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63.42KB ,
资源ID:939773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9397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竞争与市场经济的效率——.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竞争与市场经济的效率——.doc

1、1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比较研究孟 捷 向悦文本文刊载于清华政治经济学报第 3 卷(2014 年)摘 要:当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新理论和新观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竞争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将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综合的可行性。本文首先回顾了演化经济学的知识分立理论,并由此出发,对如何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部门内竞争理论进行了探讨;其次,本文梳理了熊彼特的企业家概念,提出马克思经济学的范畴体系为接纳这个概念已经做了许多铺垫,但要完全接纳这个概念,还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关于人的行为和动机模

2、式的理论;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演化经济学家着眼于竞争和创新,对市场经济的效率所作的重新界定,以及竞争范畴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动态演化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竞争 熊彼特 作 者:孟捷,清华大学资本论与当代问题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教授、博导;向悦文,经济学博士,现为重庆市江北区公务员新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当代最主要的几种经济学范式。竞争理论在这些范式中无不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不同的竞争理论大致形成了一条从“保守”到“激进”的光谱:新古典经济学位于“保守”的一端,它通过完全竞争理论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并试图借此来证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

3、具有稳定性;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位于“激进”的一端,对于竞争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多持批判的态度,并据此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缺乏自我协调的能力;相较而言,当代各种演化经济学则处于在这条光谱的中间,它既强调了竞争在资本主义动态演化中的根本意义,也分析了制度约束之于竞争的重要性。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理论具有辩护论性质,其逻辑上的弊端不仅为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也为哈耶克这样的学者所诟病,此处毋庸多言。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竞争理论则一方面是未完成的,另一方面对竞争的理解也有片面之处,一定程度上低估了竞争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动态演化上所起的正面作用。笔者在先前的著作里曾提出,一方面,马克思

4、主义经济学在一些最基本的方法论立场上和当代演化经济学是完全一致的,另一方面,也迫切地需要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议程和分析方法中有所借鉴,以扩大自身的解释范围。 1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拟将这个观点具体地运用于马克思2主义竞争理论的研究。本文在结构上由以下几节组成,第一节回顾了演化经济学的知识分立理论,并由此出发探讨了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部门内竞争理论的可能性;第二节梳理了熊彼特的企业家概念,提出马克思经济学的范畴体系为接纳这个概念已经做了许多铺垫,但要完全接纳这一概念,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行为和动机模式的理论;第三节介绍了演化经济学家着眼于竞争和创新对市场经济的效率所作的重新界定,并讨论了竞争范

5、畴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动态演化的重要意义。1. 知识的分立与部门内竞争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以很大篇幅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过渡。马克思将立足于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称作“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里“特殊的”一词还可译为“特有的”或“专有的” 。 “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以往生产方式的地方,不仅在于使用了机器,甚至机器本身也是以大工业的方式来生产的。 2 “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以生产率进步为前提的剩余价值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最主要方法。马克思的这些观点意味着,在他眼中,生产率进步和剩余价值的

6、增长是个合二为一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方面做得越成功,其历史正当性就越是巩固。植根于机器大工业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崛起,同时也改变了知识的性质、以及知识的生产和利用方式。马克思曾以如下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一变化:“很能说明问题的是,各种特殊的手艺直到十八世纪还称为:mysteries秘诀 ,只有经验丰富的内行才能洞悉其中的奥妙。这层帷幕在人们面前掩盖起他们自己的社会生产过程,使各种自然形成的分门别类的生产部门彼此成为哑谜,甚至对每个部门的内行都成为哑谜。大工业撕碎了这层帷幕。大工业的原则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样,把每一个生产过程本身分解成各个构成要素,从而创立了工艺学这门完全现代的科学

7、。社会生产过程的五光十色的、似无联系的和已经固定化的形态,分解成为自然科学的自觉按计划的和为取得预期有用效果而系统分类的应用。 ”3 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先前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注意。在这段话里明言或潜含的思想和假设,可以概括地称为“帷幕撕碎论” 。下面我们就试着对这个理论略做些分析。正如美国演化经济学家罗森博格指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提出了以下问题:将科学全面而系统地运用于生产过程是以技术在性质上的变化为前提的,这些改变了的技术究竟具有哪些新的特征呢? 4 马克思根据当时的1 孟捷:“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 , 经济学动态2006 年第 1 期。2 马克思说:“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

