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姓名专业会计学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导师职称年月日I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展开讨论。本文第一部分阐述盈余管理的概念,第二部分阐述盈余管理的动因和基本条件,为下文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做出必要的说明,第三部分举例说明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及其合并报表方面进行盈余操纵,第四部分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主要是培育各级市场、提高估值技术、加大处罚力度和道德建设。结论部分认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有些领域还是应该取消。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允价值;盈余空间;操纵ABSTRACTTHISARTICLE
2、ISINOURCURRENTMARKETENVIRONMENTFORSOMELISTEDCOMPANIESUNDERTHEREINTRODUCTIONOFGUIDELINESFORUSEOFTHEFAIRVALUEOFTHEPHENOMENONOFEARNINGSMANAGEMENTDISCUSSEDTHISFIRSTPARTDESCRIBESTHECONCEPTOFEARNINGSMANAGEMENT,THESECONDPARTOFTHEMOTIVATIONFOREARNINGSMANAGEMENTANDDESCRIBESTHEBASICCONDITIONSFORTHEUSEOFFAIRVA
3、LUEBELOWWHATCORPORATEEARNINGSMANAGEMENTTOMAKETHENECESSARYINSTRUCTIONS,ANDTHETHIRDPARTOFTHEEXAMPLESLISTEDCOMPANIESUSETHEFAIRVALUEOFINVESTMENTREALESTATE,DEBTIIRESTRUCTURINGANDITSCONSOLIDATEDSTATEMENTSOFEARNINGSMANIPULATIONHASTOACT,THEFOURTHSECTIONPRESENTSSOMESUGGESTIONSANDMEASURESTHEMAINISTONURTURETHE
4、MARKETATALLLEVELS,IMPROVEVALUATIONTECHNIQUESANDINCREASETHEPUNISHMENTANDMORALCONSTRUCTIONCONCLUSIONTHATTHEUSEOFFAIRVALUE,ORSHOULDBECANCELEDINSOMEAREASKEYWORDSEARNINGSMANAGEMENTFAIRVALUESURPLUSSPACEMANIPULATION目录一、引言1二、盈余管理的概念1三、操作盈余动因分析1(一)委托代理冲突1(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动机2(三)配股动机2(四)避税动机3四、操作盈余信息的两个基本条件3(一)“
5、契约摩擦”3(二)“沟通摩擦”4五、公允价值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4(一)正面效应4(二)负面效应5六、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操纵的阐述5(一)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操纵5(二)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操纵6(三)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操纵7七、对盈余管理的一些治理策略7(一)培养各级市场,获得客观市价7(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手段8(三)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8(四)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9七、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1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业和新的投资领域,为了适应这一快速的变化,会计准则将公
6、允价值计量属性重新引入2007年实施的会计准则中,这一属性的引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起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使得许多的行业会计信息采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后更能反映市场的信息,会计信息的相关利益群体更能准确地做出相应的决策。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市场环境不够稳定和成熟,评估机构的估值技术不够先进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操纵,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二、盈余管理的概念所谓盈余管理,会计界一直存有许多不同学术意见。美国会计专家亚当斯(威廉R斯科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据推测,假若经营者可在
7、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时,经营者首先考虑选择自身效用最大化,其次再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美国另一位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则在会计数据信息具有有用性的前提下,认为盈余管理人员有意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使得某些私人利益最大化1。在我国邹小、陈雪洁(2002)认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层为了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另一方面是迫于相关利益集团为实现其预期收益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财务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2。三、操作盈余动因分析(一)委托代理冲突现代企业最显著的管理结构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为企业提供资本
8、并且承担财务风险,职业经理人为企业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并全面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但是公司的经营者的私人利益最大化与股东利益最大化有时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由此便导致了委托代理冲突。根据“委托经济责任”理论,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衡量经营者的业绩,解除经营者的委托经济责任2。大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化,都会建立一整套激励管理人员的机制,这2些机制一般都服务于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执行及参与管理人员的私人利益存在一定的冲突,管理人员往往会利用职位的便利、“契约摩擦”、“沟通摩擦”以及信息上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的职业判断,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范围内,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核
9、算及会计估计,直接干预盈余信息的生成,从而使盈余信息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动机根据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和有关证券法的规定,发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有3年连续盈利的条件。有些公司想获取上市资格,但企业本身的状况又没有达到近三年内连续盈利的条件,往往就会运用盈余管理的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一定的修饰。AHARONY,LEE和WONG2000对我国19921995年间初次发行B股和H股的83家国有企业的上市财务报表修饰FINANCIALPACKAGING进行了研究。实证表明需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其平均资产利润率指标在新股发行的前2年呈现上升趋势,在新股发行所在年份达到
