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二一一届)题目论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命运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二一一年六月本科生毕业论文1目录摘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WORDS2引言2一、高加林的事业悲剧4(一)教师工作被人顶替4(二)记者工作被人举报6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7(一)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7(二)与黄亚萍的爱情悲剧8三、造成悲剧的原因10(一)造成悲剧的主观原因10(二)造成悲剧的客观原因11结语13注释14参考文献15致谢16本科生毕业论文2论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命运摘要人生最早发表在1982年5月的收获杂志上,它是路遥笔下的一部洋溢着浓郁时代特征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是以
2、改革时期的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故事的社会背景,以高加林一波三折的人生遭遇为线索结构全文的,高加林形象曾引起许多人的争议。生活与命运的抗争,爱与理想的抗争,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本文主要讨论了高加林的事业悲剧、爱情悲剧,以及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ABSTRACT“LIFE“HADPUBLISHEDIN1982THEMAYISSUEOFHARVESTJOURNAL,ITISPERMEATEDWITHLUYAOSARICHTIMESFEATUREOFREALISTICWORKSITISINTHEREFORMPERIODOFTHEURBANANDRURALLIFEFORSHANBEIPLATEAU
3、SOCIALBACKGROUND,GAOJIALINSHORTENSLIFEENCOUNTERSWITHTHEFULLFORCLUESSTRUCTURE,THISIMAGEHADATTRACTEDALOTOFCONTROVERSYLIFESTRUGGLESWITHFATE,LOVEANDIDEALSTRUGGLE,SELFFULFILLMENTANDSELFLOSTSTRUGGLETHISPAPERMAINLYDISCUSSESGAOJIALINSCAREERTRAGEDYLOVETRAGEDY,ANDTHECHIEFCAUSEOFTHISTRAGEDY关键词人生;高加林;刘巧珍;悲剧命运KE
4、YWORDSLIFEGAOJIALINLIUQIAOZHENTRAGEDYFATE引言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陕北“城乡交叉地带”农村青年的爱情故事为背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描述了小说主人公农村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回到乡里当了一个民办教师,不久又被别人顶替工作而回家当了农民。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农村姑娘刘巧珍炽热的爱情使他振作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来到县广播站工作,当他抵挡不住中学同学城市姑娘黄亚萍的追求、断绝了与刘巧珍的爱情后不久,组织上查明他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进城的,于是取消其公职,又重新打发他回到农村。这本科生毕业论文3时,即将迁居南方城市的黄亚萍
5、也与他分手,而遭遇心灵打击的刘巧珍则早已嫁人,高加林失去了一切,孑然一身回到农村,扑倒在家乡的黄土地上,流下了痛苦、悔恨的泪水。“作为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永远不应该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成为他们中问的一员,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劳动有所价值。历史用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离开大地和人民。任何人也不会成功。”1高加林的奋斗经历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典型意义。高加林作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青年,企图以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实质上作品揭示的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6、高加林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个人奋斗与社会境遇的不协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另一方面,高加林的悲剧似乎也正在于,他缺乏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一寸一寸向这个目标前进的勇气和韧性。究其根源,还在于他与人民和大地的脱离。2就如德顺爷爷所说“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归根结底你是咱土地里长出来的一颗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地里啊你现在就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你苦了巧珍,到头来也把你自己害了。”这段话把高加林脱离农民群众的实质点破了。高加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高加林“对现代文明怀着强烈的向往,比一般农村青年有更多的追求、更大的抱负。但却没有找到实现这些追求与施展