8、,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第 421-422 页。3 同上引,第 533 页。重点号为笔者所加。4 罗森博格:“作为技术研究者的马克思” ,骆桢等译, 教学与研究2009 年第 12 期,第 13-14 页。3工业和科学发展水平,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分工作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手段发展了到相当高的程度。但这种分工本质上仍然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不能摆脱对人的技能(如力量、速度、准确性等)的严重依赖。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这个特点也意味着,在生产过程

9、里采用的技术具有今日所谓暗默知识的特点。马克思虽未使用暗默知识这样的现代术语,但上述引文里“帷幕”一词指向了同一含义。由于这类暗默知识的普遍存在,生产过程就像起了一道“帷幕”一般难以理解,生产过程也就无法得到科学地分解。导致这一切发生改变的,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改变了生产过程对人的技能即各种被“帷幕”遮蔽的暗默知识的严重依赖,甚至干脆消灭了这些技能,使得生产过程得以被科学地分解为一系列独立的可以由机器完成的步骤,为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系统而普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在马克思那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使技术摆脱了先前作为暗默知识的性质,一改而为受科学主宰的、作为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的新型技

10、术。按照技术史家的研究,这种新的技术概念滥觞于培根,他曾在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关系上提出了一个“线性的”解释模式,即主张理论科学推动了应用科学的发展,应用科学则推动了技术的开发,继而带来工业和财富的增长。培根的这种观点有别于斯密日后在国富论里形成的看法。作为瓦特的同时代人,斯密有机会实际观察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内的技术进步,他发现,技术除了受到科学的推动外,还有自己独立的发展源泉和路径。这就形成了不同于上述线性模式的对技术进步源泉的另一种解释。 5 不过,自工业革命以来,斯密的观点并未占据上风,更有影响力的似乎是上述培根模式。按照后一种观点,技术作为科学的婢女似乎只有从属的地位,日益沦为科学的

11、运用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从资本论的论述来看,马克思在这些问题上的见解似乎也是培根模式的延续和发展。在马克思以后,类似见解也一直被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下来。例如,我们可以举出 20 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科学史家贝尔纳的例子。贝尔纳象培根那样,认为科学最终会完全掌握工业活动。在他眼中,一般的趋势是:“随着科学和工业一起进步,工业中的科学成分的比重会逐渐增加,而工业中的传统成分的比重会逐渐减少。 ”最终是形成“一个彻底科学化的工业” 。 6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帷幕撕碎论”可以在几种不同的维度上来理解。在上引段落中, “帷幕被撕碎”是着眼于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竞争而言的。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导致各个

12、部门之间的知识帷幕被撕碎,从而消除了横亘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进入门槛,使资本得以跨越不同部门展开自由竞争。除了这一维度以外, “帷幕撕碎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还涉及另外两个维度。资本除了在部门间相互竞争以外,还会在同一部门内开展竞争。可以设想,在工业革命之前,同一部门内的不同企业之间也会形成知识的帷幕。而在马克思分析部门内竞争的时候,这一帷幕事实上也已假定被撕碎了。此外, “帷幕撕碎论”还涉及资本一般即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这一维度。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当中,由于生产还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关于生产过程的各种知识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熟练工人手里。易言之,在资本和熟练工人之间,也隔着一层知识的帷幕,这层帷幕可以

13、用来保护工人自身的利益。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与劳动之间的这层知识帷幕也被撕碎了,工人的技能日益为机器取代而沦为简单劳动,即造成了去技能化。顺着这条思想的脉络,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还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对资5 对此问题的详细探讨,参见基莱:科学研究的经济定律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年。6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第 196 页。4本的实际隶属的深化以及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由此看来, “帷幕撕碎论”在马克思经济学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事实上为资本论当中的主要理论(包括竞争理论在内)奠定了一个技术史的基础。不过,这个观点的提出也使马克思付出了代价从此以后,知识的生产及其协调问题

14、就淡出了马克思的视野。对他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无须再作讨论了。工业技术作为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对于个别资本家而言几乎是唾手可得的,或者至少不存在取得这些知识的根本障碍。由于演化经济学家的努力,我们今天得以认识到上述“帷幕撕碎论”所包含的片面性。既然暗默知识在工业生产中仍然大量存在,对这些知识的协调和利用就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所面临的核心约束。作为现代演化经济学家的先驱之一,哈耶克率先对知识的性质及其协调问题进行了批判的反思。在 1936 年的一篇题为“经济学和知识”的演讲中,哈耶克引入了“知识分立”这样的概念,他说:“显而易见,这里存在着一个知识分立(division of knowledge

