意愿等多种因素
13、,有条件地选择能够提供实践或服务机会和其他各项支持的社会机构或社区团体,有效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制订可行的实践和服务方案。为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连续、有序和完整,建议依据主题选择活动内容。如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可以开展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则应包括社区服务、生产劳动,以及参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等。 (2)活动前准备。由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共同拟定计划,包括:实践主题与服务项目,实践与服务目标,实践与服务的时间、地点及对象,执行步骤与进度,分工情况,经费预
14、算,预期成果,评估方式,相关人员的责任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如有必要,学校还可制定书面的实践与服务指南。学校与相关社区机构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之前还应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实践与服务内容,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建立正确的实践与服务观念,懂得如何处理实践与服务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或安全方面的问题,积极反思活动过程并撰写实践与服务心得。 (3)开展实践与服务。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日志及时记录实践与服务经验,积极体验,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习惯;还要注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取
15、得预期成效的。 (4)总结、交流、反思。学生参加实践或服务活动之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学习日志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经验、收获和心得体会整理成口头或书面汇报材料,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展开相互评议与反思,以丰富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总结交流活动可邀请家长、社区机构相关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共同参与。 2.组织方式与时间安排 (1)社会实践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至少由6人组成,小组组成可由学生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小组。社会实践可以每年集中时间安排,亦可以分散安排,但每年的总时数不得少于1周,且必须得到教务处或德
16、育处的认可。 (2)社区服务以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如果是学生自主安排,每组至少2至3人,须将服务对象、内容、地点、时间事先告知教师及家长并征得他们的同意。社区服务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3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3)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开展由于与社会各部门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时间安排上宜采用弹性课时制。各学校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开展实践与服务活动。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
17、亲身实践和自主学习,但教师并不能因此放弃对学生的指导,且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把教师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2.恰当处理活动目标、主题的预设与生成间的矛盾关系 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尽管要对活动内容进行预先规划与设计,但更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
18、综合实践活动应充分重视在活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重要地位。 3.妥善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4.正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 要避免把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或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体验和收获,强调多学科
19、知识及其应用的整合性和均衡性。综合实践活动还要防止精英主义倾向,课程是面向全体的,不能为了培养、突出某些“优等生” 、 “尖子生”而把大多数学生置于陪衬地位,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和实践。学校也不应过分关注课程的宣传效应和外在的社会效益,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效益就是学生所形成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综合办事能力以及健全发展的个性。 四、课程的评价 本课程评价要紧扣课程目标,力求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不用同一尺度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激励每个学生都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评价中要重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应用、重亲身参与,尤为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
20、体验的产生和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明确评价是整个活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在结束课程后额外进行的工作。 (一)评价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评价以及对教师在活动指导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课程实施到一定阶段后,有关教育机构或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1.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要素 (1)学生的态度。学生参与状况、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态度与精神。为使学生乐于投入到活动中学习,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活动,即使结果不理想,也不应给予否定性评价,要尽可能保护其自尊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学生的体
21、验、知识应用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鼓励参与活动的学生写出他们的经历,并探讨活动是如何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以及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在活动中个性和才能自如施展的程度。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探索、创意、独特的思考等应给予肯定,并允许在创新中出现失误。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要素 (1)认识到位。明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了解其本质以及与分科课程的差异性。对活动中学生、教师的地位和任务认识清晰。 (2)组织指导有效。能根据学
22、校和学生的现有条件和特点制定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在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探索,促进合作交流;并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实践能力的指导,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必要和适度的帮助。 (3)评价导向正确。重视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感态度、探究创新、合作状况的过程评价,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侧重于考察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状况,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师资水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管理以及学生总体综合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评价
23、。 (二)学生评价的方式 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避免教师评价唯一、终极结果唯一的现象。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1.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通过反思性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改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经历作出评价,并和其他人讨论他们所开展的活动。 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提倡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以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
24、评价相结合。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让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评价,能使他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档案袋、评语、成果展示、调查问卷、实际操作等。 各地、各校要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与课程评价的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有序地开展,并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学分的认定 各地、各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程序,规范学分认定过程。防止用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重复计算学分的情况发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
