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如何体现生命化课堂生命化教学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那么生命化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是何样态呢? 一、以生活体验为根基 生活的课堂 生活是人生的过程与体验。
2、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世界,他们以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应当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根基进行教学,强化师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完美生活,在春风化雨中使情感得以真切的体验、人格得以升华,使师生的生命得以生成。 生活的课堂常常致力于营造一种“生活态” 、 “生活场” ,即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相反,每个孩子都处在一种“亲临在场” 、 “深深卷入”的主动状态之中,学习成了有意义的生活。在国家课改试验区,一位教师执教识字 3 “木马、滑梯、火车、
3、山洞、转椅、荡船” ,就创设了有趣的生活情境:先让学生看图介绍自己认识的游园项目,引出要学的词语。因为词语的出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所以对学生而言识字犹如在逛公园,兴味盎然。紧接着老师亲切的一句“我们别光看,也去玩一玩好吗?”师生就共同进入了“演一演” ,瞧着孩子们煞有其事地“骑上木马” 、 “跑向滑梯” 、 “钻进山洞” ,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老师顺势一句“你最喜欢哪个游园项目,把你怎么玩的告诉大家,好吗?”这儿的“说一说”正好满足了学生表达的需求。教师欲给学生的语言训练已尽在其中,成为学生自我的生活表露。即使是到了最后的检查反馈阶段,教师仍让学生处于一种生活情境中。 “刚才小朋友玩得
4、很开心,还想玩更刺激的吗?先来试一试这边的高空跳伞吧” 。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把写有生字的“降落伞”贴在相应的“拼音垫子”上。 “快,还有室内寻宝等着我们呢!”教师预先将词语卡片贴在桌子下面,然后让学生找,找到的学生将自己寻到的“宝”读给大家听。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就因生活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 要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师生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人,不是戴着面具的人,是真心真意、有真情实感的人。儿童应是本真的儿童,教师应是本色的教师。教师的话语应是生活化的话语,教师的动作表情应是生活化的动作表情,以生
5、活化的形象带给学生真心、真情。儿童也应是生活中的儿童,是天真烂漫、幼稚可爱的儿童。我们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已经很久了,该到了“返朴归真”的时候了。 二、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知识生成的课堂 学生所学的知识由四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书本知识、教师个人世界的知识、学生个人世界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仅仅把别人的意愿和意识形态传递给学生的传声筒,学生也不会不加选择地把别人的意愿和意识形态内化于自身的文化结构中。我们在此所言的知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书本知识、间接知识,它包括对人的生命发展有价值的多方面的知识,是在书本知识和教师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之交融互动的
6、基础上生成的知识,它给书本知识赋予了生命的意蕴,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变动不居的教学活动中共同创构的知识。这些知识蕴含着师生双方各自的热情投入、隐性知识、思想意识等,并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新的知识,使知识得以生成。 生命化教学是一个不断自我出新、自我繁衍、自我生成的过程。作为一个生命体,教学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由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而生成的。生命力源于相互的作用,教学的生成性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诞生,又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展示其生命力的。生命力需要激活,教学生命力的激活在于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本质力量的相互作用。只有建构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生命才有其存在的空间,生命的发展才成为可能。学生是一个
7、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三、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生态的课堂 人的生长不是无情感的发展,而是富有情感体验的成长,并在不断成长中形成着人格。生命化的教学过程正是通过师生双方智慧的碰撞、人格魅力的影响而不断地体验着、升华着情感,促进双方的人格得以提升。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是充满情感、活力、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从各自角度体验着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并加以
8、内在的理解、感悟,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学生获得了新知,而教师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与职业生活,其生命活力在此形式下皆得以充分的表现。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在这种教学生活中,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的体验、人格的完善与提升的过程。 作为同是生命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必须具有人的正常的情感体验,对现实中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不是无动于衷,总有一定的态度表现,或轻松、愉快,或发怒、愤恨,或震惊、恐惧,或爱慕、欢喜等。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中,由于机械、繁琐、僵硬的训练,使得师生的自然生命时常处于支离破碎的境地,缺少正常的感悟,不能成为有血有肉的正常的人
9、。 四、师生、生生多向和谐交往对话的课堂 生命化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向交往、互动,在师生、生生间多向交往中,交往双方体味着双方的思想,智慧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中得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并从平等的、开放的对话中获得新的感受、新的理解和新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与生成。对于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促使自身知识也得以丰富或重新阐释,文化得以更新,生命整体得以多姿多彩。 对话是建立在民主、独立、平等原理之上的教师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
10、间精神的相遇、情感的交融。在平等对话的话语世界里,阅读是一种直抵心灵的悟对,习作则是悟对心灵后的情感释放。权威、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阉割了学生的灵性,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积极营造平等对话、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形成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共享生命对话的“师生场”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如果阅读是师生一同走进知识的热带丛林,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神探索,如果阅读是师生在情感和和风细雨中徜徉漫步,感受昔人时贤的悠悠情怀,如果阅读是师生联袂开展的大江漂流,共同体味人生之旅的风浪困厄,如果阅读是师生合作进行的发掘考古,品赏历史留下的神奇瑰丽,那么,这种心智对流
11、就会融汇新的境界;其间神秘莫测的发现,惊心动魄的体验,喜出望外的收获,赏心悦目的享受,会使“解放的旨趣”得到最佳的凸现和弘扬,会使师生共同浸润于自由、疏朗的幸福氛围中,沐浴在温馨、博大的人性光辉里。再者,是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文本是学生精神得以寄托与栖息的殿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其走进这殿堂寻找自我的过程。文本对话中找到的可能是一束思想的芦苇,一个灵动的智慧,一种悠远的情怀。他们会在有声有色有喜有忧的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往返,透过情感语言窥见精神家园的心灵世界;他们会从作家悲天悯人的精神世界中,从文人关切自然的情感空间里,寻找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性,或者自己甚感陌生或欲说不能、或“众里寻他
12、千百度”的自我;他们会与文人一起思考、探索,感受世事的纷繁与历史的凝重,体悟人生的况味和生命的精彩,从而共同承受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共同承担生命的脆弱和永恒。他们会在与文本乃至文本作家的平等对话中,感悟作者的感受,感悟作品的情感,感受作品的风格与情调,感受文本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借一双锐利的眼睛,借一个智慧的头颅,借一颗博大的爱心,共同建构和守护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是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的对话,是师生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对话是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五、师生生命共同经
13、历成长生命的课堂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获得成长或发展的必然场所,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创造别人的精神生命,也应该是自我精神生命的创造者。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教师每一堂课的体验和感受,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态度,每一堂课的教学水平,都是教师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直接体现。 这样,学生在教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存智慧的召唤下,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在不断获得知识、技能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教学中,以及在感受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丰富的体验、自我的满足与成长。 于是,生命化教学便促使师生通过共同的课堂活动的经历,在分享彼此的知识、方法;交流彼此的情感、理念;提高彼此的智慧、修养,实现彼此的共识、共享与共进之下拓展了课堂,使师生双方皆生成出新我,生命皆得以满足并持久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