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董志凯近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继续贴近当代中国经济开展研究工作。在加强宏观调控和探索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政府对经济的作用正在深入。从统筹的角度特别是城乡统筹的角度研究工业化、 “三农”问题、收入分配、消费和社会保障、金融、产权等方面的历史有所发展。在前些年注重体制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研究正在突出。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注意拓宽视角,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跨时期的角度研究经济史正成为趋势。一、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研究1.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仍然是改革开放前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热点。朱佳木、薛汉伟、王文章等人认为
2、,新民主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 ,它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赶超战略的实施对这一加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张徐乐、吴景平等人认为,上海不同层次的私营金融业在走向公私合营的共同目标中,政府采取了导向联放、联营和联管的循序渐进的谨慎政策,体现了中国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复杂性。上海外资企业的改造也是成功的,商业协议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了企业所有权问题,避免了日后在此问题上可能产生的外交纠纷。 219501952 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使用了坚定原则性与高度灵活性结合的手段,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步骤方
3、面较之民主革命时期在划分阶级成分方面有 11 点新精神,在对待富农的政策方面有 4 点新内容,在土地财产的分配政策方面有 6 个新特点。这些政策改进减轻了社会震动。 3 1950 年初,围绕东北富农的争论焦点是能否允许富农经济发展,其实质则是何时开始社会主义步骤。 4 无论是关于东北富农问题的争论,还是围绕山西省委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歧以及对新税制的批评,毛泽东的一个基本不变的观点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应当触动私有财产,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52.工业化战略、工业化建设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道路朱佳木、董志凯、师吉金等人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但总体看,正
4、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和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国抓住了历史机遇,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加速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逻辑结果,在这场运动结束后毛泽东对农业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思考有很高的理论价值。20 世纪 50 年代,以 156项建设为代表,工业建设成为国外技术向中国转移的主要途径。在编制和实施一五计划前后,中国在经济方面学习苏联的重点是工业部门和企业,但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苏联技术首先随着援华建设的工业项目来到中国,通过引进成套机器设备、工艺和产品设计,中国工业在原材料、能源、机械、电工、兵器等产业领域较快地形成了生产能力,
5、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技术和工业化的基础。与此同时,1949 年至 1956 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心理也发生着变化: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的犹豫彷徨,到最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63.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施1953 年,中央制定实施具有统制经济特点的统购统销政策,是为了缓解粮食供求紧张,而不仅是为工业发展积累超额资金。这项制度对保持物价稳定取得了极大成功,后经毛泽东理论提升,统购统销政策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分支。 7梁胜宇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在资本极度匮乏和生产要素不足的国情制约下,通过
6、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才、资金和投资品进行重点建设,是一个合乎历史逻辑的选择。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要求和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成为缺乏经济管理经验的中国向苏联学习、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和现实途径。 84.大跃进和调整对于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和内涵的探讨:周恩来首先用“跃进”说明 1956 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毛泽东则用它与 1956 年周恩来等的“反冒进”相对立。1959 年,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对“大跃进”一词加以量化,但量化的指标仍是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9大跃进中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无限夸大,结果事与愿违。当时,在国民心理素质不高、商品
7、经济严重受阻、制度存在严重弊端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会犯类似错误。 10张海东、陈东林等人认为,19591961 年期间,气候总的来看对农业十分不利。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来看,1959 年和 1961 年为损失偏重年份,1960 年为损失严重年份。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成因,1978 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但近年来国内外又有文章认为这三年根本没有自然灾害, “人祸”即决策错误是惟一的原因。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得出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集中缺粮因素看,决策错误远大于自然灾
