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7 ,大小:314.42KB ,
资源ID:674322      下载积分:10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6743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点.doc)为本站会员(心***)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点.doc

1、12016 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古代部分】(一)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1 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1)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2) 、来源: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3) 、特点:A、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周王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最大特点,也是核心内容)B、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宗法等级制度(4) 、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关系(嫡长子继承父亲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众弟既是兄弟又是君臣。 )(5) 、意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

2、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1)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2)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3) 、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授民授疆土” )(4) 、诸侯的义务: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5) 、实质: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等级制度(6) 、意义: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扩大了统治区域,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第 2 课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了解秦朝的统一(1) 、统一的原因:A、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C 、人民渴望国家统一;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2) 、统一战争的时间: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 年(3) 、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谐音:喊赵薇去演戏)(4)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1) 、名称来源:“三皇五帝”(2) 、创立者:秦王嬴政(3) 、特点:A、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 “制” “诏” “玉玺”等词)B、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C、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4) 、皇帝的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调动军

4、队(5) 、意义:被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中国两千多年3、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1)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2) 、 “三公”:A、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助理万机(行政)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B、太尉主管军事C、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4、了解郡县制的建立(1)建立过程:春秋出现;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始皇时全国推行(2)概况:A、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2B、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3) 、作用: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

5、效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5、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形成标志: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影响: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封建经济发展。B、秦朝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了解元朝行省制度(1)设置:中央设中书省(管辖河北、山西、山东 ),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司” 。另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中央首次设行政区管辖西藏 )。(2)意义:A、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 、礼部(礼仪、科举) 、兵部(军政) 、刑部(刑狱) 、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3)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3)意义: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历代王朝所沿用,表明君主专制加强。3、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 、选官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管理水平。(2) 、变化: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其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是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不注重才能)C、隋唐到清朝(1905 年)主要是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A、原因: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宰相“专权乱政” ,妨碍皇权行使,正式废除B、目的: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C、过程:废丞相,权归六部,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2)设内阁:A、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B、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C

8、、明宣宗时,内阁有票拟权;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 ,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D、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1) 、设置:雍正时设(2) 、职责:跪受笔录;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和传达诏令(3) 、评价: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3、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3(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

9、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和趋势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秦朝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3、演变趋势:(1) 、中央: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2) 、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二)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1、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 、刀耕火种(火耕):原始农业(2) 、 “耜耕”或“石器锄耕”:七八千年前:(3) 、铁犁牛耕:A、春秋时期:铁

10、农具问世。春秋末,牛耕出现。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B、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初步推广C、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普遍推广,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A、趋势: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B、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基本含义和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C、自给自足D、精耕细作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模式B、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第 2 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

11、成就(1) 、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A、四五千年前:丝织品出现B、商代,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C、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D、唐朝:技术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E、明清:鼎盛 中心:苏州、杭州工具:花楼机新品种:缎(2) 、冶金:A、冶铜:、原始社会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商周:繁荣时期,代表: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B、冶铁:、西周晚期,铁器出现、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鼓风冶铁工具 )C、炼钢:、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16 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 、制瓷:、商朝烧制原始瓷器、东汉:成熟,能制青瓷

12、4、北朝、白瓷、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元:景德镇制瓷中心,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明: 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出名出现彩瓷,以五彩瓷最出名 。瓷都:景德镇、清:珐琅彩2、知道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现象:“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实质: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阻碍因素: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 、宋以前 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 ,按时开市闭市。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

13、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出现草市。(3) 、宋朝: 草市普遍、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市和坊) 和时间的限制 (出现夜市)商业活动逐渐脱离了官府的直接监督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1) 、城市:A、西汉:长安(在今西安) 、洛阳(今河南洛阳)B、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扬一益二);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C、北宋:开封(河南开封市) 、南宋临安(杭州) ;D、元:大都(北京) 、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福建省泉州市)E、明清:广州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1、 “重农抑商”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