15、)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与分工(division of labor)问题颇为相似,而且还至少与分工问题一样重要。的确,自我们所研究的这门学问创始以来,分工问题就一直是论者们研究的主要论题之一,但是知识分立的问题却被完全忽略了,尽管在我看来,知识分立这个问题乃是经济学(亦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中真正的核心问题。 ”7知识分立的根源在于所谓“个人知识”的存在。这是哈耶克最先提出的概念。他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上还存在着“一种极其重要但却未经系统组织的知识” ,它是一种存在于特定时空内的、关于特定情形的知识。恰恰是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拥有他自身的知识优势,因为这种特定时空内的、关于特定情形的知识一

16、定是由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了解和掌握的;当某件事情的决策需要用到这种特定知识的时候,只有与之紧密相关、并熟悉特定情形的人才能提供。哈耶克这样写道:“一个靠不定期货船的空程或半空程运货谋生的人,或者一个几乎只知道瞬间即逝之机会的地产掮客,或者一个从商品价格在不同地方的差价中获利的套利人,都是以他们所具有的有关其他人并不知道的那些一瞬即逝之情势的特殊知识为基础而在社会中发挥极大作用的。 ”8 按照奥地利学派的当代传人柯兹纳的诠释,哈耶克的洞见在于:经济中可用的知识总量绝不会以集中或整合的形式存在,而体现为分散的知识,即由彼此分离的个体所掌握的不完全的、甚至往往相互矛盾的知识片段。知识不会全部赋予任何单

17、个人。 9 哈耶克在此前提上进而提出,能够协调和利用个人知识的唯一机制,便是市场价格机制。这个核心观点成为他为市场经济辩护,并向计划经济诘难的基础。后文会谈及,后世的演化经济学虽然继承了知识分立的观点,但在最后这一点上和哈耶克拉开了距离。在哈耶克的思想提出后不久,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波兰尼的胞弟、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于上世纪 50 年代系统地提出了暗默知识(或默会知识)论。7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第 74 页。需作说明的是,邓译文把the division of knowledge翻译为“知识分工” ,本文则改译为“知识分立” 。相应

18、的,“劳动分工”也简化为“分工” ,因为“分工”两字本身在中文里就足以表达 division of labor的含义了。这也正是郭、王在迻译国富论时采用的译法。在笔者看来,倘若劳动分工一语尚属语词不经济的话,所谓知识分工就是误译了。8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年,第 120-121 页。9 柯兹纳:市场过程的含义 ,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年,第 143-144 页。5迈克尔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

19、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10 他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或明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 ,将后者称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需强调的是,迈克尔 波兰尼的暗默知识论不只限于指出暗默知识的存在,在他看来,暗默认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它的理智的控制的能力;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的作用,暗默维度相对于明言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迈克尔波兰尼的暗默知识论颠覆了自笛卡儿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传统。在笛卡儿那里,事物被清楚而明白地理解,被当作认识论上的真理的标准。培根和法国百科全书学派对

20、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的理解,和这种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是彼此呼应的。这种理性主义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经济学对知识的理解。 20 世纪 80 年代,演化经济学家纳尔逊等人开始将暗默知识论引入经济学。纳尔逊等人提出了组织知识的概念,认为分散的个人知识可以透过一个组织(譬如企业) 、而不仅仅是市场价格机制来得以协调和利用。而且,由于组织知识的生产是和企业专有的制度相联系的,这就给企业的异质性提供了新的解释。11 同样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个别马克思主义主义者也将暗默知识论运用于有关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争论。这场争论是围绕布雷弗曼发布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著作劳动与垄断资本而展开的。布雷弗曼在马克思的基

21、础上主张,去技能化、概念和执行的分离构成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展的唯一趋势。个别批评者借助于暗默知识的概念质疑了布雷弗曼的这一观点,他们指出,由于暗默知识在资本主义车间里的根深蒂固的存在,管理者无法单独运用强制的手段,而要依靠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利用工人掌握的这些知识。 12 不过,暗默知识论尽管已被马克思主义者引入分析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却一直未被用于反思和拓展马克思的竞争理论,而在笔者看来,这样做同样是可能的。在该节余下的部分,我们想结合上述讨论专门谈谈马克思关于部门内竞争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在资本论第一卷讨论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时候提出来的,并且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基础。需要预先指出的关键一