7、才华的正确道路,客观现实使他好梦难圆。于是,他苦闷、抑郁,一直徘徊在人生的岔道口。”3小说更深刻地剖析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根源。高加林虽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才干,但却被毫无理由地挤出民办教师队伍;即使他再有才华,干得再出色,仅仅就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就必须被赶出县城。高加林的悲剧,不仅在于他选择了一种与现存的人生观相矛盾的奋斗方式,而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现实的不公正。一方面,高加林与传统道德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一定的现代文化思想。他向往现代城市文明,厌倦农村落后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可又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与刘巧珍的感情。他的人生抉择充满了矛本科生毕业论文4盾
8、,处在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两难境地中。高加林这一形象颇具新意与深度,他企图向传统势力主动挑战,而又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作家所揭示的在城乡交叉地带农村青年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颇具思想价值。对于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的评论,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路遥所言,“我写的是一个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中,在生活里并不顺利的年轻人的形象,不应该离开作品的环境要求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模范,也不应该指责他是一个落后分子或者是一个懦夫坏蛋”。4一、高加林的事业悲剧“法律的不健全,监督乏力使得高加林被强权剥夺了教师资格,制度的不完善也让他钻政策的空子成为县委记者这些转型期普遍存在的诸多矛盾直接
9、或间接地制造了主人公的悲剧。”5在高加林身上有着符合客观历史发展潮流的叛逆精神,他读过几年书,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洗礼,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有想离开黄土地,冲破偏僻农村中的封建愚昧残存,向往着城市,发展才能和抱负的追求;但另一方面,他本身又有着与农民之间深刻的悲剧性矛盾,他虽然是农民的儿子,但他的泥土味几乎被冲洗光了,变得轻飘飘的了。人生中的高加林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他身上既有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能吃苦的传统美德,又有青年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信。敢于拼搏追求理想的品格;同时,他身上又体现了自卑、好强、冲动、虚伪和懦弱的一面。他给人的感觉也是既可怜又可恨。但是,只看他的事业之路的话,真的是让人同情不已
10、。或许高加林的特殊经历是一种社会现状造成的悲剧,或者是很多学者认为的人生悲剧。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话题范围过于扩大,高加林的工作经历处处充满着悲剧,做老师的失利,做记者的失意,这不是他本身不适合做这些行业,这其中有诸多的社会原因,借此推断,就算高加林做任何事情,他的人生,尤其是事业方面注定都是悲剧的结局。所以,我从以下两方面来论述高加林的事业悲剧。(一)教师工作被人顶替本科生毕业论文5在高中毕业之后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但作为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结合使高加林在村里有着自己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在高加村,他是唯一的一个不用下地干活的农民,因为他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教书。以高加林的文化水平去教村里的小孩子读书
11、还是绰绰有余的。就这样,他当了民办教师也安安稳稳过了三年。本来,他想在这几年好好努力提升自己,在民办教师的岗位上努力,做出一些成绩,然后通过考试,转为国家正式教师。这个民办的教师职位对他来说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是,毫无能力和经验的三星回来顶替了他,他的一切希望都化为了泡影。瞬间,他成了农民,一个他从来都没有过精神准备的角色。他虽然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如果三星真的是能力超强,也许高加林只会自叹技不如人。但是,三星何许人也他是一个初中都是靠父亲用东西巴结干部才能上的人,高中也是他父亲利用权势让队里推荐的。这样一个没有能力没有才华的人顶替了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
