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649.50KB ,
资源ID:840383      下载积分:5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8403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习资料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为本站会员(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习资料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

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 20072014 年全国各地所有高考历史试题,按人教版必修 3 各课顺序分解而成,试题排版工整合理、精美规范,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转载到其它网站、博客和 QQ 群交流,一经发现封锁其 IP,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高考真题分解栏目 必修 3 分课汇总(人教版)分解、整理:张秋鸿 龚哲山 陶得洋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

2、主义的传播一、选择题2014 年题组1 (2014上海单科35)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中西文化论战【解析】杜亚泉对于西方文明给以批判,肯定中国的 传统 文化,故 A 项错误;杜亚泉通过中西文明比较,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西方文明,陈独秀通过比较,结论却相反,故 B 项是最佳选

3、项;论战双方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 带来的冲击,故 C、D 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答案】B 项 3 分,C、 D 项 1 分,A 项 0 分2013 年题组1 (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2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C充分肯定了

4、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考点】新文化运动【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辨析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 传统重现光芒。可以判断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ABC 是对题干材料的 错误解读,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些信息。故正确答案选 D。【答案】D2 (2013海南单科1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

5、放潮流【解析】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 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都没有 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排除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向西方学 习之后,排除 B。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实现富国强兵,排除 D。【答案】C3 (2013上海单科25)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勃兴【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

6、想的代表人物 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故选 D。【答案】D2012 年题组1 (2012福建文综卷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 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 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3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解析】注意题干五四运动时,不是指的五四运 动,是一个大概念,这个场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打倒偶像要求民主,不要个人崇拜,启蒙要科学,不迷信,

7、具有理想思考判断的精神。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答案】D2 (2012上海单科卷22)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同时宣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因此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各种学说得到迅速传播,一部分知 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布尔什维克主义找到支持者”。【答案】D2011 年题组1 (2011天津文综5) 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

8、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 “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 查考生正确理解历 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两大基本口号。【答案】A 2 (2011浙江文综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

9、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 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4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解析】徐志摩“24 岁以前” ,即 1920 年以前, 这是做此题的前提。由此判断 A 错误,因 为 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本题的题眼为“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 。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 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 “德先生”(民主)

10、的影响。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据此,B 项正确,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 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D 项亦可排除。【答案】B3 (2011江苏单科5)某思想家在 20 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解析】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说明 B 不正确;20 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故 C 错误;“不忍现 在及将

11、来之民族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说明 D 不正确。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变革,否则 就会被历史淘汰。【答案】A 4 (2011安徽文综1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解析】题干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表面上 实现国家统一和推翻清政府。但对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却丝毫没有动摇。这种观点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 历史事实。排除 D。体 现了新文

12、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故选 A。作者 认识到中国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排除 B。题干主要阐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持否定态度,排除 D。故 选 A。【答案】A5 (2011山东文综12)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 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5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解析】义和团运动由局限性也有正义性、 进步性的一面,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的转变与中国不

13、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 1924 年,国民大革命 时期,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 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所以 B 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与题干 时间不符,排除 A 项。 1911 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 C。当时社会性 质没有发 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D。故选 B。【答案】B 6 (2011上海单科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解析】从题干的信息看,是号召青年人

14、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可以判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学 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故选 D 项。 A 项求强求富、 B 项变法维新、C 项共和革命分 别为洋务 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7 (2011海南单科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 “(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解析】扣住题干关键词“思想界”、 “出版界”、 “学潮”等可知思想领域、学生运动,从而推断出五四新文化运动,

15、其代表人物是 陈独秀。故 选 A 项。【答案】A 8 (2011浙江文综20)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1899 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 ,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19 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6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A B C D【解析】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 1921 年中共建立后,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6、是在 1917 年十月革命之后, 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 马克思也。 ”这一信息中可见 是正确的。【答案】B 9 (2011北京文综18)1923 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 27%,不欢迎者占 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 76%,不赞成者占 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20 世纪 20 年代北洋 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十分黑暗。十月革命为黑暗中的中国人带来了光

17、明,由于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 们开始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所以出现材料中大部分受 调查者赞成社会主义的现象。【答案】C 2010 年题组1 (2010福建文综17)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 “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解析】此题是观点理解型,解 题要决是把握观点内在本 质联系,李大 钊的这句话涉及到三个事物(概念)历史观、知识和历 史事实的解喻,其关系是后者受前两者影响,但都具有时代性,故选

18、A。【答案】A 2 (2010海南单科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 ”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7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解析】吴于廑强调人类历史成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 巴勒克拉夫说 20 世纪的历史历史是

19、“全世界的 历史”突出反映了整体史 观。 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 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答案】C 3 (2010广东文综16)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 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答案】B 4 (2

20、010北京文综16)1903 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 ”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经分析 应该是伴随启蒙思想的传入,作者认为国家政治命运不可寄托在神仙身上,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A。【答案】A 5 (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1)19021906 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 512 人,其中举人 62 人、贡生 48 人、生员 232 人、监生 84 人。这

21、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解析】首先京师大学堂(其前身是京师同文馆)是新式学堂,在新式学堂里又有 “举人”、 “贡生”、“生员”等这些传统的科举制度下的名号,这种新旧夹杂的现象,本身反映了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故不难判断选 D。学生如果知道 1905 年科举制废除的史 实,也 许更容易判断。【答案】D 6 (2010江苏单科8)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8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

22、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末清初民主思想潮流的理解。根据 题干提供的信息主张反对儒学,批判圣人之道,主张思想自由的思想家 应该是李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答案】D 7 (2010上海单科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7 世纪初期 20 世纪初期A

23、B C D【解析】将三个时间转化为春秋战国时期;隋唐前期;辛亥革命,答案自然一目了然。选 D。【答案】D 2009 年题组1 (2009全国文综18)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解析】从材料中的“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可以看出李大钊反对尊孔复古。【答案】B 2 (2009

24、上海历史20)1915 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 新青年 B 少年中国 C 青年杂志 D 每周评论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9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解析】此文出自陈独秀为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从 1916 年 9 月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青年杂志的 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答案】C 3 (2009福建文综16)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

25、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解析】此题目抓住关键信息民国八年五月五日即 1919 年 5 月 5 日,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 不符合史实政论性报刊清末早已有之, C 抨击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D 项五四运动中能够表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应该要到 6 月初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参与运动。【答案】B 4 (2009浙江文综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解析】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 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26、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因此本 题答案 C。【答案】C 5 (2009四川文综16)1918 年底到 1919 年 4 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 1919 年 4 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解析】A、B 两项不符合史 实;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 强的指导思想, 应是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27、应排除。【答案】C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0 页(共 22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6 (2009广东历史8)1929 年 5 月 4 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 “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解析】B、 C、D 三项的思想都未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学说。1929 年,大革命失 败后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其立场已经右转,因此他们视觉下所说的“ 过火”的思想指的 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答

28、案】A 7 (2009海南历史16)1920 年 9 月, 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 ”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解析】题干反映了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视角的变化。 “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实际上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 “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说明了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军国主

29、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 ”,即一 战的影响。【答案】D8(2009宁夏、辽宁文综 32)1942 年 3 月 30 日,毛泽东在 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解析】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总司令”一词的含义是解题关键。总司令即起到了领导作用而非亲自参与,由此排除 B、C 选项,建立党的早期 组织是五四运 动之后的事情,故排除。【答案】A 2008 年题组1(2008海南单科19)1920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