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歌唱的共鸣-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000179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歌唱的共鸣-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浅论歌唱的共鸣-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浅论歌唱的共鸣-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浅论歌唱的共鸣-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浅论歌唱的共鸣-音乐学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浅论歌唱的共鸣 学生姓名 杨媛媛 专业名称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梁振中 2012 年 5 月 12 日教学单位 音 乐 系 学生学号 200889014028 编 号 YY2012YY118 0浅论歌唱的共鸣杨媛媛(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2008 级 音乐学(1)班 陕西宝鸡 721013)摘要:根据共鸣腔所在位置,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把共鸣腔分为三个部分。即处于上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区(包括各窦腔和鼻腔),喉头以下的胸腔共鸣区,中间为口腔共鸣区(包括口腔和咽腔)。口腔内部、咽腔周围的肌肉形状、容积都可以变化,被我们称为可调节共鸣腔。而胸腔气管、头部各窦腔均有其固定空间

2、,不可随意变化,被我们称为不可调节共鸣腔。那么在歌唱中我们需要根据与共鸣有关联的各种因素,灵活运用腔体共鸣,使其在歌唱中,声音能达到扩大、美化、修饰的作用。关键词:共鸣 歌唱 音乐1My View Point of Singing ResonanceYangyuanyuan(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music department grade 08musicology class 1, Shaanxi Baoji 721013)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resonant cavity,

3、 and the different results produced, we make resonance cavit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at is, the part above the palate called head cavity resonance zone (including the sinus and nasal), the part below the throat called chest cavity resonance zone,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parts above is called O

4、ral resonance zone (including oral and pharynx cavity). The muscles shape, volume of oral cavity, pharynx cavity can change, so this part is called adjustable resonance cavity. And the chest tube and head are the sinus which has its fixed space, can not change at will, so this part is called unadjus

5、table resonance cavity. So when singing,we should consider various resonance factors , and use cavity resonance flexibly, so we can make voice beautiful, expandable, decoratable.Key words: resonance; sing; music2目 录一、共鸣原理及其分类 .4(一)共鸣原理 .4(二)共鸣的分类 .51、胸腔共鸣及作用 .52、口腔共鸣及作用 .53、头声共鸣 .6二、不同音区共鸣的运用 .6(一)高

6、声区 .7(二)中声区 .7(三)低声区 .7三、共鸣与音高、音量、音色的关系 .7(一)共鸣同音高的关系 .7(二)共鸣同音量的关系 .8(三)共鸣同音色的关系 .9四、歌唱中共鸣腔的运用 .9五、认真学习,灵活应用 .11结 语 .13参考文献 .14谢 辞 .153浅论歌唱的共鸣杨媛媛(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2008 级 音乐学(1)班 陕西宝鸡 721013)摘要:根据共鸣腔所在位置,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把共鸣腔分为三个部分。即处于上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区(包括各窦腔和鼻腔),喉头以下的胸腔共鸣区,中间为口腔共鸣区(包括口腔和咽腔)。口腔内部、咽腔周围的肌肉形状、容积都可以变化,被我们

7、称为可调节共鸣腔。而胸腔气管、头部各窦腔均有其固定空间,不可随意变化,被我们称为不可调节共鸣腔。那么在歌唱中我们需要根据与共鸣有关联的各种因素,灵活运用腔体共鸣,使其在歌唱中,声音能达到扩大、美化、修饰的作用。关键词:共鸣 歌唱 音乐人与人彼此交谈和舞台上声乐(歌唱、戏曲、戏剧、曲艺)演员的艺术表演,所有的语言发音都有共鸣现象存在,只是声音的效果不同而已。人在日常说话中,由于彼此交谈的距离近,对象少,音色好不好、音量大不大都无关紧要。但是,对舞台上的声乐演员来说,歌唱的声音必须大到使剧场里所有的听众都听得见的程度,同时,歌声的音色要好听,要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受

8、到他们的热烈欢迎。为了实现声乐艺术高水准的愿望,所有的歌唱演员,必须下苦功夫努力学习与掌握歌唱发声的共鸣方法。一、共鸣原理及其分类(一)共鸣原理共鸣某物体因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又传播到其它物体上,引【作者简介】杨媛媛: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2008 级音乐学 1 班【指导老师】梁振中:硕士研究生,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讲师4起其它物体的共振的现象叫共鸣。以打击乐器鼓为例,鼓槌是动力,打在鼓皮上,鼓皮受到震动就发出声音,但是如果没有鼓身在下面起共鸣的作用,它的声音就是个单薄的声音。那么在歌唱中我们人体来讲也要加上共鸣管,如果没有共鸣的话,我们发出的声音也是单薄的,至少是不悦耳的声音。人体的共鸣