8、害。 111961 年至 1962 年,中国共产党围绕制定和修改农业六十条展开的大规模调查有深远历史与现实意义,但其不足和局限为:第一,未超越“三面红旗”的雷池;第二,未突破单一公有制、集体劳动和按劳分配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第三,对调查材料的不同认识埋下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种子。 12 而人民公社时期的整风整社运动实际上是“四清”运动的预演,由于对当时的形势估计失误,造成四清运动打击面扩大,这为“文革”的发生做了铺垫。 135.“文革”期间的经济程振声、房维中、谭首彰等人认为,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大门重新打开,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这为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9、条件和机遇,开始了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成套设备和技术。1975 年,邓小平领导的经济整顿是推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一次尝试,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先声” 。当时,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是当时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目的是既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要为维护人民公社体制、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树立一个样板。这场运动的终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14二、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1.改革起步与阶段划分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正确的改革方法。当我们确定“搭桥过河”的目标时,重要的是桥的形状、材质、承受力及造桥的成本和时间,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海归人士和经济学家所看不到的。 15杨圣明指
10、出,经济体制改革大致分为三段:初始段大约从 1979-1992 年;1992-2001 年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开放;2002 年 11 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 2003 年 10 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标志着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16吴敬琏把中国的改革过程分为:19581978 年为行政性分权改革阶段;19791993 年为增量改革阶段;1994 年至今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阶段,市场经济制度全面建立。 17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 6 个阶段:19561966 年的萌芽阶段、19661978 年的受挫阶段、197819
11、84年恢复探索阶段、19851992 年的理论形成阶段、19922000 年的体制建立阶段、20012020 年的完善成熟阶段。 18陈锦华认为:尽管中国经济长期受到“左”的干扰,但农村和中小城市仍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个体工商户、集市贸易,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成为活跃和发展城乡市场的酵母。从 1978 年 12 月到1992 年 l0 月党的十四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1978 年至 1984 年 9 月;1984 年 10 月至 1988 年底;1989 年至 1991 年底的争论和反复,逐渐突破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充满变数,市场经济必须同各国的
12、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相结合。19 双轨制提出于 1984 年,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标志,其有三层含义:一是针对当时一般商品和服务,采取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价格机制。1985 年初取消对企业计划外自销产品价格的限制以后,价格双轨制就此迅猛发展起来。二是针对私营企业发展的渐渐宽松的经济政策。三是针对农村大锅饭推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批发价格逐步放开。 “双轨制”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 1997 年终结。 20肖冬连认为,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预设,而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 “撞击反射”式地推进。改革初期,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经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
13、包括激烈的争论。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同时,国际交往的扩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反思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而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本身。 212.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4 年,农村改革展开与农业迅速发展;19851992 年,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19931999 年,重化工时代前导时期;2000 年至今,进入重化工时代。我国长期存在着能源、交通、通信等产业“瓶颈”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具备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实力。随着能源、交通、通信基础
14、设施建设的进展,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被带动了起来,并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22 新中国有三次重大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第一次是“一五”时期,第二次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调整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兴起,是一次质的飞跃。 233.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水平在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评价上,大家的看法是贬多于褒。秦晓认为中国二十多年的发展造就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然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扩大。影响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技术和体制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看,与效率相关的问题还表现为:
15、1.产业结构落后,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 1/2,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的金融、信用、保险、咨询业的程度较低;2.工业布局不合理,矿产资源、运输、人力资源错配;3.垄断行业造成缺乏竞争的效率损失。上述问题的存在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高速增长和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尖锐。 24 宋国青的看法则是: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一个中等偏上农民家庭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三十亩地一头牛” ,其他一些简单农具和运输工具以及灌溉设施,大概相当于“另外一头牛” 。后来,农业机械和灌溉设施迅速增加。综合农业投资和由此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值的增长率远高于农业增加值的增长