12、人,作为一个旁观者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心气极高、自尊心极强的高加林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甚至有一段时间都自暴自弃。他不出山劳动,整夜的失眠。后来,出山劳动了,穿得破烂得像个“叫花子”,不说话,没命的劳动,手破了,他的镢把被鲜血染得通红。他只有通过毁灭性的劳动来折磨肉体,这样才能转移精神上的苦闷与无奈,这种痛苦常人是无法理解的。正在这个时期,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女孩刘巧珍来到了加林身边。她对高加林说“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呆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6刘巧珍用她那炽热的爱感动了高加林。她的爱情像雨露一样滋润了高加林的心田,唤醒了高加林对生活的希望。高加林在爱情的
13、催使下开始正常的劳动。他学会了犁地和难度很大的锄地分苗;他学着说粗话,和妇女们开玩笑;他锻炼着把当老师时养成的说话习惯变成地道的农民语言;他还想搞点副业,他甚至想“在这亲爱的黄土地上,生活依然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一切又一切都在表明高加林正在努力地适应生活,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生活。也许人们正在为高加林而高兴,但是古老而又传统的封建思想又向加林宣战了他和刘巧珍的自由恋爱变成了“不正经”。刘立本的威胁,父母的责备,同村人的嘲笑,流言蜚语漫天盖地扑来。他苦恼的呼唤“现代文明的风啊,你本科生毕业论文6什么时候才能吹到这落后闭塞的地方”7农村的落后又激起埋藏在他心底多年来对城市的渴望。他又一次陷入了苦
14、闷中。(二)记者工作被人举报也许上天真的不愿再看见这个年轻人如此的痛苦不堪。高加林的叔叔突然回乡了,这对高加林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他是当地的劳动局长,那些曾经罢了他的民办教师职位的马屁精又一次出现在他面前。他们主动帮他解决了工作,推荐高加林当记者,高加林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了县城里的通讯干事。高加林是个优秀的人才,他在这个领域大放光彩,成了全县最耀眼的明星。无论是在食堂打饭、商店中买东西,还是在街道上行走都有人指指点点“看,这就是县上的记者常背个照相机在报纸上都会写文章哩”“这就是十一号,打前锋的动作又快,投篮又准”8在这里,高加林认认真真的工作,深受上司领导的青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黄亚萍同
15、他表白了,并同高加林表示,如果他们两人最终能走到一起的话,高加林还可以跟黄家一起去南京,在那里工作、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着高加林光明未来的到来。这个时候是他事业最成功的时候。但是,好景似乎一直以来都不会常在。他的“走后门”事件被举报了。瞬间,他的远大前途又成了一场空梦。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人爬的越高,摔得也就越惨重,这是成正比的。路遥曾经说过“我最爱劳动者,最恨不劳而获的人。”9在命运面前的安排下,高加林只能无奈的再次回到了黄土地。高加林的这一次伤痛是第一次回归农村时所无法相比的。他不仅失去了事业,更像孩子口中唱起的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他失去了本性。最终,他扑到在德
16、顺爷爷脚下,沉痛的喊了一声“我的亲人哪”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心酸与悔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高加林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设想与憧憬,但是都不可避免的遭受挫折。高考失利后,在马店学校教了三年的书,打算着几年以后通过考试,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若是事情这样照着高加林的想象发展着,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是三星的到来,高加林所抱有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因为叔叔高玉智的关系,高加林成了县城里的通讯干事。在这个领域高加林大放光彩,并在这时收到了黄亚萍的表白与暗示去南京,到报社或电台当本科生毕业论文7记者。美好的未来再一次对着高加林招手,但这时候张克南的母亲来了,高加林下岗了,
17、再一次的回到了黄土地。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高加林也经历过爱情,对象是两个个性、身份、背景截然不同的两个女性,刘巧珍与黄亚萍。在高加林的爱情“高塔”里,黄亚萍在高一层,刘巧珍在下一层,高加林居中。由下往上冲是进步的,冲不上就构成了悲剧。高加林的身上有着现代文明的气息,跟黄亚萍十分合得来;同样的,与刘巧珍一样他们都是农民的后代,他们的根在黄土地上。高加林想冲到上一层高塔上跟黄亚萍在一起又上不去,当他想往下一层跟刘巧珍在一起的时候却又晚了。处在这样一个“交叉地带”的高加林既上不去也下不来,注定是要悲剧的。(一)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高加林在人生最失意寂寞的时候得到了刘巧珍的爱情。刘巧珍爱他早已超过了自己
18、。为了他,刘巧珍可以敢骂姐姐的公公“高明楼心眼子真坏”;为了他,刘巧珍可以不顾父母的打骂;为了他,刘巧珍可以向传统的乡风挑战,主演了一场“卫生革命”这样痴情的姑娘让加林为之感动,与刘巧珍在一起是快乐的。当高加林与刘巧珍卖馍馍回来彼此感动时,高加林的眼前出现一副俄罗斯的油画“一片绿色的庄稼地,地面的一条小路上,一个苗条美丽的姑娘一边走,一边正向远方望去。”10但是这种快乐时时暗藏着一种遗憾。刘巧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而他满腹经纶,文采极高。他觉得他们之间很少有共同生活的情趣和共同语言。高加林很痛苦,他是爱刘巧珍的,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相处,他们彼此都没有办法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当高加林成了通讯干事,这
