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江西省赣州中学高考模拟 B 卷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 )24.据 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为“杂民之所居” ,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 。战国时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B.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C.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快,逐渐打破了以宗法血缘关系为主的部族制度,故 A 正确;兼并战争的进程主要与诸侯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加有关,故 B 错误;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在秦朝开始,故 C错误;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
2、流,但这不是战国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故 D 错误。答案:A25.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 ,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 。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 、 孟氏易 、 梁丘易 、 京氏易 、 欧阳(尚)书 、 大夏侯(尚)书 、小夏侯(尚)书 、 齐诗 、 鲁诗 、 韩诗 、 大戴礼 、 小戴礼 、 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 ,史称“五经十四博士” 。材料反映了( )A.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B.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C.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D.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的最终确立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 A 错误;材料中“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 、 “五经十四博士”
3、 ,说明儒家下不同师法之间可以并列存在,但这并不是百家争鸣,而是说明学术氛围比较宽松,故 D 错误, B 正确。材料中没有道家的思想,故 C 错误。答案:B26.南宋初年,朝廷设立会子务负责发行“官会子” 。会子面值以铜钱数量来标示,但基本上不可兑换成现钱, “输官亦许用之,庶公私皆便。 ”南宋会子得以流通的主要原因是( )A.由国家信用提供担保B.纸币使用具有历史基础C.得到工商业者的支持D.政府采用强制手段推行解析:由“朝廷设立会子务负责发行官会子 ”可以分析出南宋会子得以流通主要是因为是朝廷设立的,具有国家信用来担保,故本题答案选 A 项;B 项不选,题干没有提及纸币使用的历史基础;C
4、项不选,题干没有提到工商业者的态度;D 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政府的强制。答案:A27.明朝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发展造成农业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解析:据材料“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明朝后期工商业发展导致
5、社会结构变动,故 B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商业发展造成农业衰退,且明朝后期农业仍然在发展,故 A 排除。材料未涉及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故 C 排除。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没有正确反映工商业发展的原因,故 D 排除。答案:B28.1908 年 4 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把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D.
6、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看,上海在近代时候已经出现公共交通礼貌意识,这样的守则体现出社会对公共意识的培养,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公共意识的变化,不是交通的发展;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使用人群,无法得出该结论;D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确定,因为这种现象只适用于上海的租界。答案:A29.下表是 19131920 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 1913 年为 100) ,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批发物价 上海粉麦价 天津布花价 汉口纱花价工业品 农产品 绿兵船粉 汉口货小麦 14 磅粗布 西河棉花 棉纱 棉花1913 100.0 100.0
7、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915 131.8 100.3 120.6 120.3 108.3 79.01917 130.0 103.0 116.3 102.1 116.9 118.61919 137.7 112.5 105.3 83.9 171.0 130.8 159.2 115.41920 168.0 125.8 131.6 92.1 169.0 139.9 159.9 109.9A.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B.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解析:据材料表
8、格数据可知,1913-1920 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除了汉口货小麦价格下降外,其余都是上涨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时期,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故价格上涨,故 D 正确;工业品和原料价格与传统自然经济无关,故 A 错误;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是自然经济解体,外国商品输出,材料未涉及这类现象,故 B 错误;一战期间西方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材料关于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变化的信息无法体现这一史实,故 C 错误。答案:D30.1948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
