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65.50KB ,
资源ID:932341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9323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连云港市地名管理办法.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连云港市地名管理办法.doc

1、 1 连 云 港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连政规发20161 号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连云港市地名管理办法已经市十三届人民政府第 48 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2016 年 9 月 1 日 2 连云港市地名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名管理,推进地名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内外交往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标准地名的使用、地名标志的

2、设置与管理,历史地名的保护、地名公共服务等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具有特定方位、一定范围的地理实体的专用名称,包括:(一)山脉、丘陵、山峰、河流、湖泊、海湾、岛屿、礁石、沙洲、滩涂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二)市、县(区)、乡镇等行政区划名称,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名称;(三)自然村、住宅区、片区等居民地名称;(四)路、街、巷等道路名称;(五)高层建筑、商业中心等大型建筑物(群)名称;(六)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农场、林场、渔场、盐场、油田、矿山等专业经济区名称;(七)台、站、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轨道 3 交通、桥梁、隧道、河道、水库、渠道、堤坝、

3、水(船)闸、泵站等专业设施名称;(八)公园、广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历史古迹、纪念地等休闲旅游文化设施名称;(九)门楼牌号(含门牌号、楼栋号、楼单元号、户室号);(十)具有重要方位意义的其他名称。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个体的专有名词,通名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名词。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建立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地名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地名的管理、历史地名的保护、地名公共服务等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 全市地名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市、县(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主管部门,地

4、名委员会是行政区域地名工作的协调机构,其日常工作由民政部门承担。发改、规划、建设、公安、财政、国土、住房、城管、交通、水利、工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海洋渔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地名管理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本辖区的地名管理具体事务,业务上接受县(区)地名主管部门的指导。第六条 地名规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城乡规划中 4 涉及路、街、巷、桥梁、广场和隧道等公共设施的,编制单位应当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后,将规划提交地名主管部门编制地名规划,规划部门应当使用经地名主管部门审核的名称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水利、交通、旅游等专

5、项规划,涉及地名命名的,应当与地名规划确定的名称相衔接。第二章 地名的命名、更名与销名第七条 地名的命名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不得损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二)不得破坏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三)符合地名规划;(四)反映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等地方特色;(五)尊重当地居民意愿,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六)维护地名稳定性。第八条 地名的命名,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以本行政区域以外或者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划名称的专名;(二)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专名一般应当与驻地主地名一致;(三)新建、改建的路、街、巷等名称,应当体现层次化、序列化;(四)用地名命名的专业设施名

6、称,其专名应当与当地主 5 地名一致;(五)禁止使用当代人名、国家领导人名、外国人名、外国地名和外文音译词命名地名;(六)禁止使用企业名、商标名、产品名命名地名;(七)地名用词应当符合国家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要求,避免使用已淘汰的异体字或含有虚夸、离奇、抽象内容的词语;(八)禁止使用带有不良文化色彩和封建迷信的名称命名地名。第九条 下列地名不得重名,并避免使用字形混淆、字音相同的词语:(一)本市范围内主要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二)本市范围内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名称;(三)同一县(区)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名称(历史上已形成的除外);(四)本市市区内、同一县内的路、街、巷、桥梁、隧道、住宅区

7、、大型建筑物(群),以及公共场所、休闲旅游文化设施的名称。第十条 门楼牌号的编排,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二)同一标准地名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照坐落顺序统一编排,不得跳号、同号;(三)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按照规定的间距标准编排,相邻建筑间距超过规定标准的,预留备用门牌号; 6 (四)居民区的门牌号、楼栋号、楼单元号、户室号按照统一序列编排。第十一条 地名的更名,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八条第五项规定的地名,应当更名;(二)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项、第四项、第八项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同意和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后,予以更名;(三)因行政区划调整需要

8、变更行政区划名称的,予以更名;(四)因地名指称的地理实体属性、范围、外部环境等发生变化需要更名的,予以更名;(五)因所有权人提出申请需要变更建筑物名称的,可以更名。不属于前款规定范围的地名,以及当地居民多数不同意更改的地名,不予更名。第十二条 因行政区划调整、城乡建设改造或者自然变化等原因使原指称地理实体消失的地名,地名主管部门或者专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依法注销并公布。第三章 地名的申报与办理第十三条 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与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命名、更名。 7 第十四条 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下列权限办理:(一) 国内外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报国务院