25、该包括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部门审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除上述基本认定程序和内容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组成部分还应有自己的认定要求和内容: 研究性学习。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二是要有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三是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四是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学时保证。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一是要有参与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的对象方或组织者的有效证明,如实践单位或服务接受单位负责人写明的活动项目内容、时间、联系方式并签章,无单位的由组织者或带队教师签署证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要有签到本;二是要有学生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学
26、生自己参加活动的感想、体会或小结等内容。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更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和主动参与的活动类课程,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意义。开发和利用好资源,不仅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且能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此外,它还有利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意义作用、特征性质以及开发、利用资源的方法策略。 (一)课程资源的特征与性质 1.综合性和广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向丰富多彩的社区、社会生活实际。
27、因此也必然要求其资源具有整合性和开放性,是全面而又广泛的。包括自然、社会、自我等各领域;既有文本形式(包括电子文本)也有非文本形式;既有校内的资源,如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职工,学校各种教育设施、设备和场地以及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资源,如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居民和学生家长等等。 2.活动性和动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都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中开展实际的活动,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的课
28、程特征,因此,课程资源也必须是动态性的。这种动态性不仅表现在课程资源必然为实践服务,为活动服务,而且其内容在时空上必须贴近变化着的社会现实、贴近学生鲜活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验、熏陶和感染达到对具有正面性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或通过活动启发学生对具有反面性质教育资源的反思与内省。 3.开放性与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具体活动的主题是因高中生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而决定的,因此其资源不能只作单一的选择或仅靠事先的准备,要根据活动的主体、场所、主题、情境和目的进行收集和选择。特别是高中生,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思维水平也需要课程资源必须具有相应的开放性与
29、生成性。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与策略 1.教师应具备正确的课程资源意识。改变原先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狭隘理解,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要充分认识到课程资源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着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角落,它既来自于社会,也来自于自然界。任何信息只要能及时被加工、转化和真正进入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它就是课程资源。 2.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学校和地区是课程资源的主渠道。在目前情况下,课程资源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进行,避免盲目求新、求全。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条件较差的地方,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充分考虑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农
30、村和山区学校可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3.加强与社会现实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与科技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向科技拓展。增加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让学生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学习知识,联系实际,开阔思路,适应社会。 4.要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高中生和特定学生的特殊情况。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证,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服务于“学”而非服
31、务于“教” 。 5.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合作、共享和互补。本校师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但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同时,学校还可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活动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应做好课程资源开发的储备与管理工作,加强课程资源库或档案建设。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应加强课程交流,互通信息,注重资源共享和开发中的分工协作。 六、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必须从组织、条件和制度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
32、,确保课程落实和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组织保障 1.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或指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负责人,组长由副校长担任,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实施计划制定、过程落实、实施指导、检查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安排,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课程管理或指导小组具体职能如下: (1)制订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指导制订年段和班级实施方案。 (2)组织、指导和协调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 (3)规范全校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如活动主题或项目管理、过程档案管理、活动成果管理、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管理等。 2.教育行政部门要理顺职能机构,成立
33、与课程相对应的管理组织。各级教研部门有专人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指导、师资培训、教学研究;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力量,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深入学校,与学校共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总结经验,分析并解决问题。 3.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调整教师编制结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问题。 (二)条件保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储备和管理工作,加强
34、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学校之间应加强联系,资源共享。 3.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设备设施建设、教师培训进修以及课程实施所必需的开支等。 4.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有关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岗位;要充分发挥学校有特色、有特长的教师作用,鼓励他们向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发展。 (三)制度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制订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1.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校、本地实际,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必须建立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制度、工作量计算制度、培训进修制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确认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 2.学校综合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列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和校长责任目标考核范围。 3.每位教师都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和课程资源开发的义务与责任,其工作量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4.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展状况纳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纳入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评价。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