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 产业集群的成本管理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宁波工业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 “ 一乡一品 ” 、 “ 几乡一品 ” 的块状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并渐呈向大产业、大市域发展趋势。 但近几年来 面对 国内外经济环境与经济发展形势严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加大 ,从国际经济环境角度看, 由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恶化,使中国产品出口以及外向型经济面临增幅放缓、利润下降的不利局面 。从国内经济环境角度看, 2008 年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成效开始明显显现,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的 改变,出口和投资增幅开始趋降或趋稳,受需求约束,
2、经济增长率开始高位回调;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成本提高,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提高,节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为明显 。这使得我们以出口为主的宁波经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宁波经济中 产业的 集聚 优势 却 有所凸显 ,正逐渐向产业集群发展。为此,引起了我国很多学者对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各方面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至今为止在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的成本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所以对其进行成本方面的差异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有助于块 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的转化,及产业集群自身的良好发展 ,为促进宁波 经济 的 发展出一份力。 预期目标:近年来对于产业集群的
3、成本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相对滞后。 本文预期通过以慈溪小家电行业的为研究对象, 对慈溪小家行业的部分企业和相关联企业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查 ,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图表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说明目前企业 成本 管理是你干的不足 , 提出改进的建议,完善 产业集群成本管理 ,促进 慈溪小家电 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块状经济的研究现状 块状经济这个词在国内外是不通用的,它是某一地区的 特色经济体系。在国外很少出现这个词,对其也没有非常权威性的定义。 “ 块状经济 ” 这个概念是 80 年代从费孝通教授开始首倡的。当时,更多的是从实践的层面或者社会学角度
4、来讲的。 刘怀伟( 2003) 贾生华( 2003)从地域集聚角度,童章成( 2003) 常敏( 2003)从竞争力的角度分析,汤黎路( 2008) 周必健( 2008)从升级角度分别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邯军( 2003)先生发表的一篇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策略选择中论述的:“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1 有明显地方特色,投资主体明确,产业趋同,地域相对 集中,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企业群体,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因此也可称为区域特色经济。” 对于块状经济的特点: 赵曦( 2008)曾在浙江块状经济转头向内突破提到浙江“块状经济”的三大优势,而
5、俞利芳( 2008)在 浙江“块状经济”研究综述报告中提到了三个块状经济的缺点,最后彭海颍( 2010)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的表述了块状经济的一下几个特点: 一是 竞争有余而合作不够。 二是 同质并存有余而产业延伸不够。 ( 2)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对集群的认识起源于 100 多年前英国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概念。 19 世纪以来,马歇尔 (1890/1920)提出了产业区理论。其后波特在其 1990年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明确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我国学者对集群的研究开始于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翻译与介绍。迄今为止,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胡佛( 1975)将产
6、业集群看做是具有“集聚体”规模效益的企业群体。 Alex Hoen( 1997)对群进行分类,迈克尔波特( 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仇保兴( 1999)在其专著 小企业集群研究中借用了威廉姆森( 1988)的“中间规制结构”概念来解释集群。刘春香( 2005)认为产业集群指在某区域内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企业、供给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与协会等组织。刘东勋( 2009)先生在他的转型发展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起源与演化一书中提到:“地方产业集群( Local industrial cluster)又称产业集群、专业化产业区
7、或新产业区,是指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 新风险,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等,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经纪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产业价值链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网络( Bergsman, 1972;迈克尔 E.波特, 1990、 1998; Schmitz, 1995; J.A.Theo、Rolelandt 和 P.D.Hertog, 1998)。 至于产业集群的特点:刘
8、珂( 2008)在其著作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中提到了一下八个特点, 杨赟 陈淑梅( 2010)在其论文中提到三个不足。彭海颍( 2011)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的表述了产业集群的一下几个特点: 一是 集群内企业竞争与合作并存。二是 专业化分工逐渐细化。 ( 3)产业集群的成本管理及其特点 关于跨组织成本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此有很多研究。如陈华娣( 2007)2 曾提到跨组织成本管理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现代阶段,它以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为重点,是一种用于协调供应链企业活动的高度组织化方式,能够缩减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宿晓 (2007)认为跨组织成本管理是一种用于协调供应链企业活动的高度组织化方
