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语文三顾茅庐 周处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三顾茅庐 周处二. 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殷馗 ku 倥偬 kng zng 惜哉 zi 篡逆 cun 斡旋 w 猝定 c 补缀 zhu 窥之 ku 熟谙韬略 n to 入谏 jin 瞻 zhn 荐 jin 缚 f 谬 mi 彝 y 蹉跎 cu tu 不彰邪 y 所患 hun 邅迹虎 zhn 斩蛟 jio2. 词语倥偬:急迫繁忙。寰宇:全世界。隐居:旧时政治上失意的人或厌世的人避开官场,居住在偏僻的地方。贤士: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惆怅:伤感、愁闷。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概非凡。篡逆:古代臣子夺取君主的地位
2、。腐儒:指迂腐守旧的读书人。熟谙韬略:熟悉用兵的计谋。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也作茅塞顿开。乡里:家乡。也指同乡的人。暴犯:侵害。与之俱:同它一起(浮沉) 。皆为已死:都认为已经死了。前途尚可:今后的道路还是有希望的。人患志不立:一个人最怕的是没有坚定的志向。蹉跎:光阴虚度,这里指过时。改励:改过自勉。贵:意动词,以为贵,看重。3. 作者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著者刘义庆(403-444) ,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 6 卷,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 36 篇。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
3、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完全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是杂采众书而成。(二)阅读能力目标1. 学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2. 理解课文描写的特点和妙处。(三)写作能力目标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四)思想教育体会文章深刻的主题。三. 教师建议:学习三顾茅庐首先要了解三国演义 。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面的认识价值。故事源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
4、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学习周处要思考:为什么不直接改,非要让陆云说几句?虽然看上去很自高自傲,很强悍,其实骨子里仍然有一种自卑。这里突出他的自卑,再联系到孩子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傲的一面,但却把自卑藏起来。当面对自己的不足自己的弱项时,我们都会自卑。这个时候需要有人来安慰有人来鼓励。这里说是从思想上坚定了改的信念。四. 课文讲解:三顾茅庐(一)文章主旨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二)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通过司马徽之口,侧面表现诸葛亮的才学出众,为
5、三顾茅庐奠定基础。第二部分:(26 段)写一顾茅庐,通过记叙农人唱歌、童子对话、巧遇崔州平等事件,进一步衬托诸葛亮的超凡脱俗、才能出众。第三部分:(713 段)写二顾茅庐,通过记叙与诸葛均、黄承彦的会见继续衬托诸葛亮。第四部分(14结束):写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三)语句赏析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刘备两次欲见孔明而不得见,已经是跌宕曲折了。三顾时,孔明虽在,却又生出这一细节,一个小小的跌宕,尽现“三顾”之隆。突现了刘备之礼贤下士的仁德,也为后来孔明鞠躬尽瘁埋下了伏笔。(四)写作特点文章成功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塑造
6、人物形象。如:描写张飞言行的句子。语言: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二顾茅庐)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二顾茅庐)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三顾茅庐)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么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三顾茅庐)动作: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一顾茅庐)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 (二顾茅庐)关羽、张飞都不耐烦。 (三顾茅庐)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很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三顾茅庐)这些描写
7、张飞的言行在对比的衬托中更深刻地表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周处(一)文章主旨本文塑造了一个年少时,粗暴强悍,被同乡认为是本地“三害”之首,后来痛改前非,自勉自励,终为“忠臣孝子”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周处。(二)文章思路文章开篇介绍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后,接下来本该直接写他如何为害乡里,可作者却将笔锋一转,谈虎说蛟。乡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实际上是一个圈套,这是文意的再转。乡人希望三横余其一,不料三害皆除,是三转。处竟杀蛟而出是四转。乡里不庆贺周处凯旋,而庆贺他的死亡是五转。周处对此不恼不怒,由此产生悔改之意是六转。寻陆机,陆机不在,是七转。清河在是八转。周处想悔改却又担心无所成是九转。清河再劝
8、是十转。文章真可谓“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字变。 ”(三)周处的形象课文中所记载的周处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少年时横行乡里,是当地的一大祸害。人们劝他杀虎斩蛟,实际上想三害惟留其一。经历了杀虎斩蛟九死一生后的周处,猛然认识到自己才是乡里最痛恨的祸害,思想受到极大触动,从此改过自勉,终于成为忠臣孝子。(四)写作特点课文组织材料详略得当。课文对周处为害乡里写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却写得繁而实。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决定的,本文是一则名人轶事。它意在表现周处的改过自新,彰扬他的自改自励的精神,并借陆云的话阐述了“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