19、种缺憾就更加明显了。刘巧珍来看他,见面说的就是水井修好了和老母猪生了多少个猪仔,这让高加林无法忍受。两个人之间如果没有共同语言怎么能很好的相处,更何况是恋人之间。他们之间注定是悲剧。其实高加林跟刘巧珍应该相信“从自己的脚下走出一条理想之路,自觉地与祖国、人民一同前进,相信在亲爱的土地上也能结出甜美的果实。”1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高加本科生毕业论文8林和刘巧珍都是土生土长在黄土地上的农村青年,但高加林读了几年书,上过高中,有自己的理想,渴望能够离开农村,离开这一片黄土地,向往着城市的精彩。因此不同于刘巧珍的是他的骨子里没有如父辈们那般留恋黄土地。“农村对
20、他来说,变得淡漠了,有时候成了生活的一道布景。”积聚在他心间的就是要远离土地。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对土地有一种感情上的疏离。他读书参加高考作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的一份子,目的就是为了挣脱土地的束缚”。客观的讲,其实他们俩的爱情是不平等的,在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中,有一定的成分是因为他有文化,也就是刘巧珍对文化人的向往和崇拜。从一开始,刘巧珍和高加林就不是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她永远感到自己要低高加林一等,就是因为缺失了文化。刘巧珍对于“文化人”有一种盲目以及自卑的情绪,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理想化了的。当落魄的高加林时候碰到主动表白的刘巧珍,爱情就这么毫无准备的降临了。“高加林进了村子的时候,一种懊
21、悔的情绪突然涌上他的心头。他后悔自己感情太冲动,似乎匆忙地犯了一个错误。他感到这样一来,自己大概就要当农民了他都想哭一场。”12这时候看上去他们是好上了,可是刚回到村里高加林就后悔懊恼了,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赶集那天以后,他一直非常后悔他对刘巧珍做出的冲动行为。他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其实,他内心里那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根本没有熄灭要是和刘巧珍结合在一起,他无疑就要拴在土地上了。”13可见刘巧珍在高加林眼中是怎样的形象。不仅如此,跟刘巧珍在一起对于高
22、加林来说是一种炫耀“加林是骄傲的让一村满村的庄稼人看看吧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著名的财神爷刘立本的女儿。正像一只可爱的小羊羔一般,温顺地跟在他的身边”14试问这样一种毫无基础的爱情如何能够走向最后。(二)与黄亚萍的爱情悲剧高加林进城了,在城里他遇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黄亚萍在广播站当播音员,也是个文化人。她与高加林就有共同语言了,从苏联到越南,从天上到地下,几乎无所不谈。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候,黄亚萍主动追求了他,主动向他表白。这使高加本科生毕业论文9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黄亚萍是他理想中的对象,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他们各方面都很般配,而且高中时关系就很好。经过痛苦的挣扎,他选择了黄亚萍。黄亚萍是
23、干部子弟可以帮助他在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他内心更爱刘巧珍一点,他做出决定也是痛心的。但是跟刘巧珍在一起的话就要一辈子当农民,每天都要与庄稼、牲畜一起过日子,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而选择了黄亚萍的话,两人有共同语言,又能够共同进步,找了工作的高加林与她也算是门当户对。于是他与黄亚萍恋爱了,但新的爱情并不是美满的。深入接触后,他才发现黄亚萍太任性了。大部分都是黄亚萍的意志支配着他,他要服从她,这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加林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有时候他突然想起刘巧珍,心痛的如同被刀绞一样。黄亚萍不知道他不高兴的原因还瞎折腾,这又加深了高加林的痛苦,他们有时候简直就是一种苦恋。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刘巧珍给
24、予高加林的只能是生活上的关心与情感上的慰藉,他们之间缺乏的是建立在理想追求上的共同语言。而这些却正是城市姑娘黄亚萍所具有的,她活泼开朗、热情似火,虽难免有点轻浮,但她与高加林才真正谈得上是志同道合、比翼双飞,尤其是能“远走高飞到大地方去发展自己的前途”。15黄亚萍是现代都市人的代表,而刘巧珍是传统农民的代表,是黄土地的化身,作者让高加林在二者之间做出抉择。高加林的抉择是痛苦的,然而,他无法抵御现代城市文明和美好前途的诱惑,最终还是抛弃了刘巧珍,选择了黄亚萍。咋一看,上述论述的观点似乎矛盾。但是,两者却是对立却又同一的。在高加林的爱情中,选择了刘巧珍意味着高加林只能得到在生活上的关心与情感上的慰
25、藉,从而造成精神上的缺失;放弃刘巧珍跟黄亚萍在一起则是放弃了生活与情感的安慰而去选择精神的慰藉。古语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方面,高加林选择了其中一种生活看似是收获,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意味着放弃另一种爱情生活,两者各有残缺。但“不可兼得”从婚姻爱情角度来讲,主人公不能收获完整的爱情婚姻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因此,高加林无论是选择刘巧珍还是选择黄亚萍都将是不完整的爱情婚姻,注定都是悲剧的。最终,他和黄亚萍的疯狂恋爱行为激起了张克南的母亲的愤怒。她举报了本科生毕业论文10高加林的“走后门”事件。于是他又成了农民,他的第二次爱情也不得不以分手结束。他再一次被退回土地,但与此前不同的是善良温
