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79.01KB ,
资源ID:882374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8823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大纲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大纲整理.docx

1、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精读小说1、 阿 Q 正传 鲁迅(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狂人日记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坟 、热风 、 华盖集 、 二心集 、 伪自由书 、 且介亭杂文 。(2)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了国人的魂灵,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 ,表达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主张。(3)分析阿 Q 形象和典型意义:形象:阿 Q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雇农,他性格质朴、愚昧而又狡猾,主要的性格特

2、征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自轻自 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意义: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出国人的灵魂,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4)分析阿 Q 的“革命”及其“大团圆”结局:革命:对革命的认识非常幼稚模糊,他假想的革命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 千百年来农民阶级“改朝换代”的旧式革命愿望。他对革命的向往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大团圆”:“大团圆”结局描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推翻了封建皇朝,没有改变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没有唤醒人民群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斗争,贫苦农民阿 Q 最终

3、成为牺牲品。(5)简析作品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小说对辛亥革命是作为阿 Q 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6)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传神的白描手法:现实主义特色:塑造了阿 Q 这一艺术典型。阿 Q 生活的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阿 Q 身上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劣根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战胜环境时的普遍性的精神特质。运用白描的手法,紧紧围绕着中心人物阿 Q 进行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了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

4、后的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2、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1) “创造社”发起人之一。 沉沦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分析作品的自叙传特点:2郁达夫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文学见解。小说是作家的“自叙传” ,主人公是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 ,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多抒发苦闷的情绪,表达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个性解放的要求。(3)分析作品中“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表达的思想:我和陈二妹的交往,就陈二妹而言,分为四个阶段。疑惧,戒备。信赖、同情。责备、规劝。消除误会,友谊升华。作品通过知识分子“我”和女工陈二妹的生活境遇,相互交往的描写,表达了:知识分子和工

5、人,在旧社会同在社会地层,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4)分析作品结尾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景物描写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有些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味。如“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 ,令人想起黑暗腐烂社会。景物的阴暗色彩,蕴藏着知识分子不能把握前途的无限哀愁。3、 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1)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2)茅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早期创作特色。(3)分析潘先生的性格及形象意义:小说刻画了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刻画了他苟且偷安、

6、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他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 ”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作者刻画了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4)分析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小说把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把战乱的消息和人物心理结合起来,客观而细腻地描写了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波折,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冷静中寄寓讽刺批判的含义。(5)简析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结尾具有画龙点睛作用。这是揭露、嘲讽潘先生小市民劣根性的最深刻一笔。潘先生在结尾肉麻地歌颂军阀,是为“保全自己” ,已经没有是非没有原则。况且

7、这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 ,而且是为了得到上头的赏识而往上爬。这就更卑劣;但这也正是小市民的思想性格的根本特征,是小说的点睛之笔。4、 萧萧 沈从文(1)中篇小说边城 、长篇小说长河 、短篇小说丈夫 、 萧萧 ,散文集湘行散记 、 湘西等。(2)分析萧萧的形象及本篇的主题: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她十二岁做了童养媳,被诱惑怀孕,希3望获取自由,但这种意识非常朦胧昙花一现。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自己没有一点儿选择的权利。小说一方面表现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湘西世界拒绝新事物、落后于时代的封闭局面。(3)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以及所采用的对比等艺术手法:叙事特点:小说按照时间的先

8、后,采用顺序记叙了跨度十几年的事情,其间有爷爷的转叙,顺序中又有省略和概叙,进一步体现了人物的麻木、无觉,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否定。艺术手法: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湘西世界之外的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与湘西内部的做童养媳的萧萧对比,这种对照是通过萧萧爷爷的转述形成的,这样既没有破坏萧萧故事的完整性,又通过萧萧周围世界对女学生的态度显示了湘西世界落后麻木的一面。萧萧作为童养媳的身份与她儿子娶的仍然是童养媳构成一种对照,暗示着萧萧悲剧重演的可能,让人深思。5、 春蚕 茅盾(1)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 、 动摇 、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