10、顶峰,在发行后的3年则呈现下降形态3。B股的非保护性行业的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后业绩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发行H股的非保护性行业和发行B股的保护性行业的公司,公司上市后业绩下降最为不明显的是发行H股的保护性行业,由此得出结论,公司上市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的大小与其上市地点和所处行业有关。由于管理人员几乎不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其盈余管理的动机是间接的,如增加所在公司的知名度等。林舒、魏明海2000年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整个考察期内,运用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衡量,样本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两年或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在发行当年开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11、。这种下降主要是公司在发行股票前后运用盈余管理手段大幅“美化”报告收益的结果3。(三)配股动机在我国“壳”资源非常稀缺,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讲配股资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再融资需求。然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有最低限制。如申请配股的上市公司最近3年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LO;1996年规定改为净资产收益率3年平均不低于10,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公司不低于9;1999年的规定又改为净资产收益率3年平均不低于10,并且每年不低于6;2001年又规定了新的配股条件,要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3益率平均不低于6。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就想
12、方设法进行盈余管理,抬高净资产收益率,以期获得配股资格3。蒋义宏1999和陈小悦等2000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特有的10现象。“经理人调查”结果表明9111的被调查公司的利润包装的动机是为了进行配股。毋庸置疑,部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达到的。(四)避税动机现阶段规范我国市场发展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如税法体制,但会计核算方法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得有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能够达到合理合法的避税目地。有些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联合起来利用各种方式使自身企业享受到税收政策的最大优惠,达到企业的避税目的。如有些企业把自身的企业性质通过合资促成中外合资性质,从而享受“三免两减
13、半”等税收政策。有些企业根据各地区的税率不同,利用自身子公司之间的互相买卖,把利润转到税负低的地区的子公司报表上,让税率低的地区的子公司负担企业的税负,达到减轻企业税负,使得国家的税收流失。还有些企业为达到少交消费税的目的,将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全部销售给自己控股的销售公司,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四、操作盈余信息的两个基本条件(一)“契约摩擦”现代风险导向型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的契约联结在一起,由各个契约方之间的博弈产生的。在契约观点下盈余管理是以契约关系人利益最大化和契约不完全为假设基础的,管理契约通常被看作是僵化的、固定的,会和现实的情形发生摩擦引起问题的,盈余管理成了解决各方面问题的方式。在
14、委托代理关系的模型中,人们总是先假定一套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而事实上,无论管理契约还是报告规则都会面临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状况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压力。而契约的这种僵化固定即使有变化也还是跟不上经济形势和企业情况变化的步伐的刚性特质使得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成为盈余管理的内生变量。本质上,契约摩擦是企业所有者与外部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企业运用各种操作手段以牺牲外部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来谋求企业私人的收益,这种私人收益动机需要企业管理层对此隐匿起来,一旦被揭示出来的结果会遭到广大投资者的抵制。为了避免这样的冲突发生,便有了4盈余管理的研究。(二)“沟通摩擦”管理层之所以能够利用盈余管理有所作为,除了
15、契约的刚性特质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进而导致的沟通摩擦。一方面,管理者不愿向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全部私人信息,或者管理层在向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信息本身就是错误或者虚假的;另一方面,外部人员不能亲自管理公司的运营,若想获取公司的一些信息,需要支付适当的费用,或者碍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无法直接获得某些真实的商业信息。这样信息在两极之间无法畅通流动,便产生了沟通摩擦。最典型的例子如经理知悉的情况,而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不一定知悉。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信息在传递和沟通过程中产生了障碍,经理不可能把他所掌握的全部私人信息传递出去。当然,有一些信息传播是被法律禁止的。正是有了沟通磨擦,企业管理
16、当局才会在盈余管理中大有作为。五、公允价值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一)正面效应1、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运用合法的形式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该企业财务管理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适度的盈余管理不仅是对有关利益主体的尊重而且也给企业带来正面的效应。2、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维护契约的有效性及节约订约成本。根据契约有效论,企业的经营是有不确定性的,而企业本身是由一系列的契约组成的,定契约需要花费订约成本,所以已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的。3、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因资本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盈余管理通过减少传递给社会公众内部复杂的专业信息,运用一定的会计手段平滑当
17、期利润,使递给外部使用者的利润平稳化,减少投资者因资本的不稳定带来的投资决策的影响,减轻了企业本身经营风险,同时减轻了外界对企业的压力和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举例来说政府和公众会对收益浮动大的企业过多的关注,企业为了消除一些不利报道就会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成本,企业就增加了除生产经营以外的费用,间接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4、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地避税,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5而且利于国家税法的政策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好的企业发展同时也会推动市场的稳定发展。(二)负面效应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度,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企业就既不能够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也
18、不能使社会效应推动于企业的发展,而会使得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地恶化,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影响会计信息相关性,从而损害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再者若企业把握不好这个度会使企业陷入过度盈余管理的恶性循环,引起行业不正常的盈余管理竞争,使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过度的盈余管理易引起企业作为眼前的权宜之计而后使得其目标利润扩大化而最终遭致股东和投资者利益受损。所以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需要认识到盈余管理两面性的特点,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企业应坚决杜绝盈余造假,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主旨,特别是对一出现盈余管理的会计处理进行严格的规定,如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关联公
