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 ( 20_ _届)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I 摘 要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茶叶出口量增长,结构有所调整,出口价格开始回升和市场有所扩大,跨国经营开始起步的现状。浙江茶叶出口的主要 面临茶叶进口国非关税壁垒日益森严;卫生质量意识淡薄,加工条件差;出口茶叶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等问题。通过近 3-5 年的数据分析,得出浙江省茶叶出口企业分别受到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是提高了浙江省茶叶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了浙江省茶叶产业结构的升级,强化了行业的管理体制和为浙江茶叶出口创造新的
2、增长优势。消极影响是影响了浙江茶叶出口竞争力和市场准入。 面对绿色壁垒浙江茶叶出口应采取加大茶叶科技投入,加快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抓好茶园农残管理,加强出口茶叶农残检测;提高生产水平和茶叶品质等相应对策 。 关键词: 绿色壁垒;茶叶出口;影响;应对策略 II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that the amount of growth in tea export , when the structure has been adjusted, and export prices began to rise and the market h
3、as been expanded, and the transnational business started systematically. Zhejiang Tea exports face strict non-tariff barriers of major tea importing countries increasingly; with sanitary qual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poor processing; low level of exporting tea, but not much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4、 to be manufactured. According to the datas from three to five years, leading to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Zhejiang tea export corporation. the positive impact beside Zhejiang tea exports increase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engthen
5、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dustry of Zhejiang tea export growth to create new growth advantages. The negative impact is which influence the Zhejiang tea exports of competitiveness and market access. Increase the technology investment should be taken in consideration when facing the green tea e
6、xports barriers in Zhejiang tea exports, as long as the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 production basement; Grasping the tea pesticide management and pesticide residues;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levels and quality of tea is also considerable. Key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Tea Export;Influence
7、;Measures III 目 录 1 绿色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 1.1 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 .1 1.1.1 茶叶出口量增长,结构有所调整 .1 1.1.2 出口价格开始回升 .2 1.1.3 市场有所扩大,跨国经营开始起步 .2 1.2 浙江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2.1 茶叶进口国非关税壁垒日益森严 .3 1.2.2 卫生质量意识淡薄,加工条件差 .3 1.2.3 出口茶叶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4 1.2.4 国外绿茶市场竞争激烈 .4 1.2.5 企业无序竞争越演越烈 .4 2 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双重影响 .5 2.1 积 极影响 .5 2.1
8、.1 提高了浙江省茶叶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 .5 2.1.2 推动了浙江省茶叶产业结构的升级 .5 2.1.3 强化了行业的管理体制 .6 2.1.4 为浙江茶叶出口创造新的增长优势 .6 2.2 消极影响 .6 2.2.1 对浙江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 2.2.2 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7 2.2.3 对浙江茶叶出口企业效益的影响 .8 3 茶叶出口绿色壁垒的国别分析 .10 3.1 摩洛哥 .10 3.2 日本 .10 3.3 欧盟 .11 3.4 总结 .12 4 浙江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14 4.1 加大茶叶科技投入,加快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14 4.2 抓好茶园农残管理
9、,加强出口茶叶农残检测 .14 4.3 提高生产水平和茶叶品质 .15 4.4 积极进行国际认证 .15 IV 4.5 充分利用 WTO 原则 .15 4.6 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出口企业间联合 .15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1 浙江是一个经济外向型省份 ,外贸依存度较高;而茶叶作为浙江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 ,其出口的持续发 展也受到广泛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强劲态势,无论是出口数量,出口创汇能力还是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近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利用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实施绿色工程、品牌工程、茶厂优化改造工程等途径,浙江省茶
