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3) 电离能,电负性 班级 学号 姓名 等第 1 下列元素中哪一个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 ) A Be B B C C D N 2 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 ) A ns2np3 B ns2np5 C ns2np4 D ns2np6 3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Na、 K、 Rb B F、 Cl、 Br C Mg2+、 Al2+、 Zn2+ D Cl-、 Br-、 I- 4已知 X、 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 X 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X与 Y形成化合物是, X可以显负价,
2、Y显正价 B 第一电离能可能 Y小于 X 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 Y对应的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mY小于 HmX 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Li到 Ne 原子的电离势总的趋势是怎样变化的 ( ) A 从大变小 B 从小变大 C 从 Li到 N逐渐增加,从 N到 Ne逐渐下降 D 没有多大变化 6.对 Na、 Mg、 Al 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碱性:() 2() 3 第一电离 能: 电负性: 还原性: 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 、 、 、 、 .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 二个相反因素:一是 ,另一个因素是 。 第一电离能 I1; 态电 性基
3、态原子失去 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 子所需要的 叫做第一电离能。第一电离能越大,金属活动性越 。同一元素的第二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 ,表明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 ,表明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将下列原子按电负性降低的次序排列,并解释理由: As、 F、 S、 Ca、 Zn 比较硼、氮、氧第一电离能大小,并说明理由。 。 A、 B、 C、 D、 E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B 处于同一周期, C、 D、 E同处另一周期。 C、 B 可按原子个数比 2 l 和 1 1 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
4、和乙。 D、 A 按原子个数比 3 2 形 成离子化合物丙。 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乙物质的电子式是 _ ( 2) A、 B、 C、 D、 E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用元素符号填写)。 ( 3) E 的单质加入到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 c、 h b、 g、 k c、 h、 l d、 e、 f (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
5、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 KJ mol-) : 锂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表中 X 可能为以上 13 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X 和j形成化合物的
6、化学式 。 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以上 13种元素中 ,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w.w.w.jkzyw.c.o.m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3) 电离能,电负性 1、 D、 2、 C、 3、 AD、 4、 C、 5、 B、 6、 D、 7、 D 8、电子层数、核电荷数 w.w.w.jkzyw.c.o.m 9、气、中、 1、能量、小、 10、增大、减弱、增强、减小、增强、减弱。 11、 F、 S、 As、 Zn、 Ca 12、 BON;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N的 P能级 是半充满状态。 13、 ( 1) 二、 VIA, 、( 2) ONAlMgNa ( 3) 2Al+2OH-+2H2O=2AlO2-+3H2 14、( 1) ( 2)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从而电离能越来越大。 a、 Na2O或 Na2O2 IIIA m w.w.w.jk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