26、柔的刘巧珍再也不会悄悄出现在他身边安慰他了。三、造成悲剧的原因在高加林的人生中,存在着各种悲剧。而对于高加林来说,这些悲剧的形成,也存在着各种原因,包括高加林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他人的问题,同样的,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有些悲剧的发生也是必然的。(一)造成悲剧的主观原因1、个人性格的缺陷高加林的悲剧与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高加林的性格中,错综复杂地交织着自尊、自卑、自信等方面的性格因素,好像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思辨性”在互相冲突,互相牵制,从而在一次次骚动和斗争中决定着他的选择,产生一个总的结果。16高加林是倔强的、自信的、好强的、富有理想的青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是在黄土
27、地上长大的。但他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从心底不愿“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老父亲供他上学,“已经把他身上的泥土味冲洗得差不多了”,他向往城市生活,他有远大的理想,面对灯光闪烁的县城,高加林狂热地张开双臂,嘴里喃喃地说“我再也离不开你了。”17这就埋下了他人生悲剧的根源。他被三星顶替回家成了农民,所有的希望破灭了。一方面他痛苦不堪,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高明楼的不光彩行为又激起了他的好胜心理。高加林绝对不会认输,他甚至在想“假如没有高明楼,命运如果让他当农民,他也许会死心塌地在土地上生活一辈子可是,现在只要高家村有高明楼,他就非要比他更有出息不
28、可。”要想战胜高明楼,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高家村。正是这种报复心理又一次加剧了他对城市的渴望。也正是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他接受了马占胜的安排,通过“走后门”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通讯干事,他的才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他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但是,好胜的心理是不甘于平庸的,更不本科生毕业论文11会满足现状。高加林觉得自己应该到更大的地方发展。为了更远大的前程,他选择了黄亚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张克南的母亲的举报,他的事业又成了一场梦。2、信念的缺乏纵观高加林在人生上的沉沉浮浮,我们不难发现高加林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生活原则。在爱情上,刚开始刘巧珍向他
29、表明心意的时候,他很矛盾。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个性,他根本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有时机,他就会翻身。现在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高加林觉得如果他和刘巧珍在一起,无疑就要被拴在土地上了,但是那个时候是他内心最孤独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他没有坚定自己的信念,没有选择正确的生活原则。他明知道没有结果,他还是决定了和刘巧珍在一起。这不仅造成了他爱情上的悲剧,更伤害了别人。在事业上,他痛恨别人“走后门”。当他民办教师的资格被剥夺后,他愤懑不平,表现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式的怨愤。当他通过叔叔的关系,得到通讯干事这一职务时,他就在缄默中悄悄地享受着幸福,18欣然的接受这一切。这些都是他没有坚定信念的
30、结果。他没有选择正确的途径,怎么能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失败是必然的。3、价值观、人生观的缺失当远大的前景和甜美的爱情同时摆在他的面前,他的选择无疑暴露了他的弱点,不仅是不坚定的信念,还有价值观、人生观上的盲目性和摇摆不定。他从心底更爱刘巧珍一点,但是为了前程,还是选择了黄亚萍。“为了远大的前程,必须要做出一点牺牲”,他用这样残酷的理由解脱了自己。他牺牲了别人来成全自己,这就是私欲战胜良知的表现。从他的选择中充分暴露了他的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高加林的失败是因为他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不理解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从满足个人的欲望出发去寻求人生的理想,生活又怎么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另一方面,
31、路遥曾说过“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19所以,高加林的人生悲剧绝不是偶然的,即使没有张克南的母亲的举报,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会失败的。从这点来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生活本来就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有一颗平常心对待它。走向成功有很多选择,本科生毕业论文12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途径。(二)造成悲剧的客观原因1、社会环境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虽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加林
