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1)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2、人力资本二、单选1、在下列资源中, ()是第一资源。A自然资源 B 物质资源 C人力资源 D 信息资源2、下列资源中,按范围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 B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源C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D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3、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征是() 。A 智力性 B 社会性C 时效性 D 能动性4、人总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并具有自我开发的潜力,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特征。A可变性 B 生产性 C能动性 D 消费性5、人力资源自身所具备或应该具备的作用,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属性,
2、主要体现在吸纳、维持、开发和激励四个方面,这是() 。A人力资源的功能 B 人力资源的水平 C 人力资源的内容 D 人力资源的作用6、人力资源的实质是() 。A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B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称 C生产中最活跃的能动资源 2D形成财富的源泉7、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描述不正确是() 。A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结果B人力资源是一个存量概念C人力资本兼有存量和流量的概念D人力资源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的人口的总量B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的人口的总量C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
3、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D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9、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总是处于主动地位,是劳动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这一观点体现了人力资源的() 。A能动性 B 时效性C社会性 D 可变性13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体现了人力资源的() 。A能动性 B 时效性C社会性 D 可变性三、多选题1、现实的人力资源包括() 。A未成年就业人口B适龄就业人口C失业人口D暂时不能参加劳动的人口E老年就业人口2、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 。A研究的对象3B研究背景C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D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E计量形
4、式不同3、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A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源 B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C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被激励 D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做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E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4、下列属于人力资源作用的是() 。A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B人力资源是政治发展的的主要力量C人力资源是文化发展的的主要力量D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E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5、决定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 。A人口总量B人口基数C人口的年龄结构D出生率E死亡率6、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有() 。A教育B培训C规划D迁移
5、E医疗保健4四、简答1、请简述人力资源的性质。2、请简述人力资源的作用。3、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是什么?(2)一、名词解释人力资源管理二、单选1、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功能中, ()是核心。A吸纳 B 维持C开发 D 激励2、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C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D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3、人力资源发展最新阶段是() 。A发展阶段 B 整合阶段C反省阶段 D 战略阶段4、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从根本上说体现在() 。A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B有利于减少劳动耗费C有助于实现和提升企业的绩效和企业战略
6、的实现 D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5、关于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的陈述,正确的是() 。A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如何降低人力成本B 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比人事管理广阔 5C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为被动地适应生产的因素 D 人事管理是在 20世纪 7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6、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A 吸纳 B 维持C 激励 D 安置7、在人力资源职能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 员工招聘 B 人力资源规划C 绩效管理 D 薪酬管理8、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作出预测,该活动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 。A员工招聘 B人力资源规划C绩效管理 D职位分析和胜任素质模型
7、三、多选题1、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区别在于() 。A管理视角B管理目的C管理地位D管理内容E历史渊源2、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是() 。A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全部B人力资源管理根本就不是企业管理的内容C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D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不了企业管理,不能解决企业管理的全部问题E 以上都不对3、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从根本上说体现在() 。A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6B有利于减少劳动耗费C有助于实现和提升企业的绩效 D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E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4、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目标包括() 。A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C
8、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D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E 成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四、简答人力资源的基本职能有哪些?(3)一、名词解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二、单选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特征是() 。A战略性 B 系统性C匹配性 D 动态性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求是() 。A战略性 B 系统性C匹配性 D 动态性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它会受到各种变量的影响。A普适性观点 B 权变性观点C配置性观点 D 层次性观点74、下列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更为系统和复杂。A普适性观点 B 权变性观点C配置性观点 D 层次性观点5、下
9、列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战略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求B系统性强调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C匹配性包括横向匹配和纵向匹配两个方面D动态性要求组织追求某种“最佳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二、多选1、德瓦纳、福姆布龙和蒂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他们把人力资源管理也划分为() 。A战略层B管理层C操作层D降低成本类E提供员工承诺类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包括() 。A普适性观点B权变性观点C配置性观点D系统性观点E动态性观点三、判断1、人力资源管理的四项功能中,维持功能是基础。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特征是系统性。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0、的核心要求是匹配性。4、权变性观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它会8受到各种变量的影响。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系统性、权变性和配置性三种主要观点。6、匹配性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特征。匹配性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总体战略的匹配。7、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一致的。8、与人力资源的数量相比,人力资源的质量更重要。9、在比例上,人口资源最大,人才资源最小。10、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11、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12、工作分析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13、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14、人力资源质量
11、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甚至不能代替。第二章(1)一、单选1、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A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D弗鲁姆的期望理论2、不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弗鲁姆的期望理论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C洛克的目标理论D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9A经济需要 B 精神需要 C社交需要 D 成就需要4、符合社会人假设的是() 。A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B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C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D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
12、制二、多选1、符合 X理论的是() 。A大多数人生性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B大多数人都缺乏进取心和责任心C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易受别人影响D人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E多数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物质和安全需要2、符合 Y理论的是() 。A大多数人愿意对工作、对他人负责B一般人并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工作C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易受别人影响D人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E多数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物质和安全需要3、符合社会人假设的是() 。A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B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C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D人们能够自
13、我激励和自我控制E们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 。1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激励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6、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A人性假设理论B人本管理理论C激励理论D系统理论E人力资本理论(2)一、名词解释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二、单选1、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分析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环境的复杂性和()。A环境的综合性 B 环境的稳定性 C 环境的动态性 D 环境的重要性2、虽然因素的数量变少的,但是变化程度却比较大,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 。A低度不确定性环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