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积的变化规律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内容。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础上,揭示积与因数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变与不变”中,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学习目标: 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其探
2、究过程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前准备 课件学习过程: 教学案环 节 导 案 学 案导入1、口算6 2 6202、复习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让学生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积的变化与因数有关,从而引出课题。生:1、学生独立做2、指名说(1)62 12 (2)620120(3)6200 1200 (4)6200012000互动1、观察前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 10,积也乘 10。2、再观察比较其他的算式,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3、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4、自己写算式验证规律
3、,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师小结规律展示1、 出 示 第 二 组 题 , 让 学 生 用 同 样 的 方 法进 行 探 究 。204 104 54 2、 小组展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小组内交流要除以几。)3、谁能将这两条规律合起来说?该怎么说?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巩固应用运 用 规 律1、 根 据 850=400, 直 接 答 出 下 面 各 题的 积1650= 3250= 825=2、 用 积 的 变 化 规 律 填 空1712=204 2540=1000 1724=( ) 2520
4、=( ) 1748=( ) 510=( )3、一块长方形的绿地,长 8 米,面积为 560 平方米,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 24 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评价1.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2.你认为谁做的最好,哪一种表现的最好?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时间 2018.10.24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 单元 4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撰写人 主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5、能力说教材、学情分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一、教材及学情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等知识铺平了道路,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积的变化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弱,在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二、数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表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经
6、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观察、猜想、验证、概括的方法,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其探究过程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尝试自己找规律。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探究新知。四、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我共设计了“导入互动展示巩固应用-总结评价”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导入1、口算两道题 6 2 6 202、复习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让学生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积的变化与因数
7、有关,从而引出课题。(1)62 12 (2)620120(3)6200 1200 (4)6200012000第二环节:互动 1、观察前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 10,积也乘 10。2、再观察比较其他的算式,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相互讨论,之后教师巡视,全班反馈。学生汇报:从式到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10,积也乘 10,从式到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100,积也乘 100。3、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 4、自己写算式验证规律,同桌交流指名学生说第三环节:展示提升1、 出 示 第 二
8、组 题 , 让 学 生 用 同 样 的 方 法 进 行 探 究 。204 104 54 2、 小组展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3、谁能将这两条规律合起来说?该怎么说?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第四环节:巩固运用 1、 根 据 850=400, 直 接 答 出 下 面 各 题 的 积1650= 3250= 825=2、 用 积 的 变 化 规 律 填 空1712=( ) 2540=( ) 1724=( ) 2520=( ) 1748=( ) 510=( )3、一块长方形的绿地,长 8 米,面积为 560 平方米,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
9、加到24 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第五环节:总结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评价做的好的同学。五、说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我觉得这样简单、整齐的板书,对帮助学生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 4“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例题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的探索中,我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
10、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了两个口算题,口答后,让学生先明确关系:因数因数=积,然后接着往下写两道算式,通过对前两个算式的观察,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本课例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通过口算就
11、能直接算出答案,无需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就给部分思维发散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假象,以至无法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这在后面拓展应用知识时表现的尤为明显,部分学生还是用以前的老方法进行计算,而不是找到规律直接写得数。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本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就有些困难。因此,在选择练习时应关注练习的广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另外在最后的小结环节,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进行总结,在以后的课堂中要注重时间的把控,小组讨论环节的时间也要把控好。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评课在本课教学中,黄老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分经历中感悟,注重让学生
12、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大量的举例、充分地观察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在充分感悟中提炼。在本课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此时,黄老师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积的变化规律评课稿积的变化规律这堂课是主动教
13、育的范例,今天听了黄爽老师的这堂课形式独特,设计新颖,更是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本节课的亮点有四点:1.自主学习明显。根据各自提出的问题小组商讨提炼最想研究的问题。从汇报的结果也看的出,学生实实在在把问题落到了实处,每组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的方法。我觉得学生的主体得到了体现。当然老师的组织引导也非常到位,体现了老师的智慧。2.知识迁移应用得当。积的变化规律由乘几到除以几,通过一个例题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除以几与乘几相类似,很容易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 除外),积也除以几。3.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实践是创新的源泉”,老师充分认识到了学
14、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评价方法丰富。除了语言激励,给优秀讲评送掌声这两种评价方法外,还应用了爬楼梯,以小组为单位,不仅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讨论时间和练习时间稍长,导致课堂小结没有进行。黄老师为我们展现的是一节“三生课堂”,时时处处能让听课者感受到活力的绽放,智慧的迸发,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成长服务,这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积的变化规律的评课稿听了老师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一课,觉得有以下优点:一、有效的评价方式 黄老师课堂上采用了三种评价方式,上高楼、学生语言互评,学生掌声评价。其中,上高楼这一评价方式最为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时,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用自己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归纳规律。二、三生课堂理念的渗透黄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学生汇报时,教室作为旁听者,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