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6 ,大小:2.21MB ,
资源ID:701975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7019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淮南潘三矿180万吨井型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为本站会员(创****公)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淮南潘三矿180万吨井型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1、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况 位置:潘集三号井位于淮南市洞山西北,离洞山直线距离约 32 公里,地处凤台县城正北,相距 15 公里,行政区划属淮南市潘集区所管辖,井田范围地跨潘集、芦集、田集、贺町四个乡。地形:潘集矿区位于淮河北岸矿井井田范围为淮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20.0+23.0 米,一般为+21.0 米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度约万分之一。居民点分布情况:本矿井居住区选在工业广场的南面,与工业广场紧紧连成一条,居住区地势较高,自然标高约为 22.0 米,一般情况下不受内涝水威胁。矿区工农业生产情况及电力供应:区内土壤大部分为黄土、白浆土,土质贫瘠,农业以

2、小麦、水稻、山芋为主及少量大豆、玉米、高粱等。种植习惯多为二年三熟制。矿井电源:35KV 工广变电所从芦集变电所馈出3457、3459 两路架空线路,线分别长 3.2KM、3.52KM;架空线路型号为LGJ-185,两路电源一路正常运行,一路备用。潘一变馈出 3413 线路经田集机厂后进工广变电所,线路长 7KM,型号为 LGJ-120,3413 线路正常热备用,在工广变电所进线隔离刀闸处断开,作为矿井的保安电源工广变电所分别馈出 3422 线路 5.96KM 至西风井变电所、3423 线路 3.74KM 至东风井变电所,东、西风井变电所之间用 3424 线路联络,在西风井变电所处断开,形成东

3、、西风井变电所的分列运行,3422、3423、3424 线路型号为 LGJ-70,东、西风井变电所构成矿井 35KV 供电网络。距本矿最近的电源为淮南发电厂。本矿井供电源从潘集 220kv 变电所以两路 35kv 线路引来,且双回路供电 。交通:矿区铁路专用线与阜淮线、淮南线连接,向东南经合肥至芜湖,可延伸至沪杭、皖赣线,向西约 90 公里经阜阳至京九线各站,公路 30 公里与 206 国道相接。水运由淮河进入长江,在淮河建有自营码头,专门从事煤炭的水运业务。煤炭主要销往淮南平圩与洛河电厂及江浙一带附:潘三矿交通位置图(图 1.1)图 1.11. 1. 2 矿区气候条件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

4、过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本区属寒温带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年平均温度在 15.215.3C 。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 41.4C。 (1959 年 8 月 24 日) ,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1.7C(1969 年 1 月 31 日) ,一年中夏季高温(7 月份) ,平均气温为2828.4C,冬季低温(元月份) ,气温平均在 1.2C 左右。风向一般春夏季节多为东南风、东风,冬季多为东北及西北风,风力一般 24 级,最大风力 89 级,平均风速为 3.18m/s,最大风速为20m/s。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据合肥煤矿设计院编制的“潘集矿区环境水利及开发影响分析”研究报告质料,泥黑河流域

5、年平均降雨量为 873mm,最大降雨量为 1556mm,最小降雨量为 413mm,雨量分布不均。同年内 78 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40%左右。另根据淮南矿区的资料,最大降雨量为462.1mm, (1991 年 6 月) ,最大日降雨量为 218.7mm(1991 年 6 月 14 日)最大小时降雨量为 77.5mm,全年蒸发量为 14001600mm。初霜为 10 月中旬下旬,终霜为 4 月上旬中旬,霜期 91174 天,最长连续 13 天。初雪为 11 月上旬中旬,终雪为 23 月,降雪期为 54127 天,最长连续降雪 6 天,日最大积雪深度为 160mm。冻结始于 12 月,终结于 2

