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松滋市二轮复习高效突破教案诗 歌 鉴 赏松滋四中 周志军【考纲解读】 (一) 、考点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点阐释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考情综述】2010 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选材形式多样,分别为写景诗 7 首、叙事诗 2 首、咏物诗 4 首、送别诗 3 首、边塞诗 2 首,为诗歌鉴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对今后的诗歌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试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3、:1、 题量分值稳定(多数为 6 分或 8 分,少数 10 分或以上)2、 选材数量以单一诗歌为主除天津选用两首诗歌外,其他均为一首,诗歌考查的重点在对单首诗歌的深入鉴赏上,这启示我们要指导学生把一首诗读深读透。3、体裁趋向较为集中近体诗还是 2010 年考查重点,唐诗 4 首、宋诗 5 首、宋词 4 首,告诉我们复习重点应放在诗词高峰的唐宋诗词上。4、考点分布全面稳定2010 年诗歌考查基本落实在对诗歌形象、语言、手法、感情的分析鉴赏上,从试卷来看,考查思想情感及态度的有 13 套,考查字词句考点的有 8 套(08 年 7 套、09 年 13 套) ,考查的重心明显向深入把握诗歌内容方面转移
4、。 (湖北 09 年考查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10 年湖北考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5、 大部分选用的是熟悉作家的作品。6、 写景抒情诗独领风骚。【失误分析】在高考考场,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在于: 1、缺少对采分点的把握。比如:单个词的鉴赏,由于没有规范格式的约束,常常会丢失2采分点,最常见的丢分在于:缺少作者情感的分析。 2、手法鉴赏题不知道从何下手,往往看到试卷一片茫然,缺少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法,其实大处记住抒情(直接、间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言志) 、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方法,小处记住几个常用手法(对比、衬托、动静、虚实、想象、渲染、感官、色彩、正面侧面描写加修辞手法)即
5、可,掌握了这些基本可以应对表现手法的大多题型。3、情景鉴赏题中的“景“不细,往往比较粗,其实一定要把景物概述具体,另外情感概括往往会忘记作者的内心感受,而只有作者对景物的态度。 4、风格特征类题型缺少举例和例析,只有概括性的句子。不能证明自己的界定。 5、对一些类别诗缺少总体把握,比如怀古诗、田园诗、边塞诗的基本思想内容要清楚,心中有类别诗的主要思想内容的概括,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诗歌的类别来判断诗歌的思想内容。 6、平时对诗歌的阅读量较少,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不是太了解,所以在完成考题时显得手足无措。【考查预测】1、在体裁方面,2011 年高考唐宋诗词仍会占主要地位,但会兼顾其他朝代诗词,选材范围
6、会有所扩大。复习应以不变应万变,以唐宋诗词为中心展开复习。2、题材上,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诗倍受出题者青睐,建议加强对这两类诗歌的鉴赏指导,如从通用的构思技巧、常见的出题角度及一般的答题模式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很熟练地掌握此类诗歌的鉴赏程式。3、从题型设置上来讲,考查重点首先在思想内容和方法技巧上,其次是语言和形象。考虑到湖北诗歌鉴赏完成与出新的特点,大胆预测 2011 年湖北诗歌鉴赏考查为思想内容和语言鉴赏两个考点。4、分值和题量不会出现变化。第一课时重点突破之形象【考查重点】鉴赏诗歌形象的设题形式有:1、感受诗歌的物象2、描述诗歌画面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4、理解诗歌的情景一、 【典题导练】(
7、一)感受物象型例 1(2010 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 分答:_3【考点】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试题解析】古诗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情投射到客观物象上,从而使客观物象与诗人的主观感情融为一体,因此鉴赏诗歌的物象,应抓住诗中描写物象的诗句,理解物象的特征,再赏析物象的表意效果。回答应包含三个要点:1、写的是什么物象?2、最能体现物象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其品行的词语是哪些?3、指出物象
8、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杜鹃,俗称布谷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难 ) ,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 , “望帝啼鹃” (窦娥冤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踏莎行 )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等。【参考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总结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模式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例 2、 (2010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 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9、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 分)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根据凤凰“饮醴泉” 、 “栖山冈” 、 “彻九州” 、 “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结合后面的几句及作者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为“高洁” 。【参考答案】 (1)高洁(或“超然脱俗” 、 “清高” ) (2 分。答“远离尘世”给 1 分) ;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10、” ) (1 分)(二)描述画面型例 3、 (09 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姜 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 ,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4【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对于景物,概括时要抓住意象,分析出意境的特点。
11、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总结归纳】这首诗 (或哪一联)描写了 (景、人、事、物),创设了 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 (情感、理想、志趣)。(三)鉴赏人物型例 4、 (2010 年福
12、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要从具体的诗句意思中看出人物的品质。隐者的形象体现在隐者的隐居生活中,第三句写隐者自酿自饮,自得其乐;第四句写隐者花落不扫亦无来客。从这些生活场景中可以看出隐者真正是超然出世、怡然自乐、清静无为之人。【参考答案】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例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13、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诗中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了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据细节的作者的情感分析概括。解题思路:1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识别性质;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格式:通过哪些细节,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的词语有:豪放潇洒、斗志昂扬、寂寞惆怅、勇猛剽悍、干练果决、情趣高雅、壮志难酬、怡然自得、怀才不遇、安闲宁静、零落漂泊等
14、。答题步骤:1、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2、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概括形象的意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5【参考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结归纳】诗中塑造了 形象, (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抒写了 之情(概括形象的意义)(四)理解情景型例 6、 (2010 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 1 一 3 题。(8 分)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社坛烟淡散
15、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注霹雳:琴名。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 分) 【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还原生活情境,即诗歌鉴赏中“泡”的能力。从小令的描写可见,有:“把酒观多稼” ,因庄稼丰收而举杯畅饮;“霹雳弦声,笑喧哗” ,弹琴、唱歌,笑语喧哗。【参考答案】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例 7、 (2010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6 分)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
16、人。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解析】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 ”的知识。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 “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 “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参考答案】暮春 飞花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6 分)【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6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
