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响水 县 精神文明建 设 委 员 会文件响文明委20177 号关于印发响水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 乡风”主题活动实 施方案(试行)的通 知各镇党委,各中心社区工委,工业经济区、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区工委,县委各部委办,县各委办局党委、党组(总支、支部),县各直属单位、省市属驻响各单位党组织:现将响水县“推动移 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响水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17 年 9 月 5 日- 2 -响水县“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2、,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遏制不良习俗,推动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转变。根据省、市文明委部署精神,经县文明办研究并报县文明委领导同意,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推 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主题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争创“最美乡村” 、“幸福农家”、“ 文明家庭”为目标,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
3、风的各项行动为抓手,尊重民俗、抵制庸俗、拒绝粗俗,切实加强家风民风乡风建设,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响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丰润道德滋养。二、基本原则1突出群众主体。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内心向往和意- 3 -愿要求,落实为民惠民措施,把发动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实践、惠及群众生活落到实处。2突出问题导向。切实摸清摸准农村旧俗陋习现状,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围绕“移什么 风” 、“易什么俗”,找准问题、抓住重点、切中要害,有针对性地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以
4、及封建迷信、非法宗教、黄赌毒等方面的突出问题。3突出正面引导。把先进文化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正确导向,用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群众。切实履行好组织者、示范者、实践者的责任,深入挖掘和宣传移风易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形成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4突出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分类指导,破立并行。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做到内容具体、措施有效、便于执行。在推进过程中,对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要继续深化、持之以恒,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宜的,要及时修正、健全完善。三、目标要求围绕争创“最美乡村 ”、“幸福农家”、“ 文明家庭”目标,通过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工作,遏制
5、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人情债等不良风气,杜绝巧立名目收礼敛财等增加群众负担的行为,打击非法宗教、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节约光荣、铺张可耻的良好风尚,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 4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地。四、主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 五美五福” 为载体,以倡 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或免办” 为切入点,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各项创建活动,破除、根治旧俗陋习,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6、,逐步实现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1核心价值观融入行动。结合农村特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组织讲师团、宣讲团等队伍开展“ 价值观宣讲进基层” 活动,开展菜单式、分众化宣讲。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等形式,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天见报见屏见网。持续推进“厚德和 谐新响水 ”建设,深入开展 “文明响水”和“ 我为创文创卫添光彩” 等主题 志愿服务活动,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 歌。以“ 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活动为载体,采用移风易俗公益广告、文化墙、文化长廊、遵德守礼提示牌等农民
7、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农民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融入到民间文化、地方戏曲、乡间小调、农村广场文化、网络文化作品中,在喜闻乐见、易记易行的生活娱乐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实施勤俭节约经典教育宣讲计划,挖掘和宣传中华哲理格言、民间典故俗语中包含的节俭养德之道,使人们在传统美德的熏陶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5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文广新局、县教育局、县新闻信息中心、县广电台、各镇(区)。2建立完善自治组织行动。发挥村(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的作用,建立完善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
8、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研究制定制度章程,通过建组织、立规矩,推动移风易俗“软 任务” 变成 “硬约束”。红白理事会要由群众推 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善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乡贤人士组成,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红白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及奖惩规定;红白理事会要与村(居)民签订承诺书,不按要求办理的村(居)民取消评优资格。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对村民婚丧事宜等民间风气进行定期评议,引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各镇(区)。3、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行动。村(居)规民约是实现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推行村(居
9、)民自治、依法治村(居)的有效载体。要依托村(居)民自治,组织群众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内容包括村(居)民的行为规范和应承担相应责任等条款,倡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男女平等、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尤其要将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居)规民约之中,使村(居)规民约“小 规章” 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 硬杠杠” 。每个村(居)都要将 村(居)规民约在村(居)- 6 -显著位置公布上墙,并印发到每家每户张贴,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遵循。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各镇(区)。4移风易俗树新风倡议行动。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议书” 发放到农 村每个家
10、庭,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或免办,增强农民移风易俗的自觉性。倡导“婚事新办”。县民政局在办理婚姻登记时,向登记者发放倡议书,宣传婚事新办简办理念,倡导以参加集体婚礼、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方式,举办节俭适度、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倡导“丧事简办”。由县民政局负责,给广大居民发放倡议书,倡议大家发扬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的优良传统,提倡丧事新办简办;倡导采取“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敬一杯酒、开一个家庭追思会” 等方式祭奠逝者,尽量避免在街道、广场、居民小区和庭院等公共场所搭建灵棚、吹奏鼓乐、高音播放哀乐,摒弃在社区内、道路两旁搞封建迷信、撒纸钱、焚烧纸扎冥币、大肆燃放烟花爆竹等不良