16、率。过去 50 年的农业生产效率显著下降了。用不同指标度量经济效率的结果可能是相反的。过去 26 年全社会就业人数的增长率平均为 2.2%。不考虑土地的话,总投入的增长率不过 5.0左右,加上不增长的土地,总投入的增长率只有 4.0%左右。这样,总投入的增长只能解释经济增长的一半左右。 25安立仁的论文指出,通过对中国 19522002 年基本经济数据分析,可以建立 5 种中国经济增长模型:19522002 年生产函数是非技术进步的;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出不变;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资本产出比率不变) ;劳动力无限供给。他证实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
17、力是资本驱动,而使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保证是存在一个高储蓄率或投资率。 26 胡鞍钢等通过对 19952001 年中国经济分析增长来源发现,增长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GDP 增长率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投资及资本存量高增长,资本生产率由正变负;人力资本高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下降了约 2-3 个百分点。他们认为,这些情况表明,靠大量资本投入、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的低质量的经济增长难以维计。 27另外,中国经济的“人均”发展水平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应用于经济产出总量,对于分析资源占有状况同样有用。1820 年中国人均 GDP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9
18、0,1900 年降为43,1950 年降为 21,2001 年上升到 59,仍未达到 1820 年所占的比重。人均占有量同人口数量有关,中国人口 1820 年占世界 36.6,1870 年占 28.2,1913 年占 24.4,1950 年占21.7,1973 年占 22.5,1998 年占 21,总体看呈下降趋势,但一直高于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位次前移,说明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仍是比较穷的国家。 28三、农村改革的历程与“三农”史1.农民收入与城乡统筹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关系呈现三个特征: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劳动力
19、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能平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城乡关系的变化特征主要有: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日趋紧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对城乡隔离体制造成巨大冲击;小城镇大量涌现和迅速发展,奠定了城市化基础。目前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29农民收入与负担的研究是一个热点,包括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性、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农民收入从单一走向多元等。秦兴洪等认为,农民收入问题形成
20、的原因在于:1.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损害农民利益。80 年代初期, “剪刀差”有所缩小,但到 80 年中期以后, “剪刀差”又迅速扩大。只是由于 80 年代国家与农民资金分配的“取” 、 “予”格局变化,农民总的讲是受益的,但实际收入低并长期停滞。2.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来源不公平。 30 总之,经济学界在“农民负担”问题上有长久而激烈的争论。大家普遍赞同的观点是,农民负担已经趋于农民可承受心理的极限值,并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和农村基层社区结构的稳定。农民负担变化的几个阶段为: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积重难返,略有微调;2.农业税制改革后(19581965) ,高位盘整,深
21、度下挫;3.“文革”时期(19651975):税负缓减,杂负混乱;4.改革过渡时期(19761988) ,逐步规范,稳中有降;5.改革启动时期(19891998):高位运行,起落不定。总之,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已经初现端倪,农民负担问题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性。 31中国农民收入长期无法上去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中国对工农业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这一战略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不得不采取的措施。2003 年,中国人均 GDP 突破了 1000 美元,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财政收入 1996
22、年为 7,400 亿元,2000 年为 16,386 亿元,增幅达121,但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只从 700 亿元增至 1,231 亿元,增幅为 75。对于公共建设,城市是由政府出资,农村则由农民自己来负担。 32 农业收入分配在 1949 年以前,地主通过占有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提取土地产量的 50%左右(其中包括田赋) 。1953 年以前的定额提取,农业正税及其附加达到了农业收入的 20%左右,但由于取消了地主阶层,农民的收入仍大幅度提高。19531977年形成了国家支配主要剩余的提取体制。农民从集体得到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必须要依靠额外的劳动来增加收入。1978 年至 1991 年重新实行
23、了“定额提取” 。1992 年后受到来自乡村基层政府的冲击,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33 1998 年的粮食收购条例 ,造成了各地农村税费改革的中断。 34陆学艺撰文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乡关系和特有的城乡发展路径,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的理论。目前总的情况是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民和农村问题还很严重,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根本转变。他认为,我们要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要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乡镇现有的政权体制。 352.农村土地制度新中国农地制度重大变革有四次,第一次是土改,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
24、,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第二次即 19531955 年的初级合作化,农民把自有的土地和牲畜等生产资料交由初级生产合作社统一使用,入股分红,从而有限地推动了生产发展。第三次是高级合作化,取消入股分红,结果致使产量下降。第四次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中国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第一次和第四次是完全正确的。第二次,组织互助合作,办初级社也是要肯定的,但否定富农经济、家庭农场的发展却值得研究。第三次改革实际上是走集体农场道路,这不能肯定,至少是太早消灭了私有制。 36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不断寻求
