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答题原则答题“四到位”答题重在答案的知识正确性,但每次考试后总有考生埋怨阅卷不公正,自己答案正确却得不到满分。其实,原因很简单。你忽略了答案的外在形式上的“美观” ,缺乏亲和力和严谨性,征服不了阅卷的“判官” 。考试“四到位”能有效地解决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考试失分。一、书写到位。要求用楷体或行楷体书写文字,不要用草体书写,一笔一划、减少连笔、工整清晰,自然爽心悦目;用笔、用墨也很重要,高考要求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因此平时做题训练尽量靠近高考要求,不要用铅笔、亮度太低的蓝黑墨水、蓝黑色圆珠笔也少用;客观题目前都采用涂卡答题,我们在训练中应选用合格的2B 铅笔涂卡
2、,这样能很好地掌握这种铅笔的特性,以免上考场出现折断铅笔芯,涂得太轻、太重等不利现象;考试书写中千万不能出现错误字,否则会大煞风景,影响阅卷者对你的印象。二、格式到位。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 “豆腐块”变成了“面条” ,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三、层次到位。层次是说话、作
3、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每个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须要按因果关系进行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我们应该找准适合题目的主要线索,依据线索,整理出第一层次的若干方面,这些方面有几个,就应用几个并列自然段去阐述。一般来说,在第一层次(或每个自然段)内部,只需要将知识要点化就行了,不必再细化第三、第四层次为更多的自然段了。四、语言到位。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所以,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要充分尊
4、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2念、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投机取巧,火中取粟:由于高考在评卷时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采点采意赋分,再加上评卷时又采用的是流水作业,每位评卷人员每天又有数千份的评卷任务需要完成,评卷是一件及其疲惫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文面上给评卷人员一个清新的印象。如果实在不能按照设问项的分值组织完成所答项,可以再你答得后面重复你前面的要点,由于评卷作业的流水型以及采点采意赋分的的特点,你往往可以乘机重复得分,尽管有点投机的嫌疑,即使评卷人员发现这一现象,只会说一句这个同学真狡猾,但也不会影响你的应该
5、得到的分数。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方法一、读:解题的基础l、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1)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体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2)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
6、,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3)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搞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1、阅读全面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
7、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3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
8、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 1997 年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三、答:解题的落脚点1、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又有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
9、并依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2、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有时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创新能力。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备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所引用的柯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带有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色彩。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对史料进行辨析。 材料解析型题型特点:1从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来看,强调创新。从新课程省区自主命题的试卷所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解析题要求回答的内容除了史实、结论、观点、认识、启示外,还涉及了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途径、方法、成果展示等。2从试题难度来看,一方面,强调
10、重视基础,力求避免大起大落,改变理论含量过高、脱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等命题方法,注重对历史学科的重点内容和基本史实的考查,注重设问的层次性,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说明了什么” 。另一方面,强调论从史出,稳中求变,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从答案设计来看,紧扣考点,更具开放性,即设问的答案除要求科学规范外,又有一定的变通性。解题方法:第一步: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大体考向,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点,对材料宏观把握。第二步:依据设问,细读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第三步:简明扼要条理作答。示例(2009宁夏、辽宁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 1: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
11、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
12、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 年 9 月 23 日)材料 2: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13、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 年 5 月 19 日)材料 3: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 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 11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659.9 万吨;肉类产量超过 13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494.5 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 41184 个。1983 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 20 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
14、取消。 1985 年 1 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 ,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 1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5(2)根据材料 3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 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 1、2、3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
15、销”的历史作用解析 第(1)问先要理解“统购统销”的含义,然后结合“一五”计划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等方面来回答,此外还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第(2)问注意回答“变化”时,一定要指出是“从到”这个变化过程,结合材料可知 1978 年前后“统购统销”的变化特点是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第(3)问历史作用注意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二是从长远影响来考虑。答案 (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
16、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止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尝试用上述方法做以下题目(2011安徽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初步核算,2007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2
17、46619 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8910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 亿元,增长 13.4%;第三产业增加值 96328 亿元,增长 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9.2%,上升 0.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9.1%,下降 0.3 个百分点。6材料 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地怀念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没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浴血
18、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时此刻,我们要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和发展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把这一伟大事业成功推向 21 世纪。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永远铭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功绩!(1)概述材料 1 体现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以有力的证据证明材料 2 的观点。(3)根据材料 2,你认为中国腾飞的关键是
