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67KB ,
资源ID:6131      下载积分:6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61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试论《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文献综述】.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试论《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文献综述】.doc

1、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试论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

2、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3、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已2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从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的起源及对后来白话小说的影响。关于小说的程式化,即小说固定的叙事模式、情节模式、人物塑造、对话等等。在国内有很多对白话小说的程式化

4、研究,也是学术界较热门的研究,而目前对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其他方面存在着不足和欠缺,这也是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在明清几大古典小说名著中,三国演义成书最早,三国研究的历史也最悠久。仅从现存最早的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所撰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到撰写本文的1996年,时间就长达五百余年。如此漫长的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明代;()清代;()“五四”前后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本文打算仅就

5、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略加论述。同时,限于条件,论述的内容将以中国大陆的研究情况为主,适当兼及台港澳地区和国外的研究成果。一、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明代以来,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有东原、太原、钱塘诸说。1、关于“东原”说。刘知渐在重新评价三国演义中认为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罗贯中为东原人。1刁云展在罗贯中的原籍在哪里中认为三国演义最早的几种版本大都署名“东原罗贯中”罗贯中创作的其他小说隋唐两朝志传、3三遂平妖传和一百十五回本水浒传,也都署名“东原罗贯中”,“这是作者本人题署,应当相信。”22、关于“太原”说。李修生在论罗贯中中认为罗贯中原籍太原,他的

6、祖先可能是随宋王朝南迁至杭州的,故又称杭州人。3二、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L、“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说。持此观点者主要是周屯的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4。2、“成书于元代中后期”说。章培恒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第三部分5、袁世硕的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6、杜贵晨发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改定年代小考7,三、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前面两方面的研究是从很早之前就存在了,而且逐渐趋于完善,但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尚存不足和欠缺,也是论述的重点。然而古代白话小说的程式化研究在学术界已经有很多了,关于古代白话小说的程式化研究,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物塑造的程式化研究、语言描写的程式化研究、故事情

7、节的程式化研究等等。这里仅拿出较突出的研究语言形式的程式化研究、官场小说的程式化叙事模式、才子佳人形象程式化塑造、宋元小说的儿童形象的程式化描写以及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类型化的简述。1古代白话小说语言形式的程式化研究卢惠惠认为“代白话小说在语言形式的运用上,具有程式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程式化的描写性语段、单调划一的引导式引言句、固定不变的启行之辞。”(1)程式化的描写性语段。古代白话小说描写场面程式化的表征可概括为4两个方面一、描写大多从书中人物视角着眼,描写性文字大多有引导性词句导引,常见的引导词句主要有“但见、只见,真个好”等等,它们构成句子的全句附加语。二、韵散结合,散文总纲式领起,

8、韵文成段集中铺陈,再辅以散文句式或总结,或补充。总纲式领起的散文句式在早期话本小说中呈现出的程式化特征更为显著,后期作品个性化稍强一些。古代白话小说继承变文传统,运用韵文句式实现吟咏唱和功能,目的在于给听众以音乐的美感享受。(2)单调划一的“引导式”引言句。“引言”指的是在记叙性文体中记叙人物说话的方式,一般有“引导式、追加式、插入式”等。古代白话小说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时而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时而模仿书中人物口吻进行对话,为使听众不致于混淆,他们在行文中不得不在每一句人物话语,每一段人物对话甚至每一段内心独白之前加上引导性词句,因此,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引导式”引言方式。这也成为白话小说与现当代小

9、说最大的风格区别特征之一。(3)固定不变的启行之辞。自古汉语就具备“贵于顺序”的特征,”这一特征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发挥到了极致叙述者与听读者的位置和态度都相当固定,规范化的价值观使整个叙述过程、主体的各层次都保持着一种使叙述畅通的姿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虚拟互动的认知语境,也形成了开篇或者情节发展的每一段落都有基本固定的“启行之辞”引起下文,以达到指引路线、便于认知的作用。2官场小说的程式化叙事模式官场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以描写官场的权力、斗争和官人的宦海沉浮为主和以揭露官场的黑暗腐败、拯救正义的秩序为主。这两类官场小说虽然都是以官场为背景,但描写的着重点却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叙事模式。(1)以描写官员