14、济政策(1) 、含义:主张重视发展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措施(2) 、理解(哪些现象属于“重农抑商” ): 农本商末的思想;盐、茶等重要商品的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3) 、首倡: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4) 、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5) 、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6) 、评价: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1) 、含义: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实行

15、的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经商和外国商人同中国贸易的政策措施(2) 、目的: 明朝: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清朝: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3) 、实行的原因:牢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4) 、后果: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5B、使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三)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1) 、道家:老子(春秋) 、庄子(战国)(2) 、儒:孔子(春秋) 、孟子(战国) 、荀子(战国)(3) 、墨:墨子(战国) 、(4

16、) 、法:韩非子(战国、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不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1) 、孔子的思想主张:A、仁(思想的核心):“爱人” 、 “克已复礼”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 , “节用而爱人” 。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这是进步思想)B、礼:“克己复礼” (礼:西周的礼乐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的落后性)C、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 “有教无类” ,大力兴办私学(2) 、孟子的思想主张:A、政治:“仁政” 。 B、民本:“民贵君轻” (“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17、) C、人性:“性善论”(3) 、荀子的思想主张:A、政治:“仁义” 、 “王道” B、民本:“君舟民水”C、人性:“性恶论” 第 2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提出:董仲舒B、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要求统一。C、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太学(统一思想的方式)A、性质:官方最高学府B、教材:“五经”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C、教师:精通“五经”的博士D、学生:平民、贵族、官僚子弟E、太学与选官制度相结合:太学子弟经考试合格后可到政府任官F、太学兴办的作用:大

18、大提高了儒学在中央的地位第 3 课 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北宋:(1) 、代表人物:程颐、程颢理学的开创者(2) 、基本观点:A、万物皆只是一个本原,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B、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2、南宋:(1) 、代表人物:朱熹(2) 、基本观点:A、 “理气论” (客观唯心论):理先气后,理和气不可分离。B、天理在人间的最高境界就是三纲五常C、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6(3) 、著述:四书章句集注 ,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3、明朝:(1) 、代表人物:王阳明(王守仁)(2) 、基本主张:A、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

19、宙观,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B、提出“致良知”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儒家 “仁”的思想C、 “知行合一”(主观唯心主义)第 4 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1、 “离经叛道”的李贽(明朝后期 ):(1)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2) 、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2、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民主、自由等思想出现的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认为

20、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2) 、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关注国计民生,属于经济思想)A、重视对社会实情的了解,提倡经世致用B、指出“亡国”与“亡天下”不同,后人据此归纳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 、王夫之唯物思想家A、唯物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有规律可循。B、辩证法思想: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4) 、作用: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学的发展历程:产生:春秋时期(孔子) 蔚然大宗:战国时期(孟子、荀子) 主流思想:西汉(董仲舒) 理学:宋明时期(二程、朱熹、王阳明) 焕发生机:明

21、清时期(黄宗羲等三大思想家)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2、经济上: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四)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1) 、产生A、造纸术:西汉已有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B、火药:古代炼丹家炼丹药时发明,唐开始用于军事,宋代广泛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C、指南针:北宋发明(由战国时司南发展而来) ,广泛用于航海D、印刷术:隋唐已

22、有雕版印刷,11 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命(2) 、外传: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2、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7(1) 、造纸术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3)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4) 、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第 9 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重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先秦诗歌(1) 、春秋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3、(现实主义)(2) 、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离骚 ,开创诗歌新体裁:楚辞 (浪漫主义)2、两汉时期:赋:(1)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2) 、东汉:张衡二京赋3、唐朝时期:诗:(1) 、初唐: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盛唐:A、边塞诗: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山水诗:孟浩然春晓 宿建德江 ;王维渭城曲 汉江临眺C、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之称,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D、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诗圣” , “三吏” “三别”(3) 、中唐:白居易(4) 、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4、两宋时期:词:(1) 、北宋:A、婉约派柳永雨霖铃B、豪放派苏轼念