22、点是,在马克思的这个理论里,竞争几乎没有受到知识的约束。在讨论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马克思区分了一个部门内的两类企业,即创新型企业和模仿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在部门内率先采用了新技术,实现了生产率进步,并在一个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的基础上,与其他企业争夺市场份额。迫于这种压力,其他企业被迫跟随或模仿这个先进企业,采纳新技术以提高生产率,否则就将面临在竞争中被击垮的危险。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企业通过率先引入新技术,可以在其较低的个别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超额剩余价值。但是,随着其他企业也相继采用了新技术,社会价值降低到一个新的与创新型企业的个别价值相当的水平,这种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重新审视马克思的

23、这个理论模型,可以发现他忽略了模型背后暗藏的一些10 M. Polanyi, Study of Ma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58, p.12 . 11 对演化经济学的这些观点的一个介绍,可参见孟扬、孟捷:“默会知识和企业理论” , 经济学动态 ,2010 年第 10 期。12 参见孟捷:“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正和关系研究” , 经济研究2011 年第 4 期。6假设。譬如,这个率先创新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它所采纳的新技术来自何处?当其他企业迫于压力开始在技术上模仿创新型企业时,这种模仿为何一定会成功?在现实的市场竞争

24、中,不断会有落后企业遭到淘汰,说明新的技术或或新的生产方式并不会自动地扩散到所有企业。技术扩散的这种不确定性反过来也意味着,创新型企业有可能凭借其先发优势击败所有其他企业以取得部门内的垄断,并攫取超额垄断利润。果如此,竞争就导向了自身的反面。如果不是这样,即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那样,除了这种趋向垄断的向心力,还存在着起抵消作用的离心力,那我们就需要分析构成这种离心力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依次来讨论这些为马克思所忽略的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对超额利润或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被看作个别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变革的根本原因。但问题是,企业追逐这种超额利润的动机是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

25、、并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原因,肯定不在于这种人人都有的一般性动机,而毋宁在于企业内部制度层面的差异,这些制度上的因素赋予该企业的行为和动机模式以某种特殊性。令人的遗憾的是,马克思在其模型中显然没有考虑这一层面的问题。尽管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马克思并未使用代表性企业这样错误的假设,并且实际上设定了创新型企业和模仿型企业的差别,但他忽视了企业在内部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学习能力的差异。这样一来,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企业也几乎成了半个“黑箱” 。马克思理论上的这种缺失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拉佐尼克明确地提出来的。拉佐尼克指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是与企业组织的性质相联系的。在他看来,马克思在其

26、理论中假定,新技术的产生和扩散与企业的内部组织无关(或者换一种表达伴随新技术的产生和扩散,似乎企业组织也在自动地被模仿或扩散) 。这样一来,马克思就没有提出和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特定的企业组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格外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13 拉佐尼克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在协调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及这些协调方式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 14 他的这些分析为我们反思马克思的竞争理论构成了必要的铺垫。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或可描绘出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部门内竞争模型的大致方向。在马克思的模型里,部门内竞争被还原为同质产品间的价格竞争。 15

27、企业间生产完全同质化的使用价值这一假设事实上和他抽象了组织知识的生产是相呼应的。一旦我们从组织知识的专有性这个角度看问题,上述假设就需要修改。即便在一个部门内,不同企业的产品也可以是差异化而非同质的,因为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是以各自掌握的不同知识为前提进行生产的。这样一来,部门内竞争实际上天然就具有张伯伦所说的垄断竞争的色彩。演化经济学家乔治斯库-罗根在评价新古典竞争理论时曾提出了类似看法,他指出:“在每一个领域,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竞争首先意味着以与所有其他人稍微不同的方式行事。 ”“个体所关心的竞争的最一般形式是产品差异化,包含一点创新,但不包括恶性杀价的行为。 ”梅特卡夫在评论这一点时也指

28、出,在竞争概念里包13 Lazonick, W., Business Organization and the Myth of Market Economy, CUP, 2001, p.121, pp. 282-283. 笔者也试图在不违背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进一步讨论了在劳资合作的基础上,一种分配上的正和关系是如何可能的。见孟捷:“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 , 经济研究2011 年第 4 期。14 参见拉佐尼克:车间的竞争优势 ,徐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15 马克思曾谈到,在考察部门内竞争时,面对的是“生产部门相同、种类相同、质量也接近相同的商品。” 马克