10、宦海沉浮为主的官场小说,与重在批判和讽刺的古代官场小说不同,着重于反思和展现,更加关注人性。这类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经常显得程式化。概而言之,它们在叙事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元素官场人物、升迁受挫、特殊机缘、成功升官。叙事程式如下小说以各级官员为核心人物,小到村长、镇党委书记,大到市长、市委书记不等,他们因5为某种原因长期得不到重用,或面临换届而希望得到升迁,于是在日常生活的逼迫与一些局外朋友的点拨下,通过种种方式,利用各种机缘,积极向领导靠拢,千方百计取得领导的信任,从而步步高升,大权紧握。(2)以反腐为描写核心的官场小说,着重表现官场腐败。叙事要素由以下几点构成各类案件前提、背后

11、隐藏黑幕、矛盾斗争激烈、上级领导支持、最终邪不压正。叙事元素往往是黑幕、言情加侦破,其中的矛盾一般公开化,正邪处于势不两立的境地,清官与贪官、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在叙事程式上常以经济案件、刑事案件,或换届选举为切人点,人物设置上以一个贪官、几多美色、些许帮凶、一个包青天为模式,一般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是涉案方,或杀了人,或利用职权谋取了经济利益,或希望铲除异己掌控权力,或包庇罪犯;另一派是查办方,就事件进行调查,但却阻力重重。这些事件背后往往还隐藏着更大的问题,甚至还会牵扯出某一高官为后台,调查人员受到各种阻挠和打击,但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安危面前,他们以大义为重,能明辨是非,刚正

12、不阿,毅然顶住各种压力,最后在上级领导的坚决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下,终于彻底查清了事情的真相,腐败分子得到了应有的制裁。3才子佳人形象程式化塑造才子与佳人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他们在小说中存在着重要的地位。郭昌鹤认为,在才子佳人小说中,模范的才子需要具备以下六个特征文弱美貌;极超等的天资,长于诗文及武艺;好色而风流;多妻;生于江苏或浙江;是达官贵人的独养子。模范的佳人需要具备以下七个特征貌美;超等的天分,长于诗词,博学,足智多谋;性情幽柔贞顺;不妒;生于浙江及江苏;是达官贵人的独养之女;多半没有母亲。从才子佳人形象的实际情况看,这个概括是基本准确的,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即在此

13、基础上展开。总起来看,才子佳人的形象存在着模范的或标准的与非模范的或非标准的两种类型,这两种形象类型的区分几乎贯穿了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全部过程。郭浩凡认为,好逑传是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初期产生的一部独具特色的6作品。从题材内容上说,好逑传无疑是一部纯正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就其形象特征而言,好逑传中的才子佳人则有别于模范的或标准的才子佳人。从好逑传往后,这类形象层出不穷,就其与模范的或标准的才子佳人的区别而言,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种情况(1)大多数才子佳人是官宦或旧族的后代,出身都比较高贵。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出身却比较寒微。由于这些人门第的寒微,身份的卑下,他们的性格中就需要有极强的个性和进取精神

14、。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弥补先天的不足,有可能进入文雅风流之途,与那些贵族子女结成伉俪。因此,在这批出身卑微的才子佳人身上,超群的智慧,过人的学识,就显得尤其突出。(2)才子性情豪爽,行侠重义,一些人还会武艺,长谋略,能带兵打仗。这些特征在模范的或标准的才子身上是很难找到的。(3)佳人以女子的柔弱而能具奇特的胆识,知机变,识穷通,外柔内刚,甚至能知兵善战,上阵冲锋。4宋元小说的儿童形象的程式化描写宋元小说描写的儿童形象分成两大类宗教类儿童和世俗儿童。宋元小说中的宗教类儿童形象主要包括道童、仙童、青衣小童、行童、绿衣小儿等。相对于宗教类儿童,世俗类儿童形象在宋元小说中不仅数量更多,身份更复

15、杂,而且形象塑造得更为丰满、生动,显示出符合儿童个性的特点。(1)姚海英认为,在以上两类儿童形象中,宗教类儿童形象具有较为明显的类型化特征。充当的角色功能是一样的,都是作为小说中的补充性人物出场,并不体现其个性化特征。在描写道童人物的出场时,一般也是用几个词语对其肖像作一番勾勒,然后描写其神态、动作及言语。(2)与宗教类儿童形象相比,世俗类儿童形象个性化因素要多一些。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塑造人物,让人物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当中去7展现自己,使得人物血肉丰满,从而大大增强了历史人物的艺术魅力。此外,宋元话本小说在描述世俗性儿童人物时善于通过行动描写、言语描写来体现儿童人物的性格特征。(

