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七大命题陷阱一、偷换概念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注意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的是否一致。2015安徽省卷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原文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设题陷阱:_偷换概念“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一句中,将“经典”这一概念,偷换成了“中国经典”。2015全国卷1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原文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设题陷阱:_偷换概念原文“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中是货币信用迅速发展,不是信用迅速发展。二、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无此信息。选项句的意思往往和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