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2009 年 7 月 5 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 “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 6 日19 时,死亡人数增至 156 人,受伤人员 1080 人。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回答 1-2 题。 1 以热比娅为首的 “三股势力 ”策划煽动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使新疆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再次说明了热比娅宣传的所宣称的 “非暴力 ” 、 “民主人权 ”,是彻头彻 尾的谎言。这说明了:( ) A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现象决定本质
2、C 本质总是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D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2 在上面材料中,这一结论的得出:( ) 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运用了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以大量具体事实为基础 思考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A B C D 3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 ”在西方国家面前总宣称自己是一个“非暴力、与恐怖主义毫无牵连的团体 ”,主张民主人权,但近 日却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 “要勇敢一点 ”、 “要出点大事 ”。这说明:( )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表现为现象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则是主观臆造的产物 只有透过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
3、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A、 B、 C、 D、 4 2009 年 7 月 16 日,世界运动会在台湾高雄正式开幕。世界运动会除了每个场馆需要详实准确的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确。这说明了:( ) A 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 2009 年 7 月 9 日 19 时 19 分 13 秒,云南楚雄州境内发生了 6.0 级地震 ,引发巨大灾难。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 ) A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
4、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 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 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 6一位禅师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认识事物所经历的 “只是山 ”、 “不是山 ”、 “还是山 ”的过程表明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正确认识总是在与错误认识的斗争中发展的 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要经历一定的曲折与反复 A B C D、 2009 年 7 月 15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5、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参观 “走进世博会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 ”。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 ”热情迎接着观众们的到来回答 78 题 7上海世博会方案事先需要经过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的认识论意义在于( ) 实践是认识来源 发挥意识对物质的决定因素作用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把握事 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A、 B、 C、 D、 8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一个从汉字 “人 ”延伸出来的虚拟的小家伙,名字叫 “海宝 ”。以汉字 “人 ”作为核心创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创意是主观的东西,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B、创造性思维往往脱离实际 C、要有创新精神,不能墨守成规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9.“嫦娥奔月 ”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 过 “嫦娥一号 ”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 B、 C、 D、 10目前,人类还无法对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行准确预报。这表明( ) 人类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人类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类的真理
7、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 B. C. D.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表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12有人指出,推动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主体还是农民自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依靠广大农民。只有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新农村建设才会真正蓬勃发展。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成功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A B C D 13 “行是知之始,知
8、是行之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实践是 获得认识的惟一途径 B、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D、认识和实践密不可分 14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是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这反映了(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 B、认识是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生的 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D、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15、为了控制这些白色污染,美国近半 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 “禁用法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实行对乱
9、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判 5 年监禁,并处 10 万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实行 “塑料袋课税法 ”。这充分说明:( )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客观是主观研究的对象与结果 16、 2009 江苏高考作文题是 “品味时尚 ”,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 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陈列。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的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从认识论角度看,要求我们( ) 抓住事物的本质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坚持从实际出发 感性认识要上升
10、到理性认识 A B C D 17、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稍瘦;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 A、错觉实 际上是一种假象 B、感性认识是易变、不可靠的 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8、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 “不识庐山真面目 ”,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 ) A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 B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 C只有从他人的 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D只有依靠他人的评价,才能如实地反
11、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19、 “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 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20、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说法中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的有: (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从感性认
12、识中来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C、只有经过理性认识才能达到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21、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A按客观规律办事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准备走曲折的路 D坚持从实际出发 22、哲学原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 人收缩感,显得稍瘦;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张感,显得稍胖。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A错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 B感性认识是易变、不可靠的 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
13、过现象把握本质 23、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 “把酒问青天 ”、 “嫦娥探月 ”到今天的 “神舟 ”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 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 B C D 24.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25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 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
14、的未来变化 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 结果产生 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 B. C. D. 二、材料题: 26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过去 3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 13 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知识回答,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10分) 27. 材料:当前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思,得出的一个共同的结论就是金融业需要加强监管。以前
15、美国多层次多主体的监管模式被认为是很好的,也是别的国家竞相效仿的对象,没想到美国的问题却最严重,所以大家现在只能笼统地说加强监管,具体该怎么办,却必须要在实践中探索完善。 材料体现了什么认识论道理?( 10 分) 2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 10 分) 29.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
16、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 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材料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
17、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 10分) ( 2)联系材料二,运用主观能动性和客 观规律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 10 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A “非暴力 ” 、 “民主人权 ”是假象,分裂祖国是本质。 2、 D 3、 C 4、 B 5、 A 本题考查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 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故选 A。 B、 C、 D 项不正确。 6、 D 7、 A 注意学科范围 “认识论 ”。 8、 D 9、 C 错误,排除 10、 B 11、 C 材料强调的是客观条件。 12、 B 13、 C 14、 A 1
18、5、 C 材料体现的是 “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 ” 16、 C 17、 C 18、 B 19、 B 20、 B 要符合两个条件: 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21、 B 22、 C 23、 D “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说法不科学。 24、 D 25、 B 不符合实际, 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 1)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在国际关系这一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人的实践 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现代社会的实践要求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 2)改革开放属于处理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 30 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7.(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 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人们的思考,得出金融业需要加强监管的结论。认识是在变革实践的对象中发生的,具体该怎么办,必须要在实践中探索完善。( 2)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华尔街金融危机说明 “美国多层次多主体的监管模式是很好的 ”的观点事错误的 28.(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
20、发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 (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体现了认识的反作用。 ( 3)认识总是发展的,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使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体现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 29. ( 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 2)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尊重客观规律,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办事。积极创造条件,践行科学发展观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