9、批准;涉及邻省的,经与邻省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报国务院批准;(二)涉及本省两个以上设区市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三)涉及本市两个以上县(区)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相关县(区)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四)本市市区内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市人民政府批准;(五)县内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县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五条 行政区划名称、街道办事处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家行政区划管理等有关规定办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名称的命名、更名,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报县(区)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由县(区)地名主管部门报市地名主管部门备案。第

10、十六条 市区内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含桥梁)等道路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区人民政府或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区支路、街巷,农村公路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地名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市地名主管部门批准。第十七条 市区内公园、广场、纪念地等休闲旅游文化设施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区人民政府或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 8 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八条 市区内住宅区、大型建筑物(群)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报市地名主管部门批准。第十九条 县内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公园、广场等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支路、街巷、住宅区、大型建筑物(群)名称的命名

11、、更名,由县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地名主管部门批准。第二十条 门楼牌号的编排和审定,由建设单位或者建房个人提出申请,由公安部门办理。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第三条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第十项所列的部分专业地名的命名、更名,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由有关单位向专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前应当征求所在地地名主管部门的意见,批准后报所在地地名主管部门备案。地名主管部门应当对前款所列地名及其拼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予以审定。第二十二条 有关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或者专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地名命名、更名时,应当提供命名、更名方案及其理由的书面材料和相关图件。第二十三条 地名未发生变化,但指称的地理实体范围发

12、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地名命名的批准权限,报地名主管部门或者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重新公布。第二十四条 下列地名在命名、更名前,地名主管部门或者专业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公示,并组织论证或者听证: 9 (一) 在国内、省内、市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二) 在县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三)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四)地名主管部门或者专业主管部门认为需要予以公示、组织论证或者听证的其他地名。第二十五条 地名主管部门或者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地名命名、更名的,应当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地名主管部门、专业主管部门批准或者认定地名的,应当自批准或者认定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第四章 标准地名的使用第二十六条 经市

13、、县人民政府或地名主管部门、专业主管部门批准或者认定的地名,为标准地名。第二十七条 标准地名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一个地理实体只有一个标准地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应当确定一个标准名称;(二)使用国家规范汉字书写标准地名。汉语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和标注,应当遵循汉语拼音方案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三)通名用字应当名实相符,恰当反映指称地理实体的属性、规模和类别。住宅区、建筑物标准地名的通名应当与建筑面积、占地面积、高度、绿地率等条件相适应。不得单独使用通名作标准地名,同类通名不得重叠使用。 10 第二十八条 城镇道路、住宅区、大型建筑物(群)使用的通名,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道路

14、通名一般为:大道、大街、路、街、巷等;(二)住宅区通名一般为:园、花园、苑、花苑、新村、墅、山庄、公寓、小区、居、舍、庭、院、府、轩、邸、家、庐、坊、筑、宅、阁、榭等;(三)大型建筑物(群)的通名一般分为:厦、大厦、楼、大楼、广场、中心、城、园、苑、宫等;(四)使用以下通名的,应符合其适用范围和技术规范:1.“大道”、“大街”:适用于红线宽度 50 米以上、长度4 千米以上的道路;2.“路”、“街”:适用于红线宽度 10 米以上、50 米以下的道路;3.“巷”:适用于红线宽度 10 米以下的交通道路或者生活便道;4.“大厦”:适用于高度在 45 米以上或地面楼层 15 层以上的商住建筑,以及高度超过 27 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5.“广场”:一是适用于占地面积 1 万平方米以上,具备宽阔的公共场地,室外整块公共活动场地 2000 平方米以上(不包括停车场和消防通道等)多功能的建筑物(群);二是适用于供市民休闲、具有 2000 平方米以上开敞空间的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6.“中心”:适用于占地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总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以上,具有某一特定主导功能的大型建筑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