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1.10KB ,
资源ID:917383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9173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章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章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案.docx

1、第一讲 课程导入,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导入:提问:同学们了解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职业生涯规划,简单、通俗地讲,就是人生的战略管理。有规划的人生更有方向、更成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从目前来说,是帮助同学们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考研、出国、就业,哪一个更适合自己?如果就业,什么样的单位适合你,而你又符合单位要求?从长远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无论考研、出国,大家都需要了解。所以这门课取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一、教学安排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备 注1 第一讲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 讲授与讨论 2 1 第二讲 自我认识与就业选择 讲授与讨论

2、2 2 第三讲 职业环境认知 讲授与讨论 2 2 第四讲 简历的制作 讲授与讨论 2 3 第五讲 简历辅导 活动课 2 3 第六讲 面试技巧与礼仪 讲授与讨论 2 4 第七讲 模拟面试 活动课 2 4 第八讲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分享及考试 讨论 2二、考核方式1、就业指导课成绩组成:成绩= 平时成绩(50 分)+考试成绩(50 分)2、平时成绩由考勤( 20 分) 、生涯人物访谈作业(10 分)和简历(20 分)组成。3、考勤评定(按百分制打分) 。出勤 6 次以上,得满分;缺勤 2 次,得 50 分;缺勤 3 次,无考试资格。三、生涯人物访谈访谈时间:2015 年 3 月初2015 年 3 月

3、末课程结束访谈要求:1、每个小组在感兴趣的某一个职业领域选取一名职场人士进行采访。 (如果寻找职场人士较为困难也可以选取在考研、就业、创业三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在校毕业生代表作为访谈对象。不建议选择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作为访谈对象。 )2、每个小组形成并上交一份访谈报告,要求 3000 字以上,自拟题目(不要笼统冠以“*生涯访谈”字样) ,严禁抄袭。每位组员则需要撰写一份访谈心得,要求字数 1000 左右。电子版及纸质版于最后一节课上交,占课程总成绩的10%。3、最后一节课进行生涯人物访谈的汇报及分享活动。各小组可提前制作PPT 并派代表上台进行分享,时间 5 分钟。4、关于访谈的具体要求及范例的文件

4、夹放在桌面上,各小组负责人下课后可来拷贝,并组织组员学习,讨论,做好任务分工,确保完成任务。生涯任务访谈分享时将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与物质奖励。 生涯人物访谈,就是通过对某一类行业或职业中一位或数位工作者的深入交流,以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是一种了解职场切实有效的方法。生涯人物访谈的作用,就是更加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职业的特性、入职标准、工作方式等情况,印证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职业信息;借鉴被访者的生涯决策和职场感受,有助于自己的职业选择判断和决策;认识自己和职场要求的差距,并有针对性地设法弥补提升;结识职场人士,拓展求职人脉。生涯人物访谈方法步骤:第一步:确定访谈内容:访谈前先对自己意向的职业发展方

5、向有个大致认识,确定访谈希望了解的内容和方向(行业/企业/ 职业/职位方面信息) ;第二步:确定访谈对象:根据访谈内容确定不同的访谈对象,亲朋好友、父母的朋友、校友、师兄师姐、或其他结识的职场人士,既可是已经签约的在校毕业生、创业者、初入职场的人士(最好 3 年以上) ,也有工作了一定年限的中高层人士;第三步:选择访谈方式:结合访谈者实际情况选择访谈方式,包括面对面访谈、书面访谈(电子邮件、MSN 、QQ 等)和电话访谈,并提前与被采访者预约好;第四步:准备访谈的清单:为了提高访谈的效率,需要事先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和内容任务设置不同的访谈内容清单;第五步:进行访谈: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注意尊重

6、被访谈者,合理安排访谈的内容和顺序。视情况对谈话进行录音或书面记,提问要灵活变通,注意观察被访谈者的工作环境,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第六步:结束访谈:礼貌地表示感谢,当面、书面、邮件、短信均可,可赠送小礼物,最好向被访谈者反馈自己的访谈收获;第七步:整理访谈的结果:及时将生涯人物访谈的经过、所收集的资料和心得,整理撰写成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生涯人物访谈建议清单:4、分组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提前将学生分为 6-9 组,便于开展课上与课下活动。分组方式,可以依据自然班学号顺序分组,学生自由组合分组,也可以在课堂上由学生毛遂自荐担任组长,组长自己招募组员。教师可要求各组设置小组组名、小组口号、

7、小组队歌,小组标志等。具体方式,由授课教师自行决定。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职业信息方面 生涯经验方面1、工作性质、任务或内容 1、个人教育或训练背景2、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时间 2、投入该职业的决策过程3、所需教育、个人资格或经验 3、生涯发展过程4、所需训练、技能 4、工作心得体会(酸甜苦辣)5、收入或薪酬范围、福利 5、对工作的整体看法6、竞争状况及就业机会 6、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体会7、组织文化和规范 7、未来的职业规划8、相关进修和升迁机会 8、对后来人的建议9、未来发展前景教学目标:1.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背景。2.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激发大学生求职的自主

