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99KB ,
资源ID:714913      下载积分:10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7149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福建师大附中 141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暨模块考试卷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满分成绩: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命题说明本卷分 A、B 两卷,A 卷 50 分,为人教版语文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模块学习测试卷;B 卷 100 分,为高二下学期期末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综合测试卷。本学段除了“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还穿插学习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部分内容,并巩固了高中部分的背诵默写,因此 A 卷包含了名句名篇默写、传记作品阅读以及语言文字运用三个部分;而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及作文为能力测试,故放在 B 卷。A 卷(50 分)一、名句名篇默写(10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2、空缺部分。(1) 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描写手触星辰、呼吸紧张的句子是“ ”;摹写抚胸长叹动作细节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_ _ ,_ 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4)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 ,_ _” 。(5) 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 , ”的观点是相同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5 题。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2 月 8 日凌晨,著

3、名文史 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 牵挂的学生。王运熙 1926 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 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 ,上起先秦 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 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从 1978 年到 1996 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 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 带头人,下 设 6 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

4、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1983 年到 1996 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 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 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历时 十余年, 对中国文学批评发 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但不让我看书写书,那就一天也受不了。 ”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他虽在陋巷却命制:备课组审核:林维武不改其乐的心境。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他在 书 的扉页题写“治学自警语”:“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 ”他的治学亦如此,不求新、

5、不求奇、不媚俗、不 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西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当 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 认为 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美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 为研究的出发点,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避免先入为主,用 现代文学理论去套。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 龙学

6、会会 长詹福瑞告诉记者。王运熙常为学生讲起近代以来的学术流派,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中,他将自己定位为释古既不盲目信古,也不一味疑古,而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地分析、鉴定,恰切地评述、印证,最后得出平实、适中的结论。“创新”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求实即是创新。他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面对的是浩繁的历史材料,人们在面对这 些材料时难免众说纷纭,其中便会夹杂很多误解,而研究如果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 误解, 这就是学术创新。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的弟子杨明告诉记者,王运熙一生孜孜不倦,只 为求真求实。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众说纷纭。

7、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前期,曾有过热烈的 讨论,流行的学 说认为“风骨 ”代表“文章的内容”、 “纯洁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等。王运熙 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然后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 艺术风貌、表 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与此相承,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很多学者认为,建安风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 的诗歌的思想内容。王运熙 则认为 ,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王运熙服膺札记中庸 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 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8、将其作 为治学的座右铭。王运熙的治学正是 对这两句话的最好注解。“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但他很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学术,坚守学者的良心。 ”杨明对王运熙的治学品行推崇有加。直到去世,王运熙一直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 48 平方米的旧房子中,从 1978 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每天都能听到火车进出的轰鸣声。正是在这间斗室,走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 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王运熙是在凌晨离世的,一如往常一般平静。 “生如夏花之 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恰可比拟。(节选自 2014 年 2 月 22 日中国教育报 )2下列对文本有

9、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王运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博古通今,思路开阔,引领王运熙走上了治学之路,为他从事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B文中提到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等先生,既为了说明王运熙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 与众不同,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地位。C “从 1978 年到 1996 年” “1983 年到 1996 年” “从 1978 年至今”等具体时间,使文中所述情况显得十分真实,突出了王运熙进行学术研究的持久。D王运熙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 ”表明他喜爱的是读书。他认为如果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所以他乐居陋巷。E

10、“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是王运熙先生的写照。夏花绚烂比喻他活着的时候贡献卓越,若秋叶静美是说他去世时平静安然。3文中多处引用了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这样写有哪些作用?(6 分)4王运熙是怎样理解“学术创新”的?文中谈到了他的哪些学术创新?请简要概括。(6 分)5本文的题目是“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 ,你怎么理解王运熙先生的“平淡”与“有丘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8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商海沉浮,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在商业世界的惊涛骇浪中,迷失自己航线的企业不计其数,而能够穿越风暴奇迹般地起死回生的,

11、却屈指可数。B虽然还处乍暖还寒时节,但追逐潮流的时尚人士,早已纷纷身着奇装异服,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美,酝酿出春季的风情。C改革换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D每次医改都会历经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步子迈大了,要提防摔倒;步子迈小了,又体现不出改革的意义。这种患得患失的谨严态度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负责。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由于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接待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B质检总局近期组织进行了本年度第三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12、共抽查了 22 个省的360 个加油站销售的 360 种车用汽油产品。C此次检测将通过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健康体检,引导居民合理饮食,最大限度地降低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的发病。D由于各方面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比较多,需求比较旺盛,美元贬值,影响到国际市场的石油、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价格上涨。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在现代技术的作用之下,人们被抛进了陌生的城市, 。 , 。 。 , ,“利”字当头,除此之外,全是鬼话。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的确需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守望。只有这样,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把交往的对象仅仅当作工

