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8 ,大小:1.85MB ,
资源ID:961287      下载积分:3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9612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 必修(3)同步练习与检测(配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 必修(3)同步练习与检测(配人教版).DOC

1、高中历史 必修(3)同步练习与检测(配人教版)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前预备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重大发展与突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正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大变革的表现。这场巨大的变革在经济、政治制度、阶级关系、思想文化几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西周以来的井田制,随着生产力的新发展趋于崩溃;政治制度上,主要是维系原有社会秩序包括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分封制及相关的礼乐制度崩溃,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盛行;阶级关系上“士”这个阶层非常活跃。“士”原是贵族的最底阶层,有一

2、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的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担任下级军官,平时可做卿大夫的家臣。春秋后期,上层贵族普遍腐朽末落,只有士还能保持有传统的六艺术知识。到战国时期各国改革进一步深入,如废除世袭制度,推行官僚制度,士的需要急增,于是从平民中也涌现出一批新的“士” , “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当时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改革,迫切需要选拔各方面的人才。选拔的对象主要就是士。有作为的君主敬重士,有些大臣也注意留心发现人才,向国君推荐,有的士一旦得到君主赏识,就能平步青云。因此就出现了布衣卿相和“礼贤下士”之风气。思想文化上,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办学,许多平民子弟经过学习,获得一定知

3、识,在当时的环境下,就有可能进入统治阶级阶层。这样,社会上就形成了一股具有相当力量的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他们被称为“诸子百家” 。所谓“百家争鸣”是指代表当时不同阶级、阶层、学术流派的思想家,宣传自己的政治、学术主张,攻击反驳不同的及对立的主张,互相辩论。 “百家争鸣”推动了当时学术文化的极大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时期,当时的思想文化界的杰出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也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总结和升华,奠定了中国后来两千多年思想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儒家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儒,最初是指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办事的人。孔子在不做官的时候,他的

4、生活就主要依靠“儒”的职业来维持。孔子和当时只会办些简单的事混饭吃的“儒”有所不同,他除了通晓奴隶主贵族养生送死的礼节外,还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关心政治,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孔子这一派的儒,人才多,势力大。因此,后来“儒家”就成了孔子这学派的专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之所以能够勃兴,首先是因为孔子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主张改革,比如减轻剥削压迫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第二,他的许多思想观念如“仁” 、 “以德治民” 、 “有教无类”等针对了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末落的发动统治阶级残酷压迫人民的现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具有朴素民本思想和希望社会和谐发展意识,这是孔子思

5、想中特别宝贵的部分。在今天,仍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另外,儒家特别重视教育和宣传,这也是促使儒家思想传播,推动儒家学派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儒家学派不墨守成规,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调整、充实、发展,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如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调整就是典型 表现。课堂同步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A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B “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C 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D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2 “诸子百家”活动的宗旨是A 游说君主,寻求进入统治阶层B 研究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C 传播文化,发展

6、学术D 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3 以下对“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B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C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 战国时期儒家各流派都主张“性本善”4 儒家经典的“六经”不包括A 诗经 尚书 B 礼 易C 乐 春秋 D 论语 孟子课后巩固一.选择题1.孔子办私学的主要意义在于A 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B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C 使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普及D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荀子既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同时也积极吸取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他主要吸取了哪些学派的合理思想A 道家 法家 B 法家 墨家 C 道家

7、墨家 D 阴阳家 道家二 非选择题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二:古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礼义之化也。以上均摘自荀子. 性恶材料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劝学(1)材料一提出的是什么观点?和谁的主张是对立的?(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荀子认为才能怎样改造人恶的本性?(3)荀子衡量人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提速训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故

8、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黔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同上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