8、意识。3.介绍新常态背景下的就业策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实现全方位、多途径就业。教学内容:1.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新常态;2.全国就业形势-就业新常态;3.就业新常态下的就业政策与对策。教学重点和难点:1.宏观经济形势及就业形势2.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与互动具体内容:一、经济新常态 (一)新常态的由来- 2014 年 5 月,首次提出(习近平):2014 年 5 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

9、济。- 2014 年 7 月,再次提出(习近平):习近平 7 月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再次提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2014 年 11 月,首次系统阐述(习近平): 11 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在习近平看来,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 年 12 月 5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新常态:12 月 5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提新常态。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报中,

10、有三处提到新常态:“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 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2014 年 12 月 9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阐述新常态的九大特征(二)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从消费需求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2.从投资

11、需求看:经历了 30 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4.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

12、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5.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6.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

13、范的市场环境。7.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9.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三)何谓新常态?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

14、中高速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习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把握,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经济新常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所谓旧常态,是指一段时期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因素累积,并带来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以及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也是十八大以前长期改革滞后形成的“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

15、症” 。中国领导人将这种挑战形容为“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新常态之“新” ,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 ,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直指:“这次不是景气循环周期的下行区间,而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 ”中国经济增速迎来换挡期,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会呈现高速增

16、长,但时间不会拖太久。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能简单归于增速下降几个百分点,而是经济结构再平衡、增长动力实现转变等多方面表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称,与增长速度放缓相适应,中国经济结构已经或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也将趋好。过去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GDP 增长、就业增长、就业率三个变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同样的资金,投在基建、地产和重化工业所产生的 GDP 所能创造的就业,远远小于用来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所能创造的就业。有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2 年,第二产业每亿元 GDP吸纳就业 980 人左右,而

17、第三产业达 1200 人。图一:2004-2014 全国上半年 GDP 增速图解读:中国经济网整理 10 年来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GDP 增速从 2012年起开始回落,2012 年、2013 年、2014 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 7.7%、7.7%、7.4%,告别过去 30 多年平均 10%左右的高速增长。图二:2004-2014 全国上半年二三产业比值图解读:中国经济网通过梳理历年数据发现,从 2013 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升至 46.6%。图三:2004-2014 全国上半年消费/投

18、资 GDP 贡献率图解读:而需求结构方面,2012 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比首次超过投资。从今年半年数据看,最终消费对 GDP 增长贡献率达 54.4%,投资为48.5%,而出口则为负 2.9%。中国外贸出口增幅已从 20%以上回落至 5%至 10%的增长区间。 “一个与过去 30 年大不相同的经济增长结构开始浮出水面:逐步转向以消费、服务业为主,更多地依靠内需,更多地从要素效率提升获取动力。 ”(四)新常态新机遇1、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我国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 。中国

19、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3、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前三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 GDP 能耗下降等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 。4、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如由于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季度新增企业数量较 2013 年增长 60%以上。(五)存在的风险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1、旧常态(老问题、老风险): “三期叠加” 、 “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症” 。一段时期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因素累

20、积,并带来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以及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也是十八大以前长期改革滞后形成的“体制病”和宏观失衡“综合症” 。2、新矛盾和新风险:比如房地产的“去泡沫” 、影子银行与地方债务的“去杠杆” 、产能过剩“挤水分”等等二、就业新常态就业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矛盾依然突出1、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大,数量逐年增多,且这种情形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年度 2002年 2003年 2011年2012年2013年 2014 年 2015 年人数(万) 145 212 660 680 699 727 749未就业毕业生数量统计年度 2004 200

21、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毕业生数(万) 280 238 413 495 559 611 630 660 680累计未就业数(万) 150 300 410 520 730 940 1115 1200 12342、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 1990 年至 2004 年 6 月淘汰了 30 个职业,又新生了 60 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

22、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 24 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海,高校中 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 10 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 13 大类 101 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

23、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 0.023 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 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 1 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 45%65%.(2003 年底统计)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之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解决这个问

24、题,也要从“三教” (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二)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旺盛2014 年 5 月 28 日,人社部发布的2013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 31.4;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 30.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 38.5。第三产业占就业比重在2011 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跃居第一,此后

25、逐年增加,现在已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三)二三线城市成为就业热土从宏观经济对地区影响看,受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饱和的影响,东部地区企业遭遇“结构性减速” ,特别是大学生比例再次下降,逃离“北上广”的趋势再次出现;而西部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增长速度明显,并且与之相连的中部地区也表现优异,均超越东部成为人才向往的热点地区。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城市分布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主动离开北上广进入二三线城市就业,这与 70、80 后的被动离开是不同的。2011 年愿意到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占 46%,现在达到 61%,而愿意到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就业的比例从 2011 年的 53.8%降低到