6、 月,最大冻结深度为 30cm,一般为 715cm,消融期 128 天。1. 1. 3 矿区水文情况 淮河是我国的五大水系之一,淮南煤田处于淮河中游两岸,潘集丁集各井田处于淮河左岸的泥河、黑河分流域,泥河发源于凤台县米集,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过丁集、潘三、潘一、潘二 四个井田,由淮南市严家沟入淮,全长 60 公里,茨淮新河开挖以后,流域面积减为 606 平方公里。淮河从井田以南 10 公里处通过,淮河一般水位标高为+17.0m,历史最高洪水位:凤台县峡山口为+25.36m(1954 年) ;李嘴孜为+25.43m(1954 年),淮河最大流量为 10800m3/s,你和泥河不能通航,自西北向东南

7、流经井田中部,雨季淮河水位高于泥河水位时,两岸低洼地带易形成内涝,内涝积水时间往往长达 100 天以上,据 1951 年至 1984 年统计,内涝水位超过+20.0m 高程的有 8 年,泥河最高洪水位(青年闸) ,1991 年 7 月 9 日 13 时达 21.87m,1991C 年 7 月 10 日 8 点为 21.94m,黑河最高水位:1991 年 7 月7 日 9 时达 22.44m。在井田西南部还有一条架河西干渠,属农田灌溉用的人工河,河流宽 1760 米,自西北流向东南。农业及居民用水的水源、水质:矿井及居民供水水源为第四系上部含水组,取用第四系上部含水层的下段厚 5060 米作为供

8、水水源,水源井供水,成井深度 100m 左右。潘三矿水源井 11 座,其中工业场地 5 座,生活区 4 座,东风井 2 座。水质类型为 HCO3Na 和 HCO3CaMgNa 型,矿化度 0.2280.437g/L,总硬度 12.1218.49Ha,PH 值 7.78.0,氟含量 0.10.8 毫克 /升。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单位涌水量为 3.5893.077L/S.m;导水系数648.75598.38m2/d,渗透系数为 9.10511.437m2/d,储水系数为(6.63.8)10-4,越流系数为(4.335.54)10 -4。潘三矿设计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量为:14350m 3/d,其中,

9、工业场地用水量 6100m3/d,东风井用水量 2050m3/d,西风井用水量 1700m3/d,居民区用水量4500m3/d。水质分析表(表 1.1)样品号项目 单位1 2 3 4 5 6 7 8 9杂菌总数个/ml 200 30 800 1600 120 10 100 40 -大肠菌群个/ml 2380 230 2380 2380 230 9 950 9 -氨氮Nmg/L - - - - - - - - -亚硝酸盐mg/L - 0.0005 0.0001 - 0.003 - 0.0002 - 0.0003耗氧量mg/L 1.84 1.22 2.08 2.30 1.25 1.4 1.74 -

10、 1.81砷 mg/L - 0.0001 0.0002 0.0004 - - 0.0002 - 0.0004氟化物mg/L 0.80 0.60 0.60 0.60 0.30 0.5 0.44 - 0.44说明与综合评价1、资料来源:潘集水源井井水卫生鉴定书 ,蚌埠市卫生防疫站,食卫字第80069 号,1982 年 11 月 9 日表 1.11.2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地形、勘探程度及地层概述井田地形:潘三井田属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20.0+23.0m,一般为+21.0m,泥河贯穿于井田中部,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流域内一般地面高程为+19+24m,下游为一开阔洼地,洼地最低高程为+

11、16m ,+20m 以上高程以上地面逐渐平展开阔。煤系地层概述:本区全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属全隐蔽井田,第四系地层厚 186484m,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煤系下伏为寒武奥陶系地层。一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低部有 46m 厚的铝土质黏土岩,该层岩性为浅灰色微带青色,具紫红及锈黄色花斑,局部具鲕粒状结构,鲕粒分布不均,该层下部为质较纯的浅灰色黏土岩。除底部这层铝土质黏土岩以外,岩层由灰色灰岩,黏土岩,砂质黏土,细至中砂岩组成,共含灰岩 13 层,灰岩总厚 53m 左右。局部地区有小型火成岩侵入。太原组属本区含煤层之一,地层总厚 122m。二 、二叠系(P):二叠系自下而上