32、的不幸是因为他生长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八十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才刚刚掀起浪潮,很多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健全。社会的不正之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所以,在那个年代,只是凭借着自己是大队书记的儿子的身份,毫无能力可言的三星就可以顶替满腹才华的高加林。没有能力的人可以上岗就业,有能力的人却要回家种地。这不仅是高加林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当高加林的父母知道儿子受了那么大的委屈时,他们没有支持高加林反抗到底,竟然还使出了“绝招”,以后要更加的巴结高明楼。我想只有那个特殊时代的人才会想出这样的解决办法,每个时代都造就了不同的人,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对权势一味地妥协退让,并不是
33、高加林一家这样。整个高家村都是如此。我清楚的记得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对高明楼做的不讲理的事已经习以为常了”。这足以说明出现这种“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不是偶然的。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高加林凭着一己之力又怎么能改变悲剧人生的发生乡里人对像高明楼一样“乡霸”所作所为的默认,权势的一手遮天,以及高加林的人生悲剧都是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2、城乡交叉带来的差异城乡差别对于农村人的生活影响巨大,这是中国在特定的社会阶段的特定现象。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发展的是工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在生活条件、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源占有等各个方面则处于劣
34、势。所以说城乡差别也是导致高加林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生主要是通过高加林在事业上的悲剧以及高加林与刘巧珍和黄亚萍的爱情纠葛来展示高加林的悲剧命运的。在他们的爱情悲剧中,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就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农村姑娘刘巧珍本科生毕业论文13是农民,体力劳动的代表;城市姑娘黄亚萍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的代言人。同时,这两个人也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加林是一个中间者,始终游离于这两者之间,似乎又从来都没有真正融入这两者之间。高加林在第一次回归土地的时候,接受了刘巧珍的爱情。虽然刚开始矛盾过,但最终还是感情战胜了理智。高加林觉得与刘巧珍在一起是
35、很甜蜜的,甚至有一度他觉得自己很骄傲。刘巧珍可是大马河川里最俊俏的姑娘,又是著名的“财神爷”刘立本的女儿,却爱上了他这个穷得“满窑没一件值钱东西的穷户”。随着身份的改变,他对刘巧珍的感情也变质了。他进城当了通讯干事,是城里人了,他就看不起刘巧珍了。他觉得他与刘巧珍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更没有前途可言。也正是因为他身份的改变,黄亚萍才主动追求他的。其实上高中的时候,黄亚萍就喜欢高加林。但是,毕业后,高加林回了农村才断了她的念头。如今,高加林再次回城,她就迫不及待的来找他表白。因为“加林已经参加了工作,那个对她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了”。最后,她与高加林分手也是因为高加林身份的改变。高加林
36、被退回了土地,他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城市与农村是他们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城乡差别是当时我国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所决定的,尽管高加林才华出众也不得不受到这一客观现实的制约。结语恩格斯说过“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提出的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高加林几乎不能把握自己的明天,显得非常无奈。20高中毕业后的高加林好不容易当了民办教师,稳稳当当的干了三年,却因为村干部的儿子三星而被占掉了名额。后来当了记者进了城,工作做的热火朝天的,却又因为私人原因被举报而失业了。在爱情上,高加林伤透了文化水平不高但却
37、深爱着他的刘巧珍的心,与黄亚萍的恋情也因为记者工作的失去而夭折。这些悲剧从主观上来讲是因为高加林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他做事缺少坚定的信念,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客观的讲,除去高加林自身的原因,造成他的悲剧还有社会、时代、政策等原因。本科生毕业论文14纵观人生,高加林“人生”道路上的悲剧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挫折,在前进的路上也会遇到许多的岔道口,路遥引用柳青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入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