25、效率与公平最佳结合点的过程。股份合作制是一种相对较优的选择,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可以采用的较好的土地制度模式。 37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证明了国家从对土地的经营中退出来的正确,但是没有完成的土地制度改革、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含混不清;没有把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宅基地所有权归还农民;没有给予农民长期永久的经营使用权和土地处置权,承包农户只是半自主的经营主体;没有将农村集体组织改造为名正言顺的合作经济组织。集体经济和农户经营“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重建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势在必行。 383.私营经济的历程与性质在转轨时期,不同地区私营经济发展路径分岔。那些较为彻底摆脱传统意识形态
26、偏好的地方政府将促使民营企业较快获得组织的相对交易效率优势,这是温州模式的由来。那些稍慢摆脱传统意识形态偏好的地方政府会以基层政权的形式参与企业演化过程,因而发展出了具有模糊产权结构的乡镇企业,这是苏南模式的由来。那些固守传统意识形态偏好的地方政府,不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环境,这便是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39 党和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法律地位的认识及保护,经历了 19491954 年有限发展、19561978 年几乎绝迹的时期后,迎来了19781992 年个体和私营经济大力发展的时期和 19922003 年蓬勃发展的时期,其法律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0对于雇工问题的研究
27、,张厚义认为,我国关于雇工问题有两次大范围的争论,建国初期关于“党员雇工”问题的争论和改革开放初期关于个体、私营经济中雇工问题的争论,其中经历了阶级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和法律分析法等利用不同方法的认识。根据第三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数据,在被调查的企业主中平均年总收入为 110,470 元,其中利润收入 92,335 元,其余 18,135 元为工薪等收入。 41 劳动收入最多只占 16.4。 42关于乡镇企业的研究,谭秋成指出,19942000 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不仅明显放慢,还出现了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债务水平升高的现象。对此,有矛盾的两种解释: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
28、,结果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出现困难,乡镇企业目前的困难源于银行的公有性质以及由此引起的企业预算软约束;不同观点则为,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乡镇企业技术选择上越来越偏离比较优势原则,导致了经济结构趋同、过度工业化以及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43四、收入分配、消费率与社会保障史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有双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可分为两个时期:19781995 年,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从 1995 年开始,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使它对消费和投资的作用走向反面,由过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转变为制约因素。在 20 多年的改革进程中,收入分配趋于不平等的演变导致经济增长呈倒 U 轨迹变迁。 44
29、20 世纪后半叶以来,按照 SNA 的支出法计算,在 GDP 中,最终消费率( 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1978 年为 62.1,1981 年为最高,达 67.5,1989 年为 64.1,2002 年最终消费率降到改革以来的最低点 58。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低,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增长。 45 不同的观点认为,低消费、高投资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 46李海鸣认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创建革命根据地后开始的的阶段;二是建国以后到“文革”前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企业的社会保险具有统筹、互济使用的社会化特征;三是“文革”至 1986 年,这时社会保障完全单位化,形成
30、了严重的单位办社会;四是 1986 年至今,这个阶段掀开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序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心进一步倾向于城镇弱势群体。47 另有人认为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公民权分离的基础上,导致城乡之间在卫生医疗服务和老年保障方面存在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城市居民享受着 1950 年代初建立的比较慷慨的养老金制度,且待遇标准超过了发展中国家通常的水平,而农村地区却没有正规的老年公共保障措施。 48五、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与投融资体制改革对金融货币历史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利率、汇率和体制改革。于 1948 年底出世的人民币,一开始就被严厉的外汇管制封闭在中国大陆的边境之内。国际上开始关注人民币始于 20
31、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之交。经过 10 年改革开放,从国际贸易和对华投资的角度,国际上都要求中国放宽外汇管制,这导致 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但直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民币所受到的国际关注还主要限定在专业国际组织和国际经济联系领域。人民币问题提升为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经济乃至政治问题,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问题一波三折,总的趋势是压力越来越强劲。 49金融压抑是中国银行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关于金融压抑的研究,卢峰等认为,早在19521978 年的计划经济年代,低利率体系就被用来向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低成本的资金。自19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金融压抑依然存在
32、。垄断地位使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总额一直到 1990 年代早期,都占整个银行业总贷款量的 90以上,即使是到 2000 年,这个比例依然维持在 77左右。金融压抑和低效率的国有银行垄断造成银行业严重的信贷歧视。 50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同。在 19791990 年,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同方向变动。但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实际利率逐渐表现出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的关系。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影响程度较其他经济变量弱,而金融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却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51对于中国银行体制的改革的研究,刘锡良认,中国银行体制改革是从“大一统”银行
