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鄞州区“十三五” 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修编)目录鄞州区“十三五 ”工业经济发 展规划(修 编) .3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3(一)发展基础 .31、规模质量同步增强,发展支撑更加有力 .32、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智造水平加快提升 .4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动能加强 .44、产业集聚加快发展,平台支撑作用加大 .55、“两化 ”融合步伐加快,智能制造基 础 夯实 .5(二)发展环境 .61、“人工智能” 加快 发展,带来智能制造的新机遇 .62、“一 带一路 ”深入 实施,带来经济发展新空 间 .73、“新常 态 ”全面进 入,带来经济发展新 动力 .74、“名城名都” 加快建 设,带来新
2、型工业发 展新机遇 .8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8(一)总体要求 .8(二)发展目标 .10三、产业体系及空间布局 .11(一)产业体系 .111、提升三大优势产业 .112、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323、培育发展一批高成长性产业 .154、积极发展一批生产性服务业 .15(二)空间布局 .151.“三园区” :鄞州工 业园区、鄞州经济开 发区、鄞州投资创业中心 .162.一基地:中车产业基地 .173.多节点:五乡、东吴、姜山、云龙、横溪等镇工业基地 .17四、主要任务 .18(一)产业平台集聚行动 .18(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18(三)智能生产普及行动 .19(四) 重点产业培
3、育行动 .20(五)骨干企业培育行动 .21(六)都市工业打造行动 .21(七)品牌深化战略行动 .22(八)绿色制造低碳行动 .23五、保障措施 .23(一)思想保障 .24(二)组织保障 .24(三)政策保障 .25(四)要素保障 .25(五)服务保障 .263鄞州区“ 十三五” 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修编)鄞州区“十三五 ”工业经济发 展规划(修 编),是以鄞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依据,按照“中国制造 2025”宁波行动纲要、宁波市建设“ 中国制造 2025”试点示范城市 实施方案、鄞州区推进“ 中国制造 2025”及鄞州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修编)要求,根据行政区划
4、调整后鄞州区工业经济新特点,围绕建设都市核心区,打造品质新鄞州,精准的对接“中国制造 2025”,全力打造全省智能 经济强 区,对“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修编。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近年来,鄞州工业在“工业强区” 战略的推 进下,从工业规模、企业实力、产业基础、“ 两化” 融合水平等方面不断得到 发展,为今后工业经济从更高层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规模质量同步增强,发展支撑更加有力我区工业规模在千亿元以上,2017 年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685.71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 322.94 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89.4 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8.6
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幅高于规上工业 4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0.7%。新产品产值 569.46 亿元;销售产值 1637.69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1631.73 亿元;利4税总额 151.29 亿元;利润 104.01 亿元。千亿级的工业规模在全省位于第一梯队,为工业进一步发展具有规模支撑能力。2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智造水平加快提升全区现有规上企业 1030 家,其中 10 亿以上企业 19 家,5 亿-10 亿企业 17 家,1 亿-5 亿企业 224 家,5 千万-1 亿企业 257 家,2 千万-5 千万企业 500 家,规上企业形成了梯次发展结构。其
6、中有 2 家百亿企业向 1000 亿级迈进;19 家 10 亿元以上企业向100 亿级别发展;1 亿-10 亿企业有 241 家,发展态势良好;757 家亿元以下企业,呈现特色发展态势。在规上企业中,确定 36 家区级行业骨干企业,其中进入市培育对象的 13 家,明确了分阶段发展思路和分阶段目标;高成长企业区级培育库选录了 86 家企业,其中进入市级 16 家,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生产制造模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均能实现较快增幅的成长性好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区级确定 30 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推荐 8 家为市级单项冠军培育对象。企业实
7、力的不断壮大,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平台。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动能加强主导行业的均衡分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是第一大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约 19.7%,汽车制造业比重约 13.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约 9.6%,通用设备制造业比重约 7.7%,冶金(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5规上比重约 7.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占规上比重约 6.8%,纺织服装服饰业比重约 5.8%。从产业类型看,工业经济质量逐步提升,2017 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 58.6%、16.1%和 67.1%,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企业实现稳步淘
8、汰,2017 年全区单位 GDP 能耗同比下降 5.5%;全年共淘汰铸造、化工等行业 8 家企业落后生产工艺设备,腾出用能空间 1.78 万吨标煤;新增 13 家铸造企业进入工信部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4产业集聚加快发展,平台支撑作用加大现有四个园区集聚作用逐渐加强,其中鄞州工业园区,2017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266.42 亿元,规上企业达到 11 家,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机电机械、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鄞州投资创业中心,2017 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336.88 亿元,规上企业达到 85 家,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电子电
9、器、汽车销售服务、科技孵化、2.5 产业为主的六大产业布局。鄞州经济开发区,2017 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149.11 亿元,规上企业达到 93 家,已形成临港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为主的三大产业布局。中国中车宁波产业基地,9 家中车系企业初步形成轨道交通车辆及相关设备研发、生产的产业布局。5“两化 ”融合步伐加快,智能制造基 础 夯实鄞州区作为省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6产业示范基地,“两化 ”融合指数达到 94.5%,全市第一。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有 1700 多家,注册千万元以上软件信息类企业达 110 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2 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 4 家。软件收