26、 2013 年的 38.7%。人才流动佐证了中西部的崛起。另外中西部职位需求增长分别达 26%和 29%,高于东部 25%的增幅。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 中国大学生城市形象及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为 57.2%,其次是北上广,占比 29.5%,选择三线城市的比例为 9.4%,选择国外、中国港澳台、乡镇和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6%、3.1%、1.6%和 1.5%。 智联招聘发布就业信心指数 2014 一季度分析报告显示,二三线中部城市,岗位机会最多。大企业饱和,一线城市人才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岗

27、位只有 15%。二三线城市接过增长“接力棒” ,成为 2014 年第一季度的招聘主力军。同比 2013 年增长 20%。而且,三四线城市的人才需求也高于一线城市,增幅为 19%。报告预测,随着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配套政策逐步落地,可以预见未来数年二三线城市企业的招聘量都不会太低。与之相应的,是东部城市的活跃度降低。反倒是中部与西部城市对人才需求更旺,同比增长分别为 25%和 24%。众多企业的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比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代工、能源、材料和化工等,这无疑会带动招聘需求。这也印证了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中部地区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另一组数据,更好

28、地反映了这一现实。在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和合肥 6 个城市中,三线中部城市合肥最缺人,2014 年第一季新增岗位同比增长高达 41%。另外,就浙江而言,宁波比杭州更有活力,人才需求增长 28%,高出杭州 6 个百分点。(四)鼓励创业成为就业常态教育部日前公布了关于做好 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表示将鼓励扶持大学生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也要求,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是教育界的新思路,而是长久以来的想法。早在 1999年通过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里就明确写

29、道:“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只是在一段时间里,由于一些传统意识的影响、社会观念和教育思维未及时更新等原因,创业并未普遍化,少数名牌大学的中途休学创业者还被媒体炒作,成为争议的焦点。但现在社会观念正在加速变迁,大学生创业不仅见怪不怪,而且日益得到各方肯定。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落实长期的计划,也是要应对现实的压力。近年来在毕业季一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得到全社会关注,而明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将给予大学生更大空间,选择最合适自身的发展道路,有创业潜质的人创业,学术型人才在知识的道路上深挖精钻,角色分工,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优化。在中

30、国,创业既应该成为大学生一种主动的人生追求,也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主动培养的一个方向,这样可以让大学教育更“接地气” ,更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文凭主义都在引起深思文凭因为其可测度性,成为雇主甄别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标准,而这又把学生的动机引向文凭主导的方向。文凭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并不代表全部。因此,我国需要把创业这条路更好地铺开。现在的政策引导正当其时。据报道, 通知还建议高校聘请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等指导学生创业。的确,高校和行政部门要为大学生创业做好护航工作,破除现在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些因素,为创业的工商登记提供便利,确保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的落实。学校管理者应该鼓

31、励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创业企业融资模式进入校园,高校自己也可以设立创业风险基金,满足创业的资金需求,还可以采取学校和学生合作的方式,吸引学生进入校办的经营组织创业。总之,要通过多种措施,实现让更多人愿意创业,也让更多人成功创业的效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就业。只有就业形势稳定,中国向着新常态的调整才会有稳固的“托底” ,而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提供就业的一支生力军。所以,鼓励大学生创业也是中国走向新常态的一部分,由此激励的创新,也符合新常态强调激发内生动力的总精神。(五)新兴产业成就业“蓄水池”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实情况,我国经过多方论证,提出了战

32、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具体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工信部在 2011 年 12 月制定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细分,具体包括 7 个产业门类、34 个大类、152 个中类、470 个小类、332 个次小类,共 721 种产品。此外,还单独列出物联网作为一个产业门类并划分为 4 大类 20 个小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由此对就业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就业数量具有促进作用。首先,产业发展为就业增长提供了广阔

33、的空间。劳动力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具有同向和同步的变动趋势。作为我国未来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我国设定的目标,到 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 8%左右;到 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 15%左右。从增加就业看,据 IBM 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 1000 亿元,带动就业人数将超过150 万。其次,高产业关联属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就业增长。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

34、互依存。作为未来主导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创造出对其他行业的产品需求,促使其他行业扩大生产规模,继而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的增加。另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技术的引领作用,特别是随着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会进一步扩大社会分工的范围,创造生产活动的新领域,使同技术相适应的各种新职业应运而生,为就业提供了扩容空间。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数量体现了就业的外延性,而就业质量则反映了就业的内涵特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质量问题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来看,它与 “绿色就业” 、 “体面劳动”等高质量就业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其发展对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清洁技术使用对促进绿色就业具有积极作用 绿色就业是近年在 “低碳经济” 、 “绿色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