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南二中 2015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第 I 卷第 1 页至第 6页,第 II 卷第 6 页至第 8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选择题(第 I 卷 1 6 题,第 II 卷 15 17 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2、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第 I 卷 7 14 题,第 II 卷 18 21 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 卷(阅读题 共 66 分)一、(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很大,但东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显著。即便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东西文化。例如在黄河流域,由西向东,依次就有关陇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文化的地域差异,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3、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 样性。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 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影响, 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 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 贡献就愈大, 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 实,它对新一代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4、。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 题、 题材、体裁、 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除了有 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 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 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还应该 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虽然大量存在,但不会是,也不 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单纯。大量情形下,这种影响并不是显在的,而是隐性的。浙 东农村的目连戏这种文艺形态对鲁迅的创作不能
5、说没有影响,有 时还相当明 显,但更多的 时候,还是浙东那个“报仇雪耻之 乡” 的精神文化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他,影响着他那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然而,并不一定每一个浙东作家都会深受这种民间文艺形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有这样的气质与风格,如果是那 样, 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 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 扫兴的事情!实际上,一个文学家会接受哪种类型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是有密切关系的。1下面有关文学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家的
6、文化心理结构,并使文学家的创作表现为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B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C. 文学家的迁徙流动会使作品本籍文化色彩有所减弱,从而使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发生相应的变化。D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第一段从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文化的差异人手,目的是论述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B第二段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会影响文
7、学创作,产生地域的文学或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也会影响人文地理环境。C. 第三段从作家流徙的动态角度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表明文学家的迁徙可能会使作品发生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会反哺于当地文化。D第四段进一步论述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强调由于文学家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不同,其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由地域的文学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反过来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强化文学的地域性。B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也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C鲁迅辛辣、冷峻的
8、精神气质与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D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会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否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二、(3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曾文正公 与左季高 相国同乡,相友善,又属姻亲。粤逆猖獗蔓延几遍天下,公与左相戮力讨贼,声望赫然。比贼 既荡平,二公之嫌隙乃大构。盖金陵攻克,公据诸将之言,谓贼幼逆 洪福真,已死于乱军中。顷之,残寇窜入湖州,左公谍知幼逆在内,会李相之师环攻之,而疏陈其事。公以幼逆久死,疑浙师张皇其词,大怒,特疏诋之。左公具疏 辩,洋洋数千言,辞气激昂,亦颇诋公。皇上知二公忠实无他
