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新会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细则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根据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府 201725 号)精神, 结合我区实际 ,制定本实施细则。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及全市卫生与健康暨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 卫生与健康工作方 针,围绕 建设健康新会,以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使命,坚
2、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落实政府领导、保障、管理、监督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医疗卫生均衡发展。强化医药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协同性、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基础性制度,健全组织领导、财政投入、价格形成、人事薪酬、人才队伍和信息化等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建设卫生强区和健康新会目标。二、工作目标 2 到 2018 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
3、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有效解决城乡、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全面实施;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医疗救助、社会救助、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人事薪酬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就医秩序明显好转,群众看病就医总体负担持续减轻。初步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 2020 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补短板任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站全面达标,区级公立医院“龙头” 作用明
4、 显强化,分 级诊疗制度全面建立。基本 实现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运行科学化、监管法制化和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健康服务业发展实现预定目标,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全民共建共享。三、主要路径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组织领导,明确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以体制改革为抓手,促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 联动,形成改革合力。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抓手,改革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基础、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整合和预防、医疗、康复间的横向整合。建立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的分 3 级诊疗制度,实施统一的临床路径和双向
5、转诊制度,落实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加强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落实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完善药品耗材采购制度,促进形成合理的市场采购价格。建立综合监管制度,强化全行业监管。健全符合行业特点的财政投入、价格形成、人事薪酬等制度,完善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绩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四、重点任务(一)整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构建协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6、。1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协同。坚持以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规划约束。统筹规划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区域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中医机构网格化、服务一体化格局。到 2020 年,区级公立医院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 1.8 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站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 0.9 张;全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2.8 人、注册护士数 3.5 人、公共卫生人员数 1 人;全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 3 人。依据常住人口原则上设置提升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7、服务能 4 力建设。利用资源重组、举办分院、合作办医等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城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资源缺乏或服务能力薄弱地区延伸、转移。重点培育若干家以资产为纽带、具备一定规模、学科优势鲜明、区域辐射能力较强的纵向整合型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实现服务、信息、付费和机构的整合。鼓励城市医院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合作、技术协作等形式,实现精准下沉、无缝对接和长效发展。加强妇产科、儿科、精神病、传染病、肿瘤、护理及康复等专科医院和中医医院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编办、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下同)2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管理。
8、推进 3 个紧密型“医联体” 试点建设,通过区级医院带动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支持带动村卫生站的有效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并不断总结、推广“ 医 联体 ”建设,借 鉴深圳罗湖医院集 团等经验,探索医联体、医共体、医疗集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助网等多种组建形式。不同级别、类别医疗卫生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鼓励将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注重建立有竞争机制的医联体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编办、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落实强
9、基创优行动计划(20162018 年),各级财政在 20172019 5 年期间,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面建成中医药临床科室集中独立设置、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综合使用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完成现有区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强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建设,以及传染病、精神疾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到 2019 年,全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上限。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
10、初筛、儿科、精神疾病和老年病、中医、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 2018 年,完成 32 间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制订区级医院对口帮扶规划。全区二甲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每年派出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5%;选派人员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不低于 80%。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按照省的统一部署,落实城市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挂号费特殊政策。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局配合)4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坚持预防为主,将公共卫生安全纳入公共安全体系总体部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
11、公共卫生安全体制。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和残疾预防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精神卫生、职业卫生、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妇幼保健和计划 6 生育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关注残疾人、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城乡环
12、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落实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加强传染病专科门诊和预防保健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健全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密切协作、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提高传染病防控整体效能,促进临床与预防相结合。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环保局、体育局、残联配合)5大力发展和规范社会办医。通过公开设置规划、简化行政审批、放宽机构准入、推进
13、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医保同等对待、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促进融合发展、鼓励公私合作办医、规范公立医院改制等措施,以及落实税收政策、加强财政资金扶持、规范收费政策、保障用地需求、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手段,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高水平发展民营医院,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 7 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对于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鼓励举办中医坐堂诊所。推进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交流
14、、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鼓励全科医生举办家庭医生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端、专科医疗机构。到 2018 年,力争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诊疗服务量占总量的 30左右。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促进医养结合模式发展。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商局、民政局配合)6大力发展健康服务相关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保健服务、残疾人健康服务、商业健康保
15、险、医疗设备制造、保健食品生产、医疗保健旅游、中医药特色健康旅游等健康服务相关产业,促进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产业的五大融合。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在社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依托社区卫生和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医药电商跨界融合与发展,探索药品零售行业服务新模式。扩大健康领 8 域对外开放。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健康服务产业群。 (区发展改革局、医改办负责,区民政局、国土资源分局、卫生计生局、经济信息和商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旅游局、体育局、残联、金
16、融局配合)(二)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7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师提供技术支持的签约服务团队,采取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差别化签约等多种方式,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优化签约服务内涵,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政策,促进基层首诊。健全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家庭或居民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居民可在签约组合内任意选择一家医疗机构就诊。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
17、民付费分担,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到 2020 年,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大力推进残疾人健康管理,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残联配合)8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和双向转诊。按照省首诊病种范围要求积极落实基层首诊,依据省转诊指导目录、常见病转 9 诊指征、规范和流程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公立医院要为转诊患者优先提供服务,逐步建立预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预约号源机制。推进二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畅通向下转诊渠道。对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根据省部署安排
18、逐步将中医医院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满足人民群众首诊看中医的需求。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康复综合评定等 20 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卫生机构间建立协作机制,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推进“急慢分治” 格局形成。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9完善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建立分级诊疗、转诊审批、异地转诊和双向转诊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医保、价格等多种措施,促进形成合理就医秩序。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引导双向转诊。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促进患者有序流动。完善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
19、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合理引导就医流向,对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激励。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信息化管理平台。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医保药品目录同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医生可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局配合)(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10 10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简政放权、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建立“回归 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 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在方向、政策、引导、规划、评价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医疗行为、医疗
20、费用等方面监管力度,逐步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的管理。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健全政府办医体制,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协调政府办医职能,形成合力。加强对政府、军队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举办公立医院的全行业监管,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健全并落实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逐步实行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备案制管理,建立人员总额管理制度。健全院长选拔任用机制,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实行院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年薪制和考核问责制。加强医院院长职业化管理能力,建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 (区卫生计生局负责,区编办、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配合)11完善考核服务评价体系。配合省、市卫生与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为医疗、医药、医保精细化管理以及全人群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撑。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客观可量化的医疗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基金支付、薪酬总体水平、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等挂钩。建立健全公立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每年向社会公布收支情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价格、转诊、医疗费用和满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