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奇瑞汽车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学院名称商学院专业班级国经摘要国内外在对外投资和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理论有很多。国外研究跨国经营的理论主要有以HYMER和其导师KINDLEBERGER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维农提出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学者尼可伯格提出的寡占反应理论,以BUCKLEY和CASSON为代表的内部化理论,DU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日本学者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国内研究跨国经营的理论主要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跨国经营的动向和策略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国际化经营策略包括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和并购的典型案例来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近况问题和前景;通
2、过比较国内汽车产业国际汽车产业国际化的方式来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经营道路。关键词跨国经营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化经营策略和现状一、国外研究动态跨国经营的早期理论主要有以HYMER和其导师KINDLEBERGER为代表的垄断优势理论(1960,1976),维农提出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美国学者尼可伯格提出的寡占反应理论(1973),以BUCKLEY和CASSON为代表的内部化理论(1976),DU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77)和日本学者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978)。(一)垄断优势理论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被称为“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或厂商特有优势。是海默于19
3、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后经凯夫斯等学者的发展而形成其理论体系。海默认为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跨国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因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1】因此,海默经跨国企业看作是垄断者或寡占着,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厂商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只有厂商拥有了特有优势,才能跨越国界进行境外投资。海默认为的厂商特有优势,主要是指大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大规模资本以及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经营管理能力。到了80年代,厂商垄断优势理论把对厂商特有优势的解释重点移到了厂商拥有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上。凯夫斯认为跨国企
4、业借以进行对外投资的静态要素优势是产品和工艺过程中知识资产优势以及规模经济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应是投资厂商所掌握的先进技术、高效管理知识等无形资产。从厂商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可以得出结论国内外市场的不完全性和厂商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2】(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维农(1966)以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一文奠定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基础。他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分析,将产品周期从该产品进入市场时起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3】他把垄断优势和区位选择结合进行综合分析,较好地阐释了跨国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实力
5、和技术发展水平等都存在差异,所以在应用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时,所处的阶段也会不相同。处在不同阶段的国与国之间在产量、成本、利润上的不同,变导致了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市场营销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贸易进程的加速,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为早期跨国并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寡占反应论尼克尔博克(1973)在寡占反应和跨国公司一书中提出寡占反映论。他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进攻性和防御性两种,前者可用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加以解释,后者则用寡占反应论来解释。所谓的寡占反应论是指在寡占市场中,每个企业都对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很敏感,一旦某个企业做出某项决策时,其他企业将随即跟上并采取相应措施。【4】其目的在于尽
6、量避免竞争对手先行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保持原有市场份额或占领与自身实力相当的市场份额。因此,这种寡占反应所导致的跨国公司投资行为,使寡头企业相继走向海外市场。(四)内部化理论英国里丁大学的巴克利PBUCKLEY和卡森MCASSON及拉格曼ARUGMAN(1976)提出的。它的出现提供了与垄断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其理论有力地解释和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跨国直接投资行为。标志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一个重大转折,一度被称为跨国公司理论的核心,至今仍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之一。内部化理论把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或垄断因素存在会导致企业参加市场交易的成本
7、上升,企业就会创造内部市场进行交易。【5】RUGMAN进一步指出市场内部化是指将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调拨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它能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6】内部化理论过程主要是通过下面五个方面来体现的1、通过企业的并购和国际化经营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过高。2、通过直接投资企业相互参股或并购建立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从而使经济活动获得一定保障。3、拥有内部化优势的企业可获得内部化的收益。4、市场内部化可以减少税收、汇率调整等无效干预。5、市场内部化后,企业新增交易的边际成本和违约的风险近乎为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8、。(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1977)年发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奠定了基础。它以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内部化三理论为基础,将三者紧密结合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全面的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其理论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7】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宁开始把自己原来构建的折衷理论更多地称为折衷范式。从理论到范式,不只是名称的改变,主要还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是在借鉴和综合了海默(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卡森(CASSSON)和巴