10、产业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茶业已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且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全省山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以及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也为我国茶叶出口屡创历史新高做出了贡献。 1 绿色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 1.1.1 茶叶出口量增长,结构有所调整 近几年浙江茶叶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但是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浙江茶叶出口也面临挑战。( 2007 年 -2009 年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变化见表 1) 表 1 2007-2009 年数据变化 出口量(万吨) 占全国出口总量( %) 出口金额(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金额( %) 2007 年 9.92 59
11、.65 1.8 亿 52.94 2008 年 16.7 56 3.64 亿 53 2009 年 2.4 48.2 5121.2 万 54.2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2007 年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2.47%和 8.21%; 2009年比 08 年同期下降 7.8%,金额比 08 年全年增长率低 13.1 个百分点。 从出口茶叶的品种类别看,出口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绿茶、花茶和乌龙茶,其中花茶出口增幅最大。绿茶出口数量及金额同比增长 15.14%和 24.69%;花茶出口数量及金额同比增长 118.9%和 53.36%;乌龙茶出口数量及金额同比增长 35.01%和 3
12、4.73%。浙江省的西湖龙井、安吉白茶、松阳银猴、羊岩勾青、长兴紫笋茶等众多名优绿茶也都增加产量。从结构分布比较,眉茶、珠茶等传统绿茶的出 口比例有所下降,而花茶、袋装茶、非茶类替代品以及茶叶深加工2 产品等附加值较高的茶叶制品的比例正在提高。 1.1.2 出口价格开始回升 浙江茶叶出口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数量不断增长,但出口茶叶价格曾一度严重下滑, 2002 年跌至最低,平均每吨出口成交价仅为 1211.9 美元。可从报检的茶叶出口单子看到变化: 2010 年 1 月到 10 月,绍兴茶叶出口单价为每千克1.97 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0.06 美元。 2010 年 4 月份大佛龙井茶价格指数
13、为258,比去年同期增长 26.47%,比上月下降 44.87%。 2010 年新茶上市早但开市价 略低于去年,在 800 元 1200 元 /公斤左右,大多以浙南地区的乌牛早品种为主,本地每公斤大佛龙井茶价格比外地龙井高出 200 元左右。 3 月 10 日,本地 (大佛 )龙井 43上市才两天就遭遇冻害,茶价随即就上涨 100 元 200 元 /公斤,高品质的茶价达到 1600 元 /公斤。 2010 年,白茶龙井价格涨幅抢眼,每公斤上涨 50%以上,质优的白茶龙井售价均在 2000 元 /公斤以上,但是市场仍然供不应求。 1.1.3 市场有所扩大,跨国经营开始起步 浙江省现有茶叶精制厂近
14、 400 家,其中直接从事出口茶叶加工的企业有 120多家, 2005 年底前拥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有 30 多家,占全国绿茶出口企业的70%,加工总量近 30 万吨,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l家,年加工量达 4 万吨;省级龙头企业 2 家,年加工量 2 万吨;有万吨以上加工能力的企业 10 余家。这些大、中型加工企业己全部完成改制,普遍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且已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轨道。浙江茶叶出口加工企业 70%集中于绍兴地区,区域特色十分明显。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2007 年茶园面积达 160 万公顷,产量达 114 万吨,产值 260 亿元,名优茶产量达 30
15、 万吨,内销数量超过 80 万吨, 比上年增长 11%,销售金额达 320 亿元,比上年的 205亿元增长 28%。 浙江现与世界上近 6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主要是摩洛哥、俄罗斯、塞内加尔、阿富汗、日本、欧盟等和我国香港地区,主要出口茶类有珠茶、眉茶、蒸青茶和名优茶等。其中高档眉茶出口主要集中在西非和摩洛哥市场,中档眉茶出口中亚市场,茶片出口美国和尼日利亚市场;珠茶出口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市场 (传统大额贸易和各档定牌包装茶叶 ),中档珠茶主要出口中亚市场及独联体等国家,珠茶出口以客户定牌小包装为主;蒸青茶出口主要集3 中在日本,小部分销往欧盟;龙井茶 销往德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等;红
16、茶主要出口到美国;花茶主要出口到俄罗斯。近年来,有机茶出口更保持了 50%以上的高速增长,出口欧盟茶叶连续 3 年保持全国前列。同时,浙江省部分茶叶企业己开始在国外开办茶叶分厂或经营公司,为创立中国绿茶的自有品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2 浙江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茶叶进口国非关税壁垒日益森严 欧盟 2000 年 7 月 1 日实施新的农残检测标准,新标准不仅涉及农药种类 (55种 )多,而且 MRL(最高农残限量 )非常严, 2002 年初,德国、英国、荷兰、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又提高茶叶进口茶叶 农残检测标准,导致浙江茶叶出口欧盟数量下降、单价下跌、创汇额下滑,农残、重金属和有害