9、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发展趋势如何?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推行过那些思想文化政策?(3)如何评价西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选科准备概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他们具有积极意义的主张。答案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前预备选择题1A 2C 3D 4D 课后巩固一.选择题1B 2A二 非选择题3.(1)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2)依靠君主的权威,法律的制裁,礼义制度的约束,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10、。(3)是否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礼义制度和法律。不能。因为这些礼义制度和法律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其中,许多内容是损害被压迫阶级利益的。提速训练(1)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从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 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西汉董仲舒提出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3) 秦朝的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独尊儒术”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作用,但提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还推动了教育与儒学的发展。选科准备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还

11、提出“德治”和“礼”的学说。孟子把孔子“仁”和“德治”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要让百姓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这样才能使政治安定。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认为人民、国家比国君更重要,这就是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孟子强调社会分工和等级秩序,提出“五伦说” ,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孟具有积极意义的主张:他们都主张“仁” ,认为对人民应当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对今天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仍然有现实意义。还有,孟子认为到对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来说,人民的作用最重要。充分看到人民力量的重要,这是很可贵的。2 “罢

12、黜百家,独尊儒术”课前预备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从秦朝到汉朝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调整 。法家思想在秦有深厚的传统,从商鞅到秦始皇,一百多年,秦都是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峻法,高压政策,是导致秦朝统治残暴的基本原因之一,而秦朝正是因为统治残暴灭亡,这个教训十分深刻。因此,西汉王朝建立后,重新选择治国思想。西汉初期,比较推崇道家思想,虽然儒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采用,但是道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实践表明,道家主张无为,比较消极,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面临着一系列影响统治稳定的问题,要求统治者要有所作为,同时,汉武帝作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和道家无为主张格格不入,因此选择了经过董仲

13、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汉武帝之所以独尊儒术,首先是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第二,儒家主张“仁” ,以德治民,有利于缓和当时比较尖锐的阶级矛盾;第三,儒家重视教育和人才,符合当时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政策。汉朝的儒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比较,从价值观、基本内容特别是哲学思想有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有着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汉朝的儒家学派追逐名利,逐步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在哲学上没有明显的唯心倾向,有的还有唯物主义倾向,如荀子就提出了不少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而从董仲舒开始,儒家思想出现了神秘化,神学化的倾

14、向,唯心主义成为儒家哲学的主流思想。当然,汉朝的儒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也有所发挥和发展,如董仲舒就进一步发挥了仁政的思想,提出“限民名田” “塞兼并之路” ,和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主张。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重视加强思想控制,但具体做法、措施有很大不同,因此效果就有很大区别。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早期曾经以“世官制” 为主。汉武帝时期,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隋唐时期,更完备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开始实行。使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更全面地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课堂同步一 单项选择题1 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15、是A 完全一致 B 正好相反 C 压迫限制 D 大力推崇 2 “举贤良对策” 是下列哪位统治者实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A 秦始皇 B 汉文帝 C 汉高祖 D 汉武帝3.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它A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C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D 有利于文化教体的发展4.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挥不包括以下内容A“君权神授” B “节用而爱人”C “天人感应” D “天人合一”课后巩固一.选择题1. 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的措施不包括A 举贤良对策 B 兴办太学C 设五经博士 D 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2. 董仲舒所提倡的“三纲”是指 “君为臣纲

16、”“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孝为“天经” “地义”A B C D二 非选择题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 春秋繁露材料二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乃上类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 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反应) ,春秋夏冬之类也。为人者天 材料三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 深察名号(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不得照抄原文。(3)综合三则材料,概述作者的基本思想。提速训练试比较秦始皇和汉武

17、帝加强思想控制措施的异同。选科准备概述儒家思想从产生到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过程。3 宋明理学课前预备从魏晋南北朝到北宋,中国的思想文化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形成强烈的冲击。东汉儒学走向繁琐化和僵化、佛教广泛流传、道教兴起、唯物主义对儒学的批判等情况使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大下降。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表明儒学不再拥有独尊地位,从隋唐到北宋初期,士大夫中信仰佛教、道教的很多。儒学和佛教、道教,既互相攻击、辨驳,又互相吸取、渗透。儒家思想开始经历一个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创立新儒学的过程。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