33、体制到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体制的制度变迁过程。银行体制的变革的核心有二:一是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完善商业银行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权明晰的微观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企业化经营、商业化改革、加强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明确股份制改革目标等几个阶段。从大的方面讲,企业制度是银行制度的基础;就银行本身的改革而言,搞股份制只是明晰产权、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重要步骤,而不是银行改革的全部。 52过去 10 年涉及投资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可分为三类:一是属于方向正确而实际不到位的,例如“主要靠市场配置建设资金” 、 “建立严格的投资决
34、策责任制,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等等;二是以建筑业改革混充投资改革;三是经济含义混乱的一些特色措施,在实践中恰恰是这一类措施推行最得力。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使得一些老的病根未能去除,新的矛盾又在积累,反映出来的明显症候有四:1.国企增加待破产成员,银行增加待处理坏账;2.国企缺乏持续投资的能力;3.民间投资融资障碍重重;4.信用缺失。 53 因此,张曙光认为,中国经济是一个靠投资拉动的经济,不仅是由于中国的投资率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而且由于投资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很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由于投融资体制的限制,中国投资的效率却比较低,且呈不断降低之势,这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改
35、革开放 25 年,我国虽然一直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依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54关于宏观调控问题,刘树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共进行了 5 次紧缩型的宏观调控,它们分别是:19791981 年、19851986 年、19891990 年、1993 年下半年1996 年、2003 年下半年2004 年。与前四次宏观调控相比,第五次宏观调控具有新特点:调控针对不同;态势经济体制基础不同;调控方式和手段不同;对外经济联系程度不同。 55 陆磊认为,宏观调控对所有的转轨经济国家都意味着风险,原因在于所调控的经济主体在持续发生变迁,以往的调控经验与手段随
36、时都面临着失灵的可能。19931996 年的三年治理整顿和著名的“宏观经济十六条”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1999 年,政府提出保住经济增长率达到 8而实际仅达到 7.8的时候,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微观与结构上的深刻转型,经济主线变成了中央一地方一多元化经济主体。 56 吴超林认为,1984 年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在总体上可界定为以抑制总需求和以扩大总需求为特征的两大阶段,它们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我国货币政策演变的进程反映了从直接的计划控制不断向间接的市场调节转变,展示了我国宏观调控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般历程。 57六、工业化、城市化史加入 WTO 前,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
37、是围绕着对外贸易战略、利用外资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展开的。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的转变,则伴随工业化过程的演进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大体上经历了:19791988 年扭转片面重工业化倾向、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阶段;19891991 年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控制一般加工工业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阶段;19922001 年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向技术集约化转变的阶段。 58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一度表现为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中国多数产业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幼稚期、成熟期和强壮期。为了向第三阶段拓展,企业战略可有三种选择:品牌导向战略、产能导向战略和因势借势
38、战略。 59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率目前约为 1.25,可以说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中后期也是城市化的高潮阶段。资金目前有较多剩余,而主要问题是土地极为稀缺。 60 在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资源几乎全部被旧体制成分占据。通过“给政策”方式,开发区普遍成为了新体制环境最容易生成的区域。这不仅为大批外资、 “三资” 、民营等市场经济成分提供了立足的空间,降低了改革的代价,而且为规避新旧体制直接碰撞提供了宝贵的时间错位机会。 61李京文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比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展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但差距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那么严重。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城市化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中国的
39、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后一个因素又主要受中国长期以来投资比率过高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受制于国民经济中基础因素的影响,希望仅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是“头痛医头”的态度。在可比较数据的 87 个国家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大城市发展略显不足的结论。 62责任编辑:孙 晶作者:董志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836)1薛汉伟、王文章: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解释 , 教学与研究2004 年第 7 期;朱佳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 5 期。2张徐乐:上海私营金融业的联合
40、之路:由联合放款、联合经营到联合管理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 3期;吴景平、张徐乐:接管上海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述论 ,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4 期;张侃:建国初期在华外资企业改造初探(1949-1962):以上海为例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3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 江苏大学学报2004 年第 1 期;江红英:新区土地改革与开辟工业化道路 , 中共党史研究2004 年第 l 期。4罗平汉:1950 年关于东北富农问题的争论 , 党史研究资料2004 年第 1 期;张明远:建国初期东北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 , 百年潮2004 年第 1 期 。5戴茂林、赵