29、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年,页 201-201。7含一个悖论,即“只有在企业是异质的事实上添加一个垄断要素,才可能存在积极的竞争。 ”16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在部门内自由竞争的模型里纳入垄断因素,并不是要否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的划分,而是承认即便在自由竞争阶段,部门内竞争也不是通常想象的那种纯粹的价格竞争,而是在产品的使用价值性质具有一定差异的前提下开展的竞争。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让我们在马克思和新古典理论之间略作一番比较。将部门内竞争假设为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论和新古典完全竞争理论有着相似之处。与马克思不同的是

30、,新古典完全竞争理论采用了代表性企业的假设,企业的异质性被彻底抛诸脑后。在此前提下,市场上也只存在一种价格,任何企业都无力单独改变这种价格。为了便于和马克思的理论模型相比较,我们将新古典经济学所设想的这种竞争格局称为“部门内竞争的静态平面结构” 。相较而言,马克思虽然也在部门内竞争模型中假设了同质化的产品,但马克思并未依赖代表性企业这样的概念,而是区分了创新型企业和模仿型企业。这两类企业的产品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价格。用演化经济学的术语来说,马克思在其部门内竞争模型中运用的是个体群或种群的概念,而不是代表性企业这样的理想类型式的概念。在马克思的模型中,创新型企业率先提高了生产率,引入一个更低的

31、价格,并据此获得超额利润。这迫使其他企业开始模仿,学习和引进新的技术,并最终导致部门内出现的两种价格重新收敛为一种价格。在收敛实现后,新的创新又会在个别企业内再次出现,并又一次引入新价格。但随着其他企业对新技术的模仿,两种价格又会再度收敛,回到一种产品对应一个价格的局面。我们将马克思描绘的这种竞争格局称为“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平面结构” 。这里的“动态”一词,意指马克思所分析的是一个基于技术变迁的动态过程。这个特点在新古典完全竞争理论中并不存在,因为后者抽象了技术创新。 “平面”一词则想强调,尽管存在技术变迁,每一轮竞争的后果却是价格的收敛和超额利润的消失。换言之,在取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上,企业之间

32、不存在持久的差异。现在让我们把组织知识创造的专有性和产品差异性引入分析。我们假设,在部门内存在两种企业,分别生产在使用价值性质上有所区别、但又隶属于同一部门的产品。这两种产品具有不同的“性价比” ,后者可定义为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其个别价值的比率。此处的使用价值可定义为产品功能数与其使用寿命的乘积。性价比的概念意味着,两种产品事实上是在两种不同的技术或不同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出来的,这两种生产方式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组织知识生产过程。根据前文的讨论,组织知识由于其专有性,并不能在竞争中被对手轻易地模仿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产品的性价比作为两种组织知识生产过程的结果,就会持久地形成差异。与性价比之间的差

33、别相对应的,是在两种产品之间不会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和价格,而是在各自的个别价值基础上形成两个长期并存的价格。在这样一个市场上,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竞争也同样存在。如果那个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通过提高生产率和改进产品品质,提高其产品的性价比,就会吸引更多的需求转向自己,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也就随之开始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企业的价格- 价值比率也能得到改善,甚至也能取得超额利润。总之,在这16 Georgescu-Roegen, N., Chamberlins New Economics and the Production Unit, in R.Kuenne, ed., Monopolistic Co

34、mpetition Theory, New York: Wiley 1967. 转引自梅特卡夫: 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 ,冯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页 19。梅特卡夫的评论见于同页。8样一个市场上,竞争一般来自两种产品性价比的增长率的差异。我们建议把这种竞争格局命名为“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 。 “动态”一词的含义一如其旧,即表明技术创新所推动的竞争过程仍然存在;“层级”这个新的术语则想表达一种等级制结构,处于不同层级的企业在取得利润的能力上存在持久的差异。发展这样一个理论的迫切性是毋庸待言的。我们将在另一项研究里提出相关模型,设法兑现上述构想。不过,在结束这一节之前,我