9、肠,特降谕旨两解之。未几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海昌陈其元,为左公所荐举,公前在安庆时,亦曾辟召之。同治丁卯,谒公于金陵,颇蒙青眼。丁雨生中丞时为方伯,具牍荐陈其元,公批其牍尾曰:“曾见其人,夙知其贤,惟系左某所保之人,故未能信” 云云。辛未,公再督两江,张子青中丞欲调其元于上海,商之于公,公乃极口赞许。是冬来沪阅兵,称为著名好官,所以奖勖者甚至。闻其元欲引退,特命涂朗轩方伯再四慰留。后常州吕庭芷侍读新自甘肃归,谒公于吴门,公与言左公致隙始末,谓我生平以诚自信,而彼乃罪我为欺,故此心不免耿耿。公因问左公之一切布置,曰:“以某之愚,窃谓若左公之所为
10、,今日朝端无两矣。” 公击 案日:“诚然,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也。”公殁后,左公寄挽联云:“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有删改)注:曾文正公:即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左季高:即左宗棠,字季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幼逆:伪幼主,洪秀全之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比贼既荡平,二公之嫌隙乃大构 比:等到B左公具疏辩,洋洋数千言 疏:奏疏C谒公于金陵,
11、颇蒙青眼 谒:拜见D而彼乃罪我为欺 罪:认为有罪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未几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B未几洪幼逆遁人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C未几洪幼逆遁人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D.未几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广东的叛贼声势浩大,势力迅速扩散几乎遍布天下,这时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合力讨逆,后来两人声望都很显著,这就使得
12、他们嫌怨隔阂逐渐产生。B曾国藩根据众将领的话,以为叛贼伪幼主已死于乱军之中,而左宗棠发现与事实不符,于是向皇上告发了这件事,曾国藩得知后非常愤怒。C丁雨生中丞推荐海昌的陈其元,但曾国藩并不重用,就是因为他是左宗棠所保荐过的人。但后来当陈其元自请辞官时,他还是特意让人抚慰挽留。D常州的吕庭芷侍读到吴门拜见曾国藩,曾公这才与他说起过去和左宗棠造成隔阂的始末,并让吕庭芷评价左宗棠的一切事务,随后给予左宗棠以高度的评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顷之,残寇窜入湖州,左公谍知幼逆在内,会李相之师环攻之,而疏陈其事。(5 分)译文: (2)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
13、胡文忠于九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也。(5 分)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8 分)东湖新竹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8.诗歌的中间两联使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竹子?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9.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甲: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 。乙:(1)孔子论语中阐发学思关系的名句是“ ,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
14、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中。(3)韩愈师说中所说“ , ”与荀子劝学中所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有相通之理。 三、(2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窗中戏剧(德)伊尔泽爱辛格尔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 远远的下面,就 连马路上来来往往的 车辆的噪音也很少传到这里。就在女人准备从窗边转身离开的 时候,她突然 发现,对面那个老人房间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天色还不晚,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那种感觉就好像太阳底下开着的街灯,又像是灯火通明
15、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女人站住了。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 点了点头。他是在向我打招呼吗?女人心里暗自想道。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 层是空着的,下面一 层是一个工厂,这会儿早就关门 了。女人于是微微地点了点 头 ,作为对老人的回应。只见老人又冲着这边点点头,同时伸手去摘帽子,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并没有帽子。老人转身消失在了后面的房间里。很快,老人又出现在了窗前。这次,他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身上加了一件外套。他脱下帽子,微笑着向女人致意。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开始挥舞起来。一开始,是轻轻的,接着,越来越激烈。他把身子倾在窗台上, 让人不得不为他担心他的整个身体会从窗子里跌出
16、来。女人有些愕然地后退了一步。这时,窗子对面的老人一抬手,将手中的帽子 远远地甩开了。同时,他将围巾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像一个穆斯林人一 样,将自己的 头包裹了起来。接着,他将双臂交叉,合在胸前,开始鞠躬。每次抬起头时,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在向女人传递着他们两人之间的某种秘密信息。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这 一切,直到她突然 发现,窗子中出现了两条穿着窄窄的、打着补丁的丝绒裤子的双腿。老人在做倒立!当他那满脸通红 、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的脸重新出现在窗前时,女人终于拨打了警察局的 电话。老人仍然没有停下来。他披着一个床单,在两个窗子前交替出现。三条街道以外的警局接到了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 中有些语
