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51KB ,
资源ID:61996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6199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3秦观.DOC)为本站会员(国***)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3秦观.DOC

1、1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3 秦观(二)秦少游在去郴州路上就写了几首感伤的诗歌,他说:哀歌巫女隔祠丛,饥鼠相追坏壁中。北客思家浑不寐,荒山一夜雨吹风。-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当他被贬到处州时,感慨的是“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是不能够再回到首都去了。那个时候的悲慨,是他关心国家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了。可是,现在他所写的不只是那样的悲哀,写的是巫女在祠丛中的悲歌,饥鼠在坏壁中的追逐。从北方迁贬到这里,怀念家乡,整夜地不能成眠,不仅听到巫女的悲歌,饥鼠的追逐,整个晚上还听尽了荒山的风雨之声。这是一个流落迁贬的人,对于自己生命的未来一种没有保障的忧伤和恐惧。所以,后来他在郴州写了一首非常悲哀的小词:雾失

2、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彻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郴州旅舍这首词可注意的还不仅是说它内容的情意写的哀伤悲慨,而是说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在中国词的发展史之中,有了更进一步的一个特殊的值得注意的成就。什么值得注意的成就呢?我们以前已经注意到了,凡是诗词这一类的美文,总是要注意形象与情意的结合。情中生景,景中生情,才能给读者更直接更鲜明的一种感动兴发的力量。本来秦少游就是很善于把形象与情意相结合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把具体的大自然景物的形象,比作抽象的感情,比得好!“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3、,把抽象的情意比作具体的形象,也比得好,这一类的词,形象与情意虽然结合得很好,但是,不管是形象,不管是情意,都还是比较现实的,是属于一种“比”的作法。以此例彼,以这个形象,比那个情意。所比的都是现实的情意,也是现实的形象。“断尽金炉小篆香”是现实的形象。那自在的飞花、无边的丝雨,也是现实的形象。而这首词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量,这两个形象,我以为并不是现实的形象,而是进入了一种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了。因为他写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不是现实的景物的形象。为什么?我们要从这首词的整体看,你就知道什么才是它真正现实的景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是在郴州的一个客舍之中。他说我怎么能忍受

4、这种凄凉的滋味:孤馆闭锁在春天的料峭的寒意之中,听了一天杜鹃鸟的啼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秦少游的感情很锐敏,又很深挚。从他的诗文看起来,他在贬谪途中,他的家人妻子没有伴随着他。他是一个人被迁贬在外的,所以他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哪一天才能回到家人妻子身边去团聚呢?所以,这两句才是写实的情景。而前面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则是整个写他内心心灵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整个内心之中幻灭的感觉,并不是现实的景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楼台是一种崇高的,一种高大的,一种目标鲜明的建筑物。也许在秦少游少年的时候,当他豪隽有大志,喜读兵家书之时,心目中有一个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5、,好像是一个楼台一样。可是,经过这么多的挫伤,是“雾失楼台”,在云雾的遮蔽之中,这个楼台是迷失了,再也看不见了。“月迷津渡”,津渡,是一个出路,一个出口,是登船上路的码头。在夜月的迷濛之中,这津渡也迷失找不到了。这两句里说雾,说月,与他后面写的“杜鹃声里斜阳暮”的现实情景是不相符合的,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这两句所写的不是现实的情景,而是他内心之中一种破灭的感觉。而把这种内心破灭的感觉,用2这种假想的、不是现实所有的形象表现出来,就使得它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整个给人一种破灭的感觉。可是,为什么秦少游要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形象来表现他内心之中一切的理想和志意破灭的感觉

6、呢?这中间也有一个联想的线索。我们讲过在诗歌里边,你要注意到他所选择的语言,在符号学里边说这都是一些个符号。这些语言符号,根据西方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说法,它有联想轴上的作用。我们要推求他的源头,为什么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来写他的破灭的感觉?第二句透露了这联想的线索-是“桃源望断无寻处”。使他引起这样联想的,主要实在是“桃源”二字。因为他被贬在郴州,郴州是在湖南,而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说:“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也是在湖南。秦少游被贬在湖南,所以,他由此而联想到了桃源,“桃源望断无寻处”。至于陶渊明所写的桃源,是不是现实所有的?有人说那是因为晋朝的那个时代,常常有战乱,所以,有一些人有

7、一些坞堡的建筑,不与外界往来。现实中确有像这样的地方。然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写的,不管他的取材是不是来自当时的坞堡的社会现实,而当陶渊明写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象征的意味了。在桃花源记中有一些句子,不是那些形容描写的辞句,像“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大家所看到的那些美好的句子,而是大家所不注意的,在一种很轻淡的叙述之间,表现了陶渊明这篇文章的象征的意味,和陶渊明的沉痛的悲哀。陶渊明在晋朝的战乱之中,假如你了解当时历史上的真正背景,你就知道陶渊明对于东晋战乱的感慨和哀伤。他想像我们人类为什么永远在战乱之中?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聪明的人类,到现代人们甚至可以到太空去了,可为什么人类自己制造了这么多战乱