35、们还想就这一理论可能带来的后果再作一番探讨。在所谓动态平面竞争结构中,马克思假定落后企业会通过模仿或学习以改进生产率。但是,由于马克思并没有分析这种模仿必然实现的理由,事实上默认了相反的情形会以同等概率出现,即面对先进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压力,其他企业无力通过模仿来应对,最终在竞争中落败,并被驱离该部门,使得该部门为个别先进企业所垄断。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的动态平面结构理论事实上可以直接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易言之,动态平面结构理论初看起来是一个解释竞争的理论,但也可以成为一个解释垄断产生的理论。马克思本人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资本积累的章节,马克思

36、就提出竞争会直接导致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相较而言,动态层级结构理论则可以更好地解释竞争的持续存在。在动态层级结构内,当两种产品性价比的增长率发生改变时,竞争就会产生。但由于竞争面临着组织知识生产的约束,动态层级结构内的竞争并不会导致价格的收敛和超额利润的消失,而是带来利润实现能力的等级制即某种相对意义的垄断。在这个结构内,除非一方产品的性价比以异乎寻常的速率增长,否则不会轻易地颠覆整个层级结构。更容易出现的结果是一种将竞争和相对的垄断结合在一起的局面。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曾谈到资本之间的竞争是推动集中和垄断形成的力量。马克思还曾设想了在一个部门内、甚或在一个社会中,资本集中所能达到的极限。就一

37、个部门的情形而言,是将全部资本溶合为一个单一资本;就全社会的情形而言,是将社会总资本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 17 但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在概念上指的就是同时存在的许多资本,单个资本与资本的概念是相矛盾的。在1857-1858 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这样说道:“资本是而且只能是作为许多资本而存在,因而它的自我规定表现为许多资本彼此间的相互作用。 ”18 这意味着,一旦资本失去与其他的资本的对立,一旦失去竞争,也就不会有资本主义了。为此,马克思自己也意识到,用竞争带来垄断这个线性的规律来描绘资本积累的发展趋势是过于简单化了。在资本论第三卷的一个地方,他又补充指出, “如果没有相反的

38、趋势不断与向心力一起又起离心作用,这个过程(指资本集中的无限过程引者)很快就会使资本主义生产崩溃” 。 19 遗憾的是,马克思在这里仅为我们留下了只言片语,并未明确分析这些离心力到底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在我们看来,承认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的存在,似乎有助于解决这个理论上的难题。在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里,竞争和某种相对的垄断总是伴随的,垄断并没有消除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竞争,后者作为离心力始终在限制或扭转一个部门迈向绝对垄17 马克思的这些观点,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中文第一版,页 686-687;页 688。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

39、,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398 页。19 资本论第 3 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年,页 275。9断的趋势。上述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尽管是用来刻画部门内竞争的概念,但这种层级结构的存在对于部门间竞争也会带来微妙的影响。概而言之,部门内的这种层级结构有可能阻碍利润率在不同部门间的平均化。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实际上是以部门内的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这一点却经常为人们所遗忘。在马克思讨论的部门内竞争的平面结构里,竞争的结果是在不同企业之间带来大致相等的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会形成产品的统一的社会价值,以及一个不包含超额利润的标准利润率。这个标准利润率事

40、实上是各个部门的资本互相比较、并据以在部门间流入或流出的依据。然而,一旦引入部门内竞争的层级结构,这个标准的利润率就不存在了,因为部门内此时持续地存在着几个高低不同的利润率。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就失去了在不同部门之间对利润率进行比较的唯一标准,从而难以做出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判断。资本完全可能留在本部门内,通过提高性价比的竞争来追逐超额利润,而不必转移到别的部门。进而言之,在讨论部门间竞争的时候,马克思也没有考虑组织知识的生产对这种竞争的约束。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中,组织知识的生产并不局限于企业的层面,在部门和区域的层面同样存在着协调个别知识的问题。在此意义上,演化经济学又进而发展了部门创新体系、

41、区域创新体系、国民创新体系等隶属于不同层次的概念和理论。由此看来,个别资本倘若无力加入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组织知识的生产,要想在部门间流动也是非常困难的。考虑到这一点,马克思的部门间利润率平均化的模型就完全可能为一个新的模型所取代,在这个新模型里,不同部门间的利润率也存在层级化的结构,且不易平均化。依循上述思路必然还会提出以下问题:既然在竞争模型里也存在相对的垄断,而垄断又不能阻绝竞争,将资本主义区分为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的依据何在呢?事实上,自 70 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部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一方坚持在传统意义上对自由竞争和垄断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另一方则怀疑这种划分,指摘前者忽略了