17、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以至于警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对面的老人笑得更厉害了,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团。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着 这一切,直到警 车赶到楼下。女人气喘吁吁地跑下楼。警 车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人。一群人跟着警察和女人上了楼,有好几个甚至跟到了最后一级楼梯上。他 们凑在一起,好奇地等待着先是有人上前敲门,没有人应;然后按门铃,仍然没有回 应。作 为训练有素的警察,打开一道门并不是难事门很快被打开了,干净利落。顺着窄窄的走廊,他们终于捕捉到了走廊尽头隐约的灯光。女人蹑手蹑脚地,紧紧
18、地跟在警察后面。当通往里间的那道门被打开 时,只见老人背对着他们,仍站在窗子旁。他的双手拿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又拿下,不断重复着。那样子仿佛是在告诉什么人,他要去睡 觉了。而他的肩上,还披着一块地毯。众人几乎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老人仍然没有转身这个老人的听觉 已经非常迟钝了。女人的 视线越过老人,望向对面,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就像她所想的那样,底下那一 层的工厂已经下班了。不过,在她家楼顶上,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对小夫妻。在他们房 间的窗子旁,有一个 围着栏杆的儿童床。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里面。这个小孩儿头上也顶着一个枕头,身上披着一个床 单 。他不停地在床上 蹦着跳着
19、,朝着这边挥动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他先是笑着,接着,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他在一秒 钟之内将自己的笑容攥 在了手中。 紧接着,小男孩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笑容抛到了所有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选自读者2013 年第 23 期)11开头第一段划线句对老人房间的灯光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分析。(6 分)12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小说中女人的心理变化过程。(5 分)13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 情理之中”。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7 分)14小说题为“窗中戏剧”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拟题的理由。(6 分)第卷(表达题 共 84 分)四、(24 分
20、)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 崩盘硼砂 搽粉换茬 找碴豆腐渣 黯然三聚氰胺B 诨号荤菜 拱券证券 巷道避风港 痉挛泾渭分明 C 纰漏劈叉 忤逆怃然 溃烂大杂烩 焖饭闷声闷气D 翎毛绫罗 框架匡扶 妖娆绕口令 蚊蚋木讷寡言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拥戴 编纂 管窥蠡测 恰如其份B肇事 冒昧 久负胜名 脍炙人口C荣膺 永诀 老成持重 洁白无瑕 D奢靡 株连 一蹋糊涂 趋之若鹜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李克强始终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奉为圭臬,并用法治精神处理外交事务。 B平
21、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目前存在教师编制紧张、减员人数多、招不到人等方面的问题,教师补充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重。C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有关“今年 5 月份会出台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的消息不属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D单靠打击仅是“扬汤止沸”,规范民警执法、杜绝非警务活动、树立警察良好形象和执法权威,才是“背水一战” 的治本之策。18下面文字中有四处语病和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5 分)去年,在美国市场,苹果公司率先采取以旧 换新促 销产品。用旧手机换购新 iPhone的消费者可享受到最高 280 美元左右的抵扣。 苹果有一套 专门
22、的评估系统,他 们根据手机的屏幕质量、按键质量、硬件损坏程度、是否刻字、是否受到过液体损坏、是否可以正常开关机和使用等综合因素为依据计算得出旧款机价格。 苹果公司通 过零售店实施这项计划,意图通过此举来提高新 iPhone 的销路。 不过在中国,用户是无法参与苹果官方的以旧换新计划的。但是类似的活动倒也不少, 电信运营商、通讯卖场、以及一些大的经销商,一般都会推出自己的以旧换新活动,而且不少 电商平台也会相机而 动。序 号 修 改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 分)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铁画有三大特点,一是 甲 。铁画借鉴国画大写意的手法
23、,与国画的笔法极为相似,以线条勾勒轮廓,只是它对于粗细、黑白、虚实的对比更为讲究,从而达到了新的艺术境界,实现了书画艺术和打铁工艺的完美结合。二是 乙 。铁画是以铁作出的画,有似于雕塑,其不可被二次添加,也不宜变性,“ 采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三是 审美的独特性。铁画融会中国传统国画的构图和民间剪纸、雕塑僧 艺术技法。运用黑白 对比、虚实相兼的手法创作,赋予铁画坚实而又有很坚强表现力的精神价值,反映出中 华民族英勇 刚强、 坚韧不拔的独特的艺术气质。铁画的艺术效果是与铁的质地紧密相连的, 刚劲、豪放、瑰丽,以独树一格的奇特著称于世,铁是黑色金属, 质硬而又富于弹性,量重而又善于造型。
24、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经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填序号)(2 分)答: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泻出相应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4 分)甲: 乙: 20图中的两条曲线均略呈现 U 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仔细观察这幅图,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微笑曲线”反映的经济现象,不超过 70 个字。(4 分)五、(60 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60 分)2014 年 5 月 13 日,新疆呼图 壁县牧民阿达克把羊群带到高坡草 场放牧。突然一 阵七八级的大风刮来,在