19、什么?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 1 概括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并说明原因。第(2)问要从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成就方面作答。第(3)问可从政策的延续性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持续保持 10%以上的高增长率;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增加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原因: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城市反哺农村提高了农村收入和社会购买力;建立或加入国际经济、政治组织(如加入 WTO、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发展空间。(2)第一代: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快速发展的道路。第二代: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
20、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依法治国方略,加入 WTO,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3)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探索的持续性,政策的有效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叙述型题型特点: 叙述型试题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归纳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或历史人物主要活动的一种题型。题目中含有“简述” 、 “叙述” 、 “概述” 、“试述”等提示语,这就要求学生答题时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整理出来。解题方法:叙述型试题的解答步骤:一读,即读材料和设问;二断,即根据
21、材料判断是什么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的活动;三联,即找出材料与所学知识的交点;四答,即根据设问,逐问作答。示例(2010江苏高考)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 20 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1)图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和图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 。图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解析 本题主要以苏联 20 世纪前期的海报为命题切入点,
22、考查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图片、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的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经济体制、管理手段等角度分析即可;第三小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纺织工业为轻工业,而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抓住“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的关键信息,从海报内容、政治倾向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8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
2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尝试用上述方法做以下题目1阅读下列材料:“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 ,不会姓“社” ;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 ,也可以姓“社” ,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以后, “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 ,20 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
24、史。钱乘旦请回答:(1)十月革命后,苏联(俄)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相比,其工业化有什么显著特点?(2)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罗斯福是如何执行现代化方式的?(3)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苏联(俄)和美国的工业化发展。第(1)问主要从斯大林时期苏联开展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来概括;第(2)问结合列宁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来概括;第(3)问结合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概括作答。答案:(1)在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
25、基础上,斯大林先后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施“五年计划” ,使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显著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罗斯福:面对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9(3)内部变化: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26、导致苏联解体。美国二战后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福利制度;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知识经济,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推动全球化的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美苏相互竞争。2阅读下列材料:列宁说:“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还是小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 ”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7、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请回答:(1)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进行了哪些探索?(2)斯大林在“把它抛开后”又进行哪些探索?结果如何?解析:本题是材料式问答题,材料的作用主要在于创造一种问题情境,以便提出新问题。第(1)、(2)问从列宁、斯大林两个领导人切入考查他们的经济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结果如何”的“结果”应是探索的结果,不是指其客观效果。答案:(1)列宁首先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不是正确途径,后来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斯大林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到 1936 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28、,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文字材料型题型特点:文字材料型试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主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非常符合高考中“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考查理念。它主要是从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部分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从高考试题来看,类型主要有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和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两类。解题方法: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2注意每段材料的出
29、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及其他信息)。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涵10的本质,进行判断分析。4联系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5寻找答题突破口,精析作答。示例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 2: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
30、园丛话卷十二材料 3:金闾(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 4: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材料 l 中的“瓦子”又名“瓦肆” ,它指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 1、2、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 2 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 3、4,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解析 第(1)问关键从材料中抓住有效信息,如“瓦中有货药、饮食、剃剪、令曲”等,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瓦子是文化娱乐场所。第(2)问回答主要原因应该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戏曲听众来组织答案。第(3)问从材抖中直接归纳总结,材料 3 是说戏曲的娱乐功能,材料 4 是说戏曲的教育功能,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以分析出来。第(4)问结合史学研究的范围分析,古代史学研究主要在上层社会,新史学理念下,研究的范围扩大。答案 (1)娱乐演艺场所。(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