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0 课 西学东渐1 (2015四川文综4)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考点】 “师夷长技”思想【解析】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可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外之间的交涉事务应该是呈增多的趋势,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总理衙门大臣交涉事务”等信息,可知其主要描述的对外交涉事务,而不是洋务运动,故 B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立宪思
2、想,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尚有色然以惊者”可知当时的总理衙门大臣对西方事务完全不通,从而说明了当时洋务人才的缺乏,故 D 项正确。【答案】D2 (2015江苏单科7)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考点】 “师夷长技”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解析】 “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郭“常写信给李鸿章” ,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 A 项错误;“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制,故 B 项错误;当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郭嵩焘“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 ,的确超越了“1876 年”的主流思想,故 C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
4、政策发生了变化” ,故 D 项错误。【答案】C3 (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 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材料“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 ,可知此时期洋务派关注的是西方的技术,故 A 项正确;“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体现出来的是金融危机,而题干强调的时间
5、是 19 世纪 70 年代初,此时洋务派正在关注西方技术,故 B 项错误;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派的主张时“中体西用” ,而并不学习英、美、法等国的政治制度,故 C 项错误;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派此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并没有强调民族主义,故 D 项错误。【答案】A4 (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考点】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解析】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是为了考据历史,而是
6、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其内容不一定具有真实性,故 A 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不是介绍西方理论,故 B 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 C 项正确;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否定颠覆孔孟儒学,而是利用儒学为其服务,托古改制,故 D 项错误。【答案】C5 (2015安徽文综36)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
7、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顾炎武 16131682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日知录魏源 17941857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海国图志陈独秀 18791942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 卷 5 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 (12 分)(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
8、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14分)【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思想主张【解析】 (1)第一小问社会问题,根据材料“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是不满于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弊端;根据材料” 邪教毒烟受之“,结合所学,可知魏源是批评鸦片战争前后面对以宗教、鸦片为代表的西方侵略,清政府不知如何正确应对的现状;据材料“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 ,结合所学,可知陈独秀是针对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的事实有感而发;第二小问主张,结合所学,可以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魏源的“
9、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独秀的思想启蒙等角度分别归纳。这儿要注意的是,题目问的是各自的主张,前两人因为没有实践运动,显得主张比较明显,而陈独秀的主张如果考生不注意,很有可能答成“新文化运动” ,这就不怎么贴切了,应该是从思想启蒙、启迪民智、思想解放的角度来表达比较贴合设问原意。(2)第一小问趋势,紧扣设问,首先要“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和范围) ”,实际上考生要善于利用第一问,因为第一问的题目本身事实上就已经说明了材料主要反映的线索,接着“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其实就是要考生在材料主线的引领下进行知识整合,概括性地表达明清到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演变方向,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进行
10、表达,这里尤其要注意题目设问是“趋势” ,不要把各领域的具体史实一一罗列,那就偏离设问本意了;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思考,可以从有识之士的社会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善于反思现实的具体做法、兼容并蓄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归纳。【答案】 (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4 分)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4 分)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4 分)(2)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6
11、 分)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 (8 分)6 (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
12、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 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 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 ,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 ,立君主;中于升平(世) ,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 ,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
13、 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 分)【考点】 (2)唐代的儒学复兴韩愈的儒学认识;维新思想康有为的儒学认识(3)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解析】 (2)从理论来源看,他们都主张回归孔子孟子所编定原典,从中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都认为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导致儒学传道的断绝;从目的看,他们的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韩愈是为了复兴儒学,康有为是为变法制造理论依据。(3)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应该历史的、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案】 (2)共通: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8 分)(3)态度: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
14、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7 分)7 (2015广东文综38) (25 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1904 年颁布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年颁布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1915 年开始酝酿,1922 年颁布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13 分) (
15、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考点】 (3) “中体西用”思想;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解析】 (3)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中课程设置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即可,比如,儒学地位下降,清政府学习西方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1904 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再比如,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1912 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取消读经讲经课;再比如,思想文化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等。【答案】 (3)变迁: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 ,1904 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份量仍很重;(5 分)1912 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4 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 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 (4 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