17、微生物已成为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 虽然农业部已禁止 21 种农药在茶叶上使用,但在检测中发现,浙江的极少数地区的个别生产者仍在使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茶用农资经销点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农药、肥料混放,有机茶专用农药、肥料未获认证;农药商品名繁多,主要成分标识不清,易使茶农误用。茶叶加工小企业过多,设备比较陈旧,厂房简陋破旧,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卫生较差、技术落后、质量意识淡薄、管理粗放等状况,造成再次污染的隐患仍然存在。 2007 年 9 月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了浙江省 8 家企业的 8 个批次的茶叶产品,合格 3 批次,合格率仅为37.5%。全国除浙江以外的其他省市的茶叶平均合格率为 78.6%
18、,浙江省与其他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不合格的 5 批次产品中,有 3 批次产品为农药残留超标, 2 批次产品的铅含量超出标准规定的 4 倍。据悉,按照国家农业部的文件规定,禁止“三氯杀瞒醇”和“氰戊菊醋”等用于茶叶生产。但在 3 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了“三氯杀瞒醇”或“氰戊菊脂”。此外, 5 批次不合格产品的“感官品质”均不符合标准要求。茶叶“感官品质”是指茶叶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的 质量,它是衡量茶叶档次和饮用价值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本次抽查的不合格产品,主要表现为质量等级达不到产品包装上明示的等级,不具备明示的茶叶等级应有的品质特征。 1.2.2 卫生质量意识淡薄,加工条件差 4 出口
19、绿茶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卫生较差、技术落后、意识淡薄、管理落后等问题。出口茶叶的内质存在茶汤色泽深红暗,沉淀物多,外形规格杂乱,等级不清,色泽灰暗等问题。 1.2.3 出口茶叶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浙江目前茶叶出口的总体数量多,但出口商品层次比较低。集中体现在出口的多为中低档绿茶和初级产品,缺乏国 际知名品牌。浙江的茶叶出口主要以茶原料为主,多数产品充当国外品牌原料,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茶叶深加工产品及高附加值茶制品的开发明显不足,茶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茶企业品牌意识低下,自有出口品牌少,迄今为止,尚未培育出 1、 2 个具有相当市场份额的茶叶品牌。出口茶叶的层次低下,直接影响
20、茶叶的出口价格。 1.2.4 国外绿茶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等国绿茶产量持续增长,虽然国外绿茶尚难在品质上、风格上与浙江茶叶形成竞争,但在价格和低农残上比浙江茶叶更有优势,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浙江的国际茶叶市场 份额。 1.2.5 企业无序竞争越演越烈 外贸公司之间,生产企业之间,外贸公司与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之间的价格无序竞争越演越烈,出口价格一降再降,造成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导致茶叶生产经营贸易等秩序混乱不堪。 浙江省茶叶虽然生产总量大,但经营规模小。小规模生产,使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困难,机械化水平低,茶叶质量难以稳定,市场竞争力弱,并且容易造成无序竞争。虽然
21、近年来,行业协会做了一些工作,情况有所好转,但当短期利益可能遭受损失时,竞相压价现象仍时有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遏制办法。 5 2 绿色壁垒对浙 江茶叶出口的双重影响 2.1 积极影响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带给浙江省的出口贸易的确会带来冲击和挑战,但它的正效应也不容忽视。绿色壁垒加速了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浙江省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浙江省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环保经验,引进绿色生产技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1 提高了浙江省茶叶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 绿色壁垒的实施和环境有关,发达国家通过复杂的绿色技术法规、绿色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等一系列措施来限
22、制非绿色产品的输入,绿色壁垒使浙江很多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出 口受阻和被退货的尴尬情况。与此同时,浙江出口企业也开始反思,逐步增强了环保意识。据有关检测部门统计,自欧盟实施新的最高残留标准以来,浙江主动检测茶叶农残的企业大幅度增加。如我国著名的茶叶专业外贸公司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曾因为发生茶叶卫生指标不合格而被退货的质量事故。因此,该公司斥资购买高级仪器,设立茶叶卫生质量监测室,严格把好货源卫生质量关,并且在出口装箱前,又按进口国的标准进行严格自检,很好地消除了产品质量隐患,确立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质量信誉。 2.1.2 推动了浙江省茶叶产业结构的升级 浙江省茶叶出口 历史悠久,但尚未摆脱经营出口
23、散装原料茶的局面,茶产业生产和加工的规模较小,自有出口品牌少,以价格竞争为主。在茶叶出口中,除骆驼牌、皇帝牌等少数品牌茶叶外,其余出口茶叶是以给外商供应原料的方式出口的,属于简单加工、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这些初级产品对自然资源和生产原料的消耗大,技术水平低,环保含量不高。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耗为原则建立的,浙江省大部分产业之所以遭遇绿色壁垒就是因为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茶叶出口企业如果能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不断引进国外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产品的环保技术含量,开展产品的 深加工,提高产品的档次,从而提高竞争力。企业的这种个体行为最终会带来浙江省茶叶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为浙江省茶叶出口的长远发展带来正面效应。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