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8 ,大小:1.69MB ,
资源ID:58182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5818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DOC

1、宁 波 市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与 地 质 环 境 保 护“十 三 五 ”规 划宁 波 市 人 民 政 府二 一 七 年I目 录前 言 .1一、规划基础与面临形势 .1(一)规划背景 .1(二)“十二五”期间的主要成效 .4(三)面临的形势 .7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规划目标 .10三、主要任务 .14(一)地质灾害防治 .14(二)地质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 .16(三)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 .17(四)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9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划分 .20(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20(二)地质灾害

2、重点防治区 .23五、重点行动与工程 .25(一)全面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行动 .25(二)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行动 .25(三)地质灾害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26(四)地质遗迹保护行动 .28(五)热矿水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工程 .29(六)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工程 .30(七)保障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32六、保障措施 .35II(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35(二)健全法规制度,创新管理体系 .35(三)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成效 .35(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保护能力 .36(五)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36附表 1 宁波市“十三五” 时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关任务分解表

3、.38附表 2 宁波市地质灾害易发区一览表 .39附表 3 宁波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一览表 .41附表 4 宁波市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42附表 5 宁波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十三五”重点工程一览表 .46附表 6 宁波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乡镇(街道)一览表 .50附图 1 宁波市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分区图 .51附图 2 宁波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 .52附图 3 宁波市地质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图 .531前 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三五”期间,宁波面临着构筑“ 一带一路” 战略支点,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统筹

4、宁波都市圈建设,争取早日跻身全国第一方队等重大历史机遇,也存在着环境资源压力增大等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地质环境质量,推 进地质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十三五” 规划、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规和文件,编制宁波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十三五” 规划(以下 简称规划)。本规划是“十三五” 时 期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地 质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地质环 境调查与监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5、等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加强全市地质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基准年为 2015 年,规划期限为 2016-2020 年。一、规划基础与面临形势(一)规划背景1、基本情况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台州市,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下 辖 6 区 4 县(市),陆域面积 9816 平方2千米,海域面积 8232.9 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 1594.4 千米。2015 年底常住人口 782.5 万人,户籍人口 586.6 万人。2015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1.5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2475 元,按年均汇率折算的人均 GDP达 16453 美元。宁波隶属华南

6、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构造以北北东向断裂为主,褶皱不明显,地 势西南高,东北低。低山丘陵区占陆域面积 59.7%,岩性主要为火山岩和沉积岩;平原区占 40.3%,广泛分布低 强度、高压缩性的海积淤泥质土。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年均降水量约 1460 毫米,5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0%,西南山区雨量相 对丰沛,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2、地质灾害现状全市主要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型地面沉降两种地质灾害类型。突发性地质灾害“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发现地质灾害点 469 处,其中滑坡 166 处,崩塌 242 处,泥石流 61 处,直接经济损失 2607.8 万元;通过综合治理

7、和应急排险处置,消除地质灾害威胁 220 处。截至 2015 年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 249 处(滑坡 108 处、崩塌 89 处、泥石流 52 处),共威胁2290 户 6694 人,威胁财产约 2.08 亿元;其中威胁人数大于 30 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49 处,威胁人数 1030 人的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80 处,威胁 人数小于 10 人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 120 处;其中地质灾害规模属于大型 2 处、中型 14 处、小型 233 处。3宁波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丘陵区,以余姚市、宁海县和奉化区居多。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因素包括山区不合理切坡建房、修筑道

8、路、沟口堰塞等人类工程活动和汛期的强降雨及持续降雨等自然因素。缓变型地面沉降截至 2015 年底,中心城区区域性地面沉降面积约 460 平方千米,其中累计沉降量大于 100 毫米的区域面积约 154.2 平方千米,地面沉降快速发展态势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东部新城、鄞州南部商务区、宁波高新区等区域工程性地面沉降较严重,并形成工程性沉降漏斗。3、地质环境资源现状宁波市地质环境资源主要有地热、浅层地温能、矿泉水、地下承压淡水、地质遗 迹及富硒土壤等。全市已探明或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有宁海县深甽南溪等三处;已圈定的地热勘查靶区有海曙区集士港白岳村等三处;已查明的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量约为 13.0941

9、016 焦/年,在象山县大目湾新城已试点开发;已开发利用的天然矿泉水水源地有鄞州区五乡镇石山弄村等 8 处;已发现的地下承压淡水体主要分布在宁波中心城区、杭州湾新区及宁海县蛇蟠岛围涂区域;目前有国家级地质遗迹 4 处、省级 13 处;全市地形坡度小于 25的富硒土壤分布面积约 1100 平方千米。(二)“十二五”期间的主要成效1、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4“十二五”期 间,我市屡受台 风侵袭,在市委市政府的 领导下,各级行政部门及时做好各项防范措施,积极科学应对,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在 2015 年“ 灿鸿” 、“杜鹃 ”等台风期间,全市共派出督导组 695 组次 2877人次,实地 检查隐患点