18、颐,是理学的开创者。程颢、程颐兄弟把理描绘为一种无所不在的绝对精神,先有理,然后才有物质世界。而封建伦理道德正是理的体现,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家思想家,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吸收和综合了中国先秦以来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包括他所批评的佛教唯心主义观点在内。因此,他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集大成的人物。他的主要思想有“理气论” “心性论” ,他认为集中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就是天理的体现。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他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天理,就象信仰宗教一样,实际上把儒学宗教化了。理学内部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争论的

19、中心主要是围绕着:“理”是否先于气,“理” 是否离开气而单独存在,以及心与理的关系,性与情的关系带问题而展开的。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都是属于理学中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从张载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从朱熹开始, 四书的地位高于五经 ,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王阳明生活于明朝中期,社会各种矛盾都很尖锐,危机四伏,陆九渊、王阳明站在大官僚地主的立场,力图挽救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王阳明一生中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就是镇压农民起义。王阳明创立了所谓“心学” ,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程、朱的客观唯心主义,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理论基础与世界观,他们都是把封建的“理” (仁、义、礼等

20、伦理观念)作为宇宙的本体。所不同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主张“理”在心外,而主观唯心主义主张心就是“理” 。他们之间的争论是唯心主义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王阳明所处时代,官僚士大夫和一般知识分子都把朱熹学说当成猎取名利的工具,王阳明认为人追逐名利,对于消除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压和统治者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不利的。因此,他要从整饰人心入手,用主观唯心主义去代替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本体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一般人都摆脱不了私欲的障碍,因此必须不断反思(即所谓“致良知” ) ,克服私欲,然后才能恢复心体的原来面目。课堂同步选择题1 隋、唐时期流行“三教”之说, “三教”是指 儒学 佛教 道教 伊斯

21、兰教A B C D2 历史上官方确定的最早的儒家经典标准读本是A五经正义 B 春秋繁露 C 四书章句集注 D 二程遗书3. 宋代的理学与以前传统的儒学相比较,其新特点不包括A 理论更加系统 B 否定了传统儒学的大部分观点 C 更加富于思辨性 D 从佛教和道教中吸取了不少学说4. 宋代理学家的著作中成为后世科举开始依据的教科书的是:A五经正义 B 春秋繁露 C 四书章句集注 D 二程遗书课后巩固1.下列观点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A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 有理而后有气C 宇宙便是吾心 D 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2.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A 王阳明 B 程颢 C 朱熹 D 程颐二

22、非选择题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是有理。朱子语类卷一材料二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理和气?材料一表达了什么观点?(2)材料二中的天理和人欲各指什么?提出了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朱熹在哲学上和政治上的基本立场或倾向。提速训练从历史背景、政治目的、核心思想几个方面试比较宋代的理学与明朝心学的主要相同或相似点。选科准备王阳明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产生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体会。王阳明所谓的“山中贼” 、“

23、心中贼”各指什么?王阳明在他的学说中是如何破所谓 “心中贼”的?他的做法能够成功吗?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前预备李贽是明王朝后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属于封建思想家中的“异端” ,虽然李贽提出了不少与封建正统思想相抵触的进步思想,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如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仍然坚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他反对的是假道学,对真道学还是肯定的。他根据自己的判断,把农民起义分为忠义型的和盗贼型的,对所谓 盗贼型的仍然反对,这说明他对封建社会的君臣大义没有敢触动。他还提不出一套新的标准与封建正统标准相对抗。这主要是因为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李贽的进步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4、:一是坚决反对封建思想偶象孔子的权威,反对封建社会传统的是非标准;二是否定封建社会统治者推崇的一些传统观念,如男尊女卑、把所谓天理和人欲截然对立起来,李贽认为天理和人欲本来就是一回事,他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再如,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农民起义、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他认为,忠义之士之所以被逼上梁山,是因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没有按照封建道德办事造成的。第三,他尖锐而深刻地无情揭露封建统治者,特别是封建官僚和道学家虚伪、肮脏的本质,揭穿他们的欺骗性。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包括政治、经济、学术和哲学思想,其中政治思想最为突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从切身经历中