42、竞争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0 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即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步入垄断阶段并不仅仅与资本集中度的提高有关,更重要地取决于金融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对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的划分,与资本主义部门内始终并存的垄断和竞争并不是一回事。承认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对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上述界分。2.资本论中存在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吗?熊彼特的企业家概念是和他的创新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对熊彼特来说,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发展过程、一种本质上动态的现象,是由创新推动的。这个观点事实上蕴含在马克思的整个理论当中,并不能完全视作熊彼特的首创。熊彼特的首创意义主要地是相对于新古典

43、经济学而言的。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结构上体现了这一点。在这本奠定他的经济思想史地位的重要著作里,熊彼特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抽象了创新的经济(他称之为“循环流转” ) ,归根20 对 70 年代以来相关争论的介绍可参见高峰: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年。10结底是静态的。而一个像这样趋于静态均衡的经济,只是思想的构造物,并不符合现实当中的资本主义。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创世纪”是由一次“大爆炸”在他那里即是创新开始的,并持续地为之所推动。这些观点自然是有别于一切正统的新古典主义者的。正如熊彼特经常承认的,他的这些思想来自马克思。但另一方面,熊彼特也的确说出了马克

44、思本来可以说、但限于政治立场而表达得不够充分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熊彼特以更鲜明的态度把创新视为使资本主义之为资本主义的“本体论规定” 。可是,熊彼特(以及当代的新熊彼特派)倾向于把创新看作完全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内生的,这就过于看淡了那些主宰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同时也过高地估计了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协调的能力。 21在熊彼特那里,企业家是创新的承担者。关于什么是企业家,如所周知,他先后经历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其早期,比如在经济发展理论里,企业家是充满英雄主义的个人。在其晚期,企业家则被看做资本主义的大公司。不过,在笔者看来,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的真正特质,或者说真正有别于其他人(如马克思)的

45、地方,仍在于他的早期观点。在熊彼特早期的著作里,企业家并非是在纯粹经济学的意义上界定的,而是在人类学或社会学的意义上首先提出来的。熊彼特曾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把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静态性格的人,另一类则是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完全不为享乐主义的需要所主宰。他曾这样说:“在每个领域都有着具有静态性格的人和领导者。前者的特征是,他们的行动以他们所学的东西为依据,他们在传统的框架内行动,他们的观点、性格和行为是由他们所在领域里的既定的数据所决定的。后一类人的特征则在于,他们看到了某种新东西,他们改变其行动的传统框架,改变他们所在领域的给定的数据,在任何地方这两类人都有着鲜明的界限,一类人发展出新的文化潮

46、流,建立起新的学派和政党;另一类人则为新的文化潮流、新学派和新政党所发展。 ”22在经济发展理论里,熊彼特把对上述两种人进行区分的思想运用于经济学。在他的经济分析中存在着两类人,一类是新古典意义上的理性人,也是熊彼特自己在他的静态经济模型即循环流转里发挥职能的当事人。另一类则是非理性的企业家,他们带来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动态现象。他指出,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决非基于享乐主义的物质需要,而是出于一种从静态模型的眼光来看属于非理性主义的动机。熊彼特在谈到这后一类人时还特地分析了其动机的构成,认为其中含有以下方面:其一,一种寻找私人王国的梦想和意志;其二,一种征服的意志和战斗的冲动,一种证明自己比

47、他人优越的冲动,在这方面,经济行为和体育运动变得跟相似;其三,一种把事情办成的快乐,施展个人的能力和智谋的快乐。他指出,在这三种动机中,只有第一种是和私有财产相关的,其他两种都不可用金钱的收益来衡量。 23 企业家身上的这种特质在21 对熊彼特思想的一个批判性分析以及和马克思观点的比较,见于孟捷:“熊彼特的资本主义演化理论:一个再评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该文最近被收于陈劲主编: 理解熊彼特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年。22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德文第一版,转引自 Shionoya, Y., Schumpeter and the Idea of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CUP, 1997, p.38 国际知名的熊彼特研究者盐野谷祐一(即 Y. Shionoya, 曾任一桥大学校长)甚至认为,熊彼特的企业家概念和 20 世纪初许多非理性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如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等,都有内在的联系。23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年,页 102-103。另见孟捷:“熊彼特的资本主义演化理论:一个再评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2 期,第 92-93 页的讨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