10、1729 处次,撤离转移 451 处次/18783 人次。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开展“十二五”期 间,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 金 2.65 亿元,完成避让搬迁项目 63 个,工程治理项目 131 个,使 5000 余人彻底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全市共建设专业监测设施 24 套,监测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群专结合”的监测 体系基本建成。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务实,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开展地面沉降调查工作,封存了 162 口地下水开采井,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3、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更加系统全面全市完成了 11 万乡( 镇、街道

11、)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修编、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复核调查、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年度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完成了鄞州区、奉化区、宁海县、余姚市 15 万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 93 个,新增隐患点 24 个,确定不稳定斜坡 103 个,划定重点巡查区 101 处。4、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大幅提升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甬政办发2010270 号) 、关于加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意见( 甬政发2010511 号)、 关于印发宁波市地面沉降防治工作领导 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 宁波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重点工作分工

12、方案(甬政办发2012232 号)、 宁波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进一步从政策、制度层面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全市建立了市、县、 乡、村、点五 级群测群防网络,逐步形成了“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的防灾组织体系。每年组织 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增强防灾体系的组织协调、决策指挥、抢险救灾等应急处置能力。宁海县、余姚市成功创建全国高标准“十有县” ,建成了 50 个“五到位” 国土所。5、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不断深入2012 年,市政府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合作共建宁波市“国家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示范区”,双方以需求和 问题为导向, 实施了多项区域地质、 环境地质、农业

13、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工作。2011 年,完成了 15万鸣鹤场、 澥浦镇、慈城镇、鄞江 镇、姜山镇 等 5 个图幅的区域地质调查;2015 年,完成了 15 万上虞县幅、慈溪市幅、新浦镇幅、力洋镇幅、石浦镇幅等 5 个图幅环境地质调查;完成了宁波市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一期),同时完成了宁海蛇蟠岛、长街等地下淡水赋存区的应急水源地评价,宁波南部滨海新区等重点区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等专题研究。完成了 125 万宁波市土地资源地质环境调查,发现富硒土壤 30 万亩。6、地热资源勘查取得新进展6完成了宁波杭州湾新区、宁波盆地、宁海县梅林地区和象山县爵溪街道等 4 个区

14、域的地热资源调查。建设地热探采结合井 2 眼,其中杭州湾新区长热 1 号井出水量达 528 立方米/日,温度 53。2012 年,完成了宁波平原、象山县大目湾新城和南田(高塘)新区约 1300 平方千米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评价,查明了工作区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提出了开发利用规划,部分成果已为象山县大目湾管委会所应用。7、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余姚四明山省级地质公园和宁海伍山海滨石窟国家矿山公园相继揭碑开园,象山花岙岛省级地质公园申请获得通过。截至2015 年底,宁波市已列入保护的地质遗迹和地质(矿山)公园共计 17 处。8、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基本建成以中心城区为

15、重点,覆盖全市范围的地下水监测网,有监测井 146 眼,监控面积 2280 平方千米。宁波中心城区基本建成了集基岩标、分 层沉降观测标、水准点为一体的立体式地面沉降监测网,建立了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等新围垦区地面沉降基岩标。改造升级宁波市地面沉降监测中心,建成了宁波市地质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三)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和“ 五大” 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名城名都” 和“美丽宁波”建设。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十三五” 规划要求和宁波市实际,本轮规划需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7保护两方面工作:一是

16、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灾害“ 除险安居”工程;二是建设“美丽中国” 的“宁波样本”,有力保护和合理开发地热、矿泉水、富硒土壤等资源,努力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资源保护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1、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求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宁波市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环境较脆弱,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较为严重,特别是梅汛、台汛期暴雨和持续性降雨多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极易发生,新隐患不断出现,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宁波新型城镇化正快速推进,低山丘陵区人为活动密集,气候异常导致的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地质灾害风险持续增大。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精度,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加速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2、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准确掌握地质环境基础信息。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着力打造港口经济圈、构建宁波都市圈,重点开发区规划、交通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开发、海绵城市建设、 “五水共治”、土壤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发展等,迫切需要加强宁波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和相关专题研究工作,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准确掌握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资源、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动态变化等基础信息,了解地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保障地质环境安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