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的孝文化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情绪表达大多是属于含蓄型的,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等借物抒情,或“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等借酒消愁。但中国人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父母祖辈的尊重爱戴,因此“孝”的表达或隆重、或热烈、或夸张。“孝”这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它代表两种含义:一是通过祭祀的方式祭奠先祖,使先祖的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能够享受和生前一样或更为优越的待遇;二是传宗接代,延续生命,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一个家族的却是可以延续的,也有说法认为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孝”所代表的这两种含义延续3000多年,至今依旧深深烙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每每到清明、重阳,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事便是上坟扫墓,除此之外,中秋,春节也是中国人祭祀祖先必不可少的日子。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甚至还保留着每逢佳节便用点燃的祭祀香接引祖先的灵魂回家与儿孙们团聚的习俗。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从儒家的角度对“孝”中的传宗接代的解释。儒家重礼义,孝道自然也为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