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90.50KB ,
资源ID:923858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9238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绵阳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绵阳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1、绵阳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绵阳市科学技术局二一年十一月- 1 -目 录一、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 .- 1 -(一)发展基础 .- 1 -(二)发展机遇 .- 4 -(三)面临挑战 .- 6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7 -(一)指导思想 .- 7 -(二)基本原则 .- 7 -三、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 8 -(一)发展目标 .- 8 -(二)主要任务 .- 10 -1、建设三大载体 .- 10 -2、实施六大专项 .- 11 -四、重点发展领域 .- 13 -(一)电子信息 .- 13 -(二)先进制造 .- 14 -(三)新材料 .- 14 -(四)环保与新能源

2、.- 15 -(五)现代农业 .- 15 -(六)科技服务民生 .- 16 -五、主要措施 .- 17 -(一)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 17 -(二)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 17 -(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18 -(四)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紧密结合 .- 19 -(五)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 19 -(六)强化基层科技工作 .- 20 -(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 .- 20 - 1 -“十二五” 是我市 坚持 实施“科教兴市”和 “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绵阳科技城和

3、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科技工作的主旨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探索建立军民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打造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为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此,根据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一)发展基础“十一五” 期 间,我市科技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国省科技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坚持实施“科教兴绵”和“ 人才 强 市” 战略,狠抓制度 创新、技 术创新和环境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稳步发

4、展。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十一五” 期间 ,拥有在绵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5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0 个;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13 家;建立国家级企- 2 -业技术中心 5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8 家;建设国家创新型企业 1 家,四川省创新型企业 49 家;建立省 级 产 业 技 术 创 新联 盟 7 个 ;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1 个,省级科技经济园区 2 个;综合孵化器 4 个。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组织实施国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700 余项,国省科技拨款 4 亿元,比“十五” 增长 66.9%,市

5、本级财政不断大加科技投入力度,增设绵阳市地方创新基金,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累计实施了 710项,资助资金 1 亿元;全市共申请各类专利 5140 件,授权2906 件,分别比“ 十五 ”增长 195.1%和 162.1%,年均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居四川省第二位;获得国家及部省级各级科技成果奖励近 500 项,年均转化技术成果 1500 项左右,新产品产值率达 54;到 2010 年全市拥有包括 26 名两院院士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8.2 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有突出贡献专家 900 名,人才密度达到 1200 人/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新材料、先进

6、制造、精细化工和节能环保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十一五” 期间,全市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0 家,重新认定 69 家;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 124.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43。绵阳科技城机床数控产业基地、国家数字视听产业园、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二次雷达系统及空中交通管制装备的科研生产基地已具雏形。具有- 3 -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如:长虹公司研发的“虹芯一号” 、“虹芯二号”、“量子芯” 等虹芯系列技术,九洲公司研 发的航管产品专用芯片“ 九洲之芯” , 东材科技集团开发的具有世界水平的无卤阻燃共聚酯树脂、薄膜和纤维生产技术

7、,新晨动力公司研发的D20 柴油发动机、V19 汽油机等。军地结合创新取得新进展。依托在绵国防科研院所的丰富科技资源,军地联合坚持推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搭建军民结合创新平台,转化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院地、军地联合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重点针对军民融合企业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和军转民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专项,设立了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动国防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促进科技、人才、资金等有机融合,成功培 育 军 民 融 合 型高 技 术 企 业 100 余 家 ,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达

8、到 600 亿元。 军民融合步伐明显加快,初步探索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有机衔接的军民融合发展有效途径。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十一五” 期间,全市 9 个县市区先后被列为国、省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其中国家级 4个),列入国 家 首 批 新 农 村 建 设 科 技 示 范 乡 镇 1 个 ,国、省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村各 1 个,新增省级农业- 4 -科技园区 4 个。围绕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种养加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共培育引进新品种 210 个,研发引进新技术 120 项,开发新产品 60 个,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9、业 40 余家,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93以上。科技服务民生初见成效。“十一五” 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突出科技服务民生主题,列入了国家“十城万盏 LED应用示范工程”城市, 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山地丘陵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江油附子、银杏,平武天麻,安县枣皮,三台麦冬等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建立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8 个。坚持开展了每年的科技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经常性开展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科技宣传、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二)发展机遇全球金融危机孕育出新的科技革命。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新兴科技革命不断深入

10、,科学技术应用转化速度加快,深刻改变着各国经济和社会面貌。面对国际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新挑战,各国纷纷吸引创新要素聚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大力发- 5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我市必须抓住这一机遇,规划布局,集成资源,大胆创新,积极抢占制高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十二五” 期间是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向

11、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和重要途径,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才有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主动权。我市作为我国实践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重要试验示范区和西部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必须坚持将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作为主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部署:今后 10 年,必须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方式正在从传统的“输血型” 向内

12、生的 “造血型”转变。这就要求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必须把发挥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科技城建设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年来,- 6 -绵阳科技城建设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军民融合体制创新、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成果显著,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加速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要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道路,科技创新就必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三)面临挑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需

13、求矛盾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压力日渐加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不仅是对各级政府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绵阳科技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多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防科技潜能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科技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率尚待提高等。- 7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思想,遵循“ 自主 创

14、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 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围绕 中心,服务大局、产业 主导、军民结合、注重实效”科技工作思路,着眼绵阳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抓手,以军民融合为特色,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基本原则坚持产业优先。把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15、新,推进科技、技术、管理、知识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运用市场竞争和产学研结合机制,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 8 -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坚持军民融合。激活绵阳丰富的国防科技资源,坚定不移的走军民融合道路,构建军民双向互动、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以军工技术为支撑、民用产品为方向,形成军品、民品、军民结合三大产业板块,以带动相关产业成长和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扩大和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和科技资源,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借助外力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市场导向。从市场需求出发,以企业为主体,整合市场与政府资源,发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市场开发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各类要素集聚发展。三、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一)发展目标到 2015 年,绵阳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高,民生科技进步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对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