38、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21这或许正是对高加林人生的最佳注解。注释1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雷达简论高加林的悲剧,路遥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11页。3卢思琴人生人物悲剧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10期。4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陈为民论高加林悲剧形成的诸种原因,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第7期,第20页。6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7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8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9陈思广理解路遥重读,路遥研究资料,山东文
39、艺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10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11冯秀峰重读路遥之思考,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12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26页。13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31页。14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48页。15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239页。17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本科生毕业论文1518陈为民论高加林悲剧形成的诸种原
40、因,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第7期,第20页。19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随笔,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20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03页。21路遥人生,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10月。参考文献1、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路遥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雷达路遥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4、路遥人生,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5、陈为民论高加林悲剧形成的诸种原因,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6、陈思广理解路遥重读,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7、秦兆阳要有一颗热情的心致路遥同志,萌芽19
41、82年。8、冯秀峰重读路遥之思考,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雷达简论高加林的悲剧,青年文学1983年。10、蔡翔高加林和刘巧珍人物谈,上海文学1983年。11、马一夫路遥再解读,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詹歆睿文本的多重含义,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1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4、王维维中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大众文艺2009年。15、安本实路遥文学中的关键词交叉地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6、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随笔,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7、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8、白烨力度与深度
42、评路遥,文艺争鸣第4期。19、郭文妍夹缝中的奋斗者于连和高加林形象比较,新西部2009年。20、王恒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看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潍坊学院学报2007年。本科生毕业论文1621、吴应党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心理需求层次探视,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22、陈为民浅论路遥高加林的爱情悲剧,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23、樊高林读惊心动魄的一幕,当代1981年。24、李建军路遥评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25、靳原价值的迷津读张承志,路遥,张炜的小说,文艺评论1992年。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论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剧命运专业班级汉语言“路遥永远地中止了他对人生深沉而睿智的