9、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5 月 5 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对该宣言发布理解正确的是( )A.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态势明显转折B.推动了内战局势的明朗和北平的解放C.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D.促成了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解析:根据材料“1948 年 4 月 30 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 年四五月间,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态势明显转折,故 A 项正确;北平的解放是 1949 年初,故 B 项错误;此时中国还没有建立政治协商制度,故 C 项错误;D 项是 1954 年
10、,排除。答案:A31.下为 1952-1978 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1952 年 1957 年 1965 年 1978 年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 163.42 195.05 194.53 304.77棉花(单位:百万吨) 1.30 1.64 2.09 2.16原油(单位:百万吨) 0.14 1.46 11.31 104.05钢(单位:百万吨) 1.35 5.35 12.23 31.78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解析:从材料来看,1978 年前粮
11、食总产量并没有质的突破,而且在 1965 年还有所下滑,但是钢和原有的生产量从 1952 年开始逐年都有明显的进步,这说明改革开放前尤其是“一五”计划期间,人们对工业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农业,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无法分析出粮棉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B 选项错在“改善”二字;C 选项错在材料给出的时间节点中没有与国企改革有关的内容。答案:D32.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 399 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
12、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结果其著作被公焚” “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 ,说明雅典的主流思想是信仰神的存在,人文精神还没有占据主流。故答案为 B 项。材料反映的并非“多神崇拜” ,排除 A 项;C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答案:B33.1883 年 1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 )A.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B.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C.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D.有效防
13、止了政治舞弊现象解析:由“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可以看出英国文官不与政党牵连,具有中立性,故本题答案选 B 项;A 项不选,题干主要讲的是英国的文官不是政府;C 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D 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信息可以看出防止舞弊现象。答案:B34.1927-1928 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1928-l933 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 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B.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C.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D.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解析: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且国家可以按
14、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推动工业化进程,故答案为 C 项。A 项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时采取的措施,排除;BD 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C35.海外媒体提出, “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计划,造成欧洲的分裂与对峙,故
15、A 正确;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B 错;马歇尔计划意在控制西欧,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表述错误,排除 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故 D 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 分)材料一: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时已产生了“父子不得相互告诉”的思想。汉宣帝曾颁布:“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学界认为这是关于亲亲相隐制度最早、最明确的规定。唐律名
16、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露其事及鞑语消息,亦不坐。 ”同时唐律还规定:“若犯谋逆以上者,不用此律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虽告亦无罪,缘坐同首法” ,认为因为“不臣”可以不用容隐制度。到近代,在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历次法律变革中,亲属容隐制度仍得以继承。摘编自王新霞、柳萍等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特征以“亲亲相隐原则”为例材料二:2012 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188 条明确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17、。该规定赋予了亲属证人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特权,体现了亲属拒证权的理念。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为了避免自己及其亲属受到追诉,不愿意作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法律不应当强制打压。从更深层次来看,亲属拒证权制度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脉亲情,在宏观上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益。在刑事诉讼中,法院对被告亲属所作证言持有怀疑态度,其被认可和采纳的机会很小。摘编自李旭霞论我国刑事诉讼亲属拒证权制度之构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发展的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现代“亲属拒证权”与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的异同,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构建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社会价值。 (13