16、3)综观宋元小说中的两类儿童形象,可以发现儿童形象虚实并存,小说家表现出对神异性儿童的偏爱,儿童形象的神性化色彩大大超过了现实性。小说中出现了一大批超现实主义的儿童形象。这些儿童形象神异怪诞,富有虚幻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大部分在志怪小说中出现与充满奇异色彩的儿童形象相映衬的是小说家对现实苦难儿童的关注,宋元小说开始把视角投向现实儿童的苦难命运,通过儿童的苦难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显然,宋元小说已经开始触及一些社会底层儿童的苦难生活,表现出小说家对儿童苦难生活的温情关怀。但现实的儿童形象在整个宋元小说中毕竟还是少数,由于受到浓郁的神性化思维的制约,小说家不能自觉地将目光转向社会现实,转向现实

17、当中的儿童。以上可以看出已有很多关于古代白话小说的程式化研究,但作为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还甚少,且程式化固然是平庸的象征,但因它简单却不纷繁复杂,在帮助文化水平低下的市井小民迅速简化印象,厘清概念,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程式就是白话小说创作的“粉本”。目前对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三国演义的典型人物形象,应该称之为类型性的、类型化的典型。其中的每个人物,基本卜都是一两种道德品格、伦理观念的化身。刘备代表善,诸葛亮代表智,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曹操为“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如此等等。就说这一位关羽,他身上最为集中地体现着忠和义。他的任何言行都

18、是忠义品德的显现,不掺半点杂质,没有丝毫犹豫,更无思想矛盾,内心冲突他是那么纯净,那么完美,以至于在以后的民间传说中被神化、圣化,演变幻化成了福佑万方的“关二爷”和“关帝神”了。曹操则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处处奸雄,事事奸雄,夕匕后仍不失为“第一奸雄”。然而关于三国演义其他程式化研究存在着不足和欠缺,这也是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存在着重要的文学价值。8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除了上述三个突出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重要问题争论也相当激烈,收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比如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关于三国演义的

19、创作方法与艺术成就,关于毛岗父子和毛评三国,关于“三国文化”研究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从以上的研究看来,研究者大多所关注和争论的是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版本、主题、人物形象等。这些研究早在建国以来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研究,而以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的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关于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的研究不单可以追述历史白话小说的起源,而且可以了解到这种程式化描写对后来的小说的影响。因此研究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对三国演义的完整性研究有着必要的作用。四、注释(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1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4期。2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3山

20、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4群众论丛,1980年第3期。95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6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7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五、参考文献1李正学毛宗岗小说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2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版。3王先需、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发展史,花城出版社1988年第2版。4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版。5袁行霈、黄霖、袁世硕、孙静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8版。6中华文化论坛J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2000年第2期。7张志

21、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真是罗贯中吗,北京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8日第5期。8张志和三国演义最早刻本在国家图书馆发现,北京中国文物报,2000年12月13日第3期。9胡世原与罗贯中,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0中华文化论坛,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1999年第2期。1011中华文化论坛,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2000年第1期。12郑铁生叙事形态的时空关系,武汉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13曲沐超越之奇与超验之美一艺术论之一,贵州贵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14温凤霞官场小说的程式化和类型化,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编辑部,2006年第5期。11六、导师评

22、语建议成绩签字年月日七、专业意见建议成绩签字年月日12嘉兴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试论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学院名称文法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072班学生姓名朱劲松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

23、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从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程式化描写的起源及对后来白话小说的影响。关于小说的程式化,即小说固定的叙事模式、情节模式、人物塑造、对话等等。在国内有很多对白话小说的程式化研究,也是学术界较热门的研究,而目前对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其他方面存在着不足和欠缺,这也是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13在明清几大古典小