9、克利(BUCKLEY)等人的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国际生产的动因、决定因素和实施方式,试图建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协议安排三者统一的理论。二是由于企业跨国生产的动机、期望不一样,不可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来对每一种跨国活动做出完美解释。因此,折衷范式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了在解释国际生产活动时可采用的一种方法体系和一套通用变量。国际生产折衷范式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或OLI框架,在此框架下,一个企业能否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国际化生产取决于一线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S)、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S
10、、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S所构成的变量组合及其相互作用。【8】(六)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1978)在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理来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9】根据“边际产业扩张论”的核心内容,小岛清还提出了若干推论。其中推论一和推论二指出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之上。小岛清还将“边际产业”投资原理在批判海默“垄断优势论”基础上,推广到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投资上。小岛清提出的理论是在着眼于日本6070年代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日本式
11、”对外投资模式。因此它在运用到其他国家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七)国外近期研究动态FREDRIKVONCORSWANT和PETERFREDRIKSSON(2002)通过分析汽车生产商和第一层的供应商的关系来说明汽车的研发受到汽车工业生产条件改变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一是关键性生产标准的提高,二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三是生产和产品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四是外包持续增加,五是企业供应基地的减少,六是产品的研发时间减少,七是供应商对产品研发资源的占有率增加,八是零库存生产方式的增加。于是要求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探索的过程中要有力地克服这些影响因素。【10】DGRHYS(2007)通过比较美国各个汽车品牌的
12、生产规模和策略选择,来说明规模经济可以减少汽车的生产成本。因此对于一个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汽车公司来说在性价比上可能缺乏竞争力。每个汽车品牌对自己的定位的不同使得他们会有不同的策略。有些品牌的车是用高质量来吸引高消费的顾客,他们的目标群是高收入者;有的品牌车则采用批量生产来制造更低成本的车子,这种车则适合中低收入者。因此公司的顾客群不同,相应地就会采取不同的生产经营策略。作者强调规模生产对一个想要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来说很重要。【11】二、国内研究动态陆海平(2008)通过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环境和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以及国内汽车全球化经营的渠道,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
13、方向。他对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了SWOT的分析。通过该分析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都展现出来了。作者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主要有四个。一是为了掌控国外的资源,获得有利的技术和品牌资源;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自主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为了预防风险规避贸易壁垒与汇率风险;四是为了主动出击,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以尽快打入国际市场。作者认为我国汽车企业目前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渠道有出口、海外建厂、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和服务网络、进行海外财物投资,为海外经营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实施海外并购等。【12】周厚义(2009)通过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模式的现状以及可能实
14、施的发展方案,总结出各种主要的国际化模式的利和弊。他认为我国目前的汽车国际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出口、直接投资、建立战略联盟。对外直接投资包括在外国新建企业或进行跨国并购。作者指出我国汽车产业选择在外新建工厂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自主汽车品牌受到合资品牌的挤压,限制了其发展空间;第二,人民币升值,海外建厂可以降低成本;第三,海外建厂还可以更好地参与当地的竞争;第四,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但是海外建厂的劣势是生产成本高,缺乏配套资源,对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熟悉。跨国并购可以直接获得一些具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为我国汽车企业更好更快地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要
15、整合国际的资源需要很多时间和成本,并且外国的企业管理文化可能对本国企业管理文化产生冲击,带来协调成本。建立战略联盟,在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形式过于单一,但也有一些亮点,如奇瑞的代工模式就是其一。奇瑞通过和克莱斯勒的合作,可以迅速提高奇瑞的国际影响力和整体的配套体系规模。【13】张占斌(2003)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国、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得出各国不同时期发展模式的差异。作者提出由于每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模式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借鉴国外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需要从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国际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要求、中国汽车产业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
16、将创造的综合绩效出发,可考虑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概括为“比较优势的大国开放竞争模式”。【14】马力,宫江洪(2002)通过研究分析福特、大众和丰田三大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在全球化竞争中跨国汽车企业发展战略对我国汽车国际化经营的启示。作者指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福特主要通过改革重组来大大降低自己的成本,突出核心强化主业。亚洲市场是福特的主攻对象,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亚洲的重要市场,福特的这一举动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大众则坚持不变的大众风格,积极发展高档产品。大众在2001年对整个企业的业务进行了重组,使得大众成为具有比较完整产品系类的汽车生产经营商,在整个欧洲的市场占了将近19的份额。丰田采取