18、 分)解析:(1)特征:根据“周襄王时已产生了父子不得相互告诉的思想” “到近代,在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历次法律变革中,亲属容隐制度仍得以继承”得出容隐思想历史悠久,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得出容隐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根据“若犯谋逆以上者,不用此律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臣,故子孙虽告亦无罪,缘坐同首法”得出对容隐避罪情形限制加强,严厉打击“谋反行为” ;根据“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得出亲亲相隐的诉讼原则突显伦理关怀,以儒家“孝道”和法家“
19、忠君”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价值追求。原因:可从宗法思想观念、儒家、法家思想、巩固统治角度分析。(2)同:根据“ 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该规定赋予了亲属证人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特权”得出相同点;异:可从性质、主体、适用对象等角度分析得出。价值:根据“该规定赋予了亲属证人不被强制出庭作证的特权” “证人为了避免自己及其亲属受到追诉,不愿意作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法律不应当强制打压” “在宏观上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益” “法院对被告亲属所作证言持有怀疑态度,其被认可和采纳的机会很小”分析亲属拒证权制度的社会价值。答案:(1)特征:容隐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对容隐避罪情形
20、限制加强,严厉打击“谋反行为”;亲亲相隐的诉讼原则突显伦理关怀;容隐思想历史悠久,对后世影响深远;容隐法律制度不断走向完善;以儒家“孝道”和法家“忠君”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价值追求。 (每点 2 分,答对四点得 8 分)原因:宗法血缘观念的浓厚;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法家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等等。 (每点 2 分,答对两点得 4 分)(2)同:对于人们的犯罪行为,都认为其特定亲属可不用出庭作证。 (2 分)异:在性质上, “亲属拒证权”是一种权利性规定,而容隐制度则为一种义务性规定;在主体上, “亲属拒证权”仅适用于被告的父母、配偶、子女三类亲属,而古代容隐制度的适用
21、范围则更广;在适用对象上, “亲属拒证权”无例外规定,任何犯罪皆适用,而容隐制度则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等罪不适用。 (每点 2 分,全部答对得 7 分)价值: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是充分尊重人权的表现;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实现诉讼程序的公正。 (每点 2 分,答对两点得 4 分)41.二战后, “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城的城市化、政治领城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按照钱秉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
22、段。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15 世纪) ,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l618 世纪) ,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现代”世界出现了;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 世纪) ,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 世纪中期后) ,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 ,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据钱秉旦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进代史新的学科体系请以一个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 (要求论点明确,史论
23、结合。 ) (12 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审清提问是解答本题的基础:以某一个国家为例,选择材料中某一阶段来论述现代化之路。解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题干“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等角度整合知识。注意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以 1618 世纪的英国为例。 (2 分)英国在产业方面开始“工业革命” ,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在国家的政权建设上,资产阶级革命破除封建制度,建立了相对自由、人权平等的社会;工业革命造成社会分工变动,人们从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城市化。文艺复
24、兴、启蒙运动宣传了天赋人权、民主平等的思想,逐渐开启了英国人的思想民主化进程。 (10 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44.【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1904 年,清政府下令更定军制,确立新军为常备、侯备、后备军三等。其编制是仿照帝国主义国家军队的建制,分为军、镇、协、标、营、队、排、棚。 “总统”为一军之长,执掌全军政令,其下依次为统制、协统、统带、管带、队官、排长、正副目。新军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每镇官兵定额 12512 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设统制率领。镇下分协、标、营、队、排、棚,分由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