24、说名著中,三国演义成书最早,三国研究的历史也最悠久。仅从现存最早的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所撰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到撰写本文的1996年,时间就长达五百余年。如此漫长的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明代;()清代;()“五四”前后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国内外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包括很多方面,包括罗贯中的籍贯、文本的版本、成书年代以及主题研究等。那么关于古代白话小说的程式化研究,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物塑造的程式化研究、语言描写的程式化研究、故事情节的程式化研究等等。这里仅拿出较突出的研究语言形式的程式化研究/官场小说

25、的程式化叙事模式、才子佳人形象程式化塑造。1卢惠惠认为“代白话小说在语言形式的运用上,具有程式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程式化的描写性语段、单调划一的引导式引言句、固定不变的启行之辞。”(1)程式化的描写性语段。古代白话小说描写场面程式化的表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描写大多从书中人物视角着眼,描写性文字大多有引导性词句导引,常见的引导词句主要有“但见、只见,真个好”等等,它们构成句子的全句附加语。二、韵散结合,散文总纲式领起,韵文成段集中铺陈,再辅以散文句式或总结,或补充。总纲式领起的散文句式在早期话本小说中呈现出的程式化特征更为显著,后期作品个性化稍强一些。古代白话小说继承变文传统,运用韵文

26、句式实现吟咏唱和功能,目的在于给听众以音乐的美感享受。(2)单调划一的“引导式”引言句。“引言”指的是在记叙性文体中记叙人物说话的方式,一般有“引导式、追加式、插入式”等。古代白话小说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时而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时而模仿书中人物口吻进行对话,为使听众不致于混淆,他们在行文中不得不在每一句人物话语,每一段人物对话甚至每一段内心独白之前加上引导性词句,因此,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引导式”14引言方式。这也成为白话小说与现当代小说最大的风格区别特征之一。(3)固定不变的启行之辞。自古汉语就具备“贵于顺序”的特征,”这一特征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发挥到了极致叙述者与听读者的位置和态度都相当固定,规范

27、化的价值观使整个叙述过程、主体的各层次都保持着一种使叙述畅通的姿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虚拟互动的认知语境,也形成了开篇或者情节发展的每一段落都有基本固定的“启行之辞”引起下文,以达到指引路线、便于认知的作用。2官场小说的程式化叙事模式官场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以描写官场的权力、斗争和官人的宦海沉浮为主和以揭露官场的黑暗腐败、拯救正义的秩序为主。这两类官场小说虽然都是以官场为背景,但描写的着重点却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叙事模式。(1)以描写官员宦海沉浮为主的官场小说,与重在批判和讽刺的古代官场小说不同,着重于反思和展现,更加关注人性。这类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经常显得程式化。概而言之,它们在叙事构成

28、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元素官场人物、升迁受挫、特殊机缘、成功升官。叙事程式如下小说以各级官员为核心人物,小到村长、镇党委书记,大到市长、市委书记不等,他们因为某种原因长期得不到重用,或面临换届而希望得到升迁,于是在日常生活的逼迫与一些局外朋友的点拨下,通过种种方式,利用各种机缘,积极向领导靠拢,千方百计取得领导的信任,从而步步高升,大权紧握。(2)以反腐为描写核心的官场小说,着重表现官场腐败。叙事要素由以下几点构成各类案件前提、背后隐藏黑幕、矛盾斗争激烈、上级领导支持、最终邪不压正。叙事元素往往是黑幕、言情加侦破,其中的矛盾一般公开化,正邪处于势不两立的境地,清官与贪官、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展开了

29、激烈的冲突。在叙事程式上常以经济案件、刑事案件,或换届选举为切人点,人物设置上以一个贪官、几多美色、些许帮凶、一个包青天为模式,一般明显地分为两派一派是涉案方,或杀了人,或利用职权谋取了经济利益,或希望铲除异己掌控权力,或包庇罪犯;另一派是查办方,就事件进行调查,但却阻力重重。15这些事件背后往往还隐藏着更大的问题,甚至还会牵扯出某一高官为后台,调查人员受到各种阻挠和打击,但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安危面前,他们以大义为重,能明辨是非,刚正不阿,毅然顶住各种压力,最后在上级领导的坚决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下,终于彻底查清了事情的真相,腐败分子得到了应有的制裁。3才子佳人形象程式化塑造才子与佳人是