25、痛感明末专制政治的腐败和 专制皇帝的昏庸,又在抗清斗争中长期和清朝专制政府对抗,因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弊端和危害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它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其中以黄宗羲最为激烈。黄宗羲彻底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以及为其服务的各种思想观念,如忠君思想。他说“不以万民之忧乐”为意的君主,其兴亡只是“一姓之兴亡” ,臣下无需“从君而亡” ,或者“杀身以事君” ,这种“万民之忧乐”重于“一姓之兴亡”的观念,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封建纲常伦理。黄宗羲把“一家一姓” “天下万民”对立起来,指出封建法律只是君主“一家之法” ,应该有反映天下万民利益的“天下之法” ,这些,都表现出他的民主思想的色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还继

26、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就经济思想来说,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顾炎武、王夫之都主张“经世致用” ,即研究学问要为现实服务,而社会最重要的现实就是经济, “经世致用”首当其冲的就是富天下,其次是强天下、安天下,也就是说要研究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整顿社会秩序,克服封建社会的危机,实际上是封建士大夫“救世”的呼声。但是由于它企图从理学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社会的变革,因此,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还从哲学的根本问题上批判理学。王夫之否定了“理在气先” “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谬论

27、,主张“理在气中” “理即气之理”的唯物主义观点。在认识论上,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针对理学家脱离实际,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强调认识来源于“外物” ;“知”依赖于“行” ,提出“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形指感觉器官,神指心理活动,物指客观对象,这三方面的条件合在一起才产生知觉和认识。王夫之还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发展到王夫之就达到了它的最高阶段。课堂同步选择题1 李贽自称是封建正统思想的“异端” ,下列与此不符合的是A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B “ 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C “自古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同一侠耳”D “夫是非之争也如

28、岁时然: 昼夜更迭,不相一也.”2.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中,对君主专制批判最为激烈的是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3.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中,反对皇帝以天下为私有,主张耕者有其田的是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4. 以下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A 研究学术或学问应该为现实服务B 手工业、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社会的根本C 经济应该是学者首先研究和应用的学问D 实践是检验知识或真理的主要标准课后巩固一.选择题1.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中,在哲学领域成就最大的是A 王夫之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李贽2. 李贽的著作主要有 焚书 天下

29、郡国利病书 藏书 明夷待访录A B C D二 非选择题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原君材料二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 原臣(1) 概括黄宗羲是怎样批判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2) 他认为如何才能防止君主成为天下之大害?提速训练李贽所著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

30、自己这本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见解“与世不相入” 。请用具体史实说明李贽提出了哪些“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的观点和见解,并略加分析所谓的“千万世之是非”是如何形成的。选科准备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试简要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并与统治阶级传统的经济政策比较,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第一单元阶段检测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1 导致百家争鸣直接原因是 奴隶制经济崩溃 封建经济发展起来 周王朝衰落原来属于贵族底层的”士”在政治生活中十分活跃 私人讲学兴起和发展A B C D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3 以下对孔子

31、政治活动的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 年轻时做过地方官,政绩显著B 年长后曾做过政府高官C 因为鲁国统治腐败,孔子曾较长时间离开鲁国D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 ,受到不少国家统治者的称赞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下列对此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仁”最根本的含义是”爱人” B 这种思想包含有朴素的民本思想C 也是孔子的道德观和伦理观D 孔子主张的”仁”主要是就统治阶级内部而言,不包括一般下层人民5.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好的,但又认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和途径改变人,培养良好的品德与修养 艰苦的劳动 学习礼义 法律的约束 每天对比圣人,反思自己A B C D 6 以下对儒家思想从春秋到战国的相关情况