12、分为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其中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合计厚 762m,含煤 40 余层,可采煤层 5 层,煤层总厚 33.13m,含煤系数 4.3%,可采煤层分布于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的下部。石千峰组不含煤,厚 270m。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约 762m,共分为七个含煤段,现分述如下:1. 山西组(P1 1):即第一含煤段,厚 77m,底部为灰色致密泥岩,富含腕足类化石,系海湾沉积,其上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与薄层细砂岩组成砂页岩互层,含较多云母片及菱铁结核,常见波状、缓波状及斜层理,上部以砂岩、粉砂岩为主,间夹泥岩,下部含煤两层(1、

13、3 煤) ,因岩浆侵入,影响煤层厚度及间距变化大,煤层局部变质为天然焦。2. 下石盒子组(P1 2):即第二含煤段,厚 135m,底部为胶结松散的灰白色中粗砂岩及含砾砂岩。 (骆驼钵砂岩) ,具冲刷现象,含炭质及泥岩体,向上为厚约 5m 左右的含铝质泥岩,有时含花斑,为主要标志层之一,中上部为粉砂岩、细砂岩和泥岩,51 与 42 煤层间发育砂页岩互层,具底栖动物通道。3. 上石盒子组(P2 1):包括第三第七含煤段,总厚 550m。(1)第三含煤段厚 110m,底部以 9 煤顶灰白色细中粒砂岩与第二含煤段分界,中部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含鲕粒,上部以泥岩为主,夹薄层细砂岩,含煤 4 层。(

14、2)第四系含煤段厚 106m,底部为灰白色较坚硬的中砂岩或石英砂岩,下部有 12 层花斑状泥岩,分布稳定,为主要标志层之一,中上部以灰色泥岩为主,夹薄层砂岩含煤 56 层,是主要含煤段之一,其中 13-1 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3)第五煤段,厚 70m ,以青灰色为主要特征,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下部有 23 层花斑状泥岩,分布稳定,为主要标志层之一。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时有交替出现,构成互层状,具波状及透镜状层理,含煤 4 层,其中 16-1,16-2 煤局部可采。(4)第六含煤段厚 105m,由灰色、灰绿色及青灰色粉砂岩、砂岩及泥岩组成。19 煤附近常有薄层燧石层,中下部含

15、海绵骨针化石,含煤 4 层,多不稳定。(5)第七含煤段,厚 159m,主要为深灰色,局部青灰色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砂岩。岩性变化较大,常具缓波状层理,局部含泥质包体,含煤 45 层,极不稳定,其厚度及煤质变化大。勘探程度:查明了主要煤层的层位、层数、厚度、结构、可采边界、控制了主要煤层露头位置,采用了煤层间距、煤组间的岩石性质、煤层组合、煤层结构、煤层发育程度、顶底板岩性、植物化石、标志层及电测曲线等对比依据,主要煤层对比可靠,次要煤层对比比较可靠。该井田中等煤层属稳定较稳定,采用 750 米勘探线距,浅部孔距较少构造,地震采用 375m500m的测网,故勘探程度较高:1. 严密控制了井田构造形

16、态。对北部井田边界和背斜轴以及 F1 断层在平面上的位置有了严密的控制,查明了井田内落差大于 30 米的断层,对主要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已做了控制。2. 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的位置,层数、厚度、结构、可采边界及变化规律,控制了主要煤层的露头位置。3. 确定了可采煤层的工业牌号,查明了煤质及其变化情况,了解了技术加工特性,工业利用方向,可供动力、配焦、化工之用。4. 查明了井田内含、隔水层的含水性、隔水性、各含水层的厚度、水头标高、水温、水质及单位涌水量,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5. 基本查明了井田内火成岩的分布范围,产状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6. 煤层顶底板物理力学性质、瓦斯、地温、煤层爆炸、

17、煤的自燃等均取得充分数据。井田地质构造一 井田区域构造潘谢矿区位于淮南复向斜内部,范围比较大。潘集背斜为潘谢矿区的东区。潘三矿位于潘集背斜的南翼西段(九十五勘探线) 。井田总体上是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西西南东东,倾向南偏西,倾角一般 5。 10 。 ,在九十线间浅部地层倾角达 30。 50 。 。因为受区域性南北向挤压作用,井田内发育有次一级的褶曲构造。井田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浅部断裂构造较深部发育,下部煤层中端裂构造较上部煤层中发育。浅部受断裂构造作用,地层倾角增大,局部达 30。 50 。 甚至直立。井田西部背斜轴部的山西组煤层伴有岩浆体侵入。综合评价本井田地质构造,其复杂程度属中等二