8、,制造了这么多的苦难?所以,当时的陶渊明他想像希望有这么一个安乐的地方,“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世界。这是陶渊明想像之中的乌托邦。陶渊明的悲哀不止于此,他说这个渔人虽然在离开桃源回来的路上作了记号,可是,第二次去时,他找不到了。后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表面看起来,桃花源记就是一个小故事。“后遂无问津者”,不过是结尾的一句话而已,但是,我以为陶渊明所写的是非常悲哀感慨的一件事情。当初还有人想要追寻这么一个美好的世界,后来就连想要追寻、抱着这样理想追寻的人都没有了。桃源是这样的一个曾出现在理想中而终于幻灭了的象喻,秦少游被贬到郴州,想到了桃源的故

9、事,才说“桃源望断无寻处”。由“桃源望断无寻处”的联想,想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整个一个美好理想的破灭,而他现实的生活则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下半首,“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怀念我的家人亲友,想托驿使带去一封家信。杜甫曾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离人对家书的重视。秦观说我想通过驿站的驿使,给我所怀念的人寄去一枝梅花。这寄梅花是有一个故事的。太平御览上记载说,江南有一个人叫陆凯,春天的时候要折一枝梅花寄给北方的朋友,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驿寄梅花”的典故。至于“鱼传尺素”则是出于一首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

10、行有句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首诗相传是蔡邕所写的,说是远方来客送我一双鲤鱼。我叫童仆烹煮鲤鱼,发现鱼腹之中有一尺见方的白色素帛的书信。说鱼腹之中有书信,这由来已久,中国常常说天上的鸿雁可以传书,水中的鲤鱼也可以传书,当然这里边都是有故事的。鱼之可以传书,有两个原因使人有这个联想。据清代考证学家考证,说古代的信函,函就是一个信封,把书信放在里边。在更早的时代还没有纸的时候。所谓信函就是用两片鱼形的木板,把帛书放在鱼腹之中,鱼尾处可以打开,这就是古代的书信的函。说“呼儿烹鲤鱼”,就把书信取出,“中有尺素书”。3后边还说:“长跪读素书,书中竟如何?上言加餐食,下言

11、长相忆”。因为古人是席地跪坐,长跪捧读,是伸直了腰跪着读。远人给我郑重送来的这封书信说的是什么?说前面写的是劝我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后边说的是长相忆,不管天长地远,我对你的相思怀念永远不改变。所以,秦观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多少月才能接到一封家书,家人劝我加餐食,家人对我诉说他们的长相忆。说“鱼传尺素”,一则固然是由于古人有这种鱼形的信函。另外,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陈涉、吴广在秦朝的时候,他们要起兵推翻暴秦统治时,制作了一个预言,把一方尺素写了“大楚兴,陈胜王”六个字,塞在鱼腹内,混在其他鱼中,当大家要煮这个鱼的时候,这块尺素就出现了,于是陈胜、吴广就制造一个起兵的舆论。所以,鱼传书有

12、故事、有史实,“鱼传尺素”所表现的感情是“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而秦少游还不仅用了两个典故,说“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而已,还要看他用的字,是“砌成此恨无重数”。秦少游常常用他敏锐的感觉,掌握住一个最恰当的字。有时他掌握那些轻柔的字,如浣溪沙(漠漠轻寒)一首。可是,当他内心有了极沉重的悲苦的时候,他也可以使用出来极沉重的字。所以我屡次谈到,还引过西方现象学的学者,像 HillsMiler,或者 KateHamburger 的话说过,任何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一种风格。像 HillsMiler,他就曾用他的学说理论研究狄更斯(Dickens)的小说。不管他的小说内容有多少不同,他要从各种不同的故

13、事、不同的情节、不同的风格之中,找到狄更斯这一个作者的本源。他真正本质的根源,他真正心灵感情的本质,他的意识活动的根源所在。所以,KateHamburger 也说,一首抒情诗歌,不管所写的情事是什么,但是它真正的感情的质量,也就是感情的品质和感情的数量,是代表这个作者的品格和质量的。昨天有的朋友问我,是否曾看到那些鄙薄中国古典诗歌的文章,问我有什么看法?我昨天说了,那是浅薄的人只懂得浅薄的东西,他没有体会了解的能力。他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因为他不得其门而人。这个我觉得如果只是如此,还算是情有可原。一个人力有所不及,事有所不逮,因为他真正的没有了解,这可以原谅。可是,有些人是不可原谅的,他们

14、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浅陋对于高深精美的不能了解,而是他要故意诽谤那些美好的东西,他是有心要诽谤那些美好的东西。为了什么?为了哗众取宠,为了博得自己的一时的虚浮的名誉。世界上是有这样的人的。就是说,人的心灵的本质,你去看一看,那些诽谤我们中国美好的民族文化的人,我们先不用说怎样与他辩论,你只看一看他所写的文字,那种庸俗,那种浅薄,那种恶劣。不管他说的是什么,你已经可以知道他心灵的品质是什么了。所以,一个作者,不管你写的是诗歌,或是研究学术的论文,都一样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的品德和修养,他的心灵的品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不管是读学术论文,不管是读诗歌,我们都应认识那最美好的东西,这才是最可宝贵的一点。所以