9、式 ,其目标 是发现比各个企业独立实施成本缩减项目所能获得的成本更低的成本 ,从而缩减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邓金娥( 2009)对于跨组织成本管理的理解是基于供应链理论、中间组织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契约理论等发展而来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是调整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以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的一种结构性方法。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跨组织成本管理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旨在通过调整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协调活动使总成本降低。 跨组织成 本的特点: 目的性。跨组织成本管理通 过与顾客、供应商等的协调合作来一起降低成本,共同 获取成本优势。 互动性。跨组织成本管理通过组织间密切合作与相
10、互协调来获取互动效应。这种互动具有鲜明的协调特征 ,具体表现在合作的互补性、管理的适应性以及协调的密集性等方面。 实时性。跨组织成本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及信息平台,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使决策符合客观实际,从 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达到经营上协调一致的目的。 共赢性。跨组织成本管理强调企业之间的互动、协同,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相关企业共赢的格局。而在供应链中 ,企业具体可以利用三条途径来应用跨组织成本管理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首先 ,它可以帮助企业、顾客和供应商寻求新的方法来设计产品 ,以使得企业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及其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
11、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换更有效率。 上述研究不仅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还提供了研究的思路,本文将会对产业集群的成本管理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产业集群的成本管理模式的优势和成本管理的作用及方法。 3.参考文献 1 英 A.马歇尔 ,朱志泰译 .经济学原理 M.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64. 2 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 M.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90. 3 德 A.韦伯 ,李刚剑 ,陈志人 ,张英保译 .工业区位论 M.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97. 4 刘怀伟 ,贾生华 .批发市场主导型块状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J.浙江大学
12、学报 ,2003( 9) . 5 童章成 ,常敏 . 块状经济竞争力评价及实证分析 J.浙江学刊 ,2004(5). 6 邯军 .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策略选择 J.宁波经济, 2003(3). 7 刘春香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作用研究 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9). 8 汤 黎路 ,周必健 .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J.政策瞭望, 2008(10). 3 9 赵曦 .浙江块状经济转头向内突破 N.消费日报, 2008-04-22(A04). 10 俞利芳 .浙江“块状经济”研究综述 J.商业时代, 2008(9). 13 刘珂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M.郑州 :黄河
13、水利出版社, 2008. 14 尤振来 ,刘应宗 . 产业集群的概念综述及辨析 J.科技管理研究, 2008(10). 15 刘东勋 .转型发展经济中的产业集群的起源与演化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6 赵秀芳 ,张炎兴 .论集群背景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J.会计之友 , 2009(4). 17 彭海颍 .产业集群下跨组织成本管理的探讨 J.财会月刊, 2011( 3) . 18 冯飞 ,陈良华 .跨组织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供应链 J.市场周刊 理论 研 究,2008(4). 19 张子刚 ,钱刚毅 ,陈金菊跨组织的合作、互动与协调:基于成本管理的视角 J.商业现
14、代化 ,2006(1). 20 李强,鲍新中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应用 J.商 场 现 代化 ,2008(2). 21 陈华娣讨论跨组织成本管理 J南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22 宿晓基于供应链的跨组织成本管理研究 J财会通讯, 2007( 11) 23 邓金娥刍议如何完善跨组织成本管理 J. 财会月刊, 2009( 8) 24 Acsz.J.Regional innovation, knowledge and global changeM.London: Pinter, 2000 25 Breschi.S.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a
15、 cross-section analysisJ.Regional Studies, 2004( 3) 26 Burt.R.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7Dohse,Dirk.Cluster-Based Technology Policy-The GermanExperience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7( 2) . 28Cooper.R,Slagmulder.R.Cost managem
16、ent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J.Management Accounting,1998(3). 29Cooper.R,Slagmulder.R.Inter-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relational contextJ.Management Accounting,2003(7).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块状经济 含义及其特点 1.1.1 块状经济的含义 1.1.2 块状经济的特点 1.2 产业集群含义及其特点 4 1.2.1 产业集群的含义 1.2.2 产业
17、集群的特点 2 产业集群的成本管理及其特点 3 实例分析 3.1 慈溪小家电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3.2 对问卷的调查和研究 3.2.1 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3.2.2 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化情况的分析 3.2.3 块状经济下企业成本变化情况 3.2.4 对产业集群的认识情况 3.2.5 产业集群认识与企业成本变化关系的研究 3.2.6 对产业集群的认识与企业行为的选择关系 3.3 慈溪小家电块状经济中 存在 的 问题及建议 3.3.1 存在的问题 3.3.2 对 于块状经济成本管理改进的 建议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运用图书馆为我们提供的大量书籍和电子期刊等的大量阅读,再运用调查研究中
18、的抽样法 进行 问卷调查并结合统计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进行分析 。在 资料收集和大量的文献阅读 基础上 ,写好文献综述,对 前人研究了 解 基础上,设计问卷,到实地调查,随后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在指导老师的 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 7 学期第 6-12 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报告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定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比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5 第 8 学期第 9-11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