9、 秋收 、 残冬 ,长篇小说子夜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主题:通过描写 30 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3)分析老通宝的形象:深受封建意识毒害老一代农民,勤劳简朴,忠厚老实,对生活抱有希望,执著坚韧,有虔诚的热情。因循守旧,凭直觉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体现了老一代农民封闭僵化的历史惰性。(4)分析本篇在地方特色中寓以时代风波的艺术特点:小说通过对丰富的生活细节的逼真描写,剖析社会问

10、题的内在根源,体现了茅盾小说以理性描写社会问题并以形象剖析社会本质的艺术特质。小说把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蚕事、自然景物的描写融会交织,歌颂了农民的农业劳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时代的波澜。6、 菉竹山房 吴组缃(1)代表作短篇小说一千八百担 。(2)理解小说中悲剧的社会根源:小说以现代文明青年的视角叙述二姑姑年轻时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她逾越封建礼教是行为招来悲惨结局,根源是封建社会竖起的贞节牌坊,以及吃人的封建礼教。(3)分析作品以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表现悲剧的艺术特色:用阴森的环境,尘封的房间,姑爹的鬼魂,蝙蝠壁虎,狂风暴雨来渲染烘托悲剧氛围。(4)简析结尾的“窥房”描写在人物刻画和艺术结

11、构上的作用:4结尾二姑姑和兰花窥房的情节是神来之笔,刻画了两个困在现实坟墓般生活牢笼中的女人表现出最为世俗的欲望,表明了人性在被压制二十年后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将前文渲染的毛骨森森的气氛推向极致又突然逆转,故事达到高潮后戛然而止,余味无穷。艺术上出奇制胜,思想上让人发省。7、 九十九度中 林徽因(1)林徽因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作家,代表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小说九十九度中等。(2)分析本篇主题意蕴:描写北京某地的人们在华氏九十九度高温酷暑中从早到晚的日常生活,表现特定的新旧交替的社会中的人生百态,隐隐透着一种贫富对照,暗含着人生的不如意。(3)分析小说把不同人物的故事相互嵌入,在驳杂的画卷中展

12、示生活场景的叙事方式:小说没有统一的故事和主人公,处处是故事人人是主角,把不同人物的故事互相嵌入,在驳杂的画卷中展示故事的延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奔波在滚烫的马路上,官老爷们思量着如何打发生活,官太太们互相攀比,妒忌和嘲笑,洋大夫阔老板喝酒打牌大谈疾病预防,穷人们求医无门眼看邻居暴毙,平常人家女子最求自由恋爱不得,无奈嫁入富人家做填房。人世喜怒哀乐齐上场,热闹烦乱达极点,世态炎凉不公也到极点,人世的美好愿望与真诚在烦乱中冷却。(4)分析本篇的结构特点:小说结构独特,采用全景视角,以场所为基点,以时间为基准,同一时间不同场所的故事齐头并进的多点开花的结构,打破了小说要求的故事的完

13、整性和延续性,整个作品如驳杂的画卷,描绘着生活的斑斓与复杂。表现手法整体看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打破故事的时间性,以空间的重组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既有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又有西方心理描写,还有电影的浓缩时空的表现手法。语言明快跳跃,简洁有力。8、 断魂枪 老舍(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 ,中篇小说月牙儿 。(2)理解本篇故事的背景: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3)分析沙子龙的形象及其意义:曾经是威震江湖的镖师,面对时代变迁,勇于做出抉择,顺应潮流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表明了他的远见卓识以及宽容大度。体现了老舍强烈的爱国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表现了在新旧

