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了解小说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目标要求为指导。理论依据:语文的教与学需要理论支持,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理论依据:一是对语文教育
2、的本质与功用的正确认识,二是对心理学的正确认识,三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树立,四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正确认识。主张确立以教育的本质、心理学规律、课程观念、语文学科性质为理论依据的观点,旨在增强语文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科性与学理性。设计特色:由人教版高中语文药课后思考题生发开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小说药的主题,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没有标准答案,这也是新课改的精髓。二、教材分析1简析“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 、 “教学基本要求”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从本课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
3、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学 习 鉴 赏 小 说 的 方 法 ,注 意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和 层 面 解 读 小 说 , 提 高 阅 读 能 力 和 鉴 赏 水 平 , 丰 富 、 深化 对 历 史 、 社 会 和 人 生 的 认 识 , 提 高 文 学 修 养 。 2简析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
4、用。本课题药选自三校生相约在高职之语文上册(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0年版)的小说单元。本单元共三篇小说,其中药是重点篇目,本科教学内容是“如何把握小说药的主题”是小说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目的是授学生以“渔”,拓宽视野和思路,为今后鉴赏其他小说提供方法。三、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本校二年级 50915班学生,学生有一定阅读鲁迅的小说的基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但对鲁迅小说的深刻性认识不足,也不能完全理解鲁迅作品有所赋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意义,因此本节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可操作性。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识学习小说双线结构的含义; 能力提高分析鉴赏小说主题的能力。 2、过程与
5、方法:过程挖掘小说主题(分别由四个标题引入、层层深入挖掘主题);归纳小说的主题(观看视频课件、讨论探究); 方法根据故事情节,利用关键语句,确定小说的主题和联系作者思想,确定小说主题,学习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认识旧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无知、冷漠的劣根性,体会鲁迅为救国救民而寻找拯救民族良药的伟大而深刻的思想; 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持科学,反对迷信,热爱生活。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药的主题。2、教学难点:掌握作者思想与小说主题的关系。如何准确把握小说药的主题。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式、讨论式、自主探究式 教学手段:PPT 课件、视频课
6、件 技术准备: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熟读小说 复述小说故事梗概2、教师的教学准备设计备课教案 制作多媒体课件 研究教材和学生 做好克服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思想准备 搜集与药有关的信息材料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与课文基调一致,光线稍微暗淡的环境。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设计制作 PPT课件和相关视频课件。八、教学过程学生在掌握了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后,我设计了对小说药的主题探索这节课。基本思路体现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首先复习旧知,提问学生复述药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温故知新。接着导入新课:人教版教科书思考练习第一题就提出了对小说药的主题争议有代表性的
7、四个观点: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 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探究目标是如何准确把握药的主题。经过课下深入研究,结合小说内容实际我把根据故事情节,利用关键语句,确定小说的主题和联系作者思想,确定小说主题两种方法提出来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索。小说药在情节结构上采取双线结构:明线由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服药效果组成,相对应的暗线由夏瑜牺牲 瑜血被吃夏瑜被议夏瑜被祭构成。在根据故事情节,利用关键语句,确定小说的主题时,分析“老栓买药”段,播放录像,
8、让学生找出描写老栓买药的神情、动作、心理的关键语句,说明他买药时那种充满信心和喜悦的精神状态,老栓起得很早,付了辛苦钱,买的是人血馒头,心情还格外高兴,实在愚昧。文中也着力刻画了民众,让学生找出描写民众的有关语句,归纳出民众的心态:杀人刑场本是令人恐怖的,可一群“看客”却在半夜里赶来,“簇成一个半圆”,看杀人凑趣实在愚昧。在分析“小栓吃药”段时,让学生找出描写老栓夫妇看小栓“吃药”情景的语句,引导学生讨论“小栓吃药”又意味着什么,得出:善良的民众受欺骗、受毒害,竟把沾着革命志士鲜血的、已经成了黑炭的馒头当作治痨病的良药,实在愚昧;革命者的牺牲没有得到群众的同情,竟然连鲜血也被他们吃掉了,实在可
9、悲。在分析“茶客谈药”段时,根据茶客们的的议论,讨论分析“茶客们”议论又说明了什么,得出:无论老少,无论阶层,都对革命不理解。这就从大的范围上,展示了各阶层人士的思想面貌,写出了:群众思想上的愚昧、精神上的麻木、政治上的落后。在分析“服药效果”段时,提示“坟场”是明、暗两条线索的最终交汇点。两位母亲在坟场相遇,表明了用“药”的效果,构成了故事情节的结局。让学生找出描写坟场的关键语句,得出:夏瑜、小栓的死法不同,但命运都一样被封建统治所杀害:夏瑜直接死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钢刀之下,小栓死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软刀子”(封建迷信)之下。播放夏母上坟“哭诉”的录像,引导学生分析从夏母“哭诉”中可以看出什么,
10、得出:坟前的“哭诉”,表现出夏四奶奶对儿子的革命极不理解,她既肯定儿子的人品,又否定儿子的人生道路和思想观念。她认为是官府“冤枉”了儿子革命,她甚至诅咒和仇恨把儿子引上革命道路“他们”。引导学生分析坟上的“白花”的意义,得出:夏瑜的死是悲凉、寂寞的。但是,他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节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寂寞奔驰的勇士”的慰藉,说明革命的火种不会被扑灭,他在黑暗中仍给人以希望。教师小结:一个革命者的牺牲竟没有得到群众的同情,人们对他的革命言行发出冷酷的嘲讽,并对他所受到的凌辱幸灾乐祸。他生前被资本家告密出卖,被害时有那么多人“高兴地”伸张脖子去看,死后连血也被刽子手拿去卖钱,能吃到