19、司之间的合并等需做相应的准则细化,并且需要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会计素质,避免出现盈余造假。六、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空间操纵的阐述(一)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操纵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后续计量模式,即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若采用成本模式,要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只要做价值重估即可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影响当期会计利润,这样上市公司为达到修饰报表的目的可以找理由做评估即可确认收益,而不需要进行真实的交易。引用案例泛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的相关资料,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
20、五次会议决议自2009年1月1日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法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调整之后对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表的影响是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增加了30904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增加了6181万元,盈余公积账面增加了1572万元,未分配利润账面增加了22477万元,少数股东权益账面增加了675万元。从案例可以看出收益的确定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了重估,而非真实的交易产生,案例采用的是参照6同类活跃市场的房地产进行评估,那么企业在评估自己的地产时参照的是该市最繁华的地带,而其地产所处的地带是比较繁华,之间的价格差是进行自我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高估。因为没有真实的交易作为依据,一
21、定程度上所确定的公允价值是带有一定主观性。(二)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操纵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后,对于债务人来说,想利用再融资和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不大。但对于债权人来说,由于以资产或股权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时,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直接影响到债权人资产入账价值及债务重组损失的金额,所以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具体来讲,若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被高估,则会使债权人当期债务重组损失被低估;若抵债资产公允价值被低估,则会使债权人当期债务重组损失被高估,高估未来资产价值,达到当期盈余目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期间实现的资产价值计入经常性损益,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存货的变现等,而当期债务重组
22、损失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调节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的高低,在不同损失金额、不同损失确认期间、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进行盈余管理。而且我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非经常损益调整利润,收益也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增加当期利润。如2008年的159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其中有296家上市公司刚完成债务重组,在这些债务重组的公司中220家公司由于债务重组获得收益1093亿元。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一些ST公司、ST公司,依然存在着利润操纵或利用会计规则来实现账面收益扭亏为盈的冲动,多家公司借此实现了账面上的翻身,而其背后却无真实收益的增长。2007年年报中债务重组收益绝
23、对数前30位的公司中,有24家为ST及ST公司;而前10位全部为ST及ST公司,这10家公司中,扣除债务重组收益后仍盈利的公司仅有1家。如ST美雅0005292008年实现净利润33758万元,较2007年增长高出683872。然而,分析原因后发现,ST美雅2008年债务重组实现收益约19亿元,同时重大资产的出售则给公司带来约25亿元收益,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后,ST美雅2008年的净利润为125亿元4。债务重组收益不属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中,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所以如果重组不能改善公司基本面,重组完后公司还是会回到原样。7(三)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有关盈余操纵上市公司可以
24、通过调节支付对价资产以及被购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通过重估支付对价资产的价值,购买企业可以直接将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调节利润。另外,也可以利用大幅度压低购入资产的重估价值,比如低估被购买方的资产、高估其负债,这样就可以为合并后创造盈利空间。以羚锐制药公司在企业合并计入当期损益的情况为例。羚锐制药在其2007年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本年新增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基本信息如下,公司购买北京羚锐伟业科技有限公司72的股权,支付价款为53424万元,购买日北京羚锐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10510089万元,与购买股权相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775673
25、万元。大于合并成本222486406元,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公司之子公司河南羚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购买新县宾馆有限责任公司315的股权,支付价款为200万元,购买日新县宾馆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22150923万元,与购买股权相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6922163万元,大于合并成本4922163万元,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经过分析注意到2007年羚锐制药净利润为7203万元,因企业合并产生的损益占当期净利润的10,对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是如何确定的,企业没有详尽披露5。从案例可以看出对于购买法来讲,通过低估被购买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公司可以大幅度压低购入资产的重估价值,从而为以后盈利创
26、造空间。七、对盈余管理的一些治理策略(一)培养各级市场,获得客观市价在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取值源于活跃的市场价值,市场的可比照价值不论其来源如何都被认为能够最好的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对于实行公允价值来说一个完整的市场价格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而对于我国现阶段,许多的要素市场正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导致资产的公允价值信息无法从成熟市场取得。所以培育好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有利于公允价值信息更为客观。为实现生产资料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需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满足居民的消费升级、城市化、工业化,使得生产资料市场的供需平衡;再次是发展生产资料的流通方式,使