25、山崖边上的 领头羊不慎坠入百米下的沙石 滩,部分羊也跟着 “下”了山崖,44 只羊当场死亡,15 只羊受重 伤。新疆当地这种绵羊性情温顺,有 较强的合群性。一个羊群,牧羊人只要 训练出一只领头羊即可。领头羊只要做了什么,羊群一定会跟着做。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015 年淮南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答案(本试卷共五大题,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 50 分钟)第卷(阅读题 共 66 分)一、(9 分)1C 2A 3A二、(3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4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26、级。罪:谴责,怪罪。5.C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未几”是时间词,应断开,“ 为所”也应断开“ 明正典刑” 和“天下称快”均为四字句,要断开。6.A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两人产生嫌怨隔阂并不是他们声望都很显著的缘故,而是在攻克金陵时两人产生了误会。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斟酌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顷之”“谍”“会”“疏陈” 。第 (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无论”。继”“ 即”“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注意。答案:(1)不久,残余的叛贼窜入湖州,左公暗中查探,知道洪福真在金
27、陵城内,会同李相的军队围攻金陵,并且上奏疏向皇上陈述了这件事。(2)如果左君一旦舍弃,不要说我不能替他承担,即使是从墓地起用胡文忠,恐怕也不能替他承担。【参考译文】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是同乡,相互间很友好,又是有婚姻关系的亲属。广东的叛贼凶猛而放肆,势力向四周扩散几乎遍布了天下,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争力讨伐叛贼,声誉和名望很显著。等到叛贼被扫荡平定之后,二公的嫌怨隔阂产生了很多。因为攻克金陵的时候,曾文正公根据众住将领的话,以为叛贼洪秀全之子洪福真已经死在乱军之中。不久,残余的叛贼窜入湖州:左公暗中查探,知道洪福瑱在金陵城内,会同李相的军队围攻金陵并且上奏疏向皇上陈述了这件事。曾公认为洪福真死
28、了很久,怀疑浙江的军队的话言过其实,非常愤怒,特意上奏疏谴责左公。左公写奏疏辩解,洋洋洒洒几千字,言辞语气激昂慷慨,也很是谴责曾公。皇上知道二公忠诚没有其他的想法,特地降下谕旨从两方调解他们。不久,洪幼主运入江西,被沈幼丹中丞抓获,依照法律判处死刑,天下人都称痛快,但是二公的怒气最终都没有消解,于是彼此断绝了音信往来。海昌的陈其元,爱左公推荐,曾公之前在安庆时,也曾征召过他。同治丁卯年,陈其元到金陵拜见曾公,很受重视。丁雨生中丞当时担任方伯,写公文推荐陈其元,曾公在公文的末尾批复说:“曾见过这个人,很早就知道他贤能,只是他是左中堂所保荐的人,所以不能信任他。” 辛未年,曾公两次督察两江军务,张
29、子青中丞想调陈其元到上海,和曾公商量这件事,曾公却极力称赞他。这年冬天曾公来上海视察军队,称赞他是著名的好官,用来夸奖勉励的话语达到了极点。听说其元想要自请辞官,特意命涂朗轩方伯再四抚慰挽留。后来常州的吕庭芷侍读刚从甘肃回来,到吴门拜见曾公,曾公与他说起和左公造成隔阖的始末,他说我生平自信很是诚实,但是他却谴责(怪罪)我欺骗因此,我不免难以释怀。曾公乘机询问他左公的一切分派安排事务,吕庭芷说:“凭我的愚钝,我私下里认为像左公所做的事情,今日的朝臣没有第二个了。”曾公拍案说:“确实这样这时西部边陲之重任,如果左君一旦舍弃,不要说我不能替他承担,即使是从墓地起用胡文忠,恐怕也不能替他承担。”曾公死
30、后,左公托人送来挽联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8.虚写。颈颔两联都是描写想象中的新竹长大之后的景色。侧面描写。颔联是侧面描写,上句以风写竹,下句以日写竹。动静结合。颈联上句描写新竹生长的动作,是动态描写;下句写竹子的影子,是静态描写。作者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每点 2 分,共 4 分。任写两点即可)9.诗人在尾联写道,将来辞官归乡后,将会经常到竹林来,带上枕垫竹席,仰卧其间,逍遥自在。(2 分)诗歌的尾联卒章显志,构想出诗人美好的愿望,表现出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
31、情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2 分)10(6 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三、(2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答案及解析:11. 外面很亮,老人房间里开着灯光,为老人的表演提供了明亮的环境。室内有灯光,窗边的女人才能清晰看得到老人的表演,为推动后面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老人“房间的灯光” 像是“ 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这一句联想描写暗示了老人内心的童真和慈爱圣洁的情怀。(三点任意答对两点给 4 分)12突然发现老人房间里的灯打开了,她在窗边站住-好奇;看到老人动作越来越剧烈并把
32、身子倾在窗台上-愕然、担心;突然发现老人倒立后,她拨打电话-紧张、担心;继续站在窗边看老人喜怒无常、动作怪异;气喘吁吁地跟着警察-害怕、紧张、好奇;站在老人的房间,看到楼上男孩的动作,了解真相-释然。(三点必答,到一点或者合起来作为一点。)13小说到结尾处,才使读者明白,那老人原来是在逗孩子玩,这个结局是起初料想不到的,故曰在意料之外。(1 分) 但这个结局在前文其实已有暗示,故也在意料之中。暗示有:“她住在顶楼的下面一层” ,“ 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 ”,反复提到楼上,其实是在暗示楼上可能住人;“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这样的情节说明老人是彬彬有礼的,这样的老人不应该做出怪诞的行为。“这边”一词,表明老人未必是对女人点头;“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强调“ 昏暗”,暗示的是在前文,老人其实是看不见女人的,他是在看别人;老人的种种动作表情,都有逗乐的意思,不像是对着女人发出。(上面四条,写出三条即可,每条 2 分。如果学生找到了其他暗示,只要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4.“窗中”点明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戏剧”暗示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因为“窗”的局限而造成人们的误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意在提醒读者通过“窗子” 发现生活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关爱、良善的人性美的欣赏。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