18、井田构造特征1 褶曲:井田内有一组向西倾斜的次一级褶曲,即东岗营次级向斜和叶集,两者轴向大致平行,近于东西向,与潘集背斜轴呈 15。 20 。 角,夹角相交,向西倾伏,倾伏角 2。 3 。 两褶曲贯穿全井田,主要在第一水平内展布。2 断层:根据勘探资料,井田内共有 44 个钻孔见断点 50 个,地震断点 80个,结合井巷资料,共组合成 15 条断层,其中正断层 9 条,逆断层 6 条。(附断层概况表)主要断层特征表产状次序断层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落差(米)性质备注1 F1 90 120。 SW 70 80。5070 正 向东伸入一、四井向西伸入丁集2 F1-1 95 110。 SE 60 7

19、1。 25115 正 向东深入一号井3 F22 85 SE 60 80。 035 正4 F42 79 SE 77 15120 逆 向西伸入丁集5 F47 75 87。 SE 70 72。 2090 正6 F39 82 87。 SE 52 54。 1525 正 向东深入一号井7 F19 78 SE 71 72。 035 正8 F24 93 100。 SW 75 77。 4045 逆 向西伸入丁集9 F4-1 90 120。 SSW 74。 1220 逆10 F49 87 100。 近 SW 58 71。 1590 逆 向东伸入四井田11 F21 92 106。 SW 60 70。 20 正12

20、F1222 123 133。SW 55。 810 逆13 F48 180 E 50 2025 正14 F52 88 96。 近 S 60 1030 正15 F55 69 74。 NW 65 1030 逆3 岩浆岩井田范围内见岩浆岩钻孔 41 个侵入层位从 C3 至 8 煤,主要为 1、3 煤层位,影响 1、3、4-1、4-2、8 煤,岩浆岩的厚度最大 77.79m,最薄为4.07m 最深为 890.50m。侵入方式主要为顺层侵入,并呈小型岩床产出。对煤层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冲开煤层,使煤层结构复杂,间距增大,局部煤层变薄或被吞蚀,使煤的变质程度增高,岩浆岩附近煤层大部变质为天然焦。岩浆岩的时

21、代属燕山期,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细晶岩及煌斑细晶岩。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含水层特征:本区主要含水层有新生界第四系砂层孔隙含水层,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和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三种类型。1. 第四系厚度变化比较大,总厚 186.54m483.55m,由东南向西北增厚。由上、中、下三个含水组和一个隔水组组成,在自然状态下,由深层自流承压水向表层潜水类型过度,以缓慢的层流形式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流速缓慢,近于停滞状态。2. 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 二叠系中砂岩层较多,分布于煤层、泥岩、砂质泥岩之间,富水性较弱,含水性与裂隙发育程度有关,补给水源贫乏,富水性与渗透性弱,以静储量为主。3. 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22、 组厚 122 米左右,含灰岩 1213 层,灰岩平均厚为 57.67m,占组厚 47%。太原组灰岩为一非均质的弱含水层,且以静储量为主。4. 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以厚层白云质灰岩为主,间夹泥质灰岩及角砾状灰岩,岩性致密,岩溶不甚发育且不均,富水性弱中等。矿井涌水量:1991 年 7 月编制的潘集三号井修改初步设计简要说明中预计涌水量为:最大涌水量为 1000m3/h,正常涌水量为 750m3/h。排水设计包括灌浆水和井筒淋水 50m3/h,则矿井最大水量为 1050m3/h,正常涌水量为750m3/h,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约为:320m 3/h。井下岩层地温特性: 据实测井温资料,该井第

