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写好高等教育 “奋进之笔”陈宝生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7 年 12 月 23 日)各位咨询委员,同志们:这次咨询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引导高等教育工作全面进入十九大的时间频道、思想频道和行动频道,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境界。昨天下午,延东同志教育部办公厅第 22 期2018 年 1 月 23 日 2 发表了重要讲话,给这次会命了题、定了调,对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
2、强国作了部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的发言都很好,为树立学习标杆、育人标杆、奋进标杆、党建标杆开了好头。下面,我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延东同志讲话要求,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做好明年高等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教战线党的十九大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一闭幕,教育部立即启动教育“奋进 之笔” 行 动,对学习贯彻落 实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整个教育战线积极行动,学起来
3、、教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实起来,学习热潮持续不断。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这里,我以“五个对照学” 为题,就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谈点意见。(一)对照历史方位学历史方位和战略目标决定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教育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目标发生了战 3 略性转变。正像总书记深刻论述的那样,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地
4、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所承担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神圣,所肩负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大,所要完成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艰巨。也就是说,目标更高了、任务更硬了、时间更紧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可以说,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舞台坐标都呈现出新的格局。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的总体部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以更大力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崭新面貌,面向新时代、赢得新时代、引领新时代。这里,我重点讲一讲新时代
5、加强党对高等教育领导的问题,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方向性。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增强党对高等教育的政治引领力。政治引领力主要体现在把好方向上,重点是确保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确保这一点,就必须增强“四个意 识” ,做到“四个坚持不懈” (坚 持不懈 传播马 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 4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归结起来,就是要切实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坚定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二是要增强党对高等学校的人心凝聚力。知
6、识分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高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是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最重要方面。党带领人民开创伟大事业,离不开知识分子,需要他们作出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如何进一步凝聚知识分子人心,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我们要在坚决保障知识分子利益的同时,加强教育引导,注重精神激励,着力塑造新时代高校知识分子的高尚精神品格。在座的同志,都要切实提高同知识分子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要引导、激励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心无旁骛地潜心教学科研,不断攀登创新高峰,努力培养有为人才,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三是要增强党在高等学校
7、的组织动员力。我们党的组织动员力是举世公认的,这种能力源于强大的组织体系,源于得力的干部队伍,源于严密的组织纪律,这也是这么多年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高校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带好,把阵地特别是意识形态阵地抓牢,把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强,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使整个学校人心顺畅, 5 不断形成干事业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二)对照主要矛盾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看,不平衡既有供给侧方面的、也有需求侧方面
8、的,既有高等教育内部的、也有高等教育外部的,既有高校之间的、也有区域之间的;不充分既有阶段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既有质量方面的、也有数量方面的,既有高校自身办学水平方面的、也有整个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方面的。比如,一些省市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有的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远低于平均水平;我们现在高校的投入总量看起来不算小,但生均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整体上看,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距离,还不能充分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对优质多样高等教育的需求。当前,要着重解决好高校区域布局、学科专业结构、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等方面不平衡,拔尖创新
9、人才培养的能力、支撑引领创新发展的能力、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能力等不充分的问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真正由做大转向做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需求。这里,我重点讲一讲高等教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也就是高等教育的人民性。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6 宗旨,就必须把人民要求放在第一位,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一是提供更多有选择的高等教育。重点是解决够不够和能不能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看我们的高等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选择够不够多样,能不能体现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建成更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当前,出国留学热仍在持续升温,还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这既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
10、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高校还不能满足老百姓享受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老百姓会用脚选择让孩子去哪里读大学,到国外去?还是坚定地选择我们的大学?这一点,很现实。三是开创更有特色的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特色成为高校发展的制胜法宝。如果我们的学校都是一个版本克隆出来的,老百姓就不会满意。四是发展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 “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要求我 们 把眼光聚焦中西部地区,以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红利。(三)对照奋斗目标学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了令人憧憬
11、的宏伟蓝图,为几代人的强国梦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高等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我 7 们要率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这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这里,我重点讲一讲高等教育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就是高等教育的引领性。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校必须做到四个引领:一是政治引领。高校要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又红又专,成为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促发展的典范,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二是产业引领。高校要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
12、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新业态迅速成长提供牵引动力。三是文化引领。作为科学知识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先进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高校要成为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和领航员,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辐射引领和服务支撑的重要使命,通过思想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教育引领。总书记要求,全国高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高校要努力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先锋队,引领中国教育创新发展。(四)对照阶段任务学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五年很关键,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第二个百年的重要开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
13、局, 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 8 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十八个强国” (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法治中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人才强国、学习大国),这些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硬、更紧迫的任务和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发挥好基础支撑与动力引领作用,为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尤为迫切。这里,我重点讲一讲服务国家发展的问题,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支撑性。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需要,
14、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发展逻辑,也是我国高校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产业进步,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保障。要立足现实,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备国家所需,源源不断的输送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比如,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服务竞争力中国;加快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健康中国;加快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幸福中国;加快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法治中国;加快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形象中国;加快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服务科学中国
15、;加快培养“一 带一路” 沿线国家急需的 9 非通用语种人才等,服务“一带一路” 建 设。总之,高校必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国家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五)对照国际坐标学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冲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同频共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声音,开始融入中国元素。这里,我重点讲一讲教育自信的问题。讲自信,是由我们的优势和前景所决定的。一是实力优势。经过建国 68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 40 年的发展,我们已建起了一整套相对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16、义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支撑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高校在全球排名整体大幅提升,开始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工程教育加入“华盛顿协议” ,质量实现了完全国际实质等效;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对俄罗斯顶尖大学进行评估认证,中国标准开始得到世界认可)。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的制度、道路是对的,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力和底气。二是人才优势。我国有近 1.8 亿人接受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也近这个数。15 年后,我们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将与美国的总人口一样多。这 10 就意味着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高校
17、就能在重点领域集聚更多人才,集中力量攻克重大难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三是文化优势。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了“尊师重教”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是我们教育的根基、灵魂和血脉,也奠定了涵养高等教育自信的深厚文化基础。四是机遇优势。从世界发展史来看,历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目前,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的关键时期,追赶超越的大好机遇就摆在我们面前。从国内看,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前所未有,高等教育大变革大繁荣正当其时。我们必须把信心树起来,把腰板挺起来,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同时更自信地到世界舞台中央去展示,在国际坐标中去谋划,使中国的理念、标准和方法逐步为世界所认可、接受,建设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总之,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等教育战线,指导高等教育实践,进一步坚定方向性、践行人民性、发挥引领性、体现支撑性,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坚实的步伐,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二、2018 年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为我们绘就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宏伟蓝图,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