14、交替的社会大转型时期,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的那种既感觉无用武之地又难以割舍的尴尬处境。(4)简析本篇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传神描写刻画人物的特点:5小说善于抓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沙子龙月夜练枪,孙老者的形象,王三胜们对沙子龙前后不同的评价,都能鲜明揭示人物的性格。(5)简析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塑造主要人物沙子龙所起的作用:王三胜鲁莽气盛与沙子龙的深藏不露想对比,孙老者真心学艺与沙子龙的决意放弃相映照,突出了沙子龙的形象。9、 小城三月 萧红(1)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 、 呼兰河传和短篇小说小城三月 。(2)简析翠姨悲剧的社会根源及其时代特点:翠姨的人生和爱情悲剧

15、是由她的进步要求与时代局限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五四”运动后,新思想吹进了古老闭塞的小县城,年轻的心开始觉醒并向往现代文明的爱情与婚姻,但被旧时代的保守世俗所扼杀。(3)分析翠姨形象:聪明、美丽、沉静、内向的传统女性,没有读过书,在与大学生的接触交往中产生了朦胧的个性意识与觉醒的观念,向往具有现代文明的爱情与婚姻,但她冲不破强大的旧时代的封建婚姻制度牢笼,以抑郁而死抵抗封建婚姻。翠姨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觉醒女性典型的代表。(4)分析本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心理的特点:细节描写:通过对女性日常琐事的描写,把笔触深入到女主人公的心灵深处,刻画了翠姨丰满的形象。通过细微的动作和隐含深意的语言,

16、来揭示人物内心的秘密。翠姨到处卖不到绒绳鞋,便说:“我的命,不会好的。 ”大家胡乱地吹奏寻欢,而当大哥请翠姨吹箫时,她却站起来跑开了。这些都为揭示性格内向的翠姨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情节描写:对翠姨买绒绳鞋的起伏曲折,表现了翠姨内向、孤傲的个性,暗示了她爱情悲剧的结局。对比衬托:翠姨妹妹的大说大笑,不太修边幅,粗心大意,穿着赶时髦衬托翠姨的雅致娴静。从族中娶媳妇一事来看,女人们涂脂抹粉,穿着各种漂亮衣服,但都围起来看翠姨,被她的美惊呆了。(5)简析本篇首尾对“春”的描写的艺术作用:以充满生机的春天开始,引出翠姨的爱情故事,又以北方春天短暂易逝,翠姨的坟头长满青草。结构上首尾呼应,富有象征意味,

17、感伤惆怅,余味不尽。渲染了爱情悲剧。10、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1)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 、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和三里湾 。(2)分析作品的故事背景和思想内容:故事背景:地处山区的抗日根据地,存在很深封建迷信思想,青年们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斗争性。思想内容: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新人物和新气象。农民小二黑和小芹对自由恋爱的追求表明新一代的农民在成长。他们的自由恋爱受到窃取农村基层政权的流氓村干部金旺兄弟的阻扰和迫害,但最终因为区政府的支持而获得了胜利。作者通过小二黑和小芹抗拒地方恶势力和农村封建思想的自由恋爱故事,6尖锐地指出了在抗日根据地有坏人混入了基层政权,利用封建思想继续迫

18、害贫苦农民,成为人民群众的大敌。(3)分析二诸葛和三仙姑的性格异同:相同点:有封建思想,企图包办儿女婚姻反对自由恋爱。不同点:二诸葛封建愚昧相信占卜打卦真迷信,性格老实厚道,软弱胆小。三仙姑是装神弄鬼假迷信,自私变态私欲重。(4)简析小二黑和小芹的性格特征:小二黑和小芹是接受了新思想新事物的新农民,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敢于同流氓恶霸做斗争来争取自己的权益。(5)分析作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民族化:故事情节、人物心理、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山西太行山地方色彩。大众化:单线条叙述结构、情节连贯、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运用白描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语言朴实生动,幽默风趣,表现力强。11、 金锁