23、一水平(-650 米)附近(-628 米-677 米左右)井温值为 32.3C。 37.6C 。 ,平均为 34.55C。 。该水平以下地温增温率平均为 3C。 /百米。且轴部偏高并与火成岩分布无关。1.3 煤层特征煤层的埋藏条件:本井田主要地质特征为表土层厚,煤层埋藏深,厚186.54483.55m 的第四系新地层覆盖于煤系地层之上。该井田为一走向大致北系南东,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并发育了明显的次级 背、向斜构造,浅部断裂构造亦相当发育,且有火成岩侵入,故使地层产状变化较大。矿井东翼浅部煤层倾角一般为 5。 30 。 ,局部因断层牵引可达 30。 50 。 ,甚至达 80。 以上。矿井西翼浅

24、部倾角较缓为 5。 15 。 ,整个矿井深部倾角都逐渐变缓至 6。 左右。矿井可采煤层共 5 层,分别是 17-1、16-2、16-1、13-1、和 1 煤,总厚9.16m,其中 17-1、16-2、16-1 和 1 煤煤层极不稳定,因而不参与矿井储量计算,现将各可采煤层赋存情况叙述如下:17-1 煤层:极不稳定煤层。厚度 0.302.86m,平均 0.66m。煤厚一般由东向西变薄,十二线以西不可采,以东有不可采区零星分布,为局部可采煤层。结构简单,一层夹矸率 18.7%,仅一个见煤点含二层夹矸,其岩性为炭质页岩及泥岩。煤层顶板主要为泥岩及粉砂岩,底板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16-2 煤层:不稳

25、定煤层。厚度 02.41m,平均 0.88m。线以东不可采区位于650m 以上,线以西不可采区主要分布于600m 以下,为局部可采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夹矸率 5.51%,其岩性为炭质页岩及泥岩。煤层顶板主要为粉细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16-1 煤层:极不稳定煤层。厚度 02.30m,平均 0.79m,煤厚自浅部向深部变薄或尖灭。不可采区位于-线以东500m 以下,该线以西分布在600m 或650m 以下,为局部可采煤层。结构简单,一层夹矸率 12%,其岩性主要为炭质页岩。煤层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少量粉细砂岩,底板为泥岩。13-1 煤层:稳定煤层。厚度 0.946.83m,平

26、均 4.0m,井田东翼采区相对较厚,平均 4.2m,西部稍薄,平均 4.0m,为全区可采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有 12 层夹矸,位于煤层顶部或底部,其岩性为炭质泥岩及泥岩。煤层顶板为泥岩及粉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与泥岩。1 煤层:不稳定煤层。厚度 0.218m,平均 2.83m。岩浆岩一般侵入于煤层中或煤层顶部,局部变质天然焦。线650m 以上,线730m以上局部被吞蚀,为大部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部分含一层夹矸,岩性为炭质页岩。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少量粉细砂岩。底板为砂页岩互层及泥岩煤的特征:井田煤层赋存稳定,煤层自燃倾向性属易自燃很易自燃,自然发火期为 36 个月,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

27、27%。本矿井是设计新建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0.26m3/t,属高瓦斯矿井。井田内可采煤层煤质稳定,除局部因受火成岩影响变为天然焦、贫煤、瘦煤、或焦煤外,煤层均属低硫、低磷、中灰份部分高灰份、中等可选性的富含焦油的气煤。一般原煤发热量都大于 6000 卡/克,灰熔点,适合作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及化工用煤使用。附:煤层特征表、煤层综合柱状图煤层主要特征表(表 1.2)表 1-3厚度 顶底板岩性最小最大序号煤层名称平均间距( m) 结构变异系数%可采指数 稳定性 可采性 容重 顶板 底板 备注02.411 16-20.38 简单 62.9 0.66 较稳定局部不可采 1.39 泥岩 泥岩02.31 3.02 16-10.76 简单 73.4 0.55不稳定较稳定局部可采 1.49 砂质泥岩 泥岩0.946.8333.03 13-14.0简单复杂 29.0 0.99 稳定 可采 1.39泥岩、中细砂岩 泥岩0.546.464 12.93218.5 较简单 47.4(45.5)0.96(0.96)稳定 局部可采 1.47 砂质泥岩 泥岩 西部多为天然焦0.32.865 17-10.6671.0 较简单 不稳定较稳定 局部不可采 1.45 粉砂岩粘土岩 粘土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