11、这种血还被认为是“好运气”。不仅如此,他母亲上坟,看见有生人看见他,竟“现出羞愧的颜色”,“硬着头皮”才走到坟前。可悲啊。接着进入研究学习阶段,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关键语句”在把握小说主题上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这样的结论:1.作业将夏瑜的故事处理为暗线、华家的故事处理为明线,从而使摄像的镜头始终对准了愚昧而不觉悟的群众。这样,小说实际强调的便不是革命者如何,而是群众的愚昧不觉悟;2.小说暗线所涉,无一处是直接表现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夏瑜身陷牢狱“还劝牢头造反”,还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责备他(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3.“群众的愚昧和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
12、命者的悲哀”,这一主题,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突现出来了,让学生能创造性的研究学习。因为任何作品的主题都与作者写作品时的思想有直接关系,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作者思想,确定小说主题,拓展知识面,使学生能继续探索求知。课下我搜集了与药主题有关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学生交流。从辛亥革命前也夜直到“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多表现在民族的自我批判上,其作品的创作目的主要是教育群众。“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且善于改善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
13、“我的取材,多采自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根据这两种确定主题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总结本文的主题应该是:药主要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的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客观上,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
14、本质。特别向学生指出因为主题有争议,我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也只是一家之言,学生可就教科书思考练习第一题就提出的对小说药的主题争议有代表性的四个观点继续探索、质疑。这也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在德育渗透方面,我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要坚持科学,反对迷信,热爱生活。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学生能够用这两种确定主题的方法延伸到对其他小说主题的研究上,并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交流,师生共同进步,这才是新课程的真谛所在。在布置作业环节中,以夏瑜的故事为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尝试把暗线做明线写),注重了提交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温故而知新。九、知识(技能)结构或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5、药鲁 迅目标:如何把握小说药的主题1、根据故事情节,利用关键语句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2、联系作者思想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十、学习训练设计及依据1、找出描写老栓买药心理的有关语句,试做分析;2、找出描写民众(看客)的有关语句,分析民众的心态;3、找出描写老栓夫妇看小栓“吃药”情景的句子,简要分析其内涵;4、讨论茶客们的议论有说明了什么问题;5、找出文中描写坟场的关键语句,分析其内涵;6、从“夏母哭诉:中可以看出什么;7、夏瑜坟上的红白花说明了什么;8、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习训练设计依据是:充分考虑优等生与差生的程度,围绕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设计。十一、课例设计说明这堂课是一次大胆尝试,根
16、据小说文本和教师研究实际,从一道课后思考题“对本文主题的争议很大,共有四个观点”引发思考,接着“根据小说情节,利用关键语句”和“联系作者思想”,引导学生对文本、对作者思想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并由学生进行总结。特别强调因为小说主题具有争议性的特点,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探讨,让研究性学习成为习惯。这就是创新,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中新课改的精髓,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人,只唯科学结论。【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一堂公开课,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周建秋老师,奉贤中专、新桥职校和我校的语文教师共同参加了教学观摩与评课交流。本节课虽然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留下了很多思考。首先是时间分配方面需要调整,
17、感觉结尾很匆忙,也正是出彩的地方,却戛然而止,影响了效果。其次,教师的地位和角色转变还未达到彻底,有时担心任务目标完不成而变成了教师“独奏” ,有时担心学生发散思维影响目标实现,结果没有沿着学生的思路引领,因此,要牢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以学生为本,教师在课堂中起导向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满堂灌”转位“适时指导” 、 “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 “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 、 “面向个别学生”转位“面向全体学生” 、 “教学中的主导”转位“平等中的首席” 、教育关系的“独奏者”转位“伴奏者” ,准备教案时要更多的去准备学生,以学生为“驱动”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真正使课堂“活”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参考资料】1、苏雪文:中学语文教学之理论依据 ,中国华侨出版社,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年 05期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年月日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月出版4、三校生相约在高职之语文上册(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0年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