11、风俗。倡导“喜事廉办或免办”。对生育、升学、生日、乔迁等喜庆事宜,自觉抵制盲从攀比、大摆筵席,做到少请客、不送礼、不收礼,在亲朋好友间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形成清纯简朴的社会风气。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妇联。责任单位:各镇(区)。5移风易俗树新风带头行动。一是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推动- 7 -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我先行”活动承诺书,并建立申报制度,喜事于事前 10 日,丧葬事宜于当日向所在村(居)委会报告并登记,要求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移风易俗,教育引导群众在婚丧喜庆活动中不讲排场,不比阔气,有些仪式能免则免,能减则
12、减。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率先垂范,做移风易俗的宣传员、监督员和践行者。二是群团组织带头。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广泛联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优势,大力宣传和倡扬婚丧嫁娶新办简办的新风尚。团委组织要在广大团员和青年志愿者中积极宣传,引导他们发挥先进性作用,突出做到“婚事新办” ,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妇联组织要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破除旧的婚姻观念,不讲排场,杜绝铺张浪费,争做幸福生活的文明引路人。倡导集体婚礼,鼓励将简办婚丧喜庆事宜节约的资金用于公益、慈善事业。三是先进单位带头。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
13、乡风”活动 做为精神文明创建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要利用道德讲堂、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或免办”。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局)、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各镇(区)。6集中整治旧俗陋习行动。县公安局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组织整治婚丧车成串影响交通、鞭炮齐鸣污染环境、酗酒- 8 -猜拳滋事扰乱等不良现象。县民政局要依法治理违规土葬、乱埋乱葬、骨灰装棺再葬、超标准建墓立碑等行为。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管局要组织整治殡葬用品市场,严肃查处殡葬用品店违规经营和无证照经营行为;要加强对婚
14、丧礼俗中介机构建设,强化行业监管,探索建立婚丧礼俗中介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促使其规范运行和自治管理,对不规范的婚丧中介服务机构,要开展联合整治。县公安局、县文广新局要联合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各类封建迷信活动、邪教活动和“黄赌毒 ”的专项整治,对婚 丧活动中存在的占卜、算命测字、看风水、看手相等各种封建迷信现象,坚决予以打击。各镇(区)、各相关部门要组成专项整治小组,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有关责任人报有关部门处理。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文广新局。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察局)、县文明办、县城管局、各镇(区)。7家风乡风评议推动行动。坚持在“督” 、“评”、“
15、 传”上深化乡风评议,发挥“道德 讲堂” 、道德评议会作用, 对村(居)民婚丧事宜、孝敬老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民间风气进行定期评议,针对存在的不良现象和突出问题,通过评议活动,引导村民群众自我教育、整改、提高,推进乡风文明。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好邻居”“ 好婆媳 ”等推荐 评选活动,以身边典型引领农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弘扬“ 好家风 好家训” 活动,倡导 家家户户写家风、晾家训、晒乡景、赞乡贤、传乡风,引导农民从家庭做起,改陋习、树新风,切实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牵头单位:县文明办。- 9 -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县妇联、县文联、各镇(区)。8文明村镇创建行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
16、,协同脱贫攻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在“十三五” 期 间使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 60%以上。深化“ 五美五福”创建工程, 实施以“发展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平安之美、民生之美” 为主要内容的“ 最美乡村”创建活动;实施以“富裕之福、和睦之福、宜居之福、愉悦之福、安康之福” 为主要内容的“ 幸福农家”创建活动。开展孝文化村、善文化村、核心价值观示范村创建活动,丰富文明村镇创建的文化内涵。开展以“文明新 风进 万家” 为主题的志愿服 务活动,发动乡贤志愿者当好传播文明新风的“宣传员” ,进村入 户宣传移风易俗,带领群众培育文明乡风,摒弃陋习。推行文明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帮扶结对” 工程,充分
17、发挥 各级文明单位的优势 ,引导结对双方在思想观念、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县文明办。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扶促办、各镇(区)。五、保障措施1加 强 领 导 ,精 心 组 织 。“推 动 移 风 易 俗 ,树 立 文 明 乡 风 ”主题 活 动 是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在 农 村 落 地 生 根 的 必 然 要 求 ,是 深化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的 有 效 途 径 ,是 加 强 农 村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提 高农 民 素 质 和 农 村 文 明 程 度 的 重 要 抓 手 。各 镇 (区 )、各 部 门 、各 单位 要 高 度 重 视 ,切 实 把
18、 这 项 工 作 放 到 重 要 位 置 、摆 上 重 要 议 事 日程 。建 立 健 全 由 党 委 政 府 统 一 领 导 、文 明 委 组 织 协 调 、部 门 分 工负 责 、全 社 会 共 同 参 与 的 工 作 机 制 。组 建 以 组 织 部 、宣 传 部 、文 明- 10 -办 、农 办 、扶促办、民 政 局 、教 育 局 、公 安 局 、司 法 局 、财 政 局 、文广 新 局 、总 工 会 、团 委 、妇 联 、文 联 等 单 位 为 成 员 的 领 导 小 组 ,负责 开 展 主 题 活 动 的 统 筹 、协 调 、督 查 、指 导 等 事 项 ,定 期 召 开 联 席会
19、 议 ,交 流 联 席 会 议 成 员 单 位 和 各 地 实 施 方 案 落 实 情 况 ,部 署 下一 步 工 作 任 务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设 在 文 明 办 ,负 责 日 常 工 作 。2明确职责,联动督查。要按照本方案的统一部署,既要强调主管部门牵头责任,又要强化各职能部门和镇(区)、村(居)的主体作用发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协调。要强化“县、镇(区)、村(居)” 三级联动 ,全面履行属地 责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实效;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督促指导,及时掌握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措施和方法,促进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各镇
20、(区)、各牵头单位要将各自制定细化的实施方案于 9 月 20 日前报县文明办,每月要将活动开展情况上报一次(联系人:李媛媛,联系电话:86884942,电子邮箱:xsxwmb 163com)。县文明办负责对全县活动开展情况,特别是对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建设和发挥作用情况、村规民约制定和公示情况、旧俗陋习整治情况等进行明查暗访和实时通报曝光,力推主题活动取得实效。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县委宣传部要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对移风易俗的宣传力度,围绕移风易俗组织开展集中宣传,及时褒扬正面典型、曝光违规事件,倡树文明节俭新风。县文广新局负责利用农闲和各类节庆日组织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反映社会文明新风尚的文艺作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