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说课稿孙冲中学 马靖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况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已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因此本课题就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
2、宏观组成与微观认识统一起来。由于学生没有同位素的知识,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实际应用中容易将其与原子混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从不同角度看待物质的思维方式。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中获得成功的乐趣。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三)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难点:
3、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课时二、学况分析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
4、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某奶粉的营养成分表以生活中奶粉的营养成分表为例讲述在宏观方面我们对物质用元素来描述。我想以生活中常接触的物质来引导学生,一是学生有了初步的接触,二是提高他们的兴趣。2.回顾、思考与交流1)我们最先在那里提到过元素?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3)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学生思考、讨论之后进行交流:a、在
5、序言里面曾提到过,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而且只有 100 多种元素。b、说明了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c、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的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这种碳原子是含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 C-12 碳原子。有其他的碳原子,C-13(6 个质子,7 个中子) ,C-14(6 个质子,8 个中子) ,他们都是 6 个质子,只是中子数不同。通过对前面的知识的回顾,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以前的所学知识的学习情况,又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作了铺垫。3.自学教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设置问题(1)什么是元素?(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
6、什么关系?(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探讨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新课教学元素概念通过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使学生对“元素”有初步的印象。进一步分析,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元素的概念在举例中导出。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突出重点,通过前面的学习总结出元素的微观定义。学生讨论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学生总结: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总结: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教师讲解:物质的简单
7、分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总结问题能力。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设疑: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关系?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1 个氧元素组成的。突出难点,体现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中地壳中各物质的含量,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 100 余种;并要求学生记住含量最多的前 3 种元素。利用“养闺女,铁了心”的谐音,帮助学生记忆。引导学
8、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 100 余种元素组成的。通过观察图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会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可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三)知识迁移分组讨论:课本 P73,学生讨论活动。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 ?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学生总结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突出难点,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没有改变。(四)本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对本节课所学知识
9、的总结,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加深印象,得以理解和巩固。(五)知识反馈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 3 种元素是( ) 硅 铝 氧 铝 硅 氧 氧 铝 硅 氧 硅 铝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 核内质子数不同 核外电子数不同 核内中子数不同 原子的相对质量不同 水是由 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还可能含有元素。及时的知道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对特别部分内容进行指导和强化。(六)分层作业必做题:1.从生物学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选做题:2.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3.背诵课本 P
10、75,常见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认知需求,常规作业巩固新知,探究作业,拓展视野,从而更好的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五、板书设计课题 2 元 素一、元素元素概念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含量最多的前 3 种元素是氧,硅,铝。对新知的梳理。六、教学反思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