32、叙述不正确的是A 儒家是战国时期最受统治经济推崇的思想流派B 春秋时期儒家思想没有被统治者重视和采纳C 在秦朝儒家学派遭到沉重打击D 董仲舒是使 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7.以下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的根本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 儒家通过吸取各流行学派的精华从而取代各家学派B 通过政治上的统一来维护思想上的统一C 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证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D 皇帝应该严格按照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8.中国古代教育被儒家所垄断,始于A 汉武帝兴办太学B 汉武帝正式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的教科书C 汉武帝命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D 汉武帝确立”举贤良对策”的选拔人才制度9.唐朝皇帝

33、曾经实行”三教并行”政策,这主要是因为A 儒家提出了” 三教合归儒 ”的主张B 所谓三教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封建统治C 三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三教当时在中国人民中有巨大的影响10.汉武帝、唐太宗推崇儒学的相同或相似措施是A 尊崇孔子,给予种种尊号B 鼓励少数民族王公子弟学习儒学C 都把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D 确定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 ,大力兴办学校,发展教育11. 儒家学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国周围一些国家广泛传播,形成巨大影响,是始于A 汉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12.孔子、孟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A 董仲舒 B 程颢 、程颐兄弟 C 朱熹 D 王

34、阳明13.从宋朝到明朝,中国思想界长期进行了关于理和气的争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观点是A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B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C 夫道(理)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动于事物之间者也D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14.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 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 A 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B 新的经济成分和成长中的新兴阶级要求打破思想束缚C 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 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15. 明末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 王夫之三位大思想家的共同或相似之处

35、有 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都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A B C D16.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中,在哲学领域成就最突出的是A 李贽 B 黄宗羲 C 王夫之 D 顾炎武17.下列观点体现王阳明思想的是A“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B “心即理也” “心外无物” “宇宙便是吾心”C “工、商皆民生之本”D “天下为主,君为客”.二 材料解析题 (每题 12 分,共 24 分)1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 明主之所导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

36、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人圣人陈其畏以禁其衰,设其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张或措施。(2)比较两则材料主张的异同。(3)从今天来看,上述主张有无可取之处?请略加说明。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材料二 由目辨色, 由耳审声, 由口知味材料三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以上材料均摘自王夫之著作回答(1)联系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一中的形也,神也,物也各指什么?并且用现代汉语翻译材料一

37、。(2)材料三表达了什么思想?(3)指出三则材料的观点与宋明时期统治阶级推崇的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对立之处。三 问答题 (每题 14 分,共 28 分)19 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有何积极影响?20.我国当前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和认识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请扼要概括。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课前预备中国古代科技水平曾经长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一点举世公认。教材介绍的仅仅是古代有代表性突出成就,在中国古代众多科技成就的汪洋大海中,这只能是几滴水。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就其对世界科学文化发

38、展的作用看,首推四大发明。我国西汉时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现存最早的纸为西汉初期的甘肃天水放马滩纸。公元 105 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也是一个伟大的贡献。11 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400 年,开辟了印刷史上的新纪元。后传至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改变了欧洲当时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北宋已有指南针,又叫罗盘针,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经波斯和阿拉伯传到西方,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

39、。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火药配方的记录,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元朝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确实是一点也不过分的。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 做为圆周率,这就是“ 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 “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

40、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探究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 “,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 96 边形, 求得 =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 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 在 3.1415926 与 3.1415927 之间。并得出了 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 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 1000 以内最接近 值的。汜胜之书 、西汉汜胜之的农学著作,共 2 卷 18 篇。本书对西汉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做出总结。其内容包括耕作基本原则,农作物栽培技术等。论述对节候、辨土、施肥、选种、下种、防旱等农事作业;介绍禾、黍、麦、稻、大豆、麻、桑等作物的栽培方法及耕田法、溲种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生产技术,并重点记述了区田法。本书早佚。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多引其典故。石声汉亦著有汜胜之书今释 。北魏贾思勰写作齐民要术的时代,中国的作物育种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相继育成一大批性状各异、能满足不同栽培要求的新品种。关于作物品种的命名,贾思勰根据当时谷子品种的名称进行了概括:“按今世粟名,多以人姓字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