9、管是什么呢?就是,胸腔、喉咽腔、鼻腔、头腔它们是歌唱乐器的共鸣腔体,我们在歌唱的时候使所有的共鸣腔体都发挥作用,那这个声音就会是饱满的、嘹亮的、可以有穿透力的声音。(二)共鸣的分类在歌唱中人体的共鸣腔体 :有胸腔、喉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在民族声乐中把共鸣腔分为三类: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在喉以下;头腔共鸣:在上腭以上;口腔共鸣:从喉到上腭之间。1、胸腔共鸣及作用胸腔共鸣:主要是气管支气管及周围的空间,以及胸骨的共鸣。其动作要领为咽喉做半打呵欠状,上胸稍有下塌的感觉,把声波在硬腭的反射点移动到下齿背处,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振动进而再由气管传递到整个胸腔。发声正确时,用

10、手轻轻的按住胸腔,便会感到有种麻木的振动感,这便是声波在胸腔产生共鸣的原因。胸腔共鸣声音宽厚深沉、泛音浓郁,给人以庄重安宁的感觉。要想构成良好的胸腔共鸣,首先必须有一个扩大了的胸部共鸣腔。胸腔扩大时咽部、颈部、气管、锁骨部、两胸肋部,均应保持自然放松,没有挤压和紧张的感觉,才能声波顺利到达胸腔形成共振。否则声带产生的声波就不容易形成共振。胸腔不仅能增强歌唱时的音响效果,而且能增强感情气氛。即使很轻的声音加上胸腔共鸣所获得的情感气氛就完全不同。胸腔共鸣是可以调节音色在任何一个声区都加上胸腔共鸣,声音会非常柔和。2、口腔共鸣及作用口腔共鸣区是人声最基本的共鸣,练声时首先要寻找到它。其动作要领为,5

11、首先使口腔中的各有关部分唇、齿、牙、舌以及相适应的咽、喉自然地松开,会厌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其次喉咽腔和咽壁的肌肉积极竖硬,用以增加喉咽腔结构的密度增强对声波的反射。有了畅通的管道,坚固的咽壁就会很容易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咽部的肌肉也不要收缩过度,挤紧了咽部的声音会变的晦暗。想要使咽部的肌肉松紧适当,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歌唱训练。喉部肌肉保持相对放松时,我们进行“口腔竖张”和“打喷嚏”的练习,可以达到喉头相对稳定的挡气,喉部肌肉松紧适度的竖起的目的。歌唱时声音可以在喉、咽、口、鼻、窦等发声共鸣管道中的任何一个地方构成共鸣,但比较而言,口腔内的共鸣却显得尤为复杂一些。歌唱

12、时我们要积极的调节使发声通道,以获得良好的基础共鸣。3、头声共鸣我们要在这里慎重声明头声的重要, “头声”是我们的美声天使,它能使我们发高音时声音稳定、宏亮、动人柔美。这对花腔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及一切的女高音与男高音来说,是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的技术;当然这技术对男中音亦很重要。不过这个技巧并非易得,有些歌者有特殊之天赋,他们就很容易领会到;有些歌者则要花极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而有些歌者却永远也领会不到这种唱法。那么在头腔里面,有了共鸣腔是什么样的呢?从物理学角度讲,一个物体的震动它影响了另外一个物体的震动,而且使它的震动频率影响到另外一个物体震动的频率,达到共震的作用,因此它就可以扩

13、大音量,美化音量。所以吸气之后,胸腔是张开的,用横膈膜把它隔住,胸腔就是一个大的空间,大的振动器,然后气息上来经过喉咽腔,进入鼻腔,头腔。在头腔里面有许多空间,我们称之为窦。有额窦、腮窦、蝶窦,整个这些都是空间,而我们唱歌的时候因吸气各个空间都是张开的,这样子发出的声音就有威力了,是饱满的、浑厚的、具有穿透力的。二、不同音区共鸣的运用在歌唱中声音缺少共鸣往往会显得单薄无力,缺少色彩而很不好听,不能成为歌唱的声音。如乐队吹奏小号,如果我们把号嘴取下来单独吹,声音会很弱小,6也传不远。但是把号嘴装到小号的号身管上吹奏,声音就马上明亮清脆,丰满动人了,而且还能传送得较远较广。人声乐器的道理也是一样,

14、打开腔体,让声音通过腔体引起共鸣而发出的声音,就变得优美动听了。 声带振动所发出的音叫做“基音” 。基音是很微弱的,经过人体各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后,不仅可以变得洪亮,优美动听,还具有穿透力,传得更远、更广。良好的共鸣对音量的扩大、音色的改善和声音的传播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在不同的声区,共鸣腔的运用也不同。依据音的高低变化和共鸣部位的不同运用,形成了三个声区: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 (一)高声区发声偏重于头腔共鸣,有利于发挥高声区的技巧。在歌唱发声时感到前额和脸两颧部分 有振动的感觉。发出的声音有假声的特色。同时要注意在高声区演唱时,鼻咽腔和软腭 等处和肌肉的运动不可收缩过分,使音波没有流动的

15、余地,影响了泛音音响效果。 (二)中声区发声偏重于均匀的谐和共鸣,有利于发挥中声区技巧和特色。中声区是低声区和高声区 衔接的地方,既要把高声区音量同低声区音量调节控制均匀,又要保持声音的通畅和统 一。这个声区在声乐训练中占主要位。中声区音乐柔和、松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 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时,如果收缩过分,也会产生声流堵塞,这时既隔开头腔共 鸣,又失去了胸腔共鸣的支持,就会出现错误的声音。 (三)低声区发声偏重于胸腔共鸣,有利于发挥低音 区的歌唱技巧。在歌唱发声时明显感到胸腔有振 动感,声音自如,深厚并有深沉的感觉。必须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时,颈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缩过分,就会失去中声和