10、入超过 110 亿元,近几年年均增长 30%以上,企业规模、产业收入等指标将稳居全市首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两大中心机房位于我区,全区拥有固定电话 49.5 万户、移动电话数 188.5万个、固定互联网 37.4 万户、移动互联网 104.8 万人,区内光缆总长度达 81.2 万芯公里,城域出口带宽 330G,制造业装备数控化率、机器联网率分别达到了 63%和 28%。无线上网工程不断普及,已经实现包括公园、医院、行政服务中心、客运中心、旅游景点、公共自行车点位等公共区域的全覆盖。尽管我区工业基础较好,但是按照建设都市核心区,打造全省智能经济强区要求,需要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智能制造水平需
11、要跨越式提升,抢占发展制高点;创新能力需要从引领层面集聚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多种创新资源;对新兴产业需要从产业布局、产业链打造方面加快发展;工业经济需要从新的业态、新的层面支撑产城融合发展。(二)发展环境1“人工智能” 加快 发展,带来智能制造的新机遇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7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
12、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无论从区域经济还是从企业发展角度,必须有所准备、积极参与,在全球这种颠覆性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2“一 带一路 ”深入 实施,带来经济发展新空 间“一 带 一路 ”战略全面深入 实施,中国自身的 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随着“一 带一路” 的拓展与延伸,加快向周边扩散,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鄞州区较强的外向经济、齐全的产业优势、较大的产业规模,又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面对“ 一带一路” 建设这 一难得机遇,能够深度介入全球经济科技合作和
13、竞争,提升整合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3“新常 态 ”全面进 入,带来经济发展新 动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以及新兴国家出台刺激政策、 贸易保护措施扩大、国际摩擦加剧等各种因素交织,中国亟需从“世界工厂” 向 创新型国家 转变 ,中国经济进入减速换档的“ 新常态”阶段,低消耗、高质量的增长方式成为必然趋势。进入和适应“新常态” ,进而进入“ 常” 新态主要依靠科技 创新,物 联网、大数据、工业机8器人、3D 打印以及生物、材料、节能环保等技术创新将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兴起,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鄞州工业无论从企业机制、产业基础、企业素质等方
14、面,具有快速适应“新常态 ”,进而得到新发展的能力。4“名城名都” 加快建 设,带来新型工业发 展新机遇建设都市核心区,推进“名城名都” 建设 ,是抢抓城市化发展机遇,放大行政区划调整效应,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深入实施“ 中国制造 2025”鄞州行动,引 导原工业园区、老旧工业区块、闲置商务楼宇改造升级,创新“工 业上楼+生产研发服务融合” 模式,立体式发 展都市新型工业。加快 发展智能工业,集聚发展集研发、设计、营销于一体的轻资产型总部工业经济体,突出产城融合,增强城市发展能级。这些都为工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带来了新机遇。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立足大力发展智能经济“新
15、常态” ,牢固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展理念,紧抓宁波作 为“ 中国制造 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重大战略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制造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 路径,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 型升级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9育壮大,推动工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等“四化” 方向转变。围绕建设都市核心区,打造品质新鄞州,精准的对接“中国制造 2025”,全力打造全省智能 经济强区。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在推进经济社会
16、发展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创新驱动、增强活力。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全面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有效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培育转型新动能。-智能引领、促进转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改变生产和服务模式,将智能化贯穿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物流、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统筹规划、融合发展。通盘谋划制造业发展方向,统筹全区各类资源要素,围绕我区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生产型制造与服务型制造协同发展。提高制造业转型与新型城市化
17、建设的互动效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强化工业企业,特别是工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与各相关规划的统筹协调,确保工业集聚区建设有支撑、有保障;强化各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之间及其内部的产业融合、开发联合、机制整合,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强化工业企10业与现有城区的衔接联系,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推进各类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协调、合力发展。(二)发展目标坚持“工业 立区、工 业强区” 思想,牢固 树立绿色制造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全省“ 智能经济强区” 的 总目标,不断壮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实现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布局明显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8、到 2020 年,区域创新机制初步形成,智能制造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平台初见成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竞争能力不断加强。“ 优、新、高、特”的产业导向凸显,集聚一批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主导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主导特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全市领先。-创新能力提升不断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水平提高,小微企业数、小微企业产值、每万人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数、每百家规上企业拥有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