25、正副目率领。平时以 2 镇为 1 军,战时则根据情况,或以 3 镇为 1 军,或合数军为一大军,由总统或军统率领。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多为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间有少数学习军事的留学生。集兵方式采用募兵制,在体格、嗜好及文化程度上有严格规定。新军的品德教育以“忠义要旨”为中心,技术训练“以实用易学为主” 。1905 年清政府又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1906 年,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掌管新军编练事务。1910 年,海军部正式成立,载洵为海军大臣;又仿陆军编制,订海军官制。据刘庆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军事改革的特点。 (8 分)
26、(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军事改革的认识。 (7 分)解析:(1)从“确立新军为常备、侯备、后备军三等。其编制是仿照帝国主义国家军队的建制”得出特点之一是仿帝国主义国家军队的建制,但带有传统兵制色彩;从“集兵方式采用募兵制,在体格、嗜好及文化程度上有严格规定。 ”得出特点之二是募兵制;从“1905 年清政府又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 ”得出管理精细,兵种细化;从“1906 年,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掌管新军编练事务。1910 年,海军部正式成立,载洵为海军大臣”得出先陆军后海军。整体来看,又有编制灵活的特点。(2)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一
27、事件,既要肯定新政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军制走向近代,一定程度上增强军事实力;同时在客观上为武昌起义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也要认清楚这场改革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军事改革要求的政治经济体制并没有建立,带有传统兵制色彩;最终以维护清末统治为目的军事改革失败。答案:(1)特点:仿帝国主义国家军队的建制,但带有传统兵制色彩募兵制管理精细,兵种细化先陆军后海军编制灵活(每点 2 分,答对四点得 8 分)(2)认识:清末军事改革促进中国军制走向近代,一定程度上增强军事实力;同时在客观上为武昌起义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但军事改革要求的政治经济体制并没建立,带有传统兵制色彩;最终以维护清末统治为目的军事改革失败。
28、(每点 2 分,答对四点得 7 分)45.【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15 分)材料:俄罗斯外交文件显示出,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美、苏两国领导人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考虑在东亚建立新的秩序。斯大林关于朝鲜的主要考虑是要确保朝鲜半岛不再成为将来对苏联远东安全和利益产生威胁的基地和跳板。在 1945 年 2 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接受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明显不能实现的建议,就是对战后朝鲜实行托管,借此在美、苏两国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出于苏联与美国在亚洲合作的考虑,1945年 8 月,斯大林同样接受了美国在最后时刻提出的关于以北纬 38线为界将朝鲜分成两部分来接受日本
29、投降的建议。一旦朝鲜半岛被分成美、苏两个占领区,朝鲜重新统一的机会就变得非常的渺茫。孟涛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历史影响。 (7 分)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美、苏两国领导人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考虑在东亚建立新的秩序确保朝鲜半岛不再成为将来对苏联远东安全和利益产生成威胁的基地和跳板苏联与美国在亚洲合作的考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日本战败、苏联希望保证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利益、美苏两国在亚洲地区的妥协等方面概括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原因。(2)本题根据材料“一旦朝鲜半岛被分成
30、美、苏两个占领区,朝鲜重新统一的机会就变得非常的渺茫”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朝鲜半岛分裂、远东地区乃至世界局势的紧张等方面分析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历史影响。答案:(1)随着日本战败,原东亚政治秩序的破坏;苏联希望保证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利益;美苏两国在亚洲地区的妥协;美国政府的利益要求。 (8 分)(2)对朝鲜:随着美苏走向对峙,分别支持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分裂;后爆发朝鲜战争,分裂形势延续。对世界局势:半岛局势的不稳定性造成远东地区乃至世界局势的紧张;当今朝核问题、萨德问题等影响国际关系,破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良好局势。 (7 分)46.【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
31、评说】 (15 分)材料:赵尔巽,清朝遗老。1914 年受中国古代修史传统的影响,袁世凯邀请赵尔巽出任清史馆馆长,令其主持编纂清史稿 。赵尔巽所聘主要撰稿者大多功名出身,国学底蕴较深,有的是当世公认的专家学者,同时多为清朝遗老,歌颂清朝、宣扬忠君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清史稿的编纂初期筹备工作细致,进展也较为顺利。然至 1917 年夏,张勋复辟,战事一开,清史馆闭馆数月。后来恢复,勉强维持,经各方努力,1926 年秋全稿粗具,商定三年终审定稿。1927 年中,赵尔巽因病突然提出全稿立即付印,并筹措大量资金托人刊印。当年九月,赵尔巽病逝,政局动荡,刊印之期最终缩为十个月。这样,大量书稿来不及审阅修正,
32、甚至根本没有审定,即付刊印。据邹爱莲、韩永福、卢经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的历史背景。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进行评价。 (9 分)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1914 年,清朝已经被推翻,民国建立。中国历来有修史的传统,且多为新朝为旧朝修史,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加上袁世凯的邀请、支持,赵尔巽展开了编修清史稿的工作。(2)评价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谈。一方面肯定赵尔巽修史的功劳,其清史稿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以赵尔巽为代表的修史者多为清朝遗老,对封建社会充满同情,忠君思想浓厚,历史观念落后。加上后期时局动荡,仓促付印,错漏繁多。答案:(1)清朝灭亡,民国建立;中国历代修史的传统;袁世凯的邀请和支持。 (6 分)(2)赵尔巽克服种种困难,刊印清史稿 ,值得肯定;清史稿属于官修正史,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编纂者大多立场保守,史观落后,仓促成书,错漏繁多。 (9 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