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麦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大玮 2011.9.26-27徐州目 录一、农业灾害学原理二、小麦对气象环境要求与生态气候区划三、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四、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五、小麦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一、农业灾害学原理n 灾害 :直接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n 灾害系统 :孕灾环境、灾害源 (致灾因子 )、灾害载体、承灾体n 灾害学 :以灾害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生演变规律,寻求有效防灾减灾途径的新兴科学 。n 灾害事件五要素 :时间、地点或范围、类型和性质、强度、直接间接损失n 灾害的分类n 目的:正确识别科学应对,防止误判n 按照灾害源 :
2、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有交叉n 自然灾害按照致灾因子:气象水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宇宙灾害。每大类分多个灾种,每灾种有多个类型。复合灾害n 按照损失 :巨灾、重灾、中灾、轻灾、微灾n 按照发生特征 :突发型、累积型(缓变型)n 按照灾害链 :原生、次生、衍生灾害n 自然灾害共同特点 :群发性、灾害链、周期性n 灾害链 :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相互作用,诱发或酿成原生灾害及同源灾害,并相继引发一系列次生或衍生灾害,以及灾害后果在时间和空间上链式传递的过程。n 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原因 :两大灾害带交叉部,地势落差导致物质迁移强烈,大陆性季风气候变异性,长期生态破坏,人均自然资源贫乏n 生态过
3、渡带脆弱多灾n 社会发展与灾害 : 因灾死亡人数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绝对值上升,但占 GDP%下 降。n 人类社会在与灾害斗争中发展1949-2009人均 GDP增长 因灾死亡人数受灾面积与直接经济损失 粮食亩产与人均占有 kg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和 30-40N世界两大灾害带的交叉部n 农业灾害 :以农业系统为直接承灾体 (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环境、农事作业 ),人类为间接和最终承灾体。n 自然灾害为主:气象、地质、生物灾害n 农业是对灾害最敏感的弱质产业: 对象是生物,主要在露天生产。n 发展中国家农业灾害严重原因 :依靠农业原始积累发展工业,农业地位低下脆弱。自然条件严酷,长期生态破坏。减
4、灾能力差。n 农业灾害学: 研究农业灾害规律与农业减灾对策及技术体系的科学。n 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 :季节性和区域性强;多数灾害具有非线性;灾害与资源具有相对性;累积型灾害的危害往往大于突发型;复杂性、多样性和关联性。n 农业灾害过程 :孕育期、潜伏期、征兆显露期、爆发期、高潮期、消退期、恢复期。n 减灾过程 :灾前防、灾中抗、灾后补救恢复n 农业减灾管理 :体制,法制,机制 (预警、响应、应急、统筹协调、风险转移分散 ),监测、预报、预案、风险分析与评估n 农业减灾科技进步n 风险 =风险可能性与危害程度的乘积风险可能性与危害程度的乘积 R=P S n 农业是高自然风险的产业农业是高自然风险的产业n 减灾管理发展阶段 :单灾种管理、综合减灾管理、风险管理n 农业风险的管理对策 :接受风险;消除或削弱风险源;消除灾害载体;时空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扩散转移;增强承灾体抗性与适应能力;切断诱发次生、衍生灾害的灾害链;转移、分散和共担风险。n 气候变化带来农业灾害的新特点 :南涝北旱,南方季节性干旱,热害加重,低温灾害仍频繁,病虫害世代重叠危害期长北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