19、记 张爱玲(1)小说集传奇 、散文集流言 、长篇小说半生缘 。(2)简要分析七巧的心理变态过程:七巧嫁入姜公馆后,丈夫身患骨痨其生理感情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极度压抑,因出身卑微备受众人尤其是下人的歧视,变得自私刻薄。封建大家庭的物质压抑和精神压抑严重扭曲了七巧的心理和灵魂,丈夫去世后分得一份家产后,因害怕失去财产而闭绝了自己的情欲,物欲战胜情欲成了黄金的奴隶。她把自己前半身遭受的不幸与抑转化为对子女幸福的毁灭,展示了人性扭曲的最可怕的一面,颠覆了传统母亲的慈爱形象。七巧的人性被物欲情欲一步步被践踏、受戕害,最终灭绝。(3)理解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艺术特点:作者不仅善于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衣着装饰

20、的细节等传统小说笔法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态势,还运用了西方意识流和心理分析等表现技法直述人物的心理。运用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如贯穿全篇的月亮,渲染了苍凉的色调。(4)理解本篇的结构特点:从时间上大跨度地写了七巧的一生,以七巧的经历、情感及心理变化的时空顺序为基本线索,情节发展有张有弛,在散漫的篇幅中展现人物心理扭曲的一生。小说采用单线结构,线索清晰,层次感强。另外还有一些对应性描写,在结构上前后呼应,也使人物心理及其变化更清晰。12、 荷花淀 孙犁(1)短篇小说荷花淀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2)简析本篇的思想:小说反映了抗战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描写了白洋淀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

21、斗队伍的成长经历,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深明大义和思想进步的美好心灵和情操。7(3)分析水生嫂等妇女形象: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的成长过程,由最初支持和挂念出外抗日的丈夫们,继而在荷花淀里亲见了丈夫们成功伏击了日本鬼子的战斗场面,到最后自觉组织队伍在荷花淀里抗日作战。表现了她们深明大义、思想进步的美好心灵和情操。(4)分析本篇的艺术特色:构思自然精巧。作者没有正面渲染战争的严酷,而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以水生嫂们的成长为线索,贯穿的是日常生活片段,似断实连。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美好的人物心灵融为一体,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语言生动浅显,明快干净,且耐人寻味。诗歌13、 凤凰涅槃 郭沫若(1) “创

22、造社”主要发起人之一,选自诗集女神 。(2)分析本篇所表现的爱国激情、反抗叛逆和创造精神及其所体现的“五四”时代精神:诗歌的爱国激情是通过凤凰形象来抒发的。凤凰表现了对旧中国的控诉、诅咒和彻底决裂的感情,同时,凤凰更体现了对新的人生、未来祖国的热烈追求和由衷赞美。凤凰形象是诗人自我抒情的形象,也是祖国的形象,是诗人形象与祖国形象的溶合。在诗中,诗人将自己的爱国激情融入进凤凰形象,融入到改造旧中国革命激情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理想之中。诗篇强烈地体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呼唤民主、科学,大胆创新的个性解放精神。诗歌充满了对黑暗旧社会的深恶痛绝,那是“脓血污秽着的屠

23、场” 、 “群魔跳梁着的地狱” 。为了寻求新生,凤凰集香木自焚。焚烧了旧我,获得了“净朗” 、 “华美” 、 “自由”的再生,表现了诗人对新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新生的积极创造精神。诗人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3)分析凤凰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凤凰”是大胆否定旧我、旧世界,向往新生、新社会的积极进取形象,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是诗人的自我抒情,是诗人充满五四时代精神的个性和人格力量的再现。象征着觉醒了的中华民族和渴望新生的祖国。(4)分析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诗篇想象瑰丽,色彩鲜

24、明,显示一种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以凤凰自焚再生的故事贯通着蔑视一切、荡涤一切、创造一切的磅礴气势和力度。(5)理解诗篇所表现的泛神论色彩:郭沫若以为:“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 , “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 。在诗歌中,诗人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会在一起,造成一种万物同源、和谐一致的境界,表现了与祖国人民融合为一的愿望,具有8浓厚的泛神论色彩。(6)理解本诗的自由体形式及其意义:在诗歌形式上彻底打破了旧格律诗的套路,大胆借鉴西方近代自由体诗,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的手法,表达酣畅,节奏明快,做到形式上的自由奔放。14、 死水 闻一多(1)诗集红烛 、 死