27、其适应市场的需要,完善生产资料市场体系;最8后是加强市场的法规建设,构建一个诚信市场体系,推动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成为协调有序的市场。同时也需要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完善监测机制,使市场能够有效发挥监督功能;二是提高调控作用,提高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三是开拓农村生产资料市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方向发展;四是对流通业的发展努力创新化,使其能够对生产资料的增长起推动作用;五是发展专业批发市场,改造及提升市场设施及市场结构等。对于二手交易市场,在政策上鼓励并且政府应努力引导品牌企业进入市场,同时也要设立一定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好质量关口;六是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如二
28、手房地产交易的房屋咨询、房屋置换等专业服务机构,从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获得相对公允的市价信息。(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手段企业能够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我国市场现阶段还在不断发育,市价有时还不是很公允。要尽量使得公允价值变得公允应提高公允价值的估值手段。如无市价或者市价不可靠时,会计人员就需要通过参考本质上具有相同条件和特征的另一项资产交易的现行市价、折现率等,利用相应的估值技术来确定一个合理的公允价值。同时应结合运用会计分析手段和各种管理软件。我国财政部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对准则中的规定尽可能对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详尽。如在对某一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时
29、,准则中应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采用现值计量,什么情况下以采用现值计量为首选,在采用现值计量的时候,相关的现值应该如何确定,也就是对于其中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选择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三)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出现许多新的行业和新的投资领域,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但在这一完善的过程有时会滞后于实际,这样会计理论不能够完全指导实践,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会计方法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之间的矛盾等。并且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留有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过多,给盈余管理创造了重要的前提,应参照国际
30、先进的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减少给实际工作带来模糊性的标准,从而达到减少人为主观判断影响财务报表披露信息相关性的目的。9(四)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首先投资者应被要求充分披露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证据,或者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其次营造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使审计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的“看门人”;如审计费用应与被审计单位脱钩,减少因经济利益引起的舞弊;建立一套能有效规范审计业务的准则体系;应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道理素质。再次财政部应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和罚款数额,改变处罚的模式,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等,而不是总由广大的
31、投资者为该公司舞弊案件的爆发而买单,加大处罚金额能使上市公司权衡预期收益和舞弊发生损失金额,就是通过提高违约成本来抑制财务报表粉饰动机,达到减弱盈余管理的目的。七、结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在有些行业的运用还是不够科学,因为有些行业性质决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没有效用,如投资性房地产,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形势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比较合理,因为有些楼盘可能并没有真正的交易,但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利用公允价值的变动而使财务报表出现盈利和亏损的情况,影响有些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如果采用历史成本就可以在交易的时候一次性确认为收益,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公允价值评估所带来盈余
32、管理空间,还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对于债务重组与企业合并运用公允价值是十分科学的,在交易时可以客观的反映资产的价值,完全反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我国目前市场环境下实施公允价值属性,仍需要不断地投入监管经费来来完善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实现良性运转,发挥公允价值运用的积极作用。10参考文献1王万昌,于均一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J财务与管理,20086P78812陈姣浅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0(5)P22243鄢志娟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2008(12)P60644游春晖,閤晓林,王菁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
33、010(2)P72745冯梅笑企业合并准则实施效果分析基于20072008年河南省上市公司的报表分析J会计之友,2010(5)P80816王伶林,艳红浅谈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M财会经济,200912P1451467周喜革对企业盈余操纵相关问题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5P16178李晓芳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策略J财会研究,20083P2182199马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J跨级与审计,20083P14714910陆宇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M管理科学,2003(8)P652711林先云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与审计,200811P585912戈红新会计
34、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P454813陈艳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盈余影响分析J财经论坛,2010P10210414汤静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及手段的应对措施探析J时代经贸,2010163P717215刘睿智,丁远丙价值被高估的上市公司操纵盈余吗来自沪深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金融,2009(11)P232816智喜睿,孔令玺公允价值应用与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010P22222417宋世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J经济视角,2008(11)P626418王晓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透析J财会通讯,200812P28311119赵海林,朱红文基于盈余目标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J会计之友,2008(12)P717220FASB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NO157,FAIRVALUEMEASUREMEMS20069161721徐华新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J会计与审计,20083P16316522沈立盈余管理与我国会计标准建设J管理研究,2008(4)P11611723张雅婷,谢君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学术视点,2010(2)P747624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MPRENTICEHALL,IN,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