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2012 年 5 月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课 题 组 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课 题 组顾 问:翟 彦 贵阳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袁再清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会长组 长:陈泽炎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何晓军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主任副组长:李智玲 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主任邓召云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副主任成 员:张万春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魏士洲 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邓理青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招商处处长戴 祎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
2、经协处处长 邓发明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市场处处长刘 飞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会展处处长何 燕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副主任科员钟佳健 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目 录 I目 录序 言 .1一、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3(一)会展经济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初步形成 .3(二)场馆建设实现突破,硬件条件大为改善 .3(三)政策性规章相对完备,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4(四)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会展活动特色鲜明 .5(五)场馆布局尚待完善,整体实力亟需提升 .5二、发展环境分析 .7(一)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71. 国务院 2 号文件带来重大历史
3、机遇 .72. 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会展业坚实基础 .73. 重要的地理区位与良好的交通前景 .84. 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巨大的活动潜力 .85. 市政府高度重视可望实现后发赶超 .9(二)发展的威胁与挑战 .101. 全国会展竞争局面严峻 .102. 会展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113. 会展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12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基本原则 .13(三)发展目标 .14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目 录 II1. 总体目标 .152. 分项目标 .163. 年度指标 .17四、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 .19(一)抓住贵阳市的发展契机,努力
4、构建会展活动大平台 .19(二)突出夏季会展名城目标,发挥各区县优势做好大布局 .22(三)发挥生态文明城市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会展大项目 .26(四)推动落实各项相关建设,完善会展硬件设备的大配套 .27五、保障措施 .30(一)理顺会展机制,构建优良环境 .30(二)完善鼓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31(三)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基础 .32(四)发展会展主体,培育内生动力 .32(五)扶持品牌项目,形成骨干力量 .33(六)做好宣传推荐,吸引会展项目 .33(七)注重教育培训,充实人力资源 .34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序 言 1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5、)序 言会展业是会展活动策划、组织、运营、服务业态的总称。会展活动包括会议、展览、节庆、赛事、演艺等以人群聚集、相互交流为特征的多种活动形式。按照我国国民经济的分类,会展业归属商务服务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会展业也被列入文化创意产业范畴。会展业是我国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会展业在促进相关产业信息交流、技术推广、产销对接、国际合作等方面作用显著;在拉动相关服务业方面效益突出;在克服金融危机,促进内需消费,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综观全球,凡是国际上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和世界城市也是世界会展名城,诸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法兰克福、慕尼黑、米兰、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
6、香港等。由于会展业所具有的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等特征,会展活动日益成为城市发展中卓有成效的功效平台和媒介载体,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作用显著,得到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多把会展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十二五 ”时期是 贵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 键期,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序 言 2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积极推进期,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明显加速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特别是2012年1月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 2号),为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贵阳市会展业
7、超常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大力发展会展业,对于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都将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会展业在构建贵阳市“绿色经济生态、宜居城镇生态、和谐社会生态、自强文化生态、友好自然生态”的过 程中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平台和手段。为此,根据贵阳市党政领导的指示精神,根据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订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的期限设定为2012年至2015年。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一、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3一、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一)会展经济快速发展,行业
8、规模初步形成 贵阳市会展业从无到有,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尤其是在 2007 年底,贵阳市委和市政府明确提出把“会展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产业之一”以后,会展经济开始起飞,贵阳市会展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形成。2011 年全市会展业综合效益达到 7.2 亿元,较 2010 年增加 25%,高出同期 GDP 增速 10 个百分点。2011 年全市共举办展会项目 34 个,其中 1 万平方米以上的品牌展会 6 个,占所有展会项目的 17.6%,展出面积共计 46 万平方米,观众82 万人次;接待会议 339 个,人数 8 万人次,其中国际会议12 个,占全部会议的 3.5%;举办大型节庆活动 4
9、场,人数 71万人次;举办大型赛事活动 14 场,参赛人数 1 万人次、观众35 万人次;会展企业数达 50 余家,包括策划组展、布展搭建和其他服务等类别在内的会展从业人员约 2000 人。(二)场馆建设实现突破,硬件条件大为改善为解决贵阳市会展硬件设施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市政府加快会展场馆的建设步伐。遵循“高端领先、绿色环保、综合配套”的建 设理念,于 2008 年底开工建设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并于 2011 年 1 月投入使用。该场馆规划用地 51.8 公顷,建筑面积 97.6 万平方米,总投资 29 亿元,其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一、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4
10、中包括建筑面积 23 万平方米(含室外 3 万平方米)的国际展览中心和建筑面积达到 6.5 万平方米的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为了充分体现 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理念,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建设,广泛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使其在建筑节能、生态环保等指标达到国家绿色生态标准和获得国际绿色生态评估认证。一个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完备、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会展综合区域初步形成,为贵阳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配合会展业的发展,贵阳市现已有星级宾馆 80 家、经济型酒店 140 家,可提供床位约 4 万个。随着新城区的建设,连接新老城区的主干道路顺利完工,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三)政策性规章相对完
11、备,管理体系正在形成从 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4 月,贵阳市政府在八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出台三个促进会展发展的重要文件,分别是: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加快发展贵阳市会展业的意见和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相关会展政策文件出台的速度和力度在全国城市中都是领先的。在市政府的领导下,2010 年 8 月成立的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对全市会展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会展业的管理与服务,用好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简化会展项目的登记备案程序,实行备案管理的“ 绿 色通道 ”和“一站式”服务;积极协调 市属各部门,共同做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
12、12-2015) 一、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5好对会展活动的保障服务,会展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并顺利运行。(四)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会展活动特色鲜明 贵阳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优势产业,为贵阳市开发会展项目奠定了基础。贵阳市已经拥有一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品牌会展项目,包括: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中国(贵阳)医药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贵阳避暑季活动(民俗节庆与旅游采购博览会)、中国拳击公开赛、观山湖灯会庙市、贵阳国际车展、贵阳国际啤酒节、中国舞蹈“荷花奖” 民间舞蹈大赛和中国贵
13、阳山地自行车大赛等。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展会在政府支持下进行了市场化运营的探索。(五)场馆布局尚待完善,整体实力亟需提升尽管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办展、办会的硬件条件,但在全市范围也还存在“ 场馆布局待完善,使用效果待提高,相关配套待完善”的问题 。 贵阳市会展业的整体实力也亟需提升。据初步统计,贵阳市现有的会展企业包括策划组展、布展搭建和其他服务等类别,注册资金总额约 1 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部分旅游、广告、文化、传媒等企业兼营或涉及会展业务。但全市会展企业规模悬殊很大,仅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一家的注册资金就大贵阳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2-2015) 一、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6大超过其他各家资金之和;会展企业的发展水平也普遍相对较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开业时的首个展会项目既是由贵阳以外的公司举办,并且其中大部分特装展台也都是由贵阳以外公司进行设计和搭建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