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2015 年版新教材)一、单项选择题(160 题)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 哲学与生存活动 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哪些派别的标准(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 论与不可知 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哪些派别的标准( C).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
2、 论和不可知 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这里,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是指( D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B )A静止 B运动 C存在 D发展6、在谈到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恩格斯指出“ 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化起直到思维。”这里的 “它”指的是( B ).A实践 B运动 C静止 D时间和空间7、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3、( B )A发展 B运动 C变化 D时间8、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C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 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9、“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B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 性和时空的主观 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 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 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 对性的 统一11、坛经“时有风吹幡动,
4、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C精神运动是物质 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2、科学家利用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C )A客观性 B有限性C相对性 D一维性13、“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表明( D )A时间的特征是人的体 验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 变
5、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1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表明的观点属于( A )A否则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 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 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和空间 的客观实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意识理解为“ 人脑分泌物” 的庸俗唯物主义16、人能够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 )A创造性 B计划性 C目的性 D指导性1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 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D )A意识和物质没有区 别B物质
6、决定意识,意 识依赖于并反作用于物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不 为物质所决定.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 脑中的直观 反映18、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是( D )A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有计划性 D承认规律的客观性19、人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 C )A创造规律 B消灭规律 C改变规 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D不受规律的制 约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 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这说明( D )A实践是人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B要从 实际出发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要遵循客观规
7、律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 结合的 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 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22、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一切以条件、地点和 时间为转移” 的观点。这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 C)A客观性 B普遍性 C条件性 D多样性23、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 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24、“
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体现了( B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 义的分歧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C可知 论与不可知 论的分歧 D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25、发展的实质是( C )A是一种运动 B是一种变化C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D是一种联系26、新事物是指( B ).A新生的事物 B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C从未出现过的事物 D受人追捧的事物2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2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D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 态 D源泉和动力29、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回答了( B )A世界究竟是什么存在的 问题 B世界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