13、具来满足自己的自利目的除此之外,人性物化也是交际物化的原因之一在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陌生化”、“我是谁”是生活的普遍感觉交际的唯一目的就可能变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由于没有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等制约A B. C. D. 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6 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 80 个字。(3 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 40 个字。(3 分)卷(100 分)四、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 理道德观念、中医 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 风尚、民族

14、性格特征 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绵延 170 多万年,分 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 4 个发展阶段,推出 6 万多种传统菜点、2 万多种工 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 疗保健有密切的 联系,在几千年前有 “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 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 调和的境界说。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

15、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 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 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 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 汉时,皇 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 “葱韭菜茹”, 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阴阳五行” 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 五果”的固定模

16、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 ”(礼记),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 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 天人合一” 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 发点,如 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 、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 的境界。“中和之美”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 “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 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 中和

17、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 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 饮食生活。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 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 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 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 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 财富。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10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

18、性格特征等。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 170 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

19、 ,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味”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 “五肉” “五菜” “五果”的固定模式。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 ,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C “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

20、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D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五、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成丰三年进士, 选庶吉士。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服阕 ,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霹远奏留军,特旨授 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 语众曰:“与诸君共事久,今 库馈诎,徒手 归、奈何? ”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 ”遂去。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

21、使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闻,令击河北宋景诗。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级。又明年,迁布政使。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干议,皆得恩旨留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时捻趋海澨,李鸿章建议筑墙胶菜河,宝桢会军蹙之。六年,东捻走潍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河,宝桢以闻。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职留任。先是东军守潍河,本皖将潘鼎新汛地。皖军甫南移,而北路遽失。诏斩心安,宝桢抗辩,乃宥心安而责鸿章;宝桢 复屡疏相诋,于是上益 责鸿 章忌刻纵寇矣。明年,西捻 趋定州,近畿震动。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

22、三千, 赍五日粮,倍道北援,捻遂南 溃。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 寇, 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安得海者,以阉人侍慈禧太后,颇用事。八年秋,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所过招纳权贿,无敢 发者。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安得海犹大言,谓:“ 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日:“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 ”奏上,遂正法。光绪二年,代吴棠署四川 总督。 成都将军恒训覈覆堤工,亦摭及盐运病商民、流弊大,宝桢抗辩。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寻

23、予实授。宝 桢弥自警勖,益 兴积谷,严督捕。治蜀几十年,初莅事时,郭内月有盗劫,至是诛匪几尽,声 为道不拾遗。十一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 贵州建祠。宝桢严刚有威。其初至山 东也,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 颇贵 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友堂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敬铭闻之,大称异,至之日,亲迓于郊。自是事无大小,皆咨宝桢而后行。至今言吏治者,常与沈葆祯并称,尤励清操。 丧归,僚属集赙,始克成行云。子五人体常尤著名,官广东布政使。(节选目清史稿有删改)【注】捻即“捻军” ,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 褫:剥夺。 汛地:军队驻防之地。1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

24、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 诎:穷尽,匮乏。B坐法再干议 干:干预,干涉。c宝桢会军蹙之 蹙:逼近,迫近。D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 著:登录,登记。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 /其强为改容加礼B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 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C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D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

25、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掠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1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丁宝桢散尽家财招募壮士保卫乡里,在遣散壮士时,他直言亏欠的饷银无法偿付,大家 有感于丁宝桢毁家纾难的无私付出,纷纷放弃饷银离开。B丁宝桢早年宦海浮沉,多次被贬,曾因与捻军长期对垒时修筑防御工事不利,被革职留 任,因为直言上谏,保护了王心安,却使皇帝错误处罚了李鸿章。C同治七年,西路捻军进攻到京城附近,丁宝桢率领一千骑兵,三千步兵,火速北上,转 战数地,收复失地,得到皇帝的屡次褒奖,加官为太子少保。D丁宝桢性情刚正严明有威严,不屈服于权贵,磨砺自己清廉的节操,家无余财,后世说起官吏的作风和治绩,经常把他和

26、沈葆桢放在一起来称赞。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体,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2)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寻予实授。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六、古代诗歌阅读(12 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7-18 题。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 绝,嗟君万里行。河 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 龙泉 剑,流落在丰城。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 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公元 698 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

27、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 ,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17.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18.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6 分)七、作文(6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 树的枝头有一个 简陋的鸟巢, 鸟巢里有一只鸟儿虽终日忍饥挨饿,艰难 度日,但仍不愿离去。一日,大漠刮起了风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这只可怜的鸟儿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藏身之处,在 飞行数百公里后,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