17、无个人瞧。“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4 分)【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古代诗歌创作讲究含蓄。含蓄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它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情景分析题,答题关键在把握景物的特点(哀伤、欢乐) ,再分析感情的内涵。答题分三步: 第一步指出景物特点,第二步指出情与景的关系,第三步揭示情感的内涵。【参考答案】通过“白鸟” “绿水” “嫩黄花” “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 “滔滔”“有些蝶飞” “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总结归纳
18、】诗歌描写了 ( 景物、图景的特点,用双音节词或表时令、季节的词语) (景物、图景)。通过对 的描写(结合原诗具体分析景物的特点) ,表达(抒发)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二、 【强化训练】第二课时重点突破之语言考查内容:1、 考查诗中词语(多为动词、形容词)的含义2、 考查诗歌的炼字炼句3、 考查诗歌的语言风格一、 【典题导练】(一)炼字型例 9、 (09 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考点】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试题解析
19、】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题的思路为:(1)释义析理: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语境义。(2)还原画面: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还原该字所描述的景象。(3)抓住关键:要注意实词中动词、形容词的新奇用法,也要体会虚词中数词、连词、副词的特别意味。(4)明确重心:一定要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或在全篇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7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参考答案】“
20、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总结归纳】炼字题常见的答题模式为:这个字的意思是 (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形象(景色) ,烘托了什么 意境,表达了 情感。训练:(2010 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1) “斜红叠翠”一句, “红” “翠”和“斜” “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要求分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
21、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故答案总结为:“红” “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 “叠”描写花叶的形态, “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 “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参考答案】“红” “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 “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 “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例 10、 (09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 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 分)【考点】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试
22、题解析】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内容上要抓住意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结构上要抓关键词在诗中的位置以及其作用。【参考答案】“悠悠” ,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总结归纳】该词在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和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结合。(二)炼句型例 11、例(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8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23、愁。【注】一水:亦作“二水”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考点】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试题解析】“炼句”就是诗人精心提炼出的名句、警句,它是诗中最富有艺术魅力,非常精确地表现主旨或情感,具有高度典型性,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句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诗歌是以 具体的物象 连缀来表情达意的,我们在赏析句子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要善于从这些物象中概括基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抽象,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答
24、题时要分二步:第一步找出概括对象的典型意象及特点,第二步抽出意象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与上述各题不同的是,概括要求字数精炼,作为思维过程的第一步就不要写出来,只是在思考时要注意到即可。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 ,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本题答案:这首诗颔联(描写
25、了“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的衰败景象, (第一步) )概括介绍了六朝古都(金陵、南京)昔盛今衰的史实。 (第二步)颈联(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 这些代表南京自然景色的词语, (第一步) )描绘了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寄寓作者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注意此题答案点较多,不能遗漏。 )【总结归纳】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温馨提示:赏析古代诗歌,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解答这类题,要先分析所炼字、句在诗中的含义,再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26、最后分析它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三)体味风格型例 12、 (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 分)【考点】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试题解析】9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
27、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答题模式: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 “和春住”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总结归纳】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诗中的 句子体现出这种特点,表现了 思想感情。例 13、 (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是日惊秋老,
28、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二、 【强化训练】第三课时重点突破之表达技巧考查内容1、 对选材结构的赏析2、 对表达方
29、式的辨析3、 对表现手法的赏析一、 【典题导练】(一)选材结构型例 14、 (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盖。 10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诗歌思有路,【考点】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试题解析】好的诗歌一般都是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写景来表达感情的,要读懂这些诗歌,就要理清所写内容间的层次安排。
30、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高考常常考查对层次的理解。层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比较简单,一般分二步:第一步总说分成几个层次,第二步针对具体内容对每一层的意思进行概括。【参考答案】这首散曲写了两个层次。 (第一步)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 “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第二步)【
31、总结归纳】答题模式:概述诗句的内容。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二)表达技巧型出题点常有:记叙、议论(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描写(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法:正面侧面、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内容:咏物咏史、写景抒怀) 、抒情(直抒胸臆、借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景抒怀)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例 15、 (2010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节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反问 加强语气。顶真 回环跌宕,具有旋律美。排比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