30、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他们在小说中存在着重要的地位。郭昌鹤认为,在才子佳人小说中,模范的才子需要具备以下六个特征文弱美貌;极超等的天资,长于诗文及武艺;好色而风流;多妻;生于江苏或浙江;是达官贵人的独养子。模范的佳人需要具备以下七个特征貌美;超等的天分,长于诗词,博学,足智多谋;性情幽柔贞顺;不妒;生于浙江及江苏;是达官贵人的独养之女;多半没有母亲。从才子佳人形象的实际情况看,这个概括是基本准确的,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即在此基础上展开。总起来看,才子佳人的形象存在着模范的或标准的与非模范的或非标准的两种类型,这两种形象类型的区分几乎贯穿了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全部过程。郭浩凡认为,好逑传是

31、才子佳人小说创作初期产生的一部独具特色的作品。从题材内容上说,好逑传无疑是一部纯正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就其形象特征而言,好逑传中的才子佳人则有别于模范的或标准的才子佳人。从好逑传往后,这类形象层出不穷,就其与模范的或标准的才子佳人的区别而言,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种情况(1)大多数才子佳人是官宦或旧族的后代,出身都比较高贵。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出身却比较寒微。由于这些人门第的寒微,身份的卑下,他们的性格中就需要有极强的个性和进取精神。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弥补先天的不足,有可能进入文雅风流之途,与那些贵族子女结成伉俪。因此,在这批出身卑微的才子佳人身上,超群的智慧,过人的学识,就显得尤其突

32、出。(2)才子性情豪爽,行侠重义,一些人还会武艺,长谋略,能带兵打仗。16这些特征在模范的或标准的才子身上是很难找到的。(3)佳人以女子的柔弱而能具奇特的胆识,知机变,识穷通,外柔内刚,甚至能知兵善战,上阵冲锋。虽然已有很多关于古代白话小说的程式化研究,但关于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还甚少,且程式化固然是平庸的象征,但因它简单却不纷繁复杂,在帮助文化水平低下的市井小民迅速简化印象,厘清概念,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程式就是白话小说创作的“粉本”。因为对三国演义的程式化研究存在着重要的文学价值。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中的研究价值包括很多方面,近年来研究方向和成果有比

33、较新的突破。从小说内蕴、人物形象及叙事艺术这个方面看,冯子礼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以通俗文艺为基础,又依傍历史,在审美倾向上要兼顾上层社会和下层庶众的好尚,在情节上要考虑它所演义的这段历史的完整性,因此产生了忠贞与智慧重合叠影的“两个诸葛亮”及关羽“两重忠义”等现象。刘春艳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东吴的三位女性吴国太、徐氏、孙夫人形象做了分析,找到了她们不同于作品中其他女性的属于她们自身的具体特点,认为她们都是具有强烈的感情,为爱情为感情而存在的女性。胡世厚从对三国演义中董卓形象的分析中得出警示世人的启示。白盾也从孙权守江东基业,选拔人才,坐断东南,竟长江而据守,认为孙权虽然是个专制的皇帝,但也是

34、一位聪明、仁智、雄略之主。胥惠民先生从个性化程度很高的周瑜这一艺术形象入手,说明虽然在陈寿的三国志描写赤壁之战中周瑜是一个没有任何个性的人物,但在三国志演义的赤壁之战中,罗贯中通过虚构情节细节展示周瑜性格,并通过善恶兼具和对比映衬丰富突现其性格,而塑造出性格个性化程度很高的艺术典型,从而生动地论述了三国志演义塑造形象极具个性而非类型化的17艺术辩证法。闵虹认为作者在创作三国演义时有意让人物一出场便确定其基本性格特征,而后则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再通过人物自身及他人言行的“显示”加以强化,使其性格特征在叙事形态的外在层面上少有逆向或多重变化,呈线形稳定发展趋势。定型化表现在小说主要任务的出场上,具

35、有定形、定性、定行的程式化特点。这一程式化的运用对小说文本的结构形态产生的辐射功能和在叙事操作中形成调动读者期待效应的审美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赵山林从形象学角度研究了人物关羽,探讨了南北融合与关羽形象的演变这一问题,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开拓了新角度。杜贵晨的论文集“三”与三国演义以情节模式研究为重心,多角度地解读了该书的文本内蕴和接受现象,成为研究者新层次上的延伸。郑铁生阐述了东吴集团在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的基本形态,勾勒了东吴集团三个时期的叙事线索、叙事成分、叙事机理,理出了叙事结构形态的走势和规模,其中从赤壁之战到彝陵之战是东吴最辉煌最壮阔的叙事形态,也是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组