25、水 。(2)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3)理解闻一多新诗“三美”的格律理论主张:闻一多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 、 “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 。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讲究“节的匀称” 、 “句的均齐” 。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4)分析本诗所表现的对祖国极度失望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诗人没有直接对现实社会作出悲愤而绝望的描绘与痛斥,而是以死水来象征中国的黑暗现实,从而将主观情绪幻化为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进一步,诗人并没有直接

26、描写死水的丑恶,反而用尽“翡翠” 、 “桃花” 、 “罗绮” 、 “云霞” 、“珍珠”等绚丽之辞,竭力写出这沟死水的“绘画美 ”。然而,强烈的审美反差,使人感到越是写死水的“美” ,就越能体味到它的丑,也越能领悟到诗人心底的悲愤。诗人理想的破灭、追求的绝望和由此而转化成的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都变得更加深沉、冷峻。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的旧事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死水写于诗人回国之后,在国外时对祖国的热切期望与美好的设想,在看到了中国的真实景象时所形成的强烈的感情冲突。这种情感的巨大反差,使诗人痛苦、失望,进而转化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在悲愤难抑的失望中,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表现得痛切、深沉。(5

27、)分析本诗的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通篇用的是象征手法。诗中那“一沟绝望的死水” ,是满目创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象征,蕴含着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诗人以美写丑,充分发挥主观想象,透过第二、三节中的“翡翠” 、 “桃花” 、“罗绮” 、 “云霞” 、 “绿酒” 、 “白沫”等众多色彩斑斓的意象,在美的外衣下、以反讥、反衬手法、 ,写尽了死水的腐朽、恶臭等丑的本质。又以“青蛙”的“歌唱”讽刺了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颠倒黑白,以丑为美的无耻嘴脸。(6)分析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在死水中的表现:音乐美:诗句均齐,韵律工整而富于节奏感。全诗共五段,每节段四行,每行的音尺数相

28、同:四个音尺,且都有三个二字尺,一个三字尺,但音尺的排列不同,每行诗的收尾都是二字尺。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音韵谐美,节奏鲜明。绘画美:重视色彩的运用,追求诗歌的画面效果。诗人描写一沟腐臭的死水,却用尽“翡翠” 、 “桃花” 、 “罗绮” 、 “云霞” 、 “珍珠”等绚丽之辞,竭力写出这沟死水的“绘画美” 。以鲜明的对比来表现诗人对旧中国的厌恶和愤怒。9建筑美:诗体结构整齐匀称,每行字数相等,每段行数相等,耸立着使诗的外观形式体现出建筑的匀称、均齐。自然,这种死板的、豆腐干式的诗体形式与诗人要诅咒的“一沟死水”正相匹配。15、 雨巷 戴望舒(1)诗集望舒草 、 我底记忆 、 灾难的岁月 。(

29、2)联系创作背景,分析诗篇中“我”的形象,及诗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中“我”是诗人孤独伤感的自我形象。诗人在低沉的调子里,抒发自己沉重的情绪。在绵绵的细雨中,怀着痛苦而朦胧的希望,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但在那寂寥的雨巷里,寄寓着失望、迷茫、孤寂、痛苦和渺茫希冀的复杂情怀。(3)分析本诗以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诗歌强调表现自我的感觉,用朦胧的意象来抒情。诗中许多形象都凄婉迷茫,充满象征意味,隐喻着诗人身处的沉郁、压抑、阴霾的现实生活境遇,烘托出 “我” 的哀怨、彷徨又惆怅的情绪。忽近忽远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诗人理想的化身,希望的象征。这些并非真实生活具体写照的

