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交通运输部1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特编制本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为公路水路交通(以下简称“交通” )行业,以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为重点领域,以 2005 年为基期,2015 年和 2020 年为目标年,确定了中长期交通节能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近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一、交通节能的形势与要求(一)交通节能的重要意义1. 应对全球性能源环境问题迫切要求强化交通节能减排全球性
2、能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的重点行业,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估算,2004 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2.9 亿吨,预计到 2015 年和 2030 年将分别达到 5.22 亿吨和 11.08 亿吨。另据统计,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占大气污染物的比重在 60%左右。因此,加强交通节能减排将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之一。2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
3、切要求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石油资源尤为紧缺,人均可采石油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7.7%,石油消费大量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已接近 50%的警戒线。交通运输业是全社会仅次于制造业的油品消费第二大行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之一。2005 年交通运输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 29.8%,其中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分别约为 54%和 21%。本世纪头 20 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基本国情,决定着
4、我国必须加快构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否则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交通发展将难以为继。3. 推动交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大力提升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交通发展要在不断解决基础设施总量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突出矛盾的同时,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必须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当前我国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其中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 30%左右,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 20%以上。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不断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提供更多更好的运
5、输服务。(二)交通节能工作现状交通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结构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管理性因素三类(见专栏 1) 。【专栏 1】 交通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公路运输节能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公路运输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公路基础设施结构、车辆运力结构、运输 企业结构和能源消 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车辆制造技术性能、在用车辆技术状况、车用节 能技术(产品)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车辆运输效率、车辆 通行管理、 驾驶员节能驾驶 水平等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以及公路运输节能相关法规标准、激励政策、体制机制等。 水路运输节能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水路运输节能的结构性因
6、素主要包括航道技术等级结构、船舶运力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船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在用船舶技术状况、船用节能产品、航运信息化水平及辅助设施的技术状态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航速管理、船舶载 重量利用率、航运物流 组织 化、 辅助用能管理和船员素质,以及水运节能相关法 规标准、激励政策、体制机制等。 港口生产节能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港口生产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布局、码头类型结构、码头吨位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设计水平、生产工艺及设备4水平、港口节能技术应用情况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经营管理水平、港口装卸工艺管理、辅助用能管理、港口作业操作水平、信息化管
7、理水平以及港口企业节能管理制度等。近年来,交通行业在结构性节能、技术性节能和管理性节能等方面成效显著,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结构性节能方面: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及政策引导,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车船运力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大大提升了交通系统整体节能水平。但是,交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一是综合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内河航运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滞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尚未充分显现;二是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还比较低,国省干线已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局部
8、路段交通拥挤,绕行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时有5发生;内河高等级航道偏少,部分沿海港口集疏运通道不畅、进出港航道能力不足,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影响了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节能的规模化、集约化效应;三是运输装备结构不尽合理,普通货运车船运力供给过剩,大型化、专业化、系列化车船比重不高,老旧车船比重偏高,技术状况差,汽车甩挂运输发展滞后;四是交通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有待提升。技术性节能方面:通过切实加强交通节能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推进应用现代化运输装备,开展了推荐车型、客运车辆等级评定和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组织了全国重点在用车船节能产品(技术)推优工作,节能
9、技术基础有所增强;大力推进交通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运输生产效率和行业节能水平持续提高。但是,交通节能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节能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节能环保型运载工具、替代燃料等一些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不够;二是缺乏鼓励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的配套激励政策和机制,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三是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还比较滞后,公众出行和货物交易信息服务能力还有待增强;四是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性节能方面:切实注重加强
10、运输组织管理、节能监督6管理,实现管理挖潜增效,以体制改革为保障,强化交通市场监管,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不断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交通行业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行业能源管理机构和能源利用监测服务体系,节约能源的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组织保障有所增强。但是,交通运输生产效率和节能监督管理能力还亟待提升,主要体现在:一是行业节能意识有待增强、理念有待提升,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二是运输市场发展滞后,组织方式总体还比较粗放,企业经营集约化与规模化水平低,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空驶率居高不下,运输效率不高;三是节能统计监测等基础
11、性工作薄弱,节能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四是交通节能监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相关产业政策不配套,节能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三)交通节能潜力分析通过分析,交通行业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的潜力巨大(见专栏 2) 。【专栏 2】 交通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潜力是基于节能影响因素变化而定义的节能比例。通过综合研究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总结相关 试验分析与实践经验,可大致确定公路、水路运 输和港口生产领域在规划期内主要可行节能措施的量化节能效果。表 1 公路运输节能潜力类别 主要节能措施 节能效果参考值(%)结构性 载货车辆平均吨位提高 1 吨 67开展拖挂甩挂运输 30采用柴油机车辆(
12、相对汽油车) 15提高公路技术等级 15-41节能提高路面等级(油路相对于砂石、土路) 10-15应用智能交通技术 25-50推广应用混合动力系统 10-50减轻车身自重 10% 8发动机提高 1 个单位的压缩比 7子午线轮胎代替普通斜交胎 5-10高速车辆安装导流板 4-10技术性节能安装风扇离合器 4-6提高车辆 里程利用率 1%-5% 3-15缓解道路交通拥挤 7-10严格执行车辆维修保养制度 5-30提高驾驶员驾驶水平 7-25管理性节能实施营运车辆准入退出机制 5-10表 2 水路运输节能潜力类别 主要节能措施 节能效果参考值(%)内河船队运力结构调整 28-29船型结构优化 20结
13、构性 节能海运船队运力结构调整 7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 8-15优选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 10-15应用节能型柴油机 12-15技术性节能应用主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5-88采用防污漆 6-7优选机舱自动化控制操作 4-6优化电子喷油控制装置 3-5采用新型燃油添加剂 3-4优化设计减轻船舶自重量 2-3采用轴带发电机 2-3采用节油减烟器 2-3船舶经济航速航行 20 左右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 17-20采用精确气象导航技术优化航线 6-8优选最佳船舶纵倾航行状态 4-7管理性节能加强船舶维修保养 3-5表 3 港口生产节能潜力类别 主要节能措施 节能效果参考值(%)优化港口码头结构及码
14、头吨位结构 宏观实现节能通过“油改电” 调整能源 结构 40-60结构性 节能应用太阳能及热泵等清洁能源 节约化石能源门机电控变频改造技术 14-40RTG 发动机降频改造 12 左右采用高杆节能灯 20 左右冷藏箱用电软启动技术 10技术性节能采用集卡全场智能调控系统 7 左右开展节能操作技术培训 10 左右管理性节能 建立定额考核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 -说明:本专栏中所列节能效果仅仅是针对单一影响因素变化采取某一单项措施的节能效果测算参考值。 实际运用中应注重采取综合节能措施、充分发挥组合效果。节能效果需综合考 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具体措施未来实现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以上节能潜
15、力分析成果,视实际情况可分别适用于单车单船、运输企业和交通行 业层面,作 为各层面针对 某些节能影响因素变化或采取某些节能措施所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预估的参考依据。二、交通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9(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能源合理利用、提高效率为核心,提升节能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强化科技进步,完善法规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二)基本原则 1. 坚持统筹交通节能与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中节能、以节能促发展。把加强节能作为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调整交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
16、,努力实现交通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不断改善的协调统一。2. 坚持节能与提升服务水平相协调。统筹交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效率,兼顾能源节约利用和运输服务质量。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大力推进能源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坚持效率优先,着力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运输服务。3.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激励、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宣传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对节能的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主体的作用,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形成以政府交通部门为主导、交通企业为主体、全行业共同参与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