43、思考,中止了他对平凡的世界炽烈深挚的激情。他的过早离去,使我们不忍心指责他的不足。我们知道,他走的是躯体,永存的是精神,他真正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心中,他值得我们敬仰,也值得我们深深理解他。”1所以,要怀着一颗理解的心去解读、研究路遥及其作品。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
44、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本科生毕业论文17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路遥在西安西京医院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年仅42岁。其主要作品有平凡的世界、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惊心动魄的一幕、早晨从中午开始等。每一次读人生都会有不同的感
45、受,看完之后不是松了一口气,反而是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高加林,也许是因为刘巧珍,亦或是因为自己其实这是因为路遥的小说世界存在着各种悲剧。比如奋斗不止的高加林的悲剧,他不甘于现实,虽然认可但决不认同的农民的生活道路,为了与这种既定的生活道路抗争而顽强的奋斗到底,最终却是失败了;比如孙少安,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挫折,但当他克服困难并最终实现梦想的时候,他的女人却倒下了,这终究还是一个悲剧。除了这两个例子其实还有其它一些悲剧,正如高加林的悲剧命运一般,这种种的悲剧使路遥的作品笼罩着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让人们的心情不知不觉的沉重起来。但是,路遥的作品除了我们所看到的悲伤以外,更重要
46、的是要看到其作品所存在着的让人振奋人心的力量,路遥的悲剧不是为了让人悲伤,而是为了让人们得到力量。“悲剧毫无疑问带有悲观和忧郁的色彩,然而它又以深刻的真理、壮丽的诗情和英雄的格调使我们深受鼓舞。它从刺丛之中为我们摘取美丽的玫瑰。”2人生这部以人物性格的复杂和主题内涵的多义轰动文坛的成功作品,在读者中曾引起过兴奋的争论。尤其是作品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对于这个形象尽管人们褒贬不一,但有两点是趋同肯定的,一是高加林为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所表现出来的积极顽强的奋斗精神。一是高加林面对生活的那种世俗和小农意识是人性最真实的外现。他回乡当民办教师时,以勤奋好学、多才多艺成为全公社拔尖的教师,
47、他“在那里曾是一个很受尊重的角色”;他重新成为农民时,在多年污秽的吃水井里撒下漂白粉,搞了一场“卫生革命”;他即使春风得意的在县城工作时,仍以英雄般的献身精神投入抗灾第一线,发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新闻报遁高加林的这种奋斗精神美与他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交汇在一起,无疑闪烁着灿灿的光华。本科生毕业论文18高加林这个有着万丈雄心的年轻人,一直试图摆脱农村对他的影响,他向往广阔的天地,而且也有能力干出一番事业来。这从他短暂的县城通讯员工作中可以看得到。他几乎要成功了,成为了这个小县城里的明星,甚至得到了一份耀眼的爱情家世显赫又有思想的小姐和他开始恋爱了。在这之前,他狠心放手了在农村里的情人。虽然在他最痛苦无助
48、的时候,是她温暖了他的心。可他知道,巧珍只会和他唠叨庄里的水井修好了,老母猪又下了几个崽子,完全无法进入高加林的内心深处。再说些什么呢她自己也不知道了。她除过这些事,还再能说些什么绝说不出十四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复合能源。这注定会是个悲剧,因为刘巧珍确是一块金子。但人的性格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才是美的。黄亚萍在高一层,刘巧珍在下一层,高加林居中。由下往上冲是进步的,冲不上就构成悲剧。可高加林终究不是城市里市井蛮妇的对手,走后门进城被张克南的母亲举报了。于是他一棍子被打回了农村。现在,没人看他在体育馆打球了,没人在广播里念他的写的稿子了,没人和他争风吃醋了。他失去了一切,包括前程和爱情。而此时一
49、心爱他的刘巧珍早已嫁给了老实本分的马拴,再也没有人来安抚他受伤的心灵现今对于高加林很多人有不同的评价,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认真的看。对于那些取舍,我始终认为,那是人性的问题,有时代的印记,但更多的是人性的问题。那种贪婪,野心,是不可否认的。首先高加林是可怜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高加林的可怜表现在没有深厚的家世背景以至于自己怀才不遇,其实高加林很有才华,能说会写,在那个年代,一个高中生就算一个大能人了,可惜被高明楼马战胜排挤。高加林的精神层次较高,他不同于普通的一般老百姓,因为他是文化人,试想一个高中生面对一群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农民,高加林能有共同语言么(并非鄙视农民),所以,他注定不会当农民,也不可能当农民,只可惜了和巧珍的恋爱因此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次高加林选择黄玉萍在当时的年代也未必是错误的选择,首先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同,可以较好的沟通交流,巧珍只会对加林说一些小鸡小猪的问题,试想他能够接受么一来二去的两人若结婚必定会是一个最大的悲剧,巧珍只会相夫教子,而加林需要的是一个有共同语言的人,时间长了,必不耐本科生毕业论文19烦,两个人都会生活在痛苦之中,嫁给马拴最起码马拴对巧珍是一心一意的最后高加林是可悲的。高加林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全可以胜任,可惜克南母公报私仇,使在记者工作方面表现出了相应能力的高加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