30、虚幻形象,都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暗示和隐喻着诗人的一种情绪,也拓展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形成了梦幻般令人忧伤感怀的旋律和意境。(4)理解本诗的音乐性特点:本诗的音乐性强,音节优美,韵脚铿锵。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各行长短不一,相间大致匀称。每节押韵两到三次,押韵的诗行都是以双音收尾(如“悠长” “雨巷” “姑娘” “彷徨”等) ,且一韵到底(用 ang 韵) ,大体在诗行一定间隔中出现。诗人巧妙使用了词语的重迭、复沓、首尾两节重复,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营造了凄婉迷茫、冷漠的气氛和“我”的孤独彷徨的情绪律动,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音乐的美感。16、 再别康桥 徐志摩(1)诗集志摩的诗 、 翡冷

31、翠的一夜 、 猛虎集 、 云游 。(2)理解徐志摩和康桥的关系,分析本诗抒发的对康桥眷恋、惜别和哀伤的情怀:诗人曾在这里留学并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故地重游,景物依旧而理想破灭,让人生出无限哀愁、惆怅的情怀。在诗作中,诗人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直接抒情对象,把自己昔日美好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的哀痛、惋惜的心情得以充分的坦露。在诗人心中,康桥早已化成旧日情思的象征。诗人的美好理想是在康桥确立的,而这种理想与旧中国的黑暗现实格格不入,当诗人再次来到康桥,他只能无奈地以缠绵凄婉地笔调,抒写自己对康桥的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情感。情意愈浓,笔下就愈来得潇洒,对康桥的惜别之情,被诗人化作一片西天的云彩,轻轻

32、地招一招手,悄悄地挥一挥衣袖,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在这种物我一体的境界中,令人感悟到所谓“潇洒”其实是一种悠远而又浓烈的梦幻般的惆怅。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 1921 年到 1922 年从美国到剑桥留学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康桥理想” 。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10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 “精神的依恋之乡” 。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 1925年 4 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 1928 年 8 月

33、,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 。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3)分析本诗以生动的形象表现康河美景和融情入景、创造意境的艺术特色:诗人以具体生动的形象“金柳” 、 “波光” 、 “青荇” 、 “星辉”勾勒出充满魅力的康河晚景,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创造了

34、耐人寻味的意境。将情感完全融解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那河畔的金柳” ,象“夕阳中的新娘”那么美丽、温柔而灿烂, “在康河的柔波里” ,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康桥是诗人精神依恋之故乡!康桥自然景物人情化了,诗人主观感情自然化了,在这里,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汇在一起,在耐人寻味的意境中,表露了诗人对过去憧憬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4)理解本市首尾两节在语言上的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情绪:诗的首尾两节遥相照应,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基本相同,保持了全诗音乐旋律的完整性。然而,在诗句上却换了几个词:“轻轻的”换成了“悄悄的” ;“作别西天的云彩”换成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样就在原来轻柔的的

35、感情里,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色彩。(5)理解本诗作为现代格律诗的一些特点:在艺术形式上,徐志摩实践着闻一多所倡导的新诗格律化的主张。 再别康桥便体现了作为现代格律诗的一些特点:诗行整齐,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倩柔美,意象明丽流转,富有音乐性和动态美。全诗七节,每节四行,大体上每行三顿,朗读起来抑扬顿挫,柔美悦耳,首尾两节意象重叠,营造起回环往复的旋律。在诗行排列上,讲究建筑的美,每节四句,每句字数相当接近,诗行的排列有规律地参差错落,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诗歌词汇丰富,语言华丽,诗中康桥美景更具有绘画美的特点。17、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1)诗集大堰河 、 北方 、 旷野 ,长诗向太阳 、 火把 。(2)分析诗篇的思想感情: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褓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追忆, 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传达了他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大堰河的一生是艰辛痛苦的,但她总是含着笑不停地操劳着,这就是诗人为大堰河建造的永久的塑像,也是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塑像。因此,这是一首呈献给千千万万劳苦农民的“赞美诗” ,也是一首“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