9、立,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而并非展示周处的恶行。周处为害乡里,只是作为表现周处的反衬之笔。(五)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 三顾茅庐是文学作品,它比隆中对多了许多细节描写,多了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更加细致地刻画出了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个性特点。第二题 周处杀虎只有一句简略叙述,而武松打虎则有详细的细节描写,因而后者更可信、更动人、更鲜明地表现了他的品行特点。第三题 1、或:有人。横:这里指凶强暴虐之物。 2、或:有时3、何:疑问代词,哪里。4、如何:文言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30 分钟)一、积累与应用1. 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10、终为忠臣孝子 为人情所患 B. 竟杀蛟而出 而年已蹉跎C. 为乡里所患 且人患志之不立 D. 处与之俱 将军宜枉驾顾之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 (2)何忧命名不彰邪 ( ) (3)处遂改励 ( )(4)因军务倥偬( )3. 翻译下面的句子(1)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2)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4. 读下面句子想想可用什么成语来概括。(1)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 )5. 写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句。徐庶进曹营 周瑜打黄盖 蒋干
11、盗书 张飞使计谋 诸葛亮皱眉头 6.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说明乡里人对周处的_。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表明周处还有_的愿望。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表现周处的_。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
12、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7. 这篇文章通过周处 (此处填一四字成语)的故事,说明了“_”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8. 周处被义兴人看作是“三害”之一,是因为他“_”9. 周处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被人们当作祸患而决心改过的?10. 本文叙事简明,说理深刻。陆云先用“_ _”予以开导和鼓励,后以“_ _”劝戒和鼓励。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对你有什么启示?(二)课外阅读杨修之死选段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
13、门阔耳。 ”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第三子
14、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
15、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11. 随着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文中找出并写在下面。12. 杨修建议工匠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13. 曹操自称“梦中好杀人”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原因?14. 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15. 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
16、心”?为什么?16. 对于杨修之死,有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杨修自己,有人认为因为曹操,请说说你的观点。【试题答案】一、1. D 2.(1) 希望 (2) 显扬,显著 (3)于是,就 (4) 急迫繁忙3. (1)古人很重视“为了追求真理,哪怕早上明白,晚上就死去”的精神,何况你的前途还有希望。 (2)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4. (1)三顾茅庐 (2)拨云见日 (3)如鱼得水5.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6. 害怕 为人民做好事 勇敢坚强 二、(一)7. 改邪归正 人患
17、志之不立8. 凶强侠气9. 杀蛟后从水里出来,听到乡里人以为自己在杀蛟中死去而互相庆贺的话,才意识到自己被乡里人当做祸患,而决心痛改前非的。10.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启示:要学习周处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或:人要立志,志向明确,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最终会取得成功的。(二)11. 甚忌之而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操大怒操见了大怒12. 因为他发现杨修能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曹操本就老奸巨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13. 不是,只是因为他不信任别人,生怕别人加害于他,不喜欢别人在他入睡时靠他太近而编的一个借口。14.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为了试探儿子的才干,竟不惜以他人的性命为代价。15. 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因为杨修已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16. 杨修:恃才放旷、不拘小节,不会审时度势,一味卖弄,更不懂得曹操的个性,屡犯曹操之忌,所以招致杀身之祸。曹操:老奸巨滑、心狠手辣,绝不允许别人猜中他的心思,更不愿别人插手他家里的立位矛盾,所以必杀杨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