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796KB ,
资源ID:971113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9711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I卷 选择题.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I卷 选择题.DOC

1、第 I 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0 小题,共 60 分1、中国传统四合院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家中长辈住在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名师点睛】 “四合院”以庭院为中心,四周由房子围合而成,这就是它得名“四合院”的原因。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围墙等将四周的房子连接起来,创造了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内向院落小环境,封闭性较强。这种封闭空间的秩序,恰恰与儒家中“男女有别” 、 “内外有别”的伦理秩序相对应。四合院内的布局严谨,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仪,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

2、明显的区别。四合院严格遵守中轴对称布局,经常是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井然有序。四合院的大门常在东南角上,而且南边的屋子比较高,即从风水的角度讲是“坎宅巽门” ,寓意家业兴旺。2、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既掌握神权,又掌握行政权,明显表现出神权和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

3、 D。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 ABC 均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名师点睛】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位承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王位传承实行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2)行政制度:在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在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3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

4、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社会等级森严C西周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西周以分封制、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4、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材料信息“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

5、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反映了否定分封制、压制儒学等,可以判断为秦朝。秦在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并且焚书坑儒,打压儒学,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 36 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5、从右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秦

6、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实行分封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A B C. D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名师点睛】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后或称廷尉、大理和廷尉卿。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 6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为平定西南夷而开凿灵渠 开辟“五尺道” ,并在当地委任官吏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秦始皇为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征服越族而开凿灵渠,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故错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7、为了有效地控制在西南地区设立的郡县,派人修筑了五尺道,故正确;为了安定北方农业生产,加强边防,秦始皇派兵北击匈奴收复河套,故正确;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错误,选项 A 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7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 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答案】B 【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秦朝通过郡县

8、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8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 ”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宰相制度。宰相制度首次确立于战国时期,故 A 项不正确。B 项发生在隋唐时期,应是指三省六部制,故 B 项不正确。C 项符合史实,是正确的。D

9、 项的表述错在“督责所属各郡”的表述,秦朝郡的行政级别在县之上,故正确答案选 C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官僚制度县官。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唐朝的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符合审核监察,尚书省负责行政,故选 A。BCD 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10、。【名师点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诏令) 、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尚书省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10 宋史职官志 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 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答案】C 【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 施。【名

11、师点睛】宋代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11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D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A 项为丞相的设立,丞相统百官,而北宋时相权分割削弱,因此 A 错误;C 项内阁为明代,D 项军机处为清代,而 B 项三司设立发生于北宋。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加强专

12、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名师点睛】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加强皇权方面,实行二府三司制,设置枢密院和中书门下与三司掌管财权,削弱了相权。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实行了收精兵、制钱谷、削实权等措施,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2. “雍正七年,(1729 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 ”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事决策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 B C D【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的军机处【名师点睛】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 、 “总理处” 。是清朝时期的中枢

13、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 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 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1732 年) ,改称“办理军机处” 。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

14、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13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 、 “密揭” 、 “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A.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内阁是皇帝的咨议机构,不属于国家的法定机构,故 A 项错误;从材料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 、 密揭 、 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 可知内阁参与决策,决定权

15、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参与决策,但要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没有威胁皇权,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名师点睛】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限制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14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秦至元

16、,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秦朝时期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 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使之相互牵制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元朝设置宣政院,分割宰相的军权A B C. D.【答案】D【解析】【名师点睛】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15. 1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 ,乾隆 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乾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 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

17、体制 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对英国使臣称呼变化,说明当时中国外交思维落后,故 A 项错误;当时中国主权和领土很完整,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乾隆皇帝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体现了清政府“天朝大国”的传统朝贡体系,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 ,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说明乾隆皇帝对外面世界缺乏深刻了解,故 D 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名师点睛】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化圈内,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明

18、清时期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为蛮夷。16.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未认识到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 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夸大了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认识。材料中的观点只看到 了鸦片战争的客观积极影响而忽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等,所以都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7、1880 年,薛福成写 道,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

19、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开设工厂 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指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指的是领事裁判权,其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选 B。开设工厂是 1895 年马关条约中的内容,协定关税是 1842 年南京条约的内容,题干中没有涉及。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名师点睛】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

20、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为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18下面所列是 1840 年至 1901 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中华民族的奋起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晚清政府的改革 D近代的民主革命【答案】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列强的入侵。19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

21、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 ”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 ”这首诗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近代” 、 “瀛东” 、“辽阳”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瀛东”指日本, “辽阳”是辽宁的一地名,而“筹海患难防”指的是洋务派筹办海防不能救中国,即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实践上的破产,由此分析判断材料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故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20阅读表 1,由此可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22、A.日本海军损失惨重 B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C. 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D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名师点睛】黄海海战的结局,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非完败。日军获胜,但非完胜。特别是日舰遭定远、镇远的沉重打击,余悸未消。因此,黄海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并没有发动主动进攻。但是,海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极力大肆宣扬什么黄海海战是日本海军的“大胜” 、 “奇捷” ,用以欺骗世界舆论。而清政府中的一些投降主义者,则故意夸大损失,散布失败主义情绪,瓦解斗志,涣散士气,为妥协求和制造舆论。有些甲午中日战争史的论著,也简单地把黄海

23、海战说成是中国大败,把北洋海军描写得漆黑一团,一无是处,夸大了中国海军的阴暗面,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2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故选C。AB 项是在 19 世纪中期,当时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主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的阶段;D 项是在 1901 年签订是在马关条约之后。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名师点睛】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对

24、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22. 20 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答案】A【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名师点睛】八国联军侵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清政府被迫与西方 11 国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其产生最重要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其二,它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这成为此后中

25、国革命必须面对的现实国情。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指鸦片战争、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指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6、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A 项正确,D 项错误;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B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苏州、沙市和重庆均不在沿海地区,C 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侵略的影响。【名师点睛】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政治上,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地加深,中国的主权不断的丧失;在经济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环节;在思想上逐渐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24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 一 1807 年)的 160 年间,

27、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己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 “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 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 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现象反映的是银贵钱贱,在结合题干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在于西方的侵略,如走私鸦片,战争赔款,导致白银外流,故 C 项正确;ABD 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5某年,中国发生重大事件,引起苏联关切;消息报指出该事件将打击中国反日力量的团结;真理报 更认为该事件将造成中国分裂,使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此一重大事件是A甲午战争,日本要求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B袁世凯称帝,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作为交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