28、实缀满枝头。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福建师大附中 141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暨模块考试卷参考答案一、.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4)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二、2.选 A 给 3 分,选 E 给 2 分,选 C 给 1 分。 (B 项“王运熙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与众不同”不准确,与另外几位学者做对比,是为了体现王运熙学术观

29、点见解独到,自成一家。C 项“突出了王运熙进行研究的持久”的说法不准确。前两个,可以说突出了王运熙进行研究的持久,后一个则是说他居于 48 平方米的旧房子时间很久。 D 项这句话表明王运熙专心学问,甘于淡泊,他认为学术研究比物质享受更重要,但他并不认为“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 。 )3.用王运熙自己的话能从正面直接体现王运熙的学术观点和人生追求;引用詹福瑞、杨明等人的话,借其他专家教授之口侧面体现王运熙高贵的人格和治学精神;使文章内容更具真实性,使评价更具权威性。(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共 6 分)4.对学术创新的理解:求实即是创新,收集、整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

30、解,这就是学术创新。 (2 分)主要学术创新:对文心雕龙一书的性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和美学著作。对刘勰所谓的“风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对“建安风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运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学术创新理解 2 分;后面三个例子及解说各 2 分,答出两个即可得满分。 )5.来源:Zxxk.Com“平淡”指王运熙先生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王运熙先生的为人,甘于淡泊,安贫乐道。先生的治学态度,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

31、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 (或: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 (或: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有丘壑”指王运熙先生各方面的成就巨大。学术贡献。主持语言文学所,先后编辑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学术创新。忠于学术,对治学有自己的理解;对一些学术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产生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培养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意思对即可)

32、(共 8 分)三、6.A。A.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B. 奇装异服: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C.: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不能带宾语。D.患得患失: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7.B。A. “增长”主语残缺。C.“降低-发病”搭配不当,应该为“降低-发病率” 。 D.主语缺失。 “影响到-价格上涨”句式杂糅。8.A,先谈陌生化,后谈人性物化。9.(1)画面正中有一个餐桌,表明该家庭正要搞家庭聚会,餐桌旁两男子和一女子低头自顾自在玩手机,看到这种现象,老人紧握拳头非常气愤,摔坏了盘子,并说:“你们就和

33、手机过吧!”(3 分)(2)批评了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人们总是低头玩手机而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的现象。(3 分)四、10.C,“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表述错误。由第 7 段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而不是“影响了 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11.D,由第 4 段可知,D 项将原文“古代的中国人”说成“中国人”,扩大了范围。12.B, “只要就”关联词语错误,原文第 5 段中是“只有才” 。五、13D ,对“著”的解释有误,应是“ 显扬 ”之意。14C,文中先写僧格林沁的倨傲,接着写丁宝桢的傲骨铮铮。参考标点符号: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

34、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15B ,无中生有, 处罚李鸿章一事称不上是错误处罚。16 (1)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来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 (夙,向来;高,推崇、看重;乞休,请求退休;自代,代替自己;以上四处各 1 分,大意 1 分)(2)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想法。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警惕勉励,更加注重储存粮食,严厉进行督责搜捕。(被动句式 1 分,寻、警勖、严各 1 分,大意 1 分)【参考译文】丁宝桢,字稚璜,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考

35、中进士,被 选作庶吉士。因母 亲去世在家居住,恰逢遵义的杨隆喜造反,丁宝桢倾尽家财招募了八百壮士保 卫家乡。服丧终了,恰逢苗民教匪叛乱蜂拥而起,巡抚蒋霨远上奏朝廷,申请让丁宝桢 部留在平乱军中,皇帝特别下令授予他编修一职。丁宝桢又增加招募,士兵总数到了四千人,收复了平越、独山等诸多城池,咸丰十年,被授予岳州知府,才遣散了招募的军队。 亏欠的饷银非常多,就把五百两银子放在桌案上,对大家说:“我和各位在一起共事很久了, 现在府 库的钱粮短缺,你 们空着手回家,怎么办?”大家流着泪说:“您不惜捐献所有家产,解救国 难,我们还怎么敢有另外的请求?”于是纷纷离开。同治二年,擢升山东按察使,恰逢僧格林沁在鲁、豫两地统帅军队,命令丁宝桢攻击河北宋景诗,不久丁宝桢被弹劾擅自倡议招抚,兵部审议决定将其降 职三级,又到了第二年升迁做布政使。僧格林沁在曹州战死,丁宝桢因犯了干预朝议 而犯法,都得到皇上的恩典赦免留任原职,于是谏官们又搜集罗织了其他的罪名来弹劾他,此事投送到曾国藩 处,曾国藩向皇帝禀告说他无罪。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来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 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当时捻军逼近了海 澨,李鸿章建议在胶莱河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