17、的策略是大力调整亚洲部署,不断强化美国市场。为了全面实施全球化战略,丰田在强化机构重组上面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和精心组合。经过作者的分析,他得出结论巩固品牌优势、增强自身素质和拓展国际市场时这些企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大力强化新品的研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全面推进机构重组等具体措施,是这些企业普遍采取的做法。【15】史自力(2005)对汽车产业全球化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美日欧汽车产业三足鼎力统领天下的局势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这三个国家的专利数量,海外研究机构建立的数量以及他们的汽车产业技术贸易份额。作者提出这三个汽车产业大国无论在研发资源,还是在汽车产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都集中在美日欧国家。这反应出
18、美日欧国家的汽车产业技术不仅直接决定一国国家竞争地位,而且已经控制了世界汽车产业技术的格局,甚至决定着世界汽车产业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因此,可以认定美日欧国家对汽车产业技术供应具有很高程度的垄断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零部件厂商越来越深地介入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由于技术能力的提高,它们与整车企业一道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这些都预示着改变传统的汽车企业组织形态并向新的方向演变,总的趋势是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以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16】何莉(2010)认为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要进行国际化经营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我国企业管理能力的不足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二是我国企
19、业融资难;三是中小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作者认为要实现国际化经营有四条路径一是采取渐进式的发展路径,从出口到设置海外代理,到建海外销售子公司,到建立海外生产子公司;二是实施“市场缝隙”战略,以专业化为基础;三是选择有力的投资区位;四是采用企业集群式对外投资策略,整体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7】何晓芬和刘书萱(2010)分析了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现状和影响因素和建议措施。我国目前并购数量少,并购企业的质量不高,并购对象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并购动机多数是为了获取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作者认为影响海外并购的因素主要有资源整合因素,业务整合因素,企业文化整合因素。我国在并购后主要采
20、取的整合战略主要有战略整合,资源整合(包括市场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文化整合。【18】熊小奇和吴俊(2010)通过分析我国对外投资产业和重点区域选择,为我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确定方向。他们认为我国应当积极推动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走出去,开展对外资源开发与合作,增强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合作。我国企业在选择海外投资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拥有有利资源的国家,选择对我国产业发展有导向作用的投资方向,采用以点代面的集群化有序布局,加快境外合作区建设,逐步建立一批“次境外经贸合作区”,开拓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功能性平台。【19】马强(2010)认为外资企业在我国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特点有实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大多
21、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城市;企业进行国际化投资的动机和投资领域呈现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但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着一些障碍我国相关法律和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机会;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企业自身缺乏实力,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管理理念落后,无法适应企业国际化需要。作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同时要注意同外国技术的引进相结合,在过程中要多从各类型的银行取得帮助。【20】三、评述国外的研究理论主要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产品方面来进行分析,得出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一系列原因。而国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比较全球各地汽车产
22、业的发展动向,策略转变,进行国际化投资的环境分析,并考虑我国汽车产业进行国际化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来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国外的理论给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是基于经典的理论而展开的。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的综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这对我们研究汽车产业国际化经营策略选择有很大的指导性意义。参考文献1HYMER,S,THEINTERNATIONALOPERATIONOFNATIONALFIRMSSTUDYOFDIRECTFOREIGNINVESTMENTMCAMBRIDGEMASS,MITPRESS,19762
23、王建华,朱昀跨国公司投资理论评述第13卷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71013RVERNON,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ODUCTCYCL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80,1965,PP1902074徐敏奎贸易、投资与产品周期希尔施模型对寡占反应和产品周期理论的解释J山东经济,2004,055吴南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专家约翰H邓宁J世界经济,1991,116张亚跨国并购理论综述华商2008年第16期7刘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跨国经营J中国统计,2005,088杨增雄唐嘉
24、庚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及对外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三期9陈恒,王蕾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评论J商业经济,2008年第12期10FREDRIKVONCORSWANTANDPETERFREDRIKSSON,SOURCINGTRENDINTHECAR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OPERATIONSPRODUCTIONMANAGEMENT,200211DGRHYS,THEPOSITIONANDBEHAVIOROFSMALLERFIRMSINTHEMOTORINDUSTRYJ,MANAGEMENTDECISION,200712陆海
25、平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经营J汽车工业研究,200813周厚义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模式初探J经济论坛,2009(04)14张占斌国际汽车产业模式比较与中国发展路劲选择J工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15马力,宫江洪全球化竞争中的跨国汽车企业发展战略分析J汽车科技,200216史自力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J经济经纬,2005年第1期17何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18何晓芬,刘书萱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战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熊小奇,吴俊我国对外投资产业选择与区位布局J亚太经济,201020马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特点、问题和展望J对外经贸研究,20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