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出转型陷阱实现改革的再出发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 在社会进步的视野中思考中国改革问题 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原有的维稳模式已经无法继续,必须实现维稳模式的转变 走向社会重建之路 重建权力还是重建社会? 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 停滞的社会,原因在哪里?中等收入陷阱?转型陷阱? 中国需要警惕和面对的是转型陷阱 面对空前的混沌与困惑 对于中国目前所面对的困境,现在流行的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从发展角度提出的解释,即所谓 “中等收入陷阱 ”; 另一种是从改革或制度角度提出的解释,即认为是改革处于停滞甚或倒退状态。 我们现在最需要警惕的既不是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也不是简单的改革停滞或倒退
2、,我们现在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种可能性,即陷入转型陷阱。l 转型陷阱指的是,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阻止进一步变革的过程,要求维持现状,希望将某些具有过渡性特征的体制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 “混合型体制 ”,并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二、促进社会进步需要克服转型陷阱 逐步定型下来的社会结构: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 权贵集团。红色家族类型的商人家族,拥有深厚的政治资本,起步高,容易获得社会资源,多从事一些需要审批的贸易、基础产业、能源等产业。 国有垄断集团。国有大中型企业居于特殊地位,绝大多数分布在要素市场,高管和政府官员可以互换,在获得资金
3、、资源支持方面享受各种优先照顾,并通过设置准入壁垒,排斥、吞并非国有经济,形成不平等的市场环境。 金融 虚拟经济集团。强势金融资本利益集团垄断资本市场的融资权,通过高市盈率、高价核定发行价和上市开盘价的资本游戏, “合法 ”吸纳社会财富。一部分特权者则利用监管漏洞、信息不对称等进行内幕交易,造成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上的普遍损失。 以房地产和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利益群体(汪玉凯)。 进入 21世纪之后,这样一种建立在权力与市场因素相结合基础之上的新体制逐步定型。这个新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权力和市场结盟,在行政能力继续强化的前提下,把市场体制打碎为市场因素,通过权力重组市场因素,实现对资源的高度垄断。
4、这个新体制是以总体性权力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特征的。就此而言,所谓中国模式就是在这样的体制中派生出的发展模式。 改革陷阱的实质,是将仿佛完全对立的新体制因素和旧体制因素、 “前进 ”和 “倒退 ”,组装成一个有利于既得利益最大化过程的不同环节。甚至为了解决弊端而实施的某些改革措施,都避免不了被 “组装 ”的命运。 改革的阻力究竟在哪里。现在问题的实质,并不是像有人担心的那样,仅仅是旧体制的拥护者在反对改革,而是昔日的改革者、今日的既得利益者在要求固化现有状态。严重者,将会出现特殊利益集团绑架国家、绑架社会的现象。旧体制的拥护者与今天的既得利益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 由于改革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滥用了改革,已经败坏了改革的声誉,使得相当一部分民众对改革失去了基本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形成改革共识已经是相当困难。提出转型陷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