16、高声区的共鸣,出现沉闷和暗哑之声,对演唱效果影 响较大。7三、共鸣与音高、音量、音色的关系(一)共鸣同音高的关系 音高,指音的高度。物体由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振动越密则音越高,振动越疏音则越低 。这种疏密程度的变化称为音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音域,歌唱的声音必须有高低 之分。从生理上去看,声音的高低是在歌唱发声时,声带振动频率所产生的快慢区别。 振动得快,声带开合的次数多,频率越高,则声音越高,反之就低。这种音的高低在歌 唱发声共鸣的运用中,要有所控制。 有时在音乐会结束后,你经常会听到各种演唱者的议论。评论最多的是“这位演员唱的音 真高“,“他的声音才真叫亮呢“等等。这便是人们对演唱最起码的

17、评论。说明在演唱中人 们对音的高度是有要求的。但这,并不等于那种尖刺的声音就是正确的。在练习高音时 ,有的人误认为用一股劲在那“喊“唱,就能把声音唱高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唱高音 必须要求正确地运用头腔共鸣。在气息的作用下,声带借助弹性力量很快开合,产生高 频率振动,但产生了高音。 从生理上分析,唱低音时声带拉长,边缘厚,弹性张力松弛,开合缓慢。我们有时去欣 赏大合唱演出,它总能给人以力量和向上感觉。如果缺少了低声部,整体合唱效果感觉 就没有分量了。只有高声部的演唱,声音就显得单薄了。如果低声部能发挥作用,合唱 演唱效果立即就变了样,那种丰满深厚、富有魅力的声音立刻吸引人们去遐想。这种声 音来

18、自于胸腔的振动。胸腔是低音的共鸣区,声音向下唱,喉头自然就要下降,靠近气管,声波在胸腔内产生了振动,运用这种共鸣就会出现了松、通、厚、浓的声音。因为音的高低是与共鸣起直接作用的。(二)共鸣同音量的关系 音量的强弱变化是歌唱的表现手法之一。音的强弱是由发音体振动时的振幅大小而决定 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有人误认为强的声音是高音,弱的声音是低音,其实是不同的,还有的人在追求一种“响“的声音,误认为用这种强而响的声音去歌唱 效果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强弱是相对的,二者是因为对比而来的。因此在歌唱中,要根据歌曲内容和处理的需要,做到既能强又可弱,这样的变化就比较自然。在音乐的旋律中,常用强弱

19、记号来表现音量的变化。如 P、PP、PPP、f、ff、fff 等。希望演唱者对曲目要细心地研究作曲8者标记的强弱对比及感情的表达记号。千万不要过分追求大音量,这样会造成不好的效果。总之,这些共鸣音响效果的变化,需要我们运用 灵活多变自如的共鸣技巧,并采用统一的混合共鸣,使各共鸣空间振动音响起最大的谐 和作用,才能给人以丰满圆润的感觉。在强弱的声音技巧运用过程中,声音用的越轻巧,保持歌唱的位置就越高。 (三)共鸣同音色的关系 音色是声音的一种特性,是由于发音体的声音不同而产生的。音色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生理上看,每个人的声带构造不同,歌唱的声音也不一样。声带长厚,音色就厚 一些。声带短而薄,

20、音色就明亮一些。各种共鸣腔内的共鸣效果各有特色,可以唱出各种不同音色的歌声来,所以说,音色是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技巧。掌握各种音色变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歌唱发声中,要巧妙的运用各种共鸣的比例,并要按照各声区的要求进行调整,才能唱出动听的音色 。由于共鸣腔的范围很小,只要轻微一动,发出的音色立即就发出的音色立即就产生变化,因而在调节共鸣侧重时,要注意掌握分寸感。音色的“明“和“暗“,是歌唱表现的基本色彩。头腔共鸣对音色的明、亮起着主要作用。明亮的音色能够表现欢乐、开朗、兴奋、向上等情绪。暗淡的音色,表现痛苦、叹息、忧郁、悲愤的情绪。所以,要侧重于胸、喉、口、咽腔的共鸣作用。四、歌唱中共鸣腔的运用 民族唱法共鸣腔的运用是:以鼻腔(头腔)共鸣为主,辅以喉、咽、口腔,加上适当的胸腔。形成一个上至头腔、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的共鸣通道,以求达到最佳的整体共鸣效果。相对来说,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运用,在共鸣效果上,与美声唱法的宽、洪、粗、大有所不同。在共鸣腔管的使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喉咙打开适度,放松下巴。这样获得的共鸣集中在头腔(鼻腔)。使声音通畅甜美,便于咬字行腔。民族唱法对于鼻腔的强调,主要基于语言便于清晰表达。因为鼻腔和口腔离得较近,口腔是咬字吐字的主要器官。口腔所发出的字音虽有原始的口腔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