36、成部分。认为东吴从赤壁之战到彝陵之战叙事结构的运转、展开和整合的势能产生的动力,全部来自“荆州之争”,是曹、刘、孙三方决策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所致,是三方各个层面的人物与事件相互形成的张力,以及事件对人物性格的反弹。东吴集团叙事结构成功的标志是审美形态的构建,塑造出一大批有个性的人物。他的研究弥补了三国演义学术界关于孙吴方面研究这一环节的薄弱。杨瑾认为三国演义在音乐描写与场面建构、人物刻画、主题揭示等方面都体现出音乐美。刘和文从绘画的角度研究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具体分析了小说中的故事画美、人物画美和风景画美,指出三国演义是借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描绘出的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

37、史画卷。李寿菊(台湾)从“羽翼信史”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与东周列国志的立意和编撰技巧作了比较,认为这两部演义的“羽翼信史”内容的不同主要18因编撰者的立意不同所致。罗贯中为通俗作家本色,立意在小说历史化,以百姓的好恶为第一要务;冯梦龙顶着春秋经学家的光环,立意在历史通俗化,以经学为依归。三国演义与东周列国志在罗贯中与冯梦龙的努力下,都从荒谬的故事脱胎成具有“羽翼信史”功能的读物。罗贯中力求小说历史化,历史纯粹是资料,撷取的是人物和时间,完全不理会以曹魏为正统的史观,致使演义人物与历史形象有别;冯梦龙讲究历史通俗化,几乎遵循经传里大一统的史观,所以人物与历史形象无别。罗贯中与冯梦龙都以史实杂参虚构的

38、写作笔法为之,而罗贯中在虚实上的拿捏技巧是不断美化蜀汉人物,丑化曹魏和东吴其他人士。冯梦龙以经学家解经的严谨,不断利用各式各样的即使模式,来整合因时序递变所产生的古今差异,使得此书不仅保留历史名词,也诠释原义,同时教育了百姓。他对史料进行证实、存论、澄清、评论和局势分析,以史家精神编写列国志。双方以不同的立意和虚实技巧来编撰成书,三国演义造就了“从事见人”的艺术,东周列国志造就了“从事见理”的格局,也在社会上发挥了“羽翼信史”的功能。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一)基本内容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文本,主要对三国演义中的程式化的具体表现(人物、战争、情节等)及其

39、来源、原因及影响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第一部分,对程式化的原因和来源进行阐述。第二部分,详细深入的分析程式化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总结即程式化对后来小说的影响。(二)研究方法阅读大量的相关评论书籍和论文,并且精读三国演义,搜寻有用的资料,19通过概念阐释、引证、例证、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程式化特点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三)研究难点借鉴口头程式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预期达到的目标在仔细精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借鉴口头程式理论,结合作者创作方式和小说背景,从多个角度分析三国演义中的程式化特点,挖掘小说的突出特色。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1、第一阶段2010年7月

40、10月内容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上交指导老师。2、第二阶段2010年11月2009年12月内容翻译外文文献,收集相应的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上交指导老师。3、第三阶段2011年1月2010年3月内容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修改、定稿、打印、装订。4、第四阶段2010年5月内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20五、主要参考文献(格式论文作者题目刊名年份卷(期)页码专著作者书名出版者年份)1李正学毛宗岗小说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2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版。3王先需、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发展史,花城出版社1988年第2版

41、。4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版。5袁行霈、黄霖、袁世硕、孙静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8版。6中华文化论坛J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2000年第2期。7张志和三国演义的作者真是罗贯中吗,北京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8日第五期。8张志和三国演义最早刻本在国家图书馆发现,北京中国文物报,2000年12月13日第三期。9胡世原与罗贯中,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0中华文化论坛,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1999年第2期。11中华文化论坛,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2000年第1期。12郑铁生叙事形态的时空关系,武汉湖北大学学报,200021年第2期。13曲沐超越之奇与超验之美一艺术论之一,贵州贵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