41、晓光:试析“高饶事件”发生的原因 ,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 年第 6 期。6朱佳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5 期;董志凯、吴江: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 项建设研究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年;孙代尧: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年第 2 期;张柏春、张久春:苏联援华工业项目中的技术转移 , 中共党史资料2004 年第 1 期;武力:1949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演进 , 党的文献2004 年第 2 期;师吉金:1949-1956 年中国民族
42、资产阶级心理之变迁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4 年第 1 期。7刘洋:统购统销建国初期统制经济思想的体现 , 中共党史研究2004 年第 6 期。8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 50 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年第 3 期。9 鲁振祥: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与演变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10张国星: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经济理论依据 , 党史研究资料2004 年第 2 期;曹学恩:大跃进失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 6 期。11张海东、张尚印、李庆祥:对我国 19591961 年气候条件的分析与评估 , 当代中国史研究2
43、004 年第 1期;陈东林: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12贾俊民:围绕农业六十条的农村大调查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年第 3 期。13林小波:四清运动的起源 、戴安林:湖南四清运动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 年第 3 期;李海红:“四清”运动的回顾与反思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14程振声:李先念与七十年代初的大规模技术设备引进 , 中共党史研究2004 年第 l 期;房维中:我所知道的工业二十条起草始末 , 中共党史研究资料2004 年第 3 期;赵凌云、张建勤:1975 年经济整顿在党的经济工作史上的
44、历史地位 ,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 年第 5 期;谭首彰: 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 ,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 年第 5 期。15刘纪鹏:想念体改委 , 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 7 月 2 日。16杨圣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 百年潮2004 年第 3 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加速转型期的若干发展问题研究(总报告), 经济研究参考2004 年第 16 期。17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年;柳红:回望改革来路驻足风云深处 , 南方周末2004 年 3 月 18 日。18毛传清: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45、年第 5 期。19陈锦华: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中共党史资料2004 年第 4 期。20柏晶伟:警惕政府部门滑向新“双轨制” , 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 12 月 24 日。21肖冬连:1978-1984 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演进决策与实施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 5 期。22李佐军: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 , 财富周刊2004 年第 4 期。23赵梦涵:新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历史变迁及宏观政策分析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 年第 4 期。24秦晓:合理性的代价和陷阱 , 财经2004 年第 23 期。25宋国青:全社会投资效率在上升 ,财经网 (http:/
46、) 2004 年 10 月 24 日。26安立仁:资本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1952-2002 , 人文杂志2003 年第 6 期。27胡鞍钢、郑京海: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 , 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 3 月 26 日。28王梦奎:世界千年经济史中的中国 , 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 8 月 10 日。29韩俊:中国: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 , 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 3 月 19 日。30秦兴洪、廖树芳、武岩:近 50 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五大特征考察 , 学术研究2003 年第 1l 期。31张艺雄:新中国农民负担的阶段性分解与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年第 3 期。3
47、2邬凤英:反哺农业正其时 , 解放日报2004 年 3 月 29 日。33武力:试论 1949 年以来农业剩余及其分配制度的变化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34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年。35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 3 期。36晓亮:探索土地问题的解决途径 , 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 10 月 21 日。37万振凡、肖建文: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 , 江西社会科学2003 年第 9 期。38王景新:农村土地制度创
48、新与农民组织发展中改院改革形势分析会观点综述 ,中评网,2004 年 5 月 14日;武春生:寻找梁生宝 , 读书2004 年第 6 期。39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 , 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5 期。40冯辉、万其刚:我国个体和私营经济法律地位的历史演变 ,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41参见中国党政论坛2001 年第 9 期。42马永辉:关于雇工问题争论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 年第 2 期;徐则荣:全面准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 , 海派经济学2003 年第 4 期。43谭秋成:银行体制、预算软约束与乡镇企业目前的困难 , 中国农村观察2003 年第 6 期。44乔榛:经济增长:一种从收入分配角度的解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