15、,不管秦少游所写的是轻柔的那种词,或者是写的沉痛的这种词,他的敏锐感受的能力是不改变的。他所掌握的,他所使用的文字,要说自在的飞花,就用“轻似梦”来叙写;要说沉重的悲恨,就用一个“砌”字来叙写,这个砌字用的多么有力量!李后主所写的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滔滔滚滚的这样流去的恨。而秦少游所写的恨,他说我的恨,是一块一块的坚固的砖石砌起来的-那真是沉重!“砌成此恨无重数”,是重重叠叠的悲恨,数不清说不尽的这种悲恨。这“砌”字用的多么好。我们说了,秦少游这首小词,前片开始三句的象征是好的,孤馆闭春寒的写实也是好的。王国维说:4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16、。-人间词话秦少游词意境是最凄凉哀婉的,就如同我们以前提到的他的画堂春:“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多么宛转,多么轻柔,多么凄凉的感觉!王国维说,秦少游一般的词是凄婉的,可是当他写到“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时候,则变而为凄厉了,是强烈而惨痛的悲哀,不只是那种凄凉哀婉了。所以,这“可堪孤馆”两句写现实也写得好。踏莎行(雾失楼台)可以说整体都是好的。王国维欣赏的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二句。可是,秦少游最好的朋友苏轼,最欣赏的却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二句。说当时苏轼在他一把扇子上写了这两句词,而且叹息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17、(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已矣,没有了。是说秦少游这样一个有才华、有志意、有理想的人死去了。这样一个人死去了,真的是可惜,就是现在眼前有一万个人,也抵不了秦少游这样的一个人了。赎,救赎,换回来的意思,出于诗经秦风黄鸟,说的是秦穆公死,用三个最有才干的人殉葬。国人作了黄鸟诗,说“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三个有才能的人,如果能够挽回他们的生命,我们愿意以一百个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们中的一个人。苏东坡欣赏秦少游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可是王国维却说:“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人间词话)说这是外表的看法,苏东坡不懂得这首词的好处。我以为王国维错了,是王国维既不懂得苏东坡,也没有体会出秦少游的真正的悲哀。王国维人

18、间词话的好处,他最能够欣赏的,评论最恰当的,是南唐的词人冯延巳的词,和中主、后主的词。晏殊、欧阳修的词,他评论得也好。王国维欣赏的途径是直接的感发,所以,他的人间词话主张不隔,不能够有隔膜,那个感发是要直接表现出来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他欣赏这一类的词。而他欣赏秦少游的这两句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那也是秦少游这首词中比较写实的,是真实的感情。可是“郴江幸自绕郴山”,比较不容易欣赏。不但是王国维不大容易欣赏这两句词,我也跟一些朋友谈过,他们也不大体会“郴江幸自绕郴山”这两句话有什么好处。有的时候,在诗词之中,是“无理之语”,却是

19、“至情之辞”。这二句词说起来就是很没有理性的话,因为他问的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我察考过郴江和郴山的关系,郴江发源于郴山,而它的下游果然是流到潇湘水中去的,这是地理上的现实。秦少游问的是无理,他说郴江从郴山发源,就应该永远留在郴山,它为什么居然要流到潇湘的水中去呢?这是无理的提问。天地是自然如此的,天地与山川本来就如此,郴江在郴山发源,一定要流下去的。而这无理之语,就使我想到楚辞天问,对天地宇宙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宇宙之间有这种现象?那是对于天地的一个终始的究诘,那是有深悲沉恨的人才会发出这样对天地终始的究诘。“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李商隐诗西溪)为什么人间的江水要东流到

20、海?为什么天上的牛郎织女要阻隔着一条银河?李商隐说:“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寄远)为什么“人生长恨水长东”?为什么水要长东?为什么人要长恨?哪一天把世界的不平都填平了?把世界填平,使那伊水不再东流,人生不再长恨。“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正是这无理之语,却是至情之辞。正是那生活遭遇到极大忧患挫伤苦难的人,才对天地之间的不平发出这样的究诘。所以,秦少游说郴江就应该留在郴山。有这样美好志意的人,应该成就他美好的志意。我们为什么不能挽回那水的东流呢?为什么不能使美好的5东西永远留下来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非常沉痛的两句词,是非常好的两句词。秦少游这一首词,我认为在词的发展历史上而言,头三句开头的象征,跟后二句的结尾,有类似天问的深悲沉恨的问语,写的这样的沉痛,这是他过人的成就,是词里的一个进展。而一般说来,这种进展,后来继承的人并不是很多。没有秦少游深悲沉恨的人,不容易写出来“郴江幸自绕郴山”的深悲沉恨的句子。而没有那种心灵上的想像,不能跟假想的形象结合的人,不容易写出像前三句这样有象征意味的句子。一般人所停留的是现实的感情,跟现实的形象的比喻。这是秦少游词值得注意的成就。但是已矣少游,我们没有办法,秦少游毕竟抱恨而死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