24、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 、两宋之交:婉约派李清照声声慢(3) 、南宋:豪放派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5、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总称)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王实甫西厢记6、明清小说:(1)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2) 、明:吴承恩西游记(3)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林外史 ;曹雪芹红楼梦古代文学体裁的变化反映出文学的发展趋势:通俗化、平民化第 10 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了解汉字的演变:(1) 、汉字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图画文字” 。商代形成完整体系(2) 、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3) 、总趋势由繁到简。2、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25、(1) 、楷书:A、时间:始于东汉B、特点:笔画详备、结体严整C、代表: 魏晋时期:钟繇、王羲之唐朝时期: 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的柳公权玄秘塔碑(2) 、草书:A、时间:起于汉初B、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C、代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3) 、行书:A、特点:最活跃的书体,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8B、代表:王羲之兰亭序 (有“ 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3、了解京剧(国粹)的产生(1) 、形成:A、乾隆末年,安徽徽班戏曲进京,风行一时B、道光年间,徽班和汉剧互相融合,吸取昆曲和其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2) 、成

26、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3) 、发展:清朝由北京走向全国;民国时期走向世界(五)必修一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5 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了解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1) 、地理环境:希腊东临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将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 多山靠海) 这样的地理环境不适合统一国家的形成,却有利于一系列独立自主的城邦国家的形成。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2) 、城邦制度: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 86 世纪逐渐发展。由于特殊的

27、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邦国家” 。(3) 、小国寡民就是这种城邦国家的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是形成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原因。2、了解梭伦改革:(1)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初(2) 、目的:调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3) 、内容:A、废除债务奴隶制(颁布“解负令” ) B、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C、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建立四百人议事会E、建立公民陪审法庭(4) 、意义:废除氏族残余,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3、了解克里斯提尼改革(1)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2) 、内容:A、 以 10 个地区部落取代原有的四个血缘部落B、 设立 50

28、0 人会议 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继续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E、陶片放逐法(3) 、意义: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4、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1)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2) 、内容:A、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向成年男性公民开放B、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商议城邦一切重大事物C、500 人会议通过抽签组成并“ 轮值”执政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E、十将军委员会权力扩大:参政、首席将军军政大权F、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公职津贴制度(目的: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议政)G、向观赏喜剧的公民发放观剧津贴(3) 、意义: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29、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梭伦改革:废除氏族残余,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克里斯提尼改革: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3、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9第 6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了解十二铜表法 、公民法和万民法(1) 十二铜表法A、时间:公元前五世纪中期B、原因: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推动C、特点: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清晰D、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2)公民法A、时间:公元前 3 世纪之前B、使用范围:仅仅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C、作用: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3) 、万

30、民法A、背景:罗马帝国不断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B、范围:罗马帝国内部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国际法)C、内容:、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目的:调解财产关系,保护除奴隶外所有自由民的利益2、认识罗马法的作用(1)对罗马国家:A、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统治者权力提供法律依据B、它维护奴隶制,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巩固基础C、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平等权利,具有一定民主性(2)对欧美国家:A、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的源头(如:律师制度、诉讼制度、陪审制度等)B、近代资产阶级根据利用

31、和发展了罗马法的思想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保障自己的利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1、公元前 5 世纪中期, 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2、随着罗马对外扩张,公民法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3、6 世纪, 民法大全形成,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六)必修三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发展第 5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 、代表:普罗泰戈拉(2) 、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2、苏格拉底:

32、(不属于智者学派)(1) 、主张: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 ”的学问。10【近代部分】(一)必修三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发展第 6 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兴起: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成就:(1) 、但丁(跨世纪诗人) 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2) 、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3) 、彼特拉克歌集提出

33、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2、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1) 、含义:人文主义:崇尚人性反对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2) 、理解(哪些现象属于人文主义):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科学、自由平等,追求知识和人间亲情等3、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1) 、时间:16 世纪(马丁路德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2) 、影响:A、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B、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新的教派:路德教、

34、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第 7 课 启蒙运动1、时间:17 世纪在英国兴起;18 世纪在法国掀起高潮2、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思想家 国籍 思想主张伏尔泰 法国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 法国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 法国 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康德 德国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法律应保护